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海上記憶】鹹酸飯——上海才知道的菜飯小名

  • 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籃球
  • 2022-06-13
簡介“老人和”所在的金陵中路屬於“八仙橋商業區”,白天,這裡客流量極大,這裡的許多商店不設食堂,職工午餐成了問題,“老人和”因勢利導,白天的營業以“快餐”為主,晚上做傳統的餐飲業,獨具匠心的“老人和”推出來江南人喜聞樂見的“鹹酸飯”,也就是現在

餿掉的飯是什麼味道

【海上記憶】鹹酸飯——上海才知道的菜飯小名

【海上記憶】鹹酸飯——上海才知道的菜飯小名

《上海釋出》釋出了一篇上海話中關於“飯”的議題,其中提到了以前上海人常吃的“鹹酸飯”,跟帖者眾。有的人說“鹹酸飯”是浦東方言,有的人說,老城廂的人也把菜飯叫做“鹹酸飯”,更有人望文生義,以為“鹹酸飯”是很鹹並已經餿掉了的飯。確實,以前上海人所謂的“鹹酸飯”就是菜飯,菜飯是鹹的,但是並不酸,那麼,它為什麼被叫做“鹹酸飯”呢?

郭友松是清朝時期松江人,約生於1822年,卒於1889年,《玄空經》是郭友松用松江方言寫的小說,《玄空經》第三回有這樣一段話:

那鬼捏婆婆除出倒貼那賊禿外,倒做人家起來,吃得鹹酸耐得淡,苦吃苦煞,只進不出,所以雖貼殺勿富,卻也不曾帶累自窮。每逢初一月半,借佛遊春,燒香望和尚,一事兩勾當。

“鬼捏婆婆”是愛搗蛋、說鬼話的老女人;“賊禿”罵和尚的話;“做人家”是勤儉持家、節省開支;“吃得鹹酸耐得淡”是松江諺語,與“上得廳堂,下得廚房”詞義相近,就是既能享受,也能吃苦。“鹹酸”與“淡”互為反義,“鹹酸”就是有滋味、好吃的意思。江南蓺稻,飯食為主,貧窮人家吃飯沒有什麼小菜,吃飯沒有滋味,上海人稱之為“淡飯”、“白飯”,偶然“打牙祭”,改善一下伙食,在飯里加一些鹹肉、青菜,煮成菜飯,當然是有滋有味,味道好極了的“鹹酸飯”。猶如漢語以“吃香的,喝辣的”比喻美食享受,上海人不嗜辣,那隻能是“吃鹹的,喝酸的”了。

可以製作“鹹酸飯”的材料很多,上海民間最鍾情於以萵筍的葉子做的“鹹酸飯”。以前,上海人把萵筍叫做“香萵筍”、“wu-ju筍”,上海話把“烏龜”也念如“wu-ju”。根據萵苣的食用部位一般可以分為“葉用萵苣”和“莖用萵苣”,現在市場上售賣的生菜、油麥菜就是“葉用萵苣”,上海人所謂的“萵苣筍”的食用部位是它的莖,就是“莖用萵苣”。萵苣筍的葉子裡含有較高的萵苣素,味苦澀,一般丟棄不用,但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上海人想出一個好辦法,就是在萵苣筍的葉子裡放一點食鹽,用手揉搓,可以中和萵苣素,減少苦澀的味道,用它煮“鹹酸飯”,別有一番滋味。現在的上海人不太會用萵苣筍的葉子做“鹹酸飯”,不過,一旦提起“鹹酸飯”,就一定會想起童年時萵苣筍葉子做的“鹹酸飯”。

原先,坐落在金陵中路79-81號的“老人和”餐館就以豬油菜飯和糟醉食品出名。“老人和”原來的名稱叫做“人和”,古人曰:“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之名來源於此。《光緒上海縣續志》有這樣的記載,說:“飲饌品,本幫而外若京、蘇、徽、寧各幫皆較奢靡,今則無幫不備,月異日新,即盛饌器往往舍簋用碟,步武歐風……本幫見存者僅邑廟南‘人和館’一家,開設垂百年,至今略存古樸雲。”近代以後,歐風西漸,上海的餐飲業經營方式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不僅菜式發生了變化,連裝菜的碗也改成了盆子,倒是這家“人和館”保持傳統,堅持使用傳統的藍邊碗裝菜。作者說,“人和館”“開設垂百年”,估計是當時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店”了,光緒至今約百餘年,那麼,現在的“老人和”應該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上海真正的有200年以上有歷史記錄可查的“雙百老店”。

“人和館”本來長期開設在城隍廟館驛弄(今館驛路)弄口。1937年八一三淞滬戰爭中,城隍廟地區一度設立“中立區”,許多無法進入租界的難民大多進入“中立區”避難,城隍廟地區人口密集、環境惡劣,災民搶掠食品的事情層出不窮,官方無法維持社會秩序,商家叫苦連天,最好的辦法就是逃離。1938年秋,“人和館”遷址法租界愷自邇路(後來的金陵中路79-81號)重新開業。幾乎與此同時,有一位姓劉的人也在公共租界二馬路(九江路521號)開了一家“人和館”的餐館,於是雙方打起了官司,但是,公共租界和法租界是各自獨立的“政區”,法院無法受理跨越政區的案子,最後雙方在中人的調解下達成妥協,九江路新開的那家改名為“新記人和館”,而原來的“人和館”乾脆改名為“老人和館”,省稱“老人和”,一字之變,詞義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老人和”被人們理解為“適宜老人用餐的餐館”。

“老人和”所在的金陵中路屬於“八仙橋商業區”,白天,這裡客流量極大,這裡的許多商店不設食堂,職工午餐成了問題,“老人和”因勢利導,白天的營業以“快餐”為主,晚上做傳統的餐飲業,獨具匠心的“老人和”推出來江南人喜聞樂見的“鹹酸飯”,也就是現在的上海人所說的“豬油菜飯”,操作簡單、食用方便、價廉物美、味道好極了。豬油菜飯耗工大、利潤薄,幾乎沒有餐館願意經營豬油菜飯,而“老人和”堅持薄利多銷,使“老人和”的豬油菜飯一炮打響,成為上海著名的飯菜。好像還是在“文革”期間,我的一位親戚長者在淮海中路比樂中學當老師,有一次我有事找他,他帶我到“老人和”吃豬油菜飯,看上去和家裡自己做的豬油菜飯差不多,不過味道不是自己做的可以比擬的,“老人和”和它的豬油菜飯讓我銘記在心,難以忘懷。後來,我許多次去過“老人和”,就是為了一碗豬油菜飯。

1993年,“老人和”一度停業。1997年在瑞金二路416-418重新開業。如今的“老人和”已經是餐飲公司,旗艦店設在淮海中路558號,許多分店分佈在上海各處,不知道現在的“老人和”是否還有豬油菜飯供應,有的話,我一定會“舊地重遊”,回憶回憶老底子豬油菜飯的味道。

欄目主編:沈軼倫

本文作者:薛理勇

文字編輯:沈軼倫

題圖來源:IC photo

圖片編輯:朱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