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量體”裁衣算保額

  • 由 caoyuqun 發表于 綜合
  • 2022-12-06
簡介重疾險老人買不了,也不存在保額的計算,孩子是家庭經濟的純消費者,對於重疾的需求度不高,保額買多買少取決於父母的腰包

衣通切割如何計算

“量體”裁衣算保額

當理清所需險種後,緊接著就該考慮保額了,保額買少了發生風險得不到充足的保障,買多了經濟負擔大,哪麼該如何確定自己對保額的需求呢?

先來了解一下業內常用的三種計算保額的方法吧!

一、雙十定律

指的是“保險額度不要超過家庭收入的10倍”,以及“家庭總保費支出佔家庭年收入10%為宜”。

最實用的應該就是這個雙十定律了,實際銷售中大部分客戶對保險營銷人員有著天然的防備心,不願意透漏太多個人資訊,以雙十法則切入,用家庭年收入的10%保住家庭90%的財產,絕大部分客戶都是有興趣瞭解的,10倍的保額也是沒有明確具體險種,交談中也可以根據客戶心理和偏好隨機應變做出相應的調整,所以雙十定律是最實用的。

二、生命價值法

所謂生命價值法就是以一個人的生命價值做依據,來考慮應購買多少保險。參考公式為退休剩餘年限*(年收入-年支出)比如35歲,65歲退休,退休前年收入20萬,年支出10萬。那麼生命價值是(65歲-35歲)×10萬=300萬元。

生命價值法是計算壽險的一個方法,單一計算壽險的方法顯然滿足不了大部分的需求。

三、保障需求分析法

根據自身情況分析發生風險後所造成的財務缺口,根據這個缺口來計算保額。

三種方法中,保險需求分析法是我最認同的,也是最切合實際的,但也是最不實用的方法。

既然是分析,就要對個人資訊進行深入詳細的瞭解,過程繁瑣不說,其中難免會涉及到個人隱私,被拒也就在所難免了。

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學習這個方法的計算公式,最終確定適合自己的保額。

壽險

壽險的保額取決於我們的責任,責任越重所需的保額越高。如:

剩餘房貸:

這年頭幾乎每個家庭都揹負著房貸。

子女教育:

孩子到畢業工作所需的教育費。

贍養父母:父母頤養天年的贍養費。

生活費:未來若干年家庭所需要的生活費。

負債:是否有親戚朋友以及各種渠道的借貸。

等等……。

大家的實際情況可能和所列責任有所出入,但計算方式都是一樣的,我們只需要整理出所承擔的家庭責任有哪些,把所有責任加起來所需要的錢就是我們的壽險保額,既:

壽險保額=所有責任之和。

重疾險

說起重大疾病我們不得不說癌症,每年各大保險公司披露的理賠年報中,僅僅癌症一種疾病就佔到重大疾病理賠率的60%-80%左右,罹患癌症我們需要長達數年的治療和康復,在這期間無法工作,失去收入來源,為了維持現有的生活品質,我們的保額應該是因治療康復期間造成的收入損失。

哪麼應該是幾年的收入損失呢?醫學界對於癌症的治療有一個指標,叫作

“五年生存率”,

因為癌症容易轉移和復發,只要熬過五年,哪麼以後復發的機率就很低了,在臨床醫學上就算是治癒了。

因此,五年的年收入是相對比較理想的保額,如果預算不足年支出的五倍也勉強夠用,所以,

重疾險的保額=年收入的五倍或年支出的五倍。

醫療險

醫療險都是報銷性質的,現在主流的百萬醫療險,一年幾百塊錢就能解決幾百萬的醫療支出,買它就行了,這個額度足夠我們使用了,但是它有一個免賠額,一般都是一萬,如果比較在意這個免賠額,可以額外補充一份保額一萬的小額住院醫療險,

住院不花錢=小額住院醫療+百萬醫療。

意外險

對於意外險而言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傷殘保障,這是其它險種所代替不了的保障責任,

賠付方式是根據傷殘等級1-10級按比例賠付的,

因意外致殘的機率遠高於致死,所以意外險的保額一定得高,否則,按比例賠付下來就沒多少錢了。

另外,壽險和意外險的身故保額是可以疊加賠付的,所以不用擔心買重複了,同時他們對於保額的計方式是一樣的,都是以家庭責任來計算保額的,所以,

建議意外險和壽險按1:1的保額配置。

最後給個總結如下表:

“量體”裁衣算保額

表中的公式除了醫療險,其它險種只適合作為家庭支柱的成年人,對於孩子和老人的保額計算方式我也簡單說一下吧!

孩子和老人不需要承擔家庭責任,所以都不需要壽險,同理對於意外險也沒有需求,但是意外險中的意外醫療是需要的,因此孩子和老人重點關注的是意外險中的意外醫療。

重疾險老人買不了,也不存在保額的計算,孩子是家庭經濟的純消費者,對於重疾的需求度不高,保額買多買少取決於父母的腰包。

如果非要給孩子的重疾確定一個保額,可以參考父母雙方其中一人的重疾保額,假如孩子罹患重疾,最需要的可能是爸爸媽媽的陪伴,如果參考了雙方一人的保額,就可一方辭去工作去照顧孩子。

但是。在此之前一定要解決父母自身的保障,切勿本末倒置。

最後給個忠告,每個人,每個家庭他們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我們自己,買多少保額最終還是要根據自身情況去決定,切勿“人云亦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