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中國當代學術“走出去”策略

  • 由 中國社會科學網 發表于 籃球
  • 2021-10-28
簡介增進學術互識透過參加會議與國外同行進行交流,不僅可以使自己的學術成果得以在國際平臺上交流,更重要的是,有助於獲得學科的前沿資訊、把握學科發展動態,在獲得國外同行認知的同時,增加對國外學術同行及其研究成果的瞭解和認識,促進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

參與的與可以組詞什麼

——中國當代學術“走出去”策略

中國當代學術“走出去”,不僅體現在相關論文、專著、譯著在國外的發表和出版,還應該體現在探討和解決本國相關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與國際研究大趨勢的良性互動上。兩者都需要學者們加強與國際學術界的溝通,主動參與、融入、互識、共進。它並非只能靠專注於單向的“輸出”達成,還可以透過其他多渠道多方式努力而達成。其中,參加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就是渠道之一。

增進學術互識

透過參加會議與國外同行進行交流,不僅可以使自己的學術成果得以在國際平臺上交流,更重要的是,有助於獲得學科的前沿資訊、把握學科發展動態,在獲得國外同行認知的同時,增加對國外學術同行及其研究成果的瞭解和認識,促進相關理論和實踐研究。尤其是會議發言後問答環節及會議期間與國外學者的人際交往互動,常可使人獲得與一般閱讀書籍論文所不同的學術營養和啟發。例如,2015年7月,國際修辭學史學會第20屆雙年會在德國圖賓根大學舉辦。該會議每兩年在歐洲和美洲國家輪流舉行,匯聚五大洲修辭學和相關領域的學者,堪稱國際修辭學界的盛會。會上,來自福建師範大學的劉亞猛教授作為大會特邀的四位主旨發言人之一(其他三位分別來自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作了關於中西修辭術語相互闡映的發言,引發國際修辭界對中國修辭思想的濃厚興趣。

又如,2018年8月,北海道翻譯傳譯認知國際研討會暨中國翻譯認知研究會(CATIC)第四屆會議在日本札幌市北海道大學舉行。在會上,中外學者圍繞翻譯與認知問題從各個角度進行了廣泛、深入、開放、富有啟迪的闡述和討論。與會外國學者對中國學者對國際翻譯和修辭前沿理論的瞭解和掌握,以及結合中國實際加以互動融通,旨在解決中國對外翻譯理論與實踐問題的創新表示讚歎。

再如,2019年7月,由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承辦的國際修辭學史學會第22屆雙年會在新奧爾良召開。會上,中外學者展開了熱烈而深入的理論探討。整個大會安排緊湊,學術氣氛濃厚,亮點突出,充分反映出國際修辭學及相關研究的前沿動態,使與會學者受益良多。如上所述,參加國際會議與國外同行的學術互動不僅加深了彼此的學術認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中國學術“走出去”,傳播好中國學術聲音。

促進學術認同

學者進行學術研究不僅要努力透過論文、專著、譯著等將我們的學術話語“打入”西方話語場域,同時也要充分利用國際會議平臺,更多地參與和融入國際學術“公共領域”和“主場”,在獲得認同的基礎上發中國學者之聲,闡中國學者之創見。在瞭解西方的同時,也讓西方瞭解我們,達到學術上的相互瞭解、共同進步。

參加國際學術會議很重要的一點是,會上與國際同行的溝通有助於印證自己研究成果的價值,提升研究質量。它不僅有利於增進學術觀點上的相互瞭解和認同,也為進一步深化相關研究提供了來自國際上的案例。筆者在參加相關國際會議中深刻體會到,翻譯修辭學作為翻譯研究分支學科助力國家對外翻譯傳播的重要價值。翻譯修辭研究關注如何透過翻譯,創造“和而不同”的語言對話環境,拉近不同文化的距離,呼應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意識形態對加強對話與合作的共識和需求,緊跟當今世界的大趨勢。它吸納和借鑑西方修辭理論研究發展成果、結合中國實際,尤其關注我國對外話語傳播,是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探討翻譯問題的中國理論和實踐話語。它立足的是翻譯話語活動跨語言、跨文化、面向譯語受眾、在特定場景中發生的本質和雙向互動性質,著眼的是“有效運用”譯文語言這一象徵手段,使譯文具備在特定譯語社會文化環境中能夠對特定受眾產生預期影響力的潛能。著重思考翻譯過程中說服力的產生機制,突破翻譯修辭僅與文學和文學修辭手段翻譯相關的傳統觀念和研究路徑,著眼翻譯的社會互動特點,為翻譯本質、翻譯主體、翻譯語言、翻譯語境、翻譯原則、翻譯策略、翻譯效果等諸多廣受譯學研究界關注的問題帶來新認識。同時強調在翻譯實踐中增加修辭意識,充分考慮翻譯活動發生的動態特性,根據具體情況靈活採取因應策略,力求最大可能地實現翻譯目的。

 開拓學術視野

參加高階國際學術會議還有助於捕捉國際學術前沿動向,在真正意義上看到和感受相關學科領域的大世界,打破慣有認知,開拓學術視野。舉2019年國際修辭學史學會第22屆雙年會主題“populism”為例。該詞常見的中文翻譯有“平民主義/民粹主義”,多數人在認知上主要將其歸類於政治修辭。但會上更多學者聚焦這一概念在上下數千年曆史中的人文內涵,以及涉及社會各領域的修辭功用,對其進行了歷史的研究和貼近現實的學理解讀和應用探討。考察“populism”在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各種修辭表現以及發揮的各種作用,褒揚其人文蘊涵,闡釋其積極人文意義和社會作用的清流湧動其中,充分體現出國際修辭史學界在學科史研究的大背景下,對現實社會和普通大眾的關切。會議論題涵蓋科技與媒體修辭,修辭概念與意識形態,播客與流行修辭,對修辭概念的再思考,關於伯克、帕爾曼與平民主義思想,社會管理修辭,修辭教育,人文修辭,修辭與經濟學,修辭的接受問題,女性主義修辭批評,修辭與時政等話題。會上“呼喚充滿希望的‘populism’修辭”,成為引人矚目的基調。學者們對populism的概念推陳出新,以古論今,與時俱進,作出“平民化/平民關切/大眾化/親和/流行/接地氣”等解讀,其觸角之深遠廣闊、之接地氣,給人以耳目一新、眼界洞開的認知衝擊。對修辭以及翻譯與修辭的跨學科研究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學術動向。

激發學術思考

參加高階國際學術會議還能夠激發學術思考,推動本國相關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與國際研究大趨勢良性互動。從國家“走出去”的重大關切出發,在翻譯政策制定和譯作文字的選擇上,也要更多考慮面向國外大眾讀者,擴大中國文化在普通民眾當中的正面瞭解和認知。要“走出去”的不能只是經典文學或嚴肅文學,而要多元並舉,貼近普通譯語大眾的需求,多提供反映當代中國人生活的作品;在翻譯實踐中,要更多關注如何針對大眾讀者,採用鮮活易懂、富有生活氣息的“平民化”語言策略,而不是深奧難懂的晦澀文字。在選用某個譯文表達時,一定要考慮對中國和中國傳統文化缺少了解的國外受眾對其的反應和想法是否貼近翻譯的預期效果,是否會引起並非翻譯所想要的“言外之意”,並作靈活調整。莊重高深屬於小眾的經典學術語言,適用於面向研究者的學術文字翻譯;而面向普通大眾的讀物,在譯文語言使用策略上,需注重親和與平民化,以利於其被大眾讀者理解與接受,有效實現翻譯目的。

當今國際潮流提倡溝通、合作、共贏。在此大背景下,翻譯理論和實踐研究不能只囿於對語言文字或文字語境的關注,而要把目光轉向更加廣闊的天地,對翻譯有更高的目標追求。加大對翻譯在改善不同社群之間的理解、促進社會發展、加快人類進步等方面的作用和可為空間的研究和實踐。在研究當中,我們不但要關注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更要關注它們之間的聯絡,促進不同文化更好地共存。探討不同語言、文化的社會群體乃至國家的互動過程中影響力和說服力的產生機制,以及如何在翻譯中靈活運用語言策略,協調和促進這種互動行為,努力爭取更多的共識,使翻譯在促進不同文化群體的理解與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專案“服務國家對外話語傳播的‘翻譯修辭學’學科構建與應用拓展研究”(17BYY201)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福州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

作者:陳小慰

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請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官方微信公眾號cssn_cn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