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市民的日常生活才是構成社會的最重要部分 | 張偉

  • 由 文匯網 發表于 綜合
  • 2022-09-03
簡介印象中,在學術圈引起較大震撼的是王笛先生的幾本書:《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2006年)、《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2010年)和《走進中國城市內部:從社會的最底層

組成部分包括什麼

#FormatImgID_1#

“老外講故事”俱樂部成員在上海博物館觀看“宅茲中國——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葉辰亮 攝

不可否認,我們這一代人年青時閱讀的(或者說提倡的)大都是宏觀敘述的雄文,高屋建瓴,睥睨八方,雄視天下,酣暢淋漓,這樣的文章風格是我們熟悉的,也是當時喜歡模仿的。司馬遷所說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是中國史學的傳統;劉玄德三顧茅廬,諸葛亮指點江山的故事,更為大家所津津樂道。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這樣的情況始略有轉變,但節奏很慢,變化也並不大。印象中,在學術圈引起較大震撼的是王笛先生的幾本書:《街頭文化——成都公共空間、下層民眾與地方政治,1870-1930》(2006年)、《茶館——成都的公共生活和微觀世界,1900—1950》(2010年)和《走進中國城市內部:從社會的最底層看歷史》(2013年)等等,特別是那本“茶館”,在當時曾引起熱議,成為一個文化現象。王笛是成都人,在他看來,茶館就是成都這座城市的靈魂和縮影,即茶館不僅僅是人們喝茶的地方,更是這座城市的公共活動空間,在那裡,可以仔細考察下層民眾日常生活的細節。王笛的這些書應該說是微觀研究的一個實踐,它引導我們進入城市的內部,並進一步感受那個年代濃郁的社會風情。一滴水可以折射世界的真相,茶館的背後,是時代的影像。

如果追溯歷史,最早明確提倡微觀研究的是法國的年鑑學派。20世紀初,他們先後創辦了《歷史綜合評論》《經濟與社會史年鑑》等雜誌,反對舊的史學傳統,主張歷史不應當只是君主和偉人的歷史,提倡總體歷史學,把新的觀念和方法引入歷史研究領域。法國年鑑學派借鑑和運用歷史學方法以外的社會學、心理學、計量學、比較學等眾多學科的原則與方法來研究歷史,注意開拓文獻史料的來源,把研究的觸角深入到人類歷史的每一個細節。他們摒棄了以往只是把戰爭與政治作為研究物件的做法,達官顯貴和元帥將軍們不再是當然的主角,凡人俗事開始走上歷史的舞臺,成為研究的重點。他們倡導並深入探究人們的私生活及與其相關的生活方式、行為準則與文化習慣,“私人生活史”研究也因此成為法國年鑑學派的一個標誌。這之後,各國曆史學研究的領域與題材不斷在擴大,歷史研究逐漸從宏大敘事轉向微觀敘事,從對重大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事件的研究轉向對日常生活、普通人物以及他們的經歷的研究,諸如家庭環境、家居生活、交友空間、宗教信仰,以及教育、娛樂、飲食、旅遊、生育、死亡等等,都是歷史學家們熱衷研究的物件。以觀察細小的物件為基礎,從對看似微不足道的物件的研究來發現歷史,解讀歷史,這正是微觀史研究的特點和魅力。

經國大業,人間煙火,都是社會的肌理組成,人們習慣了英雄敘事,難免忽視一地雞毛,但轉過身回過頭來,方能悟出市民的日常生活才是構成社會的最重要部分,一切努力,最終目標不就是百姓康寧嗎?社會之大,漫無邊際,芸芸眾生,豐富多彩,怎樣全面、客觀地去解析一個城市?什麼才是構成一座城市的“鮮活細胞”?答案大概就隱藏在眾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裡吧?經常在想,我們在習慣宏觀敘事之餘,似乎也很有必要對微觀層面予以更多的關注,感受日常生活狀態下那些充滿溫度的細節,並對此進行深度挖掘,如此,可能會增加許多意外的驚喜,同時也更有利於從一個新的維度拓寬近代城市文化的研究空間。前些時我在主編《海派之源-人文記憶》這本書時曾寫道:

上海西南的徐家彙和土山灣地區,堪稱中國近代文化的一處重要發源地,它既生產物質,也培養人才,堪稱中國近代文明程序中的一根標杆。這已成為學界的共識。但這塊發源地是如何開墾的?這根標杆又是怎樣豎起來的?如果將此視作一個龐大的工程,那麼以往我們著眼較多的是這個工程的組織方,也即那些院長、校長、神父、嬤嬤、主任、教授等等上層人物。這些精英階層是打基礎的,他們決定著事物的走向,自然容易受到大眾和媒體的重視;而我們這本“人文記憶”,一個很大的特色,則是將筆墨的重點放在了普通人身上,著力描繪勾勒那些長久不受重視,甚至生平身世都很難考察以致湮沒在歷史中的世俗小人物,如王安德、範殷儒、徐詠青、邱子昂、徐寶慶、朱志堯、潘氏父子等等。在我們看來,這些平民階層也是熠熠閃光的,他們都是掌握著絕世本領的不凡人物,他們很難謀劃方向,但卻往往能決定質量,增加重量;他們都在某一領域作出了出色的、甚至傑出的貢獻,當年他們的精彩無比,被視作了平淡無奇,百年之後的今天,卻成了我們必須重視,值得努力打撈的珍貴歷史。

徐家彙是一個很好的樣板,其他地方也莫不如斯。秉此理念,我們這套叢書,涉及時間段為1840年以來的近代中國,而內容則幾乎無所不包,尤其重視凡人俗事以及觀念習俗、地域環境等等在大時代中的衍變,無論是琴棋書畫、衣食住行,還是草木蟲魚、習俗流弊,都是我們深感興趣並欲研究展示的,所謂以個體觀世界,從細微看全貌。消失了生活方式的社會和人生那是不完整的,不但殘缺而且黯淡無光。我們願意努力提供雖然細微但卻鮮活的歷史,希望在一些貌似平淡無奇的人物和現象當中,能夠得到認識歷史和理解歷史的啟迪;我們願意眼光向下,和大家一起回顧歷史上芸芸眾生的日常生活,也藉此打量今天的我們自己;我們不懼“碎片化”之譏諷,惟願這些“碎片”能夠拼接成燦爛的錦緞。小人物也有可能構建大歷史,歷史因凡人俗事而更近煙火,歷史因拓寬領域而豐富多彩。希望我們的“這滴水”,能夠映照出大海的一角,也願和大家一起分享“這滴水”。

2022年4月1日晨5時於上海開啟全域靜態管理之際(本文為上海文化出版社即將出版的“近代社會生活史叢書”序)

作者:張 偉

編輯:錢雨彤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