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孩子打人或被打怎麼辦?父母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 由 發現爸爸 發表于 綜合
  • 2022-03-25
簡介因為一個最初以武力搶奪的孩子,如果發現對方沒有反抗,或者被家長默許,他就會認定這種方式是可行的

小朋友動手打人怎麼辦

最近,有一則“3歲兒子被同班小朋友欺負,媽媽抓著兒子的手打回去”的新聞,引起很多網友的熱議。

當事人姚先生稱:“自己的兒子小姚好動,在英語培訓班上用踢頭的方式欺負了另一個小朋友。”

結果,小朋友的媽媽看到後,當眾抓著兒子的手擊打小姚,並教育兒子說“要打回去”。

孩子打人或被打怎麼辦?父母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姚先生很不滿,稱對方媽媽此舉導致小姚受驚後失眠失禁,有事為何不能先找他溝通。

參與討論這件事的網友們,有人譴責姚先生包庇孩子,有人聲援被打孩子的媽媽,有人認為孩子之間的打鬧,大人不應該插手。

孩子打人或被打了怎麼辦?

父母對這個問題的態度,會影響到孩子做出的選擇,進而影響孩子的性格。

凱瑟琳·凱利·萊內曾經有一句話是:為什麼童年的記憶特別真切,那是因為它們是最初的人生體驗,帶著某種特殊的味道。

學會用和平的方式處理矛盾,並且在被欺負時有智慧地還擊和自衛,是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一課。

一、教會孩子自我保護和還擊的智慧

李玫瑾教授曾說:被欺負的孩子如果不打回去,那些欺負別人的熊孩子就會一而再而三的欺負別人,因為好玩。

對於人性的惡,小孩比大人更不懂得控制和掩飾。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就會變得肆無忌憚。

很多孩子在最開始打人的時候都是帶著試探,你不反抗,只知道哭鬧,他則會越來越過分,慢慢跨越正常人際相處的範圍來侵犯你。

而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教孩子捍衛自己的邊界和權益,用各種方法震懾住別人的試探。

“不對,不是這樣的”

“你打人不對!”

“這是我的東西,還給我!”

無論是自己的意識,身體還是物品,這些對自我邊界的捍衛,會讓對方知道你不是那個可以任由人揉捏的軟柿子。

有這樣一個電影片段:一位爸爸興致勃勃的去觀摩女兒排練芭蕾舞,卻意外的發現有個小女孩壞笑著故意踩了一下自己女兒,然後用力的把女兒推倒在地。老師沒有發現,只是提醒他女兒要站穩。

回家路上,爸爸和女兒聊天,得知女兒經常被打後,驚訝的問女兒為何不還手?卻得到了一個意想不到的回答,女兒說:“因為你不讓。”

孩子打人或被打怎麼辦?父母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爸爸愣住,啞口無言。然後教孩子:“再遇到這樣的問題,你要用暴力還擊!”

當孩子長期面臨惡意欺凌的時候,教孩子反擊是對的。因為長期被惡意針對的孩子得不到支援的話,不僅受到肉體上的傷害,還可能是心靈上的屈辱。

當孩子打回去的時候,我們不必再虛偽的去說:“不能打人”。因為這是他所選擇保護自己的方式。

我們要說的是分寸,即便是還擊,哪些地方不能打。

家長教孩子自衛的時候,要把技巧清晰的演示給孩子看:擋住頭臉,推開對方的手,別讓他靠近,喊老師尋求幫助等。

二、教孩子和平處理衝突

和同伴在遊戲中產生的衝突,是孩子成長中常碰到的狀況。研究表明,父母在解決孩子之間衝突的方法的不同,會導致兩種不同的結果:

一種是無意識地激發了孩子們的敵對想法;另一種是教會孩子快速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如何避免再次發生。

很顯然,後者更有助於提高孩子的社交技能。

如果發現孩子開始有喜歡動手打人的傾向,家長別覺得小孩間的打鬧無所謂。

因為一個最初以武力搶奪的孩子,如果發現對方沒有反抗,或者被家長默許,他就會認定這種方式是可行的。

家長的要及時制止,引導孩子嘗試用談判、協商解決問題。

比如把孩子叫到一邊,問孩子:“如果他用同樣的方式打你,你有什麼感受?”培養孩子的換位思考和共情能力。

告訴孩子:“如果你老是搶別人的玩具,朋友就不願意跟你玩了。”提醒孩子尊重他人,培養孩子的交際意識。

讓孩子問對方,“我們能交換玩具嗎?”培養孩子的溝通能力和共贏思維。

反覆比較之後,孩子會慢慢認同應該和平解決問題。

孩子打人或被打怎麼辦?父母的處理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 父親參與孩子教育的意義,猶如雕刻之於大理石的分量,【發現爸爸】每天為您的智囊庫添磚加瓦。更多育兒攻略可參閱公眾號:發現爸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