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發力未始,步法先行,淺談乒乓球步法問題

  • 由 三宇乒乓論 發表于 綜合
  • 2022-03-12
簡介前言乒乓球運動被當作技術、學術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後,之前不被關注的發力與步法問題,又引起大家的討論

並步和滑步有什麼區別

前言

乒乓球運動

被當作技術、學術類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後,之前不被關注的

發力與步法問題

,又引起大家的討論。筆者曾將發力問題置於一個框架內進行研究,創造性地提出了

“發力框架”

這一專有術語,一定程度將發力問題進行了解析。

發力未始,步法先行,淺談乒乓球步法問題

今天,筆者將視角轉向腳下,簡析乒乓球中那些必不可少、至關重要的步法問題。

步法:誕生之初便飽受爭議

步法

,亦作步伐。稱作

步法

是將其置於

“法則”

之中,一招一式都可循規蹈矩,較為

系統化

;稱作

步伐

則是關注每一個腳下動作,腳下的一舉一動,都可單獨拿出來進行分析,較為

個性化

乒乓球究竟是步法,還是步伐,至今都爭論不休。一方面是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更深層的是體現出大家對技術的研究更加嚴密。

甚至是乒乓球自媒體領域,各方意見也不盡相同。筆者與某位前輩的討論中,

均認為“步法”更加客觀,涵蓋範圍也更廣

。當

《乒乓世界》

等傳統媒體紛紛使用“步法”一詞後,認同“步法”的聲音也逐漸增多。

事實上,“步法”與“步伐”僅是視角

宏觀

微觀

的差別,二者根本視角都是執拍者的

腳下動作

由此觀之,“步法”與”步伐”之爭,並非不可調和,只需統一用詞即可。

發力未始,步法先行,淺談乒乓球步法問題

除了命名的爭議,

研究視角

也是眾說紛紜。

“腳下動作”是單指單腳還是應著眼於雙腿?沒有腿的位移,腳怎麼去動?

除此之外,步法問題的

科學性、技術性、實操性

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質疑。不可否認,在業餘界認為步法重要的人寥寥無幾,但在專業隊,步法又是一門必修課程。所以,因步法問題產生疑問,根本在於

運動強度的差異

,由此而產生理解偏差,這也是情理之中。

故此篇文章,是在承認步法問題具有合理性的前提下而作。

環境:決定步法的地位

任何事物都不應割裂開而單獨審視,步法也是如此。

將步法單獨羅列者甚少,更多的是與

“前三板技術”

“銜接技術”

相結合進行講解。但眼光不夠長遠,講解不夠通俗。既然步法問題是

因運動趨勢而起

,那麼也就理應將其置於整個過程中,甚至先於發力,從大腦接收訊號,發出指令而談起。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是軍需供給之於軍事的重要性;

“發力未始,步法先行”

,則恰當地指出了步法的重要性。

從產生來看

,步法分為

“先天性”

“自發性”

兩種型別。

“先天性”

即人體對外界變化而產生的生理反應,這是不受控制、下意識跑過去接球,其本質與你迎拳頭而閃躲開一致,成不成功完全在於運氣,自身並不能掌控;而

“自發性”

則是由大腦處理後發出指令,自覺地跑到預定位置,做出反應。

從生物學來看

,後者行為較之前者更加高階,但兩者最終都有跑動的結果產生,僅是效果的差別。

發力未始,步法先行,淺談乒乓球步法問題

從這一點也就可以看出,

步法肯定是先於發力、擊球等技術動作的發生

,這是毋庸置疑的。也就是說,後期技術的運用,是建立在跑動成功的基礎上。如果站位失誤,被人反方向

偷長

,即使技術層面領先對手,但自己的技術都無處施展,也會痛失一分。

需要肯定的是,這兩種應急方式,

都承認了步法問題的存在性與先發性

。即使那些口口聲聲質疑步法問題的人,自己本身也在“無意識”中關注了步法問題。

效果:成就步法的關鍵

人際交往中,每一個行為都需要有收穫,雖然很功利,但也很現實。

技術的學習也是這樣,掌握一項新技術能不能提技漲分?這是衡量技術重要性最樸素的量化標準。步法問題究竟重不重要?一切都由效果來說話,事實勝於雄辯。

發力未始,步法先行,淺談乒乓球步法問題

步法功底決定擊球效率。

談到功底,就不得不拿

“步法大師”柳承敏

作為例子。柳承敏作為靠步法取勝的日直選手,步法功底可以稱為是鶴立雞群。靈活的跑動彌補了日直反手位的先天不足,跨步跑動、側身爆衝,可謂一氣呵成,只要跑得到,全臺落點覆蓋,也就可以把手伸得足夠長,盡力隱藏自己的短板。深厚的步法功底加持下,柳承敏即使被長球偷襲,依然能快速啟動,快速制動。別說“漏球”,連“低質量擊球“都少有發生,高效率擊球之稱,也就由此得來。

步法趨勢引導運動趨勢。

產生運動趨勢時不可避免遇到

慣性

的影響,因為步法先於後期技術,如果步法趨勢相異,則會導致全盤皆輸。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盯反手位欲側身爆衝,結果對手回球正手中遠臺,當大半個身子、腳步都向反手啟動後,想再回到中路撲正手,顯然已經不大可能了。跑動靈活的前提是大腦指令正確,而“靈活”也僅僅是對“指令”反應靈活,如果判斷失誤,你的步法趨勢及運動趨勢均會向錯誤方向運動,不可逆轉。

掌握步法的關鍵在人腦。

只有你認同它、密切關注它,然後對眼前發生的狀況作出反應,再由大腦發出指令,作出正確預判。如果你都不認同它的存在,僅憑

“應急反應”

而打球,缺乏步法意識的弊端就會逐漸顯現。

分解:學習步法的要領

充分認同步法問題後,肯定要對步法的相關知識進行了解、學習。

從發球環節來看

,其分為

站位

銜接

兩個內容。

站位是步法的初始位置

,站位決定了有限時間內你能跑動的範圍。如果站位過左過右,就給反方向留下空當,這是很致命的。正確的站位應該是

中線偏非執拍方向一側

,讓正手側能全覆蓋的前提下,照顧反手,以應對反手側身等突發情況。

銜接則是每板球間迎球、夠球的移動

,主要核心是

下盤要穩,弓步半蹲、隨動隨歸,防止被大範圍調動。

發力未始,步法先行,淺談乒乓球步法問題

從擊球環節來看

,不同的步法可以分為

上步,跨步,

並步

,碎步

等。作為一門已經較成熟的技術,不同的步法已經有了準確的命名和特點,但由於腳下反應快,注意較少,雖然分類詳盡,但實則區分度不大,

主要分為單、雙腳,跨、滑步,上、並步這三類。

單、雙腳

即運動是幾隻腳在移動,一般來說,小範圍靠單腳,大範圍多雙腳;

跨、滑步

則看腳是否離開地面;

上、並步

則與兩隻腳是同向靠攏還是背向分開有關。不論如何,步法的概念,已經滲透到打球時腳下每一個動作,也許你不知道,但它業已發現並有所研究。

具體的步法學習,是一個由淺入深,長期的過程。

誠然,業餘愛好者不學步法依然健步如飛,但是專業隊員卻把步法爛熟於心。實際上,不管你學不學習步法,腳下都在按照一定規律在運動,只是有人不關注,有人深入研究,把它完善成一門技術罷了。

結合:發力與步法的碰撞

前面提到,

發力

步法

是在乒乓球被深入研究後才被密切關注的。

實際上兩者有千絲萬縷的聯絡,如果能將兩者結合看待就足以體現它們的重要性。

發力未始,步法先行,淺談乒乓球步法問題

步法的預見性是發力的前提,發力的優劣體現步法的功底。

步法合理,發力順暢,因為發力透徹的根本原因即是步法跑動到位。乒乓球運動是一項在乎“體驗感”的運動,同樣的球放在不同的位置,這個位置舒不舒服,基至可以決定打球成敗。因此

步法跑動到位,讓自已打得更舒服

,也可以視為制勝的關鍵。

發力與步法兩者相輔相成,兩者雖不是共進退,但處於相同的境遇,受重視程度相當,結合起來看待,顯然合乎情理。兩者又是完全獨立的部分,僅靠微不足道的紐帶環節相連,既相互聯絡,又完全獨立。

後記

細節決定成敗,將步法問題置於首,是最佳化系統內部各要素的順序,提升乒乓球整體技術的舉措。

爭論步法問題的人可以停一停了。竊以為其不管承不承認,它都在無時無刻發揮作用。爭論的關鍵,無非是心理上願不願意承認罷了。但對乒乓球而言,關注步法問題,一定是必要的,可行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