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運力過剩”是假象?智慧化推進的背後是運輸人“用工荒”

  • 由 運輸人網 發表于 武術
  • 2022-07-09
簡介“用工荒”與“運力過剩”共存根據《運輸人從業現狀調查》(以下簡稱《調查》)資料顯示,當前我國公路運輸市場中個體運輸戶依然是主要力量,在從業總人數中佔據了超過60%的比重

澳德物流是澳洲直郵嗎

上世紀80年代,運輸概念傳入中國,當時恰逢中國改革開放初期,生產資料及消費品突破了“計劃”的運作形式,貨物“流通”的價值被迅速放大。個體戶與創新勢力快速湧入貨運市場,中國運輸產業的大踏步發展也就此拉開帷幕。

“運力過剩”是假象?智慧化推進的背後是運輸人“用工荒”

40年飛速發展駕駛員開始緊缺?

根據交通運輸部資料,截止到2018年,中國全社會年貨運總量已經突破500億噸,比改革開放初期增長了將近16倍。同時,公路運輸從業者數量突破了3000萬,運輸工具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經過40年的飛速發展,一線司機緊缺的問題開始對部分運輸企業造成了困擾。近幾年,但凡碰到“雙11”等運輸繁忙旺季,總會出現部分運輸企業駕駛員短缺的訊息,今年“6。18”也不例外。

“運力過剩”是假象?智慧化推進的背後是運輸人“用工荒”

據《央視財經》報道,六月份北京運輸企業同行到處挖人、挖車。北京澳德物流有限責任公司月初為“6。18”儲備的15個備用司機,被挖走了50%,大概7—8個人。

面對這種情況,該公司運營總監黃本福生氣又無奈,也只好用漲工資來留人,必要時,還要打出人情牌。他說:“最近一段時間,為留人支付的額外工資已經吃掉我們的利潤。”

按照報道,中國一線運輸人確實出現了短缺,但是如果真的有短缺,為什麼又會有數量眾多的運輸人抱怨運輸市場運力過剩呢?在未來,中國是否會像部分西歐國家乃至美國一樣,形成嚴重的運輸人用工荒?這些問題,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運力過剩”是假象?智慧化推進的背後是運輸人“用工荒”

“用工荒”與“運力過剩”共存

根據《運輸人從業現狀調查》(以下簡稱《調查》)資料顯示,當前我國公路運輸市場中個體運輸戶依然是主要力量,在從業總人數中佔據了超過60%的比重。這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經歷過改革開放洗禮的一代運輸人根深蒂固的創業思維。

“運力過剩”是假象?智慧化推進的背後是運輸人“用工荒”

《運輸人》記者在採訪中發現,由於當前豐富的金融手段大大降低了從業者入行門檻,絕大部分運輸人在賺到第一筆錢之後,都選擇自己買車做老闆。根據《調查》資料,當前有超過80%的運輸人透過貸款買車,絕大部分選擇了商業貸款。與此同時,汽車廠商提供的金融服務也被越來越多的運輸人所接受。

客觀來看,在絕大多數情況下,組織化、規模化的運輸企業車輛運輸效率要比個體運輸人高得多。《調查》資料顯示,月運營30000公里以上的車輛,90%以上都是由規模化的公司統一運營的,絕大部分的個體戶運營車輛,月運營里程不超過2000公里。

“運力過剩”是假象?智慧化推進的背後是運輸人“用工荒”

也就是說,原本運輸公司一臺車能完成的運輸任務,到了個體戶手裡可能需要1。5臺車輛才能完成。因此,大量運輸人選擇單幹,一方面導致了市場上車輛增多,間接加劇了“運力過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專職駕駛員的流失,於是出現了“用工荒”與“運力過剩”共存的矛盾局面。

真正的“用工荒”或許正在逼近

和美國及一些歐洲國家相比,目前我國運輸行業的一線運輸人用工荒問題並不嚴重。《運輸人》記者相繼採訪了淮安和順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皖平、有著多年車隊管理經驗的運輸人李玉海、以及小車隊長陳勇。

“運力過剩”是假象?智慧化推進的背後是運輸人“用工荒”

三位受訪者站在各自的角度上,均描述了一個相同的現象:“現在運輸企業招一線運輸人並不算很難,應聘的人很多,只是應聘者對待遇的要求水漲船高,除去各項開支月入過萬已經成為常態。而且,行業出現了年齡斷層,90後的A2駕駛員很少。”

因此,即便根據《調查》資料,2019年我國個體運輸人佔從業者的比重相比2018年下降了2%左右,運輸行業整體運營效率也在提升,但這並不能解決社會日益擴大的運輸需求與年青一代從事運輸行業意願下降之間的矛盾。

那麼,中國年青一代為什麼越來越不願意從事運輸行業?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社會地位的下降,1983年,交通部“有河大家走船,有路大家走車”的改革方針拉開了運輸行業狂飆突進的序幕,也打破了重卡運輸人的“體制光環”。

“運力過剩”是假象?智慧化推進的背後是運輸人“用工荒”

今年已過六旬的運輸人李仕忠表示:“隨著技術的進步,汽車走入千家萬戶,變成了非常普遍的工具。即便取得A2駕駛證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社會上大多數人並沒有這樣的認識,開卡車已變得不再稀奇,那種走到哪裡都受人敬重的日子早就一去不返了。”

除了社會地位的下降,一線運輸人背井離鄉、高風險、高強度的工作特點也造成了年青一代從業意願的下降。《調查》資料顯示,60%的長途運輸人每年在車上過夜超過200天,他們平均7天才能與家人團聚一次。

另外,有將近40%的運輸人每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90%以上的一線運輸人有疲勞工作的經歷;超過80%的運輸人有被用油卡抵扣運費的經歷,有時折算比例甚至高達40%,僅有15。96%的運輸人沒有被拖欠過貨款;大概75%左右的運輸人患有肥胖等職業病。

“運力過剩”是假象?智慧化推進的背後是運輸人“用工荒”

由於這一系列原因的存在,超過85%的運輸人表示,不希望子孫後代繼續從事一線運輸的工作。按照這種趨勢據需下去,中國一線運輸人總數會越來越少,最終出現嚴重用工荒也並非危言聳聽。

但值得慶幸的是,我們處在智慧化飛速發展的時代,或許運輸的集約化及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將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國避免用工荒的出現。但無論技術如何發展,人是最終的根本,想辦法改善從業環境才是最有效的解決之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