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太極有開合,體用兩相宜

  • 由 國術武道 發表于 武術
  • 2022-03-11
簡介日久,松腰動作熟練再進一步習練腰間的開合內功

合太極是什麼

開合在太極拳拳藝中佔主導作用,是拳中之帥,是拳之軸,也可以說是拳之魂。練拳沒有開合,兩條腿是兩根柱子,兩臂似兩根棍子,腰上一塊板,無鬆柔,沒有開合,還練什麼太極拳呢。

太極有開合,體用兩相宜

《太極拳論》中的“主宰於腰”,不是動作中以腰帶動四肢和身形的動作,而是腰間反映的開合。凡深研太極拳者必須研修腰的開合,不懂開合難以達到神明境界。有些朋友練拳時練遍收勢走人,這是一般鍛鍊身體,如果深研是難以達到要求的。怎樣修煉開合呢?

習練太極拳要明陰陽,陰動就是陰動,陽動就是陽動,每個動作陰陽不可馬虎。動作要到位,陰動的止點是陽動的起點,在陰陽動的變化之處要到位。拳論明示,變轉虛(陰)實(陽)須留意,不得馬虎,不能瞞天過海,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在第一個動作完成轉變第二個動作時,瞬間松一次腰,這個松腰就是“開合”。

在上下動相接轉變陰陽時,松一次腰是很易於操作的。

松腰是不是開合呢?是也不是。開合便是松腰,開合的松腰和一般練拳松腰有質的不同。練拳時松腰是開合的準備。拳套路動與動之間以松腰銜接是“練功”,是開合內功的準備。日久,松腰動作熟練再進一步習練腰間的開合內功。松腰功到動與動自然轉變階段,再與溜臀結合在同一時間動作。這兩個動作熟練且能配合一致之後,脊椎要節節向上松拔,開合內功便顯現出來。

把握拳中的開合之後,再與對方較技,你很自然手握勝券。

其實,技擊、推手不是比勝負而是比內功,也就是比開合。誰開合的動作小,不被對方察覺,就說明他內功雄厚,太極功夫高深。

《太極拳論》說得明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這句拳經字數不多,恰恰說明太極內功的實質。只有具有內功開合的人,可以達到“人不知我,我獨知人”的境界。前面講的被困在坐椅中的那位練家,肯定是板腰,未能掌握開合內功,否則沒有不能解困的尷尬。

太極有開合,體用兩相宜

腰是人的中心,開合是變動自己的中心不受人制,有動靜開合內功的拳家的“中”從來都是深藏於內的,絕對不可能暴露於外,推手、技擊也不會以腰帶身軀、四肢,腰被對方抓到是很危險的。“腰沒有鬆開,未悟道開合”,千萬不可與人推手較技。

經常出力,手的陰陽被破壞,再練“空手”是困難的。練拳、推手一個道理,每個動與動之間一定要松腰,這是動靜開合。動也開合,靜也開合。較技在與人接手之前,自己已經規範好自己了。所謂規範好自己,是從下往上放鬆腳、踝、膝、胯、腰、肩、肘、腕、手九大關節,心、神、意、氣安靜下來,臀、襠等部位都應-一放鬆,應以無極狀態將自己規範好。推手與人相接,把握“四梢空接手”,周身松,腰部開合以待,接手不會遇到不可解脫的困境。

動靜開合在拳和推手中的運用一目瞭然,武派太極大師李亦畲關於開合的論述如下:

煉氣歸神,氣勢騰挪,精神貫注,開合有致,虛實清楚。虛實全然無力,氣勢要有騰挪。緊要全在胸中、腰間運化,不在外面。氣向下沉,由兩肩收於脊骨,注於腰間,此氣之由上往下也,謂之合。由腰形於脊骨,佈於兩膊,施於手指,此氣之由下而上也,謂之開。合便是收,開即是放。懂得開合,便知陰陽,到此地位,功用一日,技精一,漸至從心所欲,無不如意矣。

收便是合,放便是開,靜則俱靜。靜是合,閤中寓開。動則俱動,動是開,開中寓合。要於陰陽開閤中求之。所謂知已知彼,百戰百勝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