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 由 穿越的粒子 發表于 武術
  • 2022-03-10
簡介三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正是母系向父系社會的過渡期,母系社會遺風尤存,女人意外懷孕也並不是特別難堪的事兒

男女扭轉乾坤什麼意思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孟子稱其善,尊為萬世之表。然而,如果考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大禹的這種行為,似乎更多反應了男權與女權的明爭暗鬥。

01

孟子說

大禹成為道德完人,是從孔孟開始的。

孔子說,大禹這人我沒法挑毛病,他不在乎吃好,也不在意穿,連住所都很簡陋(菲飲食,薄衣服,卑宮室),一心撲在工作上。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孔子的說法的確在理,那些長期在一線打拼的人才,往往注重實效,忽略形式。

比如說我們國人的驕傲,袁隆平老先生,即是典範。

孟子對大禹並沒過多的評述,但卻說了一句重量十足的話:”三過家門而不入”。

寥寥幾字,大禹形象躍然紙上。

“三過家門而不入”源自《孟子·滕文公上》,這篇文章記錄了兩個人的談話:孟子和滕國國君滕文公。

文章裡孟子是主角,滕文公扮演了一個虛心討教的小白角色。

孟子對滕文公宣揚了性善論、施仁政等儒家核心思想,並舉古聖先賢事蹟為例證,大禹正是其中人傑。

孟子辯才,說服力極強。

也因如此,他的例證多有誇張之詞,藉此挑動人的情緒足矣,但從治史的角度看則不夠嚴謹。

比如說這“三”,難道真的是三次嗎,不應為多次嗎?

司馬遷在《史記》中的表述明顯慎重,《史記》載“傷先人父鯀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這裡的詞彙是“不敢入”,這與“不入”是有較大差別的。文章裡也取消了“三次”這個說法。

但總體來說,司馬遷崇尚儒家,他與孟子的思路是一脈相承的,更多的是從道德角度出發。

如果從社會學角度分析,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似乎是男女之間的暗戰。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從當時的社會環境出發,看一看古人傳下來的三個八卦故事,可見一斑。

02

古人也八卦

第一個八卦:

從前,有個美女名叫華胥。華胥年少,愛玩。這天她發現雷澤深處,有一行深深的巨人腳印。

華胥好奇,把腳放進去,好生比較了一番。

乖乖兒,不得了!華胥回家後無夫而孕。

如此神奇的感應懷孕法,產下的怎能是普通人?這孩子名叫伏羲。

伏羲一畫開天,創立八卦,成為中華人文始祖。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第二個八卦:

從前,有三個姐妹,在河裡洗澡,(此處省略500字)————

接下來,既沒有牛郎來偷衣服,也無猥瑣男偷拍。

只有一隻燕子,從天空掠過,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下了一個蛋。

三姐妹之一,簡狄,大概洗澡累餓了,竟撿起鳥蛋,吞進肚子裡!

簡狄回去後也懷孕了。

生下的孩子名叫契,商族人的第一位先祖。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第三個八卦:

從前,有一位美女叫姜嫄,有次外出,踩到了巨人的足跡,回家後懷孕生子(好熟悉的套路)。

姜嫄覺得不吉祥,把孩子扔到巷子裡,牛羊見了躲開他;扔到寒冰上,飛鳥翅膀取暖他;扔到林子裡,有人給它蓋被子。

姜嫄終不忍,把娃又抱回去了,起了名字,叫“棄”,拋棄的意思。

棄,也名叫後謖,長大後擅長農業,成了周人的始祖。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這三個故事,雖然現在聽起來有點扯蛋,但其實裡面含有一定的資訊量。

從單個故事上看,簡狄遇燕反應的是商人的鳥圖騰;後謖的故事表明了周人擅長農業;伏羲的故事似乎沒什麼特別,只表明他是個聖人。

但現在把三個故事放一起比較,能看出三個共性:

第一,聖人出生,必有異像。這個套路古人用的多了,而且手段不斷升級,比如說什麼皇帝出生時,滿室紅光啦,龍體附身啦。

第二,三個段子裡,三位女生都是在沒有男人的情況下,懷孕。

第三,故事發生的時間,都是中國上古時期,再確切一點,是夏王朝之前。

03

故事裡的蛛絲馬跡

故事發生的時間很重要,決定了我們怎樣理解故事。

這三個故事都發生上古時代,我們大概可以推算一下。

夏王朝約公元前2070建立,中國自此開啟的家天下模式,也就是父傳子,父亡子繼,這是完全的父權社會。

由此上溯推算至公元前4600年左右,在陝西半坡活躍的是母系社會,現有陝西半坡博物館為證。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在兩者之間(公元前4600年—公元前2070年間),可以近似認為是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的過渡期(實際時間更長)。

這個過渡期,母系社會的遺風影響很大,因為在此之前,母系社會已有四五萬年的歷史了,形成了極為穩固的社會模式。

早期的母系社會,男女關係更像現在的自由戀愛,約會、牽手、擁抱、嘿咻,然後各回各家。

而這樣的男女關係並不是始終一對一模式的。

這樣關係下,女子生下的孩子,歸女方氏族所有,與男方無關,孩子並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是誰,當然,媽媽也可能不知道哪個是孩子爹,也並不關心這個。

這種母系社會的遺風一直影響到周,

《周禮·地官·媒氏》

雲:“中(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

就是在每年的仲春,官方鼓勵男女去郊外某些特定地點歡會、野合。

一方面,這是上古遺風,另一方面,農業時代,人口就是生產力,官方鼓勵大家造人。

就連我們的道德鼻祖,孔子,也一直不清楚自己的老爹是哪個。這就是所謂的“上古之人,但知其母,不知其父”。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在這時代背景下理解上面那三個八卦故事就容易多了。

三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正是母系向父系社會的過渡期,母系社會遺風尤存,女人意外懷孕也並不是特別難堪的事兒。

但問題是,故事裡的孩子不是普通人。

契和後謖各為一方首領,其中契的後人建立了商朝,後謖的後人建立了周朝。

歷史就是由這些顯赫地位的後人書寫的,他們不會允許自己的祖先是個野種。

但他們也沒有辦法確定自己的父親,最好的解釋當然是歸因於神蹟。

神的兒子,天命所歸,一切都合理了。

所以,在那時間段裡,類似的故事一再上演。

以此推論,大禹出生必定也不同凡響,因為他的後人建立了夏王朝。

瞭解了大禹的出生環境,就更瞭解他的行為了。

04

鯀復生禹

大禹出生說法很多,最離奇的莫過於《山海經》。

《山海經》說,大禹的父親鯀死後三年不腐,剖開他的肚子,取出了大禹。

類似的故事,《西遊記》裡女兒國,豬八戒喝了河水後,同樣也懷孕。

不要以為荒誕,其實一直到明清,還有類似的“男人分娩”故事上演。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有個學術名詞“產翁制”專門描述這種風俗。“產翁制”就是男子在其妻子生產期間,裝作肚子疼,躺在床上,模擬妻子“分娩”或“坐月子”。

遠古,在母權制度下,女性是生活的主宰,婦女生產就表示有了財產繼承人,得到大家的敬仰,而男子則始終處於服從的地位。

後來,隨著男性在社會中經濟地位的提高,人類開始走向父系社會。這時,男子對於以往那種子隨母姓、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的社會現狀再也不能容忍了,他們力圖要改變這種局面。然而,生兒育女畢竟不是男子能完成的事情,但是為了享有它,並剝奪女性的這一特權,也為了確定子女的父系地位,模擬婦女分娩,替代婦女坐月子的“產翁制”便誕生了。

它是男性透過“產翁坐褥”來向世人表示:“生孩子的是我,孩子要姓我的姓。”藉以突出自己在生男育女中的決定作用,從而達到變母系為父系的目的。

壯族、傣族、仡佬族、藏族等都曾保留著這種古老的習俗。

鯀剖腹而生大禹正是“產翁制”的原始版本,“產翁制”不過是它的變種。

這故事也暗示著大禹一族正處於爭奪父系權力的階段,其對母系氏族有著強烈的抵抗意識。

這種意識對大禹影響極大,這才有了後續的“三過家門而不入”。

05

三過家門而不入

《楚辭·天問》“焉得彼塗山女,而通之於臺桑。”就是指大禹與塗山女野合於“臺桑”。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這種行為十分符合母系向父系社會過渡期的特點,合情合理,無道德成分在其中的。

也正說明塗山氏一族,應為母系氏族社會性質,而她們一族的婚配,已發展至類似“上門女婿”的婚偶形式,只是入贅者地位卑微,不像是主人,更像打工仔。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如果依從這種母系氏族傳統,大禹從妻而居,則代表著大禹的父系一族讓位、屈從於塗山氏一族,這是大禹不能容忍的。

所以塗山氏守望大禹迴歸,而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塗山氏希望大禹迴歸傳統,步入母系氏族,而大禹拒絕回家,是在昭示與抗爭:我大禹要做自己的主人,要遵從我的規則。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後來,大禹會諸侯,殺防風氏,凸顯的也是這種父系的霸權和唯我獨尊

06

最後的證據

最後一個神話,證明了大禹男權思想的嚴重程度。

傳說中,塗山氏候大禹不歸,帶著肚中的孩子,化為石頭。

大禹現身後,對著石頭,大吼一聲:“歸我子”,石頭應聲而破,產下了一個孩子。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場男權與女權的暗戰

總感覺這故事怪怪的。

設想一下,一個男人在外工作數年,回家後見到獨自養家的妻子,既沒有溫暖的擁抱,也沒有溫柔的話語。

甚至見到妻子化為石頭,沒有任何悲傷,卻只單單吼了一句“還我的孩子!”

這正常嗎?

這一句吼叫,暴露了大禹的人設,這是一個反抗意識強,一心想扭轉乾坤的這麼樣一個人。

大禹與塗山氏爭奪孩子,意味著大禹與塗山氏的決裂,意味著他已積累足夠的力量,足以與傳統鬥爭。

當然,大禹最終取得了勝利,這也是男權對女權的勝利。

就這樣一步一步的,父權社會逐漸取代了母權社會, 並樹立了男人世界的道德規範,框住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

時間漸久,男人與女人一起迷醉其中,都忘卻了世界曾有另一幅模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