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由 特別懂槍的隔壁老王 發表于 足球
  • 2021-12-25
簡介繼承自MA的上下機匣結構,聚合物下機匣,短活塞導氣,懸掛式槍機框,緊跟潮流的雙面旋鈕式快慢機,一體化上機匣護木,伸縮直槍托設計,綜合來看,AM17絕對是俄羅斯槍械跳出AK圈子的希望

卡拉什麼尼夫

這篇文章老王是很喜歡的,我建議合圍同志完善一下搞成付費的,但合圍同志本著為大家服務的原則,聯合其他小作者痛斥了老王的資本主義行為。於是這篇文章就變成免費了的,全文8000多字,內容完善,相關詳實,請大家珍惜合圍同志的赤誠之心,不要放過合圍同志馬上即將推出的付費文章《第一輕機槍》,手動滑稽。jpg

在輕武器方面,蘇聯是一個有極高成就的國家,除了我們耳熟能詳的費德洛夫、捷格佳廖夫、西蒙諾夫等大師,還有如雷貫耳的卡拉什尼科夫和德拉貢諾夫。他們都堪稱是輕武器行業的領軍人物,他們的武器不僅僅改變了蘇聯,甚至可以說改變了世界。而且蘇聯作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本不應該去宣揚個人英雄主義,但這些輕武器全部被冠以設計師的名號,如“卡拉什尼科夫自動槍”、“德拉貢諾夫狙擊槍”等;而在美國這個頭號資本主義國家,加蘭德、斯通納等大師的傑作,卻僅被冠以M14、M16的編號而已。

進入二十一世紀後,作為蘇聯遺產最大繼承者的俄羅斯卻在輕武器領域略顯乏力(他們其實在什麼方面都很乏力),大規模裝備的步槍始終是AK系列,通用機槍還是由PKM拉皮而來的PKP。看看卡拉什尼科夫集團的當家花旦AK12和AK200,除了在機匣蓋上加裝了皮軌外似乎也沒什麼根本性的突破,還是下機匣+機匣蓋結構、準直槍托,連大撥片快慢機都沒變,射擊狀態下拉機柄槽密封性差的問題從AK47時代延續至今。這也導致我們經常吐槽俄羅斯槍械不思進取吃老底,但我們往往忽略了一個事實,吃老底的前提是“要有老底可吃”。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AK200(上)與AK12(下)

在某種程度上說,卡拉什尼科夫的AK步槍過於成功,成功到這個本不適應21世紀的步槍佈局硬是被用到今天。除了各種AK步槍,卡拉什尼科夫也依託AK設計了RPK輕機槍和PK通用機槍,老卡的兒子還設計了以AK為基礎的衝鋒槍,可以說卡拉什科夫主宰了蘇聯輕武器。

但卡拉什尼科夫並非戰無不勝,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AK狙擊槍”沒有被蘇軍採納(羅馬尼亞和南斯拉夫卻有“大號AK”狙擊槍)。在上個世紀50年代末的蘇聯半自動狙擊槍競標中,德拉貢諾夫設計的狙擊槍輕而易舉的打敗了卡拉什尼科夫設計的原型槍,卡拉什尼科夫遭遇了功成名就後的第一次重大失敗,之後也無心戀戰,開始全身心投入到RPK輕機槍的研製中。德拉貢諾夫的狙擊槍則通過了層層選拔,終於成為了蘇聯制式狙擊槍,也是世界第一款專用狙擊槍。

在上世紀70年代,德拉貢諾夫和卡拉什尼科夫又再次交鋒,共同參與蘇聯國防部火箭炮兵裝備總局帶頭的短步槍專案。今天我們吐槽的各種AK缺點,德拉貢諾夫早在那時就已經心知肚明,所以他針對性的設計了一款新穎的緊湊步槍,採用了上下機匣佈局、短活塞導氣、大量的聚合物材料,相比傳統的AK步槍來說絕對是顛覆性的存在。但這一次,德拉貢諾夫沒能打敗卡拉什尼科夫,更傳統的AKS74U最終勝出。

但在傳統AK步槍的潛力已經被挖掘殆盡的今天,卡拉什尼科夫集團又撿起了德拉貢諾夫於1975年設計的MA微型突擊步槍,並以此為基礎,研發了AM17緊湊步槍,準備跳出卡拉什尼科夫的設計,構建新的步槍體系。

從MA步槍說起

注意:由於年代久遠,以下大量渣圖警告。

MA微型突擊步槍的競爭對手是大名鼎鼎的AKS74U短步槍,二者都屬於緊湊型步槍。AKS74U本身是基於卡拉什尼科夫的AK74改進而來,而MA則雖然也帶有一定的“德拉貢諾夫血統”,但很多設計都頗具創新性。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早期的MA突擊步槍,槍口裝置和AKS74U類似

MA的“德拉貢諾夫血統”主要體現在其核心繫統,MA採用的也是和SVD一樣的短活塞導氣加槍機迴轉閉鎖,雖然其短小的活塞和SVD狙擊槍細長的活塞桿大相徑庭,但槍機框和槍機卻和SVD有很大的傳承關係。MA採用短小的活塞主要是因為MA步槍的槍管太短,導氣孔的位置也很靠後,自然不需要細長的活塞桿,導氣箍氣室前方還設定了一個氣塞,取下後就能很方便的擦拭氣室內部。

MA的槍機框基本就是在SVD的基礎上進行修改,整體形狀變得方方正正,前端上方延伸出來一個較寬的活塞撞擊座。槍機框導軌設定在上機匣上,高於拋殼口的位置,屬於懸掛式槍機框,活塞軸線、復進簧軸線基本是和槍機框導軌基本在一條線上,運動也相對更平穩。槍機框和機匣的撞擊點也在SVD的基礎上進行了最佳化,SVD的槍機框和AK一樣有一前一後兩個撞擊點,這種設計導致槍機框復進到位撞擊節套時,槍機框左側(槍口朝前的視角)先和節套碰撞,之後槍機框偏轉,撞擊節套右側發生二次碰撞,這種會產生二次碰撞的側制撞擊點設計不利於精度。MA的槍機框左側被削去了一大塊,其側面尺寸都沒有超過槍機閉鎖凸筍左沿,這樣槍機框復進到位後,只有右側會撞擊節套,不會有二次碰撞,且這個撞擊點經過最佳化也比較靠近槍身軸線。

MA的槍機幾乎就是SVD的三閉鎖突榫槍機縮小版,抓殼鉤、閉鎖突榫、推彈突筍、啟動斜面、拋殼挺讓位槽、槍機導柱的佈局和SVD如出一轍,拆裝方式也一模一樣。

MA使用的是上下機匣結構,上機匣為鋼製。相比於下機匣+機匣蓋結構,上機匣上可以更穩固的加裝瞄具,延長瞄準基線,保證瞄具和槍管的相對位置不變。但MA的上機匣太過於單薄,甚至單從外觀上看沒有比AK的機匣蓋厚實太多。因為MA的槍機還是採用大面積閉鎖突筍,節套尺寸也很大,連線上下機匣的前端鉸鏈被迫後移,彈匣前端和護木後端的距離較長(參考03式步槍),而蘇軍又要求必須要採用一體的隨動拉機柄,所以拉機柄只能佈置在上下機匣交界處,如果上機匣尺寸正常,那拉機柄必然很靠下,像03式步槍一樣有打手指的風險。

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德拉貢諾夫把MA的上機匣設計的非常“矮小”,這樣才能上移拉機柄,再把拉機柄設計的非常薄,冒著拉動拉機柄時割手的風險,來解決拉機柄過低打手的問題。雖然拉機柄設計的不是很理想,但上下機匣結構對於蘇聯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突破。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非常薄的拉機柄

MA下機匣前端是鉸接在節套下方,但後方是用和照門座一體的旋轉鎖釦固定的,分解前需要先把照門座旋轉90°才能開啟機匣,這種設計的本意是為了防止士兵沒裝好槍就開始射擊。試想這樣一個場景:張三的槍械出了故障,急急忙忙拆開機匣,抽出自動機排障,裝回去後,雙手用力啪的一下把機匣合上,就雙手持槍呈瞄準姿勢,很快啊,結果一看覘孔位置不對勁,原來上下機匣還沒有扣好……這種設計會不會影響機械瞄具的歸零目前還不得而知,但看起來就不太靠譜。MA採用翻轉的覘孔照門,有300m和500m兩個檔位,看來德拉貢諾夫也對小短管MA的外彈道過於自信了。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大師的思路也有些異於常人

在材料選取上,相比於AKS74U初期採用的木材,MA順應潮流的採用了大量塑膠部件,尤其是碩大的下機匣,在測試中這些塑膠表現也都比較良好。MA步槍的槍管比AKS74U長了12mm,達到了212mm,還採用了死重更大的短活塞設計(相比長活塞,短活塞導氣還需要設計活塞簧、活塞座等部件),但重量卻比AKS74U輕了200g(AKS74U空槍重2。7kg,MA空槍重2。5kg),足以見得MA採用聚合物材料的優勢。

MA最開始採用的是類似AKS74U的槍口裝置,氣體膨脹室前端連線著喇叭形消焰器。後期針對後坐力過大和槍口焰過於明顯的問題,MA換用了新型的槍口裝置,消焰器上有不對稱的開口,可以起到更好的防跳/制退效果。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後期改進型的MA,槍口裝置有明顯的不同

此外,MA的發射機組也頗具特色。擊錘採用直簧驅動,但依然延續了擊錘側面凸耳設計,以壓低發射機組縱向高度。快慢機設計在機匣右側,是一個小型撥杆,雖然還不是當今流行的旋鈕式,但這種撥杆可以直接用右手食指調節,持槍狀態下切換射擊模式應該比較方便。就算快慢機處於保險狀態,依然可以後拉拉機柄退彈清膛。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快慢機可以用右手食指調節,也是一種撥片形式

MA採用了一個可摺疊的金屬框架槍托,是類似79衝的向上翻折的,可以趁槍托不注意直接突然用力將其展開。不過再將槍托向上翻折前,先需要將槍托底板也折起來,也就是說遇到突發情況,要先猛地翻折槍托,再開啟槍托底板,步驟有些繁瑣。MA的護木是分上下兩片的,後端靠機匣固定,前端靠導氣箍附近的鐵環,和03式步槍的護木固定方式有些相似。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把MA的圖p一下可以冒充03式短步槍(手動滑稽)

但就和所有的工程槍和原型槍一樣,MA本身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在可靠性測試中,多次出現了停射故障。活塞簧的彈性係數過大,而導氣量相對偏小,活塞後坐到後期時速度過低,無法推動槍機框,為此不得不多次修改活塞結構和尺寸,這期間還出現了活塞過於細長導致剛度較差的問題。此外,部分塑膠部件的強度和剛度依然不足,在跌落測試中,MA的機匣被“摔彎”了,然後還在混凝土的地面上反彈跳起近1m高……

在射擊測試中,該槍和AKS74U一樣都存在後坐力偏大、散佈較大等短管武器的頑疾,但總體上還是能滿足需求的,重量輕,長度短,結構緊湊,槍身兩面除拉機柄外無明顯突起,而且製造所需成本和工時和AKS74U也差不多,二者難分伯仲。但是,AKS74U的結構和蘇軍已經準備大量裝備的AK74差不多,生產線改改就能生產AKS74U,MA的結構雖說繼承於SVD,但創新之處實在是太多了,測試中出現了問題,設計師修補BUG的難度也比較大,這兩款效能相近的武器擺在蘇軍的面前,肯定是選擇技術結構和AK74差不多的AKS74U啊……等到MA解決了測試中出現的問題後,AKS74U已經被蘇軍採用了……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德拉貢諾夫的兒子和父親設計的槍

拉皮大法好

2016年

在陸軍2016論壇上,卡拉什尼科夫財團展示出了全新的MA微型突擊步槍。從結構上來講,該槍相比前輩MA最大的變革就是採用了上機匣護木一體化設計,這種設計既可以省去機匣和護木的連線機構來減輕重量,還可以在機匣頂部安置一段長而連貫的皮卡汀尼導軌,護木和機匣的結構強度剛度均有保障,AK200/400的機匣蓋雖然看起來不錯,但剛度和穩固程度還是不如AM17這種存粹的上下機匣結構。而且相比SCAR的上機匣和護木完全一體,新MA還有一個可更換的下護木,上下護木交界處設定了三對長條形散熱孔,這些開孔沒有破壞上護木的結構強度,上護木兩邊還有螺絲孔可以用來安裝小段導軌。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新MA步槍

上下機匣的分割線也很有意思,左側上機匣壁縱向高度較大,筆者推測剛性拋殼挺就在左側上機匣下半部分;而右側上機匣壁縱向高度較小,拋殼窗就位於上下機匣交界處,最大程度避免拋殼口對上機匣結構強度的破壞,但從這個角度看,容易讓人誤以為槍管連線在下機匣上。這種不對稱的上機匣結構還是有些問題,上機匣左右兩壁的剛度必然不一樣,射擊時機匣可能會產生較大的且偏向一邊的形變,進而影響精度。雖然上機匣結構上很有新意,但工藝方面則有些用力過猛了,上機匣是由聚合物製成,內部有鋼製骨架,有些像早期傳聞中的G36,但頂部的皮卡汀尼導軌也是和機匣一體注塑而成的,聚合物導軌不如金屬導軌耐熱抗壓,安裝瞄具後歸零是個大問題。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上機匣左右兩壁高度不同,從右邊看感覺是下機匣結構

除此之外,新款MA步槍設計了新型的雙面旋鈕式快慢機,人機工效更好。槍托為標準的直槍托,射擊時不會產生翻轉力矩,槍托長度多檔可調,還可以向右摺疊,符合大部分人的操作習慣。該槍配用新型的AK12彈匣,有多個餘彈觀察窗,底部有削平設計可以用於支撐槍身,抱彈口還有金屬加強結構,但同樣不支援空倉掛機。準星和照門都是安裝在皮卡汀尼導軌上的,均可摺疊,照門採用覘孔式,新一代MA應該是要以光學瞄具為主力。

新MA的拉機柄改為分體式,還是隨動的,可以左右互換,上機匣兩側上端中部都設有拉機柄槽,和SCAR有些相似。為了防止雙面拉機柄槽影響上方機匣部分的強度, 新MA也像SCAR那樣,把拉機柄槽設定的稍低一些,而不是波蘭GROT那種拉機柄槽緊貼機匣頂部導軌,導致強度受到影響的陰間設計。

槍口裝置是在原來MA的基礎上改進,和AKS74U一樣還是有氣體膨脹室,膨脹室前還有一個短鳥籠型消焰器。

2018年

MA微型步槍再次大改,並被命名為AM17,還推出了發射9*39亞音速特種彈的AMB17步槍,卡拉什尼科夫財團的野心可見一斑。

AM17的上機匣改為鋼製,機匣頂部的導軌也不再是聚合物的了,解決了新MA的問題。為了減重,AM17的下機匣依然還是聚合物材料,但上下機匣左右兩側變得對稱了,下機匣兩側的機匣壁都更高了,而上機匣兩側的機匣壁都更矮了,下護木後端和下機匣前端共用一個銷子固定。AM17的下護木和HK433有點像,後端銷子固定,前端則向上延伸一小段結構,掛在上護木上。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乍一看還以為是下機匣結構

不同於一般上下機匣步槍,把槍管直接固定在上機匣上,AM17的槍管和節套是呈L型,“懸”在上機匣下方的(2016年版的新MA也極有可能是這種設計),槍管節套向上延伸一部分固定在上機匣上,畢竟上機匣的縱向高度太低了,對於目前的短槍管還好說,如果採用較長的槍管這種懸臂結構是否撐得住還是大問題。上機匣左側還向下延伸出一段框架結構,這段金屬框架結構上設定了剛性拋殼挺。對於一般的下機匣步槍來說,剛性拋殼挺是和槍機/槍機框導軌一體的,95式步槍就是如此,但AM17採用較矮的上機匣結構和懸掛式槍機框設計,根據槍機機匣相對位置來看,拋殼挺應該位於下機匣上。但為了保證下機匣基本不受力,可以採用全聚合物材料來減重,AM17才設計了從上機匣向下延伸的框架上的剛性拋殼挺。

為了進一步提升人機工效,AM17採用了雙面小角度撥杆式快慢機。槍口的氣體膨脹室被取消,鳥籠型消焰器後方設定了槍揹帶環,消聲器可以直接安裝在這個消焰器上。聚合物下護木增設了多組長條形散熱孔,還保留了安裝小段導軌的螺絲孔,護木下方還有一體注塑而成的皮卡汀尼導軌,由於AM17並非一般的全尺寸戰鬥步槍,護木下方導軌也就用來安裝個握把,因此聚合物材料並沒有什麼大問題。為了方便在寒冷的冬季分解槍支,AM17連線上下機匣的銷子一側都安裝了長撥杆,方便戴手套或者銷子被凍住的情況下操作,和AK步槍用於固定活塞筒的旋轉鎖釦有異曲同工之妙。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上下機匣的連線銷帶有撥杆,採用小角度快慢機

AMB17的結構和AM17大致相同,但下護木下方沒有皮卡汀尼導軌,粗大的消聲器則是不可拆的一體式。而AM17可能是為了方便加裝消聲器,槍口裝置換成了一般的鳥籠型。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同槍族的AMB17

2019年

在筆者眼裡,2019年的AM17和AK12一樣,改來改去又改回來了。小角度快慢機改成了180°快慢機,銷子上的撥杆被取消了,下護木下端的皮卡汀尼導軌也沒了,但增設了M-LOK介面,導氣箍上多了幾組突起,可以正好卡在下護木最前端,所以AM17也不能算浮置護木了。下護木和握把這些持握部分均設定了防滑紋,其他結構上的改進並不大。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依舊棘手的問題

總的來看,AM17雖然也是基於MA微型步槍的改進,但這個拉皮還算是誠意十足的。繼承自MA的上下機匣結構,聚合物下機匣,短活塞導氣,懸掛式槍機框,緊跟潮流的雙面旋鈕式快慢機,一體化上機匣護木,伸縮直槍托設計,綜合來看,AM17絕對是俄羅斯槍械跳出AK圈子的希望。但AM17目前的完成度還是偏低,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是類似SCAR步槍的分體式隨動拉機柄,干擾導軌頂部瞄具,而且拉機柄就是一個凸出來的細杆,很容易產生鉤掛。這種細長的分體式隨動拉機柄,在極端寒冷的條件下表現筆者還是持懷疑態度的,卡拉什尼科夫財團自己的宣傳影片中,AK200的拉機柄操作便利性遠超SG550的分體式隨動拉機柄。如果採用人機工效更好的非隨動拉機柄,毛子們大機率是不會接受的,俄羅斯寒冷的天氣條件也不允許,畢竟隨動拉機柄動作有力,手感一流,排障方便。如果像CZ807那樣下移拉機柄,打手的機率又會大幅度增加……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拉機柄過於突兀,還有可能干涉瞄具

而且目前來看,雖然採用了槍機框導軌在拋殼窗位置之上的懸掛式設計,但自動機來回運動時,拉機柄還是無遮擋的,還是容易被異物干擾,抵消了部分懸掛式槍機框的設計。以SCAR為例,拉機柄位於槍機框前端懸臂的中部,拉機柄槽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被槍機框的懸臂結構給封死了,密閉性比較好。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密閉性不敢恭維

其次是槍口裝置,後期的AM17取消了粗大的氣體膨脹室,換成了一個短小的鳥籠型消焰器,筆者認為其目的是方便安裝消聲器。但在無消聲器的條件下,這種普通的槍口裝置對於短管武器來說消焰效果並不好。AMB17乾脆直接採用一體式消聲器,但AM17不僅要當微聲武器,最重要的是要當緊湊自衛武器,消聲器必須是可拆卸的,但怎麼也要設計一個更細長、消焰效果更好的消焰器,直接用一般步槍的鳥籠型消焰器給人一種臨時湊合、應付硬性指標的感覺。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消焰器的效果令人懷疑

再就是AM17的活塞設計,從目前的分解CG圖來看,AM17的活塞頭部呈錐形,這一設計真的是非常迷惑。一般步槍的活塞頭部都是內凹的,還會設計多組閉氣環,目的就是提高燃氣利用效率,AM17恰好相反。其實HK416/G36也採用了錐形活塞頭,但它們都是為了實現自清潔功能,且為了保證加工工藝相對簡單。AM17的活塞系統筆者覺得和HK416有些相似,都是設計了一個彈力大且耐衝撞的活塞簧,使用高壓彈時有足夠的緩衝功能,使用低壓彈時也能可靠工作,但AM17卻沒有學習堪稱最精華的自清潔設計,卻又搞了個自清潔活塞的錐面活塞頭,著實讓人摸不到頭腦。

還有一個和AK12一樣迷惑的氣塞設計,AM17保留了MA上的氣塞設計,能直接從導氣箍前面拆下,方便導氣箍氣室的擦拭。這個氣塞外形很像氣體調節器,結構也差不多,但上面就一個導氣孔,就正常導氣和拆卸兩個檔位,和AK12的“偽氣體調節器”一樣。對於AK12這種戰鬥步槍來說,沒氣體調節器也行,但對於AM17這種需要加裝消聲器的短管步槍來說,最好還是設定一個小導氣量檔位,要不射擊時容易糊一臉火藥燃氣。

AM17上下機匣的兩個分解銷都是可完全拆下的,還取消了上面的撥杆。銷子完全可拆容易丟失的小缺點這裡就不多說了,取消撥杆的設計真是迷惑,俄羅斯處於高緯度地區,一旦銷子被凍上,分解槍支就變得非常困難,所以AK的活塞筒鎖銷採用的是撥杆結構,士兵戴手套,槍支被凍住時也可輕鬆操作。難不成完全可以拆下的分解銷就是方便士兵“大力出奇跡”?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60年代的M16就已經做到了分解銷不可拆下防止丟失,而俄國人到了21世紀,居然……

最後是槍管設計,這種L型懸臂結構可能不太適合浮置長槍管,因為節套上方就是拉機柄槽,這部分機匣結構強度不是很好,這部分機匣的結構強度支撐長重槍管有些吃力。而且因為採用大閉鎖凸筍,所以槍管節套也比較大,這種繼承自AK的節套結構密閉性也不好。這種結構也不方便設定槍管快拆裝置,ACR的間隔螺紋,G36的壓緊螺母,SCAR的6對螺絲,都沒法設定。目前槍管可拆貌似無關緊要,但未來的發展有可能會因此受到限制。而且AM17和AMB17只是勉強構成了槍族,大概只有一些不重要的部件可以互換,很多零件都不通用。唯一可行的槍管快拆方案,應該是類似RPK16那種,槍管節套分離,再用壓緊螺母從下方固定……

寫在最後

雖然AM17在很多設計上緊跟時代潮流,而且還保留了內部德拉貢諾夫血統,但仔細看來,全槍也沒什麼太多值得稱道的設計,最多也就是外形讓人眼前一亮。AM17的很多對於俄羅斯來說的跨越性設計,在西方早已有之,也許有人會說“天下槍械一大抄”,把別人優秀的設計拿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也是一種本事,但AM17這種縫合也沒有說達到讓人驚豔的設計,和西方同類型的緊湊步槍比,比如SCAR-SC,其實也沒有什麼太多亮點。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SCAR的初始設計就很不錯,改成緊湊型自然也不差

有人看到了卡拉什尼科夫集團搞了一大堆上下機匣AK、AK α等一大堆新實驗槍,感慨AK生命力頑強的同時也想著卡廠什麼時候能拋棄AK,扶持更先進的AM17上位,畢竟和MA緊湊步槍有血緣關係的SVCh步槍已經進入俄軍服役,還衍生出了三種型號,AM17一旦有長管型號,俄軍輕武器就能完成從卡拉什尼科夫到德拉貢諾夫的轉變。但AM17本身並無太多亮點,可能也就靠著緊湊這個賣點,取代AKS74U而已,畢竟AK12的緊湊型到現在也沒有推出,也許這就是專門給AM17留的位置,但想要AM17完全替代AK12還是不太可能。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SVCh半自動狙擊槍已經被特種部隊裝備,這就是之前普京試射的那把槍,當時普京還以為是栓動的,開了第一槍後直接拉拉機柄,然後飛出來一顆金閃閃的未擊發子彈……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夢裡啥都有

也許AM17的內部核心還是“毛風”,但操作方式和傳統AK的不同之處太多了,一下子改了這麼多,很有可能會出現短期內難以適應的問題。說不定裝備部隊後,會有很多士兵抱怨AM17的塑膠機匣一捏扁,瞄準基線高易爆頭,不完全分解零件多等各種稀奇古怪的問題,手動滑稽。jpg。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 換用AR的烏克蘭特種部隊……

在筆者看來AK也並非沒有改進潛力,可以參考西格的SG 55X系列進行設計。真要說設計一款既有毛味,又與時俱進的步槍,筆者還是首推VSS的設計,多凸筍槍機配合帶動平面,這精妙絕倫舉世無雙的設計不發揚光大實在太可惜了,改成短活塞導氣,配合鋁製一體化上機匣,也許就是新一代名槍。

寫到這裡,讀者們也能感受到,毛子在輕武器方面,確實有好多老底可以吃啊……

全文完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作者@夢未合圍

本文由《曉槍》編輯&釋出

蟄伏40年的卡拉什尼科夫殺手:它能否終結AK步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