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 由 慢成長mcz 發表于 垂釣
  • 2022-07-09
簡介一年過去了,估計又有不少朋友要面臨“要不要送託”的選擇,想和大家分享,這一年送託的感受,和孩子的一些變化:總的來說,育兒並沒有標準答案,孩子、家庭的個體狀況也不同,也和選擇的託班質量有關,我不能簡單粗暴地說,“一定要送”,但是—— 從我的經

兼職小魚是真的嗎

暑假來啦,小葉子即將升入小學,弟弟小魚兒是8月生的,今年剛好滿3歲,要接棒上姐姐的這個幼兒園啦~

我的心情和3年前要送老大去幼兒園那會兒,已經完全不同

,對弟弟還是挺有信心的,最主要的,就是他在正式去幼兒園前,從去年7月起到現在,已經足足上了一年的託班。

當時小魚兒還不到2歲,送之前我也是各種擔心,和家裡討論了好多輪,糾結我們又不是真的沒人看,有老人、我那會兒也是在家工作,一定要送嗎? 也怕過早分離讓孩子感覺到孤單、被拋棄,怕他太小適應不了集體生活,怕他沒辦法在陌生環境午睡、從早待到晚……

一年過去了,估計又有不少朋友要面臨“

要不要送託

”的選擇,想和大家分享,這一年送託的感受,和孩子的一些變化:

總的來說,育兒並沒有標準答案,孩子、家庭的個體狀況也不同,也和選擇的託班質量有關,我不能簡單粗暴地說,“一定要送”,但是—— 從我的經驗看,“送”,是可以成為一個選項的。

我們全家,也都挺開心,這一年送託班,省了不少心,孩子也成長得不錯。

一、弟弟這一年有什麼變化?

先來說說弟弟的變化。這一年過去,從2歲到3歲,我最大的感觸是,小魚兒成為了一個超級超級活潑可愛的“小話癆”。

語言能力的進步,尤其明顯,現在表達非常流暢、清晰,和他對話充滿童趣,有時睡覺前甚至能自己叨叨1小時、把自己給叨叨睡了 。

當然孩子本來也在語言爆發期,但我想,這和白天在託班大量的互動、同伴關係,肯定是有關的。

如果是在家裡,老人本身有一些侷限,主要是“看顧安全”,不太能兼顧教育;我自己呢,白天要忙工作,會累,沒法非常及時地給到孩子迴應,還要承受“我沒做好”的心理壓力。

而託班就熱鬧許多,孩子輸入“語言”的方式是很多樣充實的,每天都有繪本、兒歌、玩具、遊戲、運動、英語時間,

白天在單位時間的陪伴質量,會比我們更好。

我也會感覺,弟弟因為託班裡的集體生活,會對“規則”有更多的認識,和其他小朋友更能友好相處,知道“分享”、“輪流”、“等待”; 自理能力也更強了,現在完全可以自己吃飯、穿衣、上廁所、飯前飯後洗手、有基本的性別和隱私意識等等。

雖然小魚兒偶爾也會有點小情緒,說想在家、不去幼兒園,但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很愉快地去、很愉快地出來。

我們也因為“小別”,有了“勝新婚”的效果,會更珍惜晚上的相處,陪伴的質量要更高一些,畢竟放學後也就幾個小時嘛,比已經帶了一整天,好太多了。

老人白天呢,就主要遛彎會友,有了自己的生活和放鬆時間,我們心裡更好受一些,家庭氛圍也變得更輕鬆了。 哦對,還有個“實際”的好處,就是託班寒暑假基本不放假,暑假不用同時面對兩個神獸,偶爾週六也能送託,真的感覺很解放啊。

二、多大可以送?“我怕孩子太小對他不好”……

可能很多人關心,到底多大可以送啊,不是說孩子要和我們度過親密的前3年嘛,太早送是不是影響孩子的身心發展,聽到孩子哭啥的,心裡也老難受了。

理解理解,親骨肉嘛,對第一次分離會有不適的,

不僅僅是孩子,更多的也是我們自己。

我當時在送託的第一週,緊張得就像個“偵探”一樣,前面幾天待在隔壁房間沒走,想隨時觀察孩子狀態,又怕孩子看見我哭哭啼啼,也腦補了各種他可能不適、找媽媽的場景……

結果呢……事實證明,孩子好好的,焦慮的主要是我 。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孩子確實剛送的幾天會哭,但我也是親耳聽到親眼看到,不出5分鐘,他又和老師小朋友們歡樂地玩在一起; 那個離別的感覺,讓我想起自己剛上大學那會兒,因為是從哈爾濱到杭州,知道和爸媽一別就得好幾個月才能再見,我在他們上公交車和我拜拜的一瞬間,也淚崩、還去追車了……

瞧,那會兒都19了,也有“分離焦慮”啊~

其實只是離開父母瞬間的一種真情實感的表達,和孩子3歲多剛上幼兒園頭幾週會有分離焦慮、家長也難受一樣,小魚兒一共也沒哭幾天,再去,就挺愉快的了;

你也能分辨得出,

那種哭是撒嬌,而不是世界崩塌媽媽不要你了……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關於幾歲能送,我自己是1歲11個月送的,我瞭解到在我之前生活過的香港,還有國外很多地方,2歲甚至更早入托非常普遍。 上次我分享時,咱號裡好多居住國外的媽媽,發來了各個國家的一手資料,供大家參考: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其實咱留意的話,可能會注意到,不少官方新聞,有在呼籲增加開設2-3歲的託班;很多學費很貴的國際幼兒園,也普遍有設立2-3歲的toddler班級,那

為什麼國內普遍還是3歲入園呢?

一個是孩子的自理能力、表達能力確實更好;還一個重要原因,是現在幼兒園學位普遍緊張,兼顧不到3歲以下的娃。

所以

託班是來給咱不充裕的時間和精力,提供選擇支援的

: 如果全職或者兼職在家,有這個陪娃精力,也能陪出質量,挺好的,可以不去;如果需要上班,或者自己精力不夠,經濟條件也允許,多這麼個選項,也是及時雨呀:)

我覺得在這個過程裡,咱也得對自己更寬容些,接受可能就是沒辦法同時做到陪好娃、又事業有成、狀態還都特別地好……

無論送不送託,每個選項裡,一定有利有弊,但

我們能做的,已經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了。

三、孩子要具備什麼條件才能入托?什麼樣的託班讓人放心?

但我也

不建議簡單根據年齡就送託

,有的可能更晚,有的可能更早,也需要孩子和家庭做好相應的準備,讓孩子這段過渡儘可能的順利。

我認為親子依戀關係,首先需要牢固,足夠親密才是獨立和分離的前提。 也要看孩子的個性,如果孩子本身比較樂於接受新環境、新事物的話,過渡會更容易些。

另外,孩子是不是具備了一些

基本的表達能力

:比如會說要上廁所、會表達渴了、餓了、疼痛、會表達想要“抱抱”、懂得伸出小手求安撫等等……

在託班的選擇上,因為孩子比較小,我會很看重離家近,不要讓孩子太奔波,硬體上我上的這所面積上並不是很大,但比較衛生、乾淨,師生比也合理,一個老師最多面對4、5個孩子,還是照料得過來的。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再有,就是一些細節了。

我老公前兩天還說,小魚兒這個託班的老師挺有意思,每次發“孩子的一天”,都是用孩子的視角,很童趣的表述,還很多表情,好像一下子就讓人產生了親切感,也會

覺得老師很有趣、充滿童心

我對比小葉子那會兒剛上幼兒園啥動態描述也沒有,這些文字真的是極大地撫慰了老母親的心啊。

剛入園的幾天老師都會發,後面是大概一週一次,各個小朋友輪流,因為有不少細節的觀察,就讓我感覺老師挺細心的,這絕對是個選擇託班的加分項: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再有就是家長們最關心的吃喝拉撒,他們每天都會發孩子吃了啥: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有集體吃的照片: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單獨吃的照片, 還有吃了多少的照片:

哈哈,睡覺也是實時發的,剛睡著就拍一張,家長也知道睡得怎麼樣。

更多的還是群體活動的照片,每天100來張,偶爾也會私發一些專門給孩子拍的小影片,確實讓我們放心不少,

感覺孩子是被老師關注、照顧著的

總的來說還是很感謝這一年,當初我為了省錢,直接交了一年的錢(因為最優惠),大幾萬,還有點肉疼,現在看來,還是很值得的。

尤其我的工作性質,特別需要“靜”和“空間”,如果沒有這個託班,可能我在公眾號的更新,也會特別難。

2歲入托早不早?弟弟上了1年後,我有話想說……

但我也很敬佩跟尊重堅持帶娃的媽媽們,很不容易,想說送或不送都沒有標準答案,也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今天也是想分享一些經驗,給當初和我一樣糾結這個選項的媽媽們,想告訴你們:

沒事兒的,可以瞭解看看,咱一定要照顧好自己,養娃這條路,還長著呢:)

—END—

作者:吉吉。

全平臺「慢成長」聯合創始人,二寶媽,美國註冊正面管教家長/學校講師,前香港資深傳媒人,現居深圳。追求細水長流,也愛勇猛精進,愛唱歌愛生活愛自我管理,願與娃一起慢成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