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 由 商子雍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07
簡介慢慢,隨著食材的日漸豐富、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人自身對食物鑑賞能力的提高,味道(也就是好吃、可口),遂成為人類飲食文明的另一個重要追求

冬鯽夏鯉秋鱸霜蟹是什麼意思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商子雍

所謂文化,指的是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態的總和,而先進文化,則是指在正確的生活理念的影響下,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形成的和諧的生活形態。飲食是人類的重要、甚或首要生活內容,飲食理念、飲食方式、飲食形態的總和,當然屬於文化範疇。

陝西,特別是地處關中中心的西安,被公認乃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其飲食文化的歷史,也肯定源遠流長。眾所周知,火的使用,養殖以及種植技術的掌握,陶器的出現,是人類的飲食文化發展史上的幾個重要里程碑,而在位於西安東郊滻河岸邊的半坡村,有一處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遺址,上個世紀50年代初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製陶窯廠、牲畜圈欄、粟菜種籽、網墜魚鉤等古老遺存。這說明,當時的半坡人,除了透過漁獵採集來獲取食材以外,在種植和養殖上也達到了相當水平,再加上火和陶器的使用,半坡人在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史的第一章裡,寫下了頗有光彩的內容。

人類早期的飲食文明,仍然是以果腹為主要目的。慢慢,隨著食材的日漸豐富、科技的不斷進步,以及人自身對食物鑑賞能力的提高,味道(也就是好吃、可口),遂成為人類飲食文明的另一個重要追求。如今,飲食文明的內涵已經包羅永珍,但好吃、可口與否,仍在其中排位靠前。“味道怎麼樣?”——餐桌上,這樣的話語,怕是會經常聽到的吧!

說到味道,不能不提起伊尹這麼一位有著“廚祖”之譽的古人。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他就提出了“五味調和”的理論,認為在烹製食物時,應該把甘、酸、苦、辛、鹹這五味合理調配,以達到“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鹹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腴”之境界。當然,這是一番難度極大的勞作,除過對火候的把握以外,合理地使用調料,至關緊要。我們中華民族的的祖先,就極為聰慧地透過改變食物的結構,來獲得能提高食品鮮味的穀氨酸鈉。於是,用黴變糧食的方法制造醬、豉、酒、醋等調味品,構成了中國調味品以及中國烹飪工藝的主流。

今天咱們只來說醬油。醬油是由醬演變而來,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就有了制醬的記載。最早的醬油是用鮮肉醃製而成,與現今的魚露製造過程相近,屬昂貴的奢侈品。後來用大豆替代鮮肉製作,風味不減且成本大大降低,醬油才逐漸走進平民百姓的廚房。中國歷史上最早使用醬油這個名稱,好像是在宋朝。南宋時,福建晉江人林洪所著《山家清供》一書中,就有著“韭葉嫩者,用薑絲、醬油、滴醋拌食”這樣一通文字。西周時,文王、武王先後建都於如今西安市長安區馬王鎮、斗門鎮一帶的灃河兩岸,周文王在河西建造的都城叫豐京,周武王在河東建造的都城叫鎬京。想來在周朝誕生的制醬技術,總是和西安這塊土地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吧!

陝菜歷史的源遠流長是毋庸置疑的,但儘管如此,它只是中華民族飲食文化的重要源頭之一。CCTV的一位主持人,曾在一檔節目裡宣稱:“豫菜是中國各菜系之母。”引發了不少批評。說來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中國這麼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這一地和那一地氣候、地理、以及物產的差別,孕育出迥異的各地美食,也養成了不同的美味追求,是十分正常的事。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在交流過程中互有影響,也在所難免。但如果沒有確鑿的史料和實物,來證實你和其他菜系之間的血緣傳承關係,就空口無憑地說大話,怕是既不嚴肅,也無濟於事吧!更何況,現代人在餐飲市場上選擇食品,著眼點是可口好吃與否、安全衛生與否、營養豐富與否、食用方便與否、價格合理與否……至於輩分高低與否,幾乎不在考慮的範圍之內;在這種事兒上,迫不及待地爭當祖宗,有意思嗎?

鑑於此,陝菜的文化特徵,首要的一條應該是歷史久遠,姿態平和。

海納百川,開放包容,則是陝菜的另一個文化特徵。

前面我曾提到,我們的祖先“極為聰慧地透過改變食物的結構,來獲得能提高食品鮮味的穀氨酸鈉。於是,用黴變糧食的方法制造醬、豉、酒、醋等調味品,構成了中國調味品以及中國烹飪工藝的主流”。但換個角度來解讀如上歷史事實,我們祖先的傑出創造,其實也是出自無奈。因為,從世界植物分佈的情況來看,含有特殊香氣和味道的芸香科、姜科植物,大多分佈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黃河流域,或被稱為“中原”的黃河流域,生長的可資調味的植物確實不多,至於五花八門的外來植物類調料,諸如胡椒、茴香、孜然、蔥、姜、蒜、辣椒等傳入中土,那都是絲綢之路、乃至海上絲綢之路開通以後的事了。作為絲綢之路的起點,西安這座偉大的城市最早接觸到來自西域的調味品,並以博大的胸懷接納了它們,進而又融入自己的飲食,陝菜遂緣此變得愈加豐富。從異域傳入中國的食材,還遠不止調味品。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升任忠州(今重慶市忠縣)刺史時,曾親手製作胡麻餅,派人送給他的朋友萬州(今四川省萬縣市)刺史楊敬之,並以《寄胡麻餅與楊萬州》為題賦詩:“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於飢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詩中的“輔興”,是指唐代長安皇城西側安福門外的輔興坊,那裡有當時最著名的正宗胡麻餅店。之所以餅曰胡麻,是由於此餅漢代時由胡地(西域)傳入長安,餅的表面沾有一層原產於西域的胡麻(即芝麻)。另外,唐代,在首都長安,外國人開飲食店也不是什麼稀罕事,詩人李白作品《少年遊》,就描繪了彼時彼地的這種景況:“五陵年少金市東,銀鞍白馬度春風。落花踏盡遊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

漢、唐文化(包括飲食文化)的開放、包容精神,一直延續到今天的陝西。僅以飲食領域為例,西安飲食市場的不排外,是人所共知的。只要是好玩意兒,不管來自省內省外、國內國外,都可以在這裡分一杯羹。另外,陝西的飯店和廚師,對外來食材的接納、對外來廚藝的吸收,也一如既往的態度積極,陝菜的水平遂不斷提升,品種亦日趨豐富。

陝菜的第三個文化特徵,我稱其為以人為本,注重養生。

養生,是飲食的題中應有之義。古人有言:“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其中飲食之事,為的是保障自己的健康存活;而男女之事,則是為了後代的綿延不絕。當然,這只是形而下的目的,此外還有形而上的目的:快樂。

今天咱們只來說飲食之事。

任何一個人,從來到世界的那一刻起,就開始了對食物的攝取,此之謂以食養生。並且,這種攝取,要終其一生,一直延續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是因為,唯有食物,才可以讓弱小的生命慢慢強大,才可以讓強大的生命長久健康,才可以讓健康的生命歲月綿長……嵇康在《養生論》中之所謂“服食養身”,司馬遷在《史記》中之所謂“養壽”;“養身”是為了活得健康,“養壽”是為了活得長久,養生的內涵,大體也就是這兩個方面吧!

飲食能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沒聽說過新生嬰兒必須經過培訓,才會去尋找並吮吸母親的乳頭吧!但這種能力盡管與生俱來,卻需要持續不斷地去改善和提升,小到每一個個體生命,大到整個人類,都是如此。試想一下,矇昧時代人類的吃和昌明時代人類的吃,還有孩提時候人的吃和成年以後人的吃,境界和效果,是怎樣的天差地別!之所以如此,皆因為飲食能力的大不相同。著眼於養生來改善和提升自己的飲食能力,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但其犖犖大者,愚以為無非如下幾端——

一曰深刻了解食材。嵇康《養生論》有言:“豆令人重,榆令人瞑,合歡蠲忿,萱草忘憂,愚智所共知也。薰辛害目,豚魚不養,常世所識也。”嵇康心目中“愚智所共知”以及“常世所識”的常識,其實是我們的先輩付出巨大犧牲以後才獲取的寶貴經驗。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的故事,大家應該都知道吧!當年神農氏冒著生命危險品嚐的,既有藥材,也有食材。並且,對食材的認識和了解,沒有最深刻,只有更深刻,作為神農氏後裔的我們,仍須繼續努力。在這個基礎上,再結合自己的實際,合理地選用食材,才是使得我們能夠享用養生菜的第一步。

二曰精湛烹調技藝。恰如其分的廚房加工,可以在對食材的營養成分儘可能較小損害的前提下,使其成為色、香、味、形俱佳的菜餚,讓人在盡享舌尖美味的同時,也獲得儘可能好的養生效果。廚藝在飲食這個天大的事體中的至關緊要,想來大家都明白,無須我在此饒舌。

三曰堅持不時不食。不時不食是孔子的名言,意思是選用食材一定要遵循自然之道,要符合時令節氣規律。大自然在不同的時節提供有不同的食材,即俗諺所云“冬鯽夏鯉,秋鱸霜蟹”是也。吃時鮮的、新鮮的,才符合身心平衡的美味及養生之道。必須承認,在工業文明和後工業文明的今天,要做到這一點,已經比農業文明時代難了許多,但事關養生,不容馬虎,做做努力,儘量多選時令食材使用,總還是可以的吧!

讓我欣喜的是,以上所言種種,在博大精深的陝菜中,有著充分的體現。幾年前,幾位年輕的學者和大廚,懷著濟世愛人之心,在數不勝數的陝菜菜品中,精選出一批養生功效顯著的葷、素菜餚以及地方小吃,編成《中國陝菜 養生菜》一書,我在為該書撰寫的序言中評價道:“一書在手,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應該如何選取食材、必須怎樣製作佳餚,才可既美口舌、又健體魄,便了然於胸矣!方便於大廚主婦提升廚房技藝,有助於黎民百姓增進身心健康,善哉此書,真是功德無量!”在這裡,我要用類似的話語讚揚以人為本,注重養生的陝菜:“心繫百姓,恩澤草民;真是功德無量!”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從文化層面說陝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