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華泰紅利ETF:大規模的兩難

  • 由 證券市場週刊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06
簡介在同類基金中,華泰柏瑞紅利ETF的規模增速又排在前列,且其增速也遠超同期華泰柏瑞非貨幣公募規模的增速,後者同期由1212億元增至1479億元,增幅22

紅利etf合理買入價格是多少

對於標的指數及其成份股流通市值有限的指數基金而言,或許存在一個最優規模區間。

本刊記者易強/文

如何在做大規模(與基金公司及基金經理的收入直接相關)與保護份額持有人利益之間尋求平衡一直是公募基金的難題,它既檢驗職業倫理,亦考驗投研實力。在一個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其應對之策並無定式,最終唯業績論英雄。若收益增厚,則基金管理人名利雙收,若收益攤薄,則要面對持有人的責難。

最近,華泰柏瑞基金即陷入上述困境。

2022年1月12日,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510880。OF)釋出了2021年的《收益分配公告》:1月14日登記在冊的份額,每10份基金份額可獲得0。86元的紅利,除息日是1月17日,紅利發放日是1月20日。

由於此次分紅水平(即每10份基金份額的分紅數)為最近五年最低,且該產品年度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低於預期,標的指數的跟蹤誤差較大,不少持有人質疑基金管理人因盲目做大規模,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

規模翻倍

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成立於2006年11月,是華泰柏瑞成立的第三隻基金,同時是公司旗下第一隻ETF基金,截至2021年年底,份額規模為61。73億份,基金資產淨值為177。74億元,是公司旗下規模第二大的偏股型基金,其規模增量大部分來自2021年,份額規模較年初增長了28。37億份,淨值規模較年初增長了86。45億元,增幅分別為85。04%和94。70%。

規模大增的原因之一,是資管新規所致市場流動性的轉移。在這個過程中,不獨華泰柏瑞紅利ETF,整個公募基金都是受益者。

2021年年底,公募基金規模由年初的20。06萬億元增至24。59萬億元,增量達到4。53萬億元,增幅為22。58%。其中,權益類基金(含股票型及混合型兩類)規模增量為1。65萬億元,增幅24。68%。

在權益類基金中,跟蹤三大紅利指數(即中證紅利、上證紅利及深證紅利指數)的ETF基金的規模增速相對較高。2021年年初,此類基金份額規模合計77。29億份,年底增至113。70億份,增幅為47。11%;淨值規模則由174。09億元增至242。54億元,增幅39。32%。

在同類基金中,華泰柏瑞紅利ETF的規模增速又排在前列,且其增速也遠超同期華泰柏瑞非貨幣公募規模的增速,後者同期由1212億元增至1479億元,增幅22。03%。

對基金管理人來說,規模增長即意味著管理費收入的增長。2021年上半年,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的管理費收入是3463萬元,較上年同期(994萬元)增長了2。48倍。但對份額持有人來說,基金規模的快速增長有時可能並非好事。

業績低於預期

正如一位份額持有人所指出的,2021年,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規模接近翻倍,同期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則只有10。94%,比上證紅利全收益指數(13。25%)低了2。31個百分點,“主要是規模擴張太快”。在規模相對穩定的2019年,前者的表現卻高出後者一線:2019年,其份額規模增長16。19%,同期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為16。51%,上證紅利全收益指數則為16。27%。

儘管上述質疑及其數字證據本身存在某種統計學偏差,例如,上述基金2020年份額規模增長了2。15倍,同期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0。71%)同樣優於上證紅利全收益指數(-1。05%),但對於標的指數及其成份股流通市值有限的指數基金而言,或許存在一個最優規模區間,過大過小皆不理想。

以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來說,其標的指數是上證紅利指數(000015。CSI),其投資策略“主要採取完全複製法,即完全按照標的指數的成份股組成及其權重構建基金股票投資組合,並根據標的指數成份股及其權重的變動進行相應調整”。

上證紅利指數是中證指數公司釋出的一隻老牌股票指數,釋出時間是2005年1月,成份股有50只,皆取自上證180指數的樣本空間,指數樣本每年調整一次。

根據《指數編制方案》,調整樣本時,不滿足“過去一年的稅後現金股息率大於0。5%”的成份股最先被剔除,其次被剔除的是過去一年日均總市值或日均成交金額排名“落在上證180指數的樣本空間的前90%”的成份股。

最近一次樣本調整是2021年12月13日,包括上汽集團、海螺水泥、上海石化、馬鋼股份在內的10只股票被剔除,調入指數的是千金藥業、重慶百貨、平煤股份、陽光照明等10只股票。其結果是,樣本調整前後,僅隔一個交易日,該指數流通市值即由19729億元降至17672億元,降幅為10。43%。

成份股構成及指數流通市值規模的變化會對採取“完全複製法”策略的指數基金帶來重大影響——主要體現在調倉(交易)成本的增加及交易機會的錯失等方面。根據Wind資訊,自樣本調整之日起,截至2021年年底,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的復權單位淨值增長率為0。59%,比同期上證紅利全收益指數(0。94%)低了0。45個百分點。

如果說樣本調整的風險在某種程度上屬於客觀風險——因為主導樣本調整的是指數的釋出機構而非公募基金,那麼,對成份股倉位的把握,則在很大程度上考驗基金經理的擇時能力。

事實上,儘管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的投資策略是“完全複製法”,但從其釋出的定期報告來看,其股票權重與上證紅利指數的樣本權重並不一致。

例如,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上證紅利指數第三大權重股是大東方,所佔權重是4。10%,但在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同期十大權重股名單上卻找不到“大東方”的名字。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大東方是上證紅利指數的第一大權重股,所佔權重是6。72%,但在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的股票組合中,大東方所佔權重僅排在第17位,持倉市值僅佔基金資產淨值的2。11%。

導致股票權重偏離的原因之一是,基金規模與指數成份股流通市值之間的不匹配。例如,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大東方的流通市值僅42。07億元,同期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的資產淨值則達到156。79億元,若完全跟蹤上證紅利指數的權重(6。72%),則持倉市值為10。54億元,將佔到大東方流通市值的25。05%,屆時是否符合公募流動性新規劃定的“15%”紅線姑且不論,一旦大東方股價出現較大幅度波動,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很可能被扣上“操縱股價”的帽子。

除了大東方,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十大重倉股的權重,亦無一“完全複製”上證紅利指數的權重。

上述種種導致的結果之一是,該基金的跟蹤偏離度不太理想。按照《招募書》的表述,在正常市場情況下,“年跟蹤誤差不超過2%”。但據Wind資訊,其2021年跟蹤偏離度均值(普通收益率)為3。32%,同期業績則比上證紅利全收益指數低2。31個百分點。

同類誰更優?

下面再來看看其他同類基金的表現。

如前述,紅利指數主要有三種,即中證紅利指數(000922。CSI)、上證紅利指數及深證紅利指數(399324。SZ),其中前兩隻指數的釋出機構是中證指數公司,後者的釋出機構是深證證券交易所。

在成份股的選擇上,三大指數的相同之處是都要求現金股息率高、分紅穩定且具有一定規模及流動性;主要不同之處則在於,中證紅利指數的成份股來自滬深兩市,上證紅利指數及深證紅利指數的成份股則僅分別來自滬市和深市;成份股的數量分別是100只、50只和40只。

截至1月18日,跟蹤中證紅利指數的指數基金有7只,其中包括3只ETF基金,即易方達中證紅利ETF、招商中證紅利ETF和博時中證紅利ETF;跟蹤上證紅利指數的基金僅有1只,即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跟蹤深證紅利指數的基金有2只,即工銀瑞信深證紅利ETF和西部利得深證紅利ETF。

在規模方面,以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最大,其次是易方達中證紅利ETF和工銀瑞信深證紅利ETF,截至1月17日,分別為179。03億元、146。33億元和35。65億元。

在持有人結構方面,華泰柏瑞上證紅利ETF的持有人主要是個人投資者,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97。16%的份額由個人投資者持有。同期,易方達、工銀瑞信、招商及博時旗下的紅利ETF基金則頗受機構投資者青睞,分別有48。03%、64。32%、36。92%和31。66%的份額由機構投資者持有。

在2021年度收益率方面,以中證紅利指數最優,為13。37%,上證紅利指數及深證紅利指數分別為7。62%和-14。37%(皆為價格指數,而非全收益指數)。

華泰紅利ETF:大規模的兩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