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 由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發表于 垂釣
  • 2022-02-21
簡介它不需要患者全程配合手術,醫生會給予全身麻醉,把穿刺針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引導下穿入卵圓孔,匯入球囊,分兩次往球囊內注入接近一毫升造影劑,起到壓迫三叉神經半月節、去除疼痛的作用,然後在兩分鐘之內把注入的造影劑抽出,就結束了治療,整個手術操

牙痛英文什麼意思

答個疑

中山六院微訊號:gzzs6y

在這裡或者是後臺,大家都可以對中六君推送的內容,發表讀後感想或者意見,說說你相似的經歷等,也可以說出你的困惑,中六君也會挑選合適的內容請專家進行詳細回覆。

規矩還是一條:如果你有信心你的提問會給中六君選中,請在留言中加上#答個疑#三個字哦,以便中六君不定時進行關鍵詞搜尋以防錯過。答個疑,不僅僅是健康!一些適合的生活小百科,中六君也會奉上呢!

本期問題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親愛的中六君,兩個月前,突發了

下頜劇痛,

檢查後醫生說我可能是三叉神經痛,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呀?

這種拔牙誤治的經歷,在三叉神經痛患者中很常見,可以在疼痛科門診中經常遇到。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今天,中六君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號稱

“天下第一痛”的三叉神經痛

,會有哪些病因,為什麼容易與牙痛混淆,該怎麼區分,有哪些防治方法……

三叉神經痛是個啥?

三叉神經痛指侷限在三叉神經支配區內,包括

眼周、耳周、牙齒周圍及臉部,反覆發作的短暫性陣發性劇痛。

它的主要特點是由特定誘發因素誘發頭面部閃電樣、刀割樣或燒灼樣劇烈疼痛,疼痛歷時數秒或數分鐘就會自行停止,發作間歇期同正常人一樣。

誘發因素包括說話、咀嚼、吞嚥、打哈欠、刷牙、洗臉、吹冷風或刮鬍子等,很多病人會說面部某一區域,如上唇、鼻翼、眶上孔、眶下孔和口腔牙齦等處,稍有觸碰,便會誘發疼痛發作,這些敏感區就是人們常說的“扳機點”。

為避免發作,病人會不敢刷牙、洗臉,甚至不敢。發作嚴重時可伴有同側面肌抽搐、面部潮紅、流淚和流涎,又稱痛性抽搐。

三叉神經痛

多發生於中老年人

,發病率可隨年齡而增長

,一般多見於右側面部,左側面部較為少見,

女性發病多多於男性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引起三叉神經痛的原因有哪些?

人們一般把三叉神經痛分為

原發和繼發

兩類。

通俗地說,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就是找不到確切病因的三叉神經痛

,在臨床上非常常見,發作的疼痛也非常典型,會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的反覆發作的短暫性劇烈疼痛,突發突止,疼痛發作數秒到數十秒不等,發作的間歇期完全正常,也可以表現痛性抽搐。

病人往往面容憔悴、情緒抑鬱,年齡多在40歲以上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也叫做症狀性三叉神經痛

,指的是

各種器質性病變引起的三叉神經繼發性損害所導致的三叉神經痛

。病人一般都很年輕,多數會在40歲以下。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與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不同點是,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疼痛發作時間會很長,甚至持續疼痛,一般不會有典型的“扳機點”。

現今的醫學還沒有搞清楚

原發性三叉神經痛

的病因,也還不知道它的發病機制。據推測,三叉神經半月節裡面神經改變、腦內外的血管壓迫,周圍的骨質畸形或增生,都可能引起三叉神經的代謝、結構和功能障礙,進而導致疼痛。

繼發性三叉神經痛

可能是腦部或鄰近部位的腫瘤、炎症、外傷,三叉神經本身的損傷和病變,也會導致疼痛。對於繼發性三叉神經痛,除了極為常見的帶狀皰疹病因容易明確之外,往往需要CT或MRI檢查,才能明確。

三叉神經痛常見誤區?

誤殺磨牙:

早期輕度的三叉神經痛或不典型三叉神經痛,與牙痛的疼痛部分及為相似,非常容易混,以為是牙痛,覺得撥牙可以緩解疼痛,殊不知浪費寶貴的牙齒,卻於事無補、毫無療效。

輕信秘方:

三叉神經痛治療極為獨特,患者往往疼痛發作的飽受責磨,卻難以得到恰當醫治,於是乎病急亂投醫,使得“偏方”、“秘方”大行其道,不僅耽誤病情,而且容易出現新的傷害。

不治之症:

多年採用各種治療方法都無效而對治癒喪失信心,以為三叉神經痛是不治之症,便在灰心喪氣和悲觀失望之餘,放棄醫治。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牙都拔了,為什麼還是“痛不欲生”?

三叉神經痛最常發生在

第二、第三分支

,這兩個分支正好通往

上下顎骨區域

,支配對應區域的疼痛等感覺,因此

常被誤以為是蛀牙或神經壞死

而引起的牙痛,不少患者犧牲了好幾顆牙,但疼痛依然存在,最後才發現「主謀」其實是三叉神經痛。

當然,

三叉神經痛需要對應的治療,是不可能透過拔牙得到治療的。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三叉神經痛跟普通牙痛如何鑑別診斷?

掌握以下三大關鍵點,可以幫助大家區分三叉神經痛和普通牙痛。

第一,疼痛的部位不同。

典型的疼痛常表現為一種面部以三叉神經分佈區出現的陣發性疼痛,它是反覆發作的、突然閃電樣、如刀割、燒灼、針刺、電擊樣尖銳的疼痛,歷時幾秒或幾分鐘,漱口、進食、觸控、甚至說話均可誘發疼痛,它與普通的牙痛有明顯的不同。

第二,疼痛的特點不同。

牙痛是持續性的,通常不被誘發;相反,三叉神經痛有“來有影去無蹤”的特點,往往具有較明確的“扳機點”,當患者不小心觸及這一區域時會引發劇烈疼痛痛,發作過後又一切正常。

第三,止疼效果不同。

常見的止疼藥往往能很好地作用於牙痛,但對三叉神經痛毫無用處,往往要靠口服卡馬西平減輕疼痛,而牙痛發作時常見的消炎止痛藥有緩解作用。

吃藥治痛吃出了副作用,問題出在哪?

一般止痛藥就是消炎鎮痛藥,包括撲熱息痛和布諾芬等非甾體消炎止痛藥,會有三大風險:

胃腸道、心臟和腎臟毒性風險

這些止痛藥對三叉神經痛無效

,疼痛發作的時候吃這些藥,就完全沒用。

三叉神經痛需要特別的藥物治療

。首先,對於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可選擇卡馬西平和奧卡西平,其中前者療效更好、後者副作用更少,這兩個治療藥物的劑量調節也有很講究和細節,否則都會有突出的副反應。除了這兩個藥物之外,我們還有一些輔助治療藥物,如普瑞巴林、加巴噴丁和拉莫三嗪等,但不包括前面所說的消炎鎮痛藥。這些藥物對於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療效不好。

當病人對恰當的治療藥物反應不好或療效欠佳時,

介入性治療或手術是解除劇痛的主要選擇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患上三叉神經痛,可考慮兩種常見微創介入性治療

肉毒素作為美容“神藥”,在治療神經痛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目前沒有證據支援使用肉毒素治療三叉神經痛。

阮祥才指出

,肉毒素的治療難度在於將其注射入三叉神經的半月結內,達到半月節內的方法難、成本高。即使能準確找到該位置,卻只注射肉毒素就非常浪費,因為肉毒素注射對於神經病理性疼痛療效本來就不高,對於三叉神經痛的療效仍屬未知。

相比之下,

射頻消融術或微球囊壓迫術

這兩種介入性治療方法療效更確切、緩解疼痛更持久。

射頻消融術

是一種簡單、有效和成本低廉的治療方法。其依據是可選擇性破壞三叉神經內的痛覺纖維,而保留觸覺纖維。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其方法是在X線或CT引導下將射頻針電極插入半月神經節內對應的疼痛神經,通電後逐漸加熱至65~85℃,甚至要高到90℃,對靶點感覺神經進行毀損,可以起到立竿見影的止痛效果。最大的缺點是

需要病人配合,否則就找不到半月神經節內對應的疼痛神經

,而這個病人配合的體驗感極差,常常被描述為恐怖。

阮祥才進一步解釋道:“第一,位置非常難找。醫生會將射頻針插入半月神經節根部,並透過放電、穿刺的形式交由患者確認疼痛的位置,患者必須保持清醒配合醫生找到引發疼痛的神經,其痛苦程度可想而知;第二,疼痛尤其厲害。高溫消融過程中產生的疼痛將完全傳達給患者,此時需要用特別的方法減輕疼痛,對病人來說較為難熬;第三,程度難以把握。射頻針高溫灼燒感覺成分時,如果程度不足,尚可透過加溫、延時達到更好的效果,但如果做法過度,對應的神經將會出現麻木等嚴重不舒服症狀,甚至運動功能障礙,導致臉部顏值和咀嚼能力一同下降。”

射頻消融術可能會給患者留下不堪回首的痛苦記憶,甚至在復發的時候不願經歷二次治療。因此,醫生需謹慎選擇特定的患者開展射頻治療,以確保病患的就醫體驗。

微球囊壓迫術

對患者基礎條件要求相對較低,且治療過程無痛苦,對年紀較大患者來說較為友好。它不需要患者全程配合手術,醫生會給予全身麻醉,把穿刺針在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技術引導下穿入卵圓孔,匯入球囊,分兩次往球囊內注入接近一毫升造影劑,起到壓迫三叉神經半月節、去除疼痛的作用,然後在兩分鐘之內把注入的造影劑抽出,就結束了治療,整個手術操作過程持續約二十來分鐘,術後很快清醒,額面部疼痛完全消失,以前的止痛藥也不用再吃了。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微球囊壓迫術採用物理方法適度擠壓三叉神經半月節,選擇性破壞其內易損的感覺神經元,而不損傷運動神經元,從而起到阻滯神經、消除疼痛的作用。這是個穿刺治療,相對於傳統的開顱微血管減壓手術,操作更為便捷、安全,不留刀口,在療效-成本比方面很有優勢。

除了藥物治療、射頻通融術、微球囊壓迫術之外,開顱手術(微血管減壓術)、射線治療(伽馬刀)同樣也屬於三叉神經痛治療的可選項,患者可根據醫生指引進行選擇。

三叉神經痛的總體治療效果好,微創介入性的療效往往立竿見影,做完治療就不再劇痛。

阮祥才表示

,確診三叉神經痛的患者不必感到失望或擔憂,當三叉神經痛復發時,患者按部就班重新做治療仍然能有較好的效果。另外,日常方面不必做特別的預防,保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狀態,或許對三叉神經痛有預防復發的作用。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本文指導專家

「答個疑」為什麼我的“牙痛”不是牙痛?

疼痛科 阮祥才 主任醫師

麻醉醫學中心疼痛科主任、臨床麻醉科副主任(兼)、手術麻醉中心副主任(兼)

疼痛科主任,主任醫師,廣東省醫學青年傑出人才、廣州市醫學重點人才,醫學博士,畢業於中山大學,曾赴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和德國羅騰堡地區醫院研修,從事疼痛醫學臨床相關的研究,主持兩項、參與五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發表學術論文四十餘篇。

醫療特長:

擅長慢性疼痛疾病的診斷,以及嗎啡泵、三叉神經球囊壓迫和射頻等微創介入手術。

學術任職:

廣州市疼痛醫學分會主委,廣東省神經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疼痛醫學分會、疼痛醫師分會和醫院協會疼痛科管理專委會副主委。

出診時間:

週一、週三上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