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探訪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大思政課”基地:覽盡器具演變,探尋文明光輝

  • 由 人民資訊 發表于 棋牌
  • 2022-09-29
簡介”南京農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盧勇教授介紹,博物館以中國農業起源為起點,以科技發展為主線,系統展示了從原始農業到傳統農業、近代農業和現代農業的演變過程,農業制度、農村經濟和農業文化貫穿始終

原始農業的表現是什麼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客戶端

#FormatImgID_1#

我國是世界農業文化的發源地之一,悠久的農業發展史催生了先進的農耕經驗與技術。日前,全國首批453家“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名單公佈,坐落於南京農業大學校園內的“江蘇省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為全省唯一一家入選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專題的實踐教學基地。

近日,記者探訪了該博物館。館內上千件文物、標本和珍貴農書依次陳列,儼然一場跨越時空的農業演變史,讓記者感受到一堂“大思政課”的獨特魅力。

“載芟載柞,其耕澤澤。千耦其耘,徂隰徂畛”。田埂草木茂盛,千餘位先民在窪地小道間根除雜草、翻鬆土壤,共同開墾田地。先秦《詩經》生動描繪出一場浩大的農事活動,令時間洪流後的人們窺見中華農業文明燦爛輝煌之一隅。

探訪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大思政課”基地:覽盡器具演變,探尋文明光輝

原始農具

“2004年,博物館正式開館,展陳面積約有1500平方米,是我國高校第一個系統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國農業歷史與文化的專題博物館。”南京農業大學人文與社會發展學院院長、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常務副館長盧勇教授介紹,博物館以中國農業起源為起點,以科技發展為主線,系統展示了從原始農業到傳統農業、近代農業和現代農業的演變過程,農業制度、農村經濟和農業文化貫穿始終。

探訪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大思政課”基地:覽盡器具演變,探尋文明光輝

各類石斧

從長江中下游先民馴化野生水稻到新石器時期的磨製石斧,從原始的木耒石鋤到後代的鐵犁牛耕,伴隨古人智慧的積累,我國逐步形成一套順應自然天時的傳統農業體系。而在漫長的農業演變史中,不少保留下的農業實物和農書成為不同時期農業文明的光輝見證。

探訪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大思政課”基地:覽盡器具演變,探尋文明光輝

漢代鐵鏊

佈滿塵土的表面、圓盤式的器身、三足分立的結構,這件出土於漢代的“鐵鏊”正是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一件鎮館之寶。“鏊,面圓而平,三足高二寸許,餅鏊也。”作為古老炊具的鐵鏊主體為平面圓形、中間微凸,古人將柴火放在鍋底加熱,再將和好的麵糰平攤於表面,算是早期的“煎餅鍋”。鐵鏊的出現,證明古人在飲食製作方法行的進步與豐富。直到今天,我國多地仍能見到和鐵鏊相似的烙餅炊具,無論是使用方法還是名稱,都保持高度一致。

探訪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大思政課”基地:覽盡器具演變,探尋文明光輝

《齊民要術》藏本

“民可百年無貨,不可一朝有飢。”保證農業穩定是古代執政者穩固家國的有力條件,在生產力較為低下的古時,農學家們各處走訪,總結前人經驗並記下當時的農業實踐,彙集成冊。其中,北魏賈思勰所著的《齊民要術》系統總結了北魏及其以前我國黃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所積累的農學知識及農業生產技術,是一部集大成的、體系宏大完整的農學鉅著。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內收藏的明代嘉靖馬直卿刻本十分珍貴,全國僅有兩套,而館內藏本則是目前儲存最完整的一部。

盧勇介紹,中國留存至今的古代農書約有四五百種,《齊民要術》上承《呂氏春秋》《氾勝之書》《四民月令》等農書的總體農業概論,又因系統性總結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農業技法、食品加工和野生植物利用等知識,被譽為“中國古代農業百科全書”,後世的《農桑輯要》《農書》《農政全書》等著作均受其影響,“在整個中華農業發展過程裡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探訪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大思政課”基地:覽盡器具演變,探尋文明光輝

清代《授時通考》

目前,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內歷代的石、銅、鐵製系列古農具達1000餘件,原版古農書346部3000餘冊,還有眾多古代農業作物和動物標本、中外農業土壤標本,真實反映了我國傳統農業發展的特色和成就。

探訪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大思政課”基地:覽盡器具演變,探尋文明光輝

除古代農業器具的展示,博物館內也陳列現代農業發展成果和農業文化遺產。作為裡下河腹地特有的農業文化遺產,興化垛田是先民為抵禦洪水,在湖蕩沼澤裡壘土成垛的小塊島狀農田,四周臨水、各不相連。2014年,興化垛田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除了農業技藝,興化垛田具有很高的自然和人文價值,能夠結合多方面產業融合發展。”盧勇認為,興化垛田的發展契合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要求,成為現代高質量農業發展的縮影。

探訪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大思政課”基地:覽盡器具演變,探尋文明光輝

探訪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大思政課”基地:覽盡器具演變,探尋文明光輝

中華文明根植於農耕文明,農耕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繼承和弘揚農耕文化同樣是博物館的重點工作。盧勇說,博物館開放至今定期召開座談會和交流會,同時積極發揮“第二課堂”作用,接待超過20000名中小學生,南京農業大學還組建約20人的大學生志願講解團,專門為廣大中小學生講解農業歷史與發展。“藉助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的實景展示,學生可以系統瞭解中國農業的輝煌歷史和成就,激發他們學習和探究現代農業發展的興趣。”

2015年,中華農業文明博物館經過升級改造後,採用多媒體影像和半開放式的展陳方式,方便廣大參觀者和本校學生近距離接觸農業“脈絡”。“體驗式、沉浸式的教學方法可以引導學生對參觀內容做全方位、多視角的分析與思考,挖掘農業發展背後蘊含的優秀中華傳統文化,幫助學生樹立文化自信,同時也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要方面。”盧勇說。

新江蘇·中國江蘇網記者喻婷/文 胡秋陽/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