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棋牌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 由 咕啦呼嚕 發表于 棋牌
  • 2021-12-17
簡介《殤》和《九月》,兩首歌異曲同工,蒼涼空曠的意境,孤寂悲鳴的曲調,悲傷悽怨的旋律都是那種抒情到死的方式,讓人情願一臥不醒,長醉在無際無涯的渺遠的天空,無邊無垠的曠野和草原

殤是誰的作品

原創作品

作者:文莽

想象在未來的某天,當自己躺在棺槨,旁邊圍著家人親友,《殤》的樂音低迴繞樑,一遍遍在為自己送終,祭奠已經死去的自己。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記得第一次聽《殤》,是那個舉國哀慟的不幸時刻。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留給人的震撼和驚悸,讓我第一次感受一個國家的傷口在滴血。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誰竟想只剛剛過了三個月,《殤》的旋律又一次撞擊我的耳鼓。有個東莞的朋友,是一個當地圈內小有名氣的詩人。我和他相識於一個詩會。酒過三巡,只見他起身走向前面的舞臺,朗誦起自己的一首新詩作。雖然他的口音中帶有一點梅州客家方言。一隻鳥/在層雲上飛/那疲倦的身軀、迷茫的眼神/只能被雲朵遮蔽/或許雲有多麼脆弱/然而,他無法穿透/他的力氣已將用完……臺中央,他手舞足蹈,眉眼生動,或快樂或悲傷,舉手投足,熱情奔放,全身上下洋溢著奔湧的詩情。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詩人吾同樹生前照

熟悉他的人知道,他在舞臺上的表現,與他生活中舉止近乎木訥、寡言少語,貫以沉默示人的狀態判若兩人。

不久以後的某天,週五。突然傳來他上吊自殺的訊息。時年29歲。訝異之餘更多的是惋惜。頗具才華的他不幸被生活的沉重壓垮。那天,在他的葬禮上,播放的就是這首《殤》。

時間一下來到2020年,這個春天同樣煎熬,無數個城市和鄉村的腳步全部被迫困在狹小的居室,一個個令人不安的訊息接二連三地透過小小的螢幕傳回接收,那些不幸的場景再一次重溫……這首名叫《殤》的樂曲就這樣一次次從心底湧起。悽美的旋律,纏綿悱惻,如泣如訴,隨著大提琴那渾厚低沉的演繹,一股悲涼油然而生,情緒沉入無底的深淵……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是契合了身外這個不幸的世界,還是自己內心的落寞和淒涼?

《殤》作曲者不詳,據傳最初由英國傑出的大提琴演奏家傑奎琳·杜普蕾演奏。據說匈牙利大提琴家在廣播裡聽到這首樂曲時,說:“像這樣演奏,她肯定活不長久。”結果一語成讖,杜普蕾僅僅活了42歲就告別了這個她無限眷戀的世界。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我想,一個人該歷經怎樣的際遇和苦難,才能譜寫出這樣的音樂?

大提琴低沉渾厚,樂曲裡訴說過往的無奈和不如意,落寞和悲涼慢慢的消失在俗世塵埃裡。一遍遍單曲迴圈,感覺人生中不好的際遇全部聚集在一起,侵蝕你的情緒,讓你的心情一點點沉到谷底。

聽《殤》,彷彿有人從遙遠的地方給你帶回一個不安的訊息。起初,還只是感覺到冬日的冷空氣,一絲絲滲透進入身體,及至後來,才發現這是一場遮天蔽日的陰霾,突如其來的變故,原就是一個根本無法接受的現實,於是,你的世界一下子驟然變成寒徹天地的哀慟。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琴聲迴轉,嗚咽至絕,又彷彿在講述一段沒有希望的婚姻。初始兩個人的拌嘴爭吵,內心還有刀割一樣的痛,掏心掏肺的傷害,令彼此難以忍受;終於有一天,一不小心沒忍住把手朝對方舉起來了,從此熱戰不可開交;再下來,進入冷戰的僵持狀態,慢慢的有一點麻木的鈍感,兩個人不再吵鬧,形同路人,到最後不爭不語,渾然不覺。《殤》透過大提琴低迴嗚咽的旋律,把那種哀大莫過於心死的感覺淋漓盡致演繹出來。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聽《殤》,突然無端想起周雲蓬演唱的《九月》。“目擊眾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遠在遠方的風比遠方的遠/我的琴聲嗚咽,我的淚水全無/我把遠方的遠歸還草原/一個叫木頭,一個叫馬尾……”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臺上,張雲蓬習慣於一副墨鏡遮住空空的眼睛,懷抱吉他,獨自彈唱,略帶滄桑的沙啞的嗓音演繹出了一種更接近於本真的人生,那就是人將無法選擇的最後走向死亡。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居中最帥的為張慧生

《九月》是已故詩人海子的作品,海子當年以臥軌這樣一種決絕的選擇在山海關走向生命的終結;詭異的是,《九月》的作曲張慧生也是以一根琴絃終結自己的生命。張慧生生前做過琴師,開過酒吧,人很率真,才華超卓卻不隨流,幾代北大音樂人會尊稱他一聲“老師”,他的作曲令崔健讚不絕口。堅硬現實中的他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在俗世生活中卻同樣是支離破碎一地雞毛。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同樣,張雲蓬作為一個盲人歌手,九歲失明,他的成長經歷和對生命的感悟自然不同於一般人。他選擇演唱這首歌,我更相信他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破譯生命的密碼。

周雲蓬的《九月》,唱的是人生際遇遭逢太多苦難和不幸的生命的另一種體驗和意象。尤其歌曲後半部分,琴絃嗚咽發出詭異的聲音,彷彿一下子把人帶入一個孤魂野鬼遊蕩遍佈幽靈的場所,讓人雞皮疙瘩落滿一地。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有評論說《殤》和周雲蓬版的《九月》要少聽慎聽,但旋律一起卻根本停不下來,甚至覺得上癮。有時沒來由的覺得可以把《殤》當做一首哀樂,想象在未來的某天,當自己躺在棺槨,旁邊圍著家人親友,《殤》的樂音低迴繞樑,一遍遍在為自己送終,祭奠已經死去的自己。

所謂的除了生死皆為小事。劫後餘生,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大悲大喜過後,生活中的雞毛蒜皮,已經可以當做風花雪月去享受?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殤》和《九月》,兩首歌異曲同工,蒼涼空曠的意境,孤寂悲鳴的曲調,悲傷悽怨的旋律都是那種抒情到死的方式,讓人情願一臥不醒,長醉在無際無涯的渺遠的天空,無邊無垠的曠野和草原。所以更多時候我還是願意換一種美好的方式去聆聽和親近。

《殤》:為自己送終,請在我的葬禮上播放

人生就如同一首樂曲,有高峰低谷,起承轉合,溝溝坎坎牽牽絆絆,本來就是真實的樣子。終其一生,一個人的生命也不過三萬六千個晨昏日落,別找太多的藉口和理由。人生走一遭,或許應該好好的活,才真正對得起這樣經典的樂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