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正式出爐 蘇皖兩省共畫一個“圈”

  • 由 中國青年網 發表于 籃球
  • 2022-09-18
簡介安徽省發改委一級巡視員笪藝武表示,“我們將充分發揮合肥這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合肥國家實驗室的優勢,與南京高校院所合作,促進都市圈協同創新,聚焦全國乃至全球的技術力量,共同建設國家新一代的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元字形體一共多少畫

南京都市圈連通東部、中部兩大板塊,銜接長江、淮河兩大流域,是全國最早啟動建設的“跨省都市圈”。2月,《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成為全國首個由國家發改委正式覆函同意的都市圈發展規劃。4月16日,江蘇、安徽兩省聯合召開新聞釋出會,一個惠及9個設區市3500萬人的同城化都市圈正式公佈。

聚焦“同城化”“高質量”

1986年,南京區域經濟協調會成立,這是南京都市圈的前身。2000年,江蘇城市工作會議正式提出南京都市圈概念。2002年,省政府批准《南京都市圈規劃》。“經20多年的共建共商,以南京為中心的通勤圈、產業圈、生活圈正在形成。”省發改委副主任林康表示。

2019年人均GDP達11。3萬元,接近高收入國家水平;普通高等院校100所,國家重點實驗室25家,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持續增加;形成汽車及零部件、裝備製造、資訊科技、航運物流等一批國際競爭力較強的產業叢集……南京都市圈日益成為引領長江中下游區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和增長極。

“借鑑世界主要都市圈發展經驗,基於人口通勤流動等資料分析,尊重區域合作歷史,挖掘都市圈發展潛力,我們合理確定南京都市圈範圍。”林康介紹,此次規劃範圍拓展到南京、鎮江、揚州、淮安、蕪湖、馬鞍山、滁州、宣城8市全域及常州市金壇區和溧陽市,總面積6。6萬平方公里,2019年末常住人口約3500萬。

緊扣“同城化”“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南京都市圈規劃堅持極核帶動、同城先行、軸帶輻射、多點支撐,努力形成“一極兩區四帶多組團”的都市圈空間格局。

“一極”為都市圈龍頭,即南京市,強化輻射服務和引領帶動功能。“兩區”為寧鎮揚、寧馬滁兩個同城化片區,加快同城共建和先行示範。“四帶”分別為滬寧合創新服務中樞發展帶、沿江綠色智造發展帶、南北方向的寧淮宣和寧杭滁兩條生態經濟發展帶。“多組團”為都市圈內的縣城和重點鎮,加強與周邊中心城市的統籌規劃、功能配套和共同發展。

上下聯動,兩省協同,南京都市圈“志存高遠”。《規劃》提出,到2025年,都市圈同城化建設水平全國領先,基礎設施一體化程度大幅提高,人均GDP超過15萬元;基本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

高起點下的新突破

協作共進,加快重點領域攻堅突破,成為南京都市圈當前的主要任務。“按照都市圈戰略定位和發展願景,從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科技創新協同促進、現代產業分工協作等8個方面,明確都市圈建設的重點任務和關鍵舉措。”林康表示。

以通勤圈支撐都市圈,大交通格局下,“圈內”百姓選擇軌道出行將更為便捷。除南沿江鐵路、南京至淮安鐵路、南京至句容鐵路、宣城至績溪鐵路、巢湖至馬鞍山鐵路等眾多在建專案,還有沿江高鐵合肥至南京至上海段、合肥至新沂鐵路、南京至宣城鐵路等一大批規劃建設專案等待開工。

從“腳尖”到“指尖”,圍繞共建開放互通的智慧城市建設平臺,“我的南京”APP將大幅提升對都市圈群體的服務能力。

作為安徽省內都市圈的核心,合肥與南京在科技創新領域優勢互補。安徽省發改委一級巡視員笪藝武表示,“我們將充分發揮合肥這個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和合肥國家實驗室的優勢,與南京高校院所合作,促進都市圈協同創新,聚焦全國乃至全球的技術力量,共同建設國家新一代的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

南京都市圈將以市場化方式設立都市圈科創專項資金,加快都市圈科創一體化建設,支援原始創新和關鍵技術攻堅,推動產業協同和創新資源集聚,為都市圈開展創新合作提供財政支援。

合作共贏,最終將形成一個更加開放的都市圈。《規劃》提出,深化開放合作,最佳化營商環境,塑造開放新優勢,在更大範圍提高資源配置能力和效率,共同打造“開放都市圈”。

形成規劃落實的合力

南京都市圈承擔著為全國探索跨省級行政區區域治理新模式,打造區域經濟發展新增長極的使命。南京市常務副市長楊學鵬介紹,南京將在完善實施機制上下功夫,繼續發揮好都市圈黨政聯席會議機制,研究構建決策層、協調層、執行層三級運作體系,確保全程科學、協調有力、執行到位,並會同兄弟城市共同組建南京都市圈建設辦公室,推動協調協商機制常態化,匯聚形成推動都市圈建設的強大合力。

以百姓最為關注的環境保護為例,《規劃》提出強化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將南京都市圈打造為綠色都市圈。

《規劃》的落實,為南京都市圈帶來更多挑戰。如何強化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力引領作用,加快破解行政壁壘和體制障礙,探索從區域專案協同走向同城化制度創新,加快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先進經驗,成為都市圈必須答好的時代命題。我省將認真履行省級層面協調推進職責,密切與安徽方面合作共建,充分調動各地各部門積極性主動性,合力推進規劃落地實施。一是制定年度工作計劃,制定都市圈建設年度工作要點,細化實化目標任務和責任主體,建立常態化年度推進機制。二是強化協調聯動,立足都市圈跨省實際,儘快建立省際工作對接機制,指導推動地方開展政策會商和專案對接,積極協商解決規劃實施中遇到的重大問題,協調推動兩省各部門各方面更大力度參與和支援都市圈建設。三是積極爭取國家支援,爭取推動一批重大改革試驗、重大載體平臺、重大工程專案和重要經驗做法上升到國家層面,努力集聚更多資源力量、更大支援政策推動都市圈高質量發展。(記者 陳澄 沈佳暄)

(來源:新華日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