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學會淺嘗!

  • 由 白雲山下一家人 發表于 籃球
  • 2022-08-03
簡介”“蔡瀾先生說的沒錯,要學會淺嘗啊

謐這個字讀什麼

前日與上海朋友聊天,他蹦出一句奇怪的話:吃不飽的菜,最妙。

我一頭霧水,這是居家時間太久,瘋魔了不成?趕忙追問此話何來。

“這話是蔡瀾先生講的。”——蔡瀾先生,出了名的饕客,絕不是什麼清心寡慾的主兒,還記得他跟倪匡、金庸有個“吃喝玩樂組合”,三個擁有曠世之才的大家,在吃上從來肆意無拘,怎得說出這樣一句話來?

“我被封控在家,不得不認認真真琢磨吃喝之後,才發覺出這句話的妙處。以前的生活,動不動大快朵頤,放縱無度,但其實從沒把食物當過一回事,也從沒想過日子本該有萬般嚼頭。”

“蔡瀾先生說的沒錯,要學會淺嘗啊。”

怪老頭汪曾祺說過,人的口味,要寬一點,雜一點,什麼都試一試,蔡瀾先生的意思也大抵如此。人家問他,世間美食這麼多,你怎麼辦?蔡瀾答:

“一切淺嘗,什麼都不必狂吞,多吃幾樣。

”“學會淺嘗不容易,要如何開始?”也不難,無非是珍惜地吃,認真地吃。把味覺世界開啟,其實就是把世界觀開啟,淺嘗,反而是向著寬廣處來。

被封控在家的上海朋友,分享了一個這樣的小心得:“如果想要在食材不夠豐富的情況下保持食慾,重點就是不要把所有菜混到一起炒,其次就是不要吃太飽。”什麼“一鍋端”啦,“大雜燴”啦,把胡蘿蔔土豆包菜全都放在一隻鍋子裡烹熟,是他獨居時常常糊弄一頓飯的做法,可若是連吃幾天,很快就厭煩了,“簡直這輩子都不想看到它們。”後來,他把食材分開,每種選單獨做,用不同的做法,每道菜只炒一點點,多做幾樣,雖然麻煩許多,卻能吃到更豐富的滋味,不失為“保持食慾”的好法子。我無奈地笑他“苦中作樂”,他卻說,其實不然,“我以前不愛吃木耳,覺得沒有吃頭,家裡存了許多,都是母親之前留下的。這次不得已換了七八種方法做木耳吃,發現其實很好吃的,或與蒜片清炒,或炒雞蛋,或用紅油熗鍋,或燉湯喝,都不錯,糯中有脆,實在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雖是淺嘗,卻是為了更深更廣的世界。或許,我們過去錯怪這句“淺嘗輒止”了,就如同我們錯怪那句“不求甚解”一樣。在《五柳先生傳》原文裡,本是“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講求的本是讀書時不拘泥於文字而誤解詞句,也不因拘泥詞句而誤解作者意思,切忌陷入書裡去。翻書時,懷著“淺嘗”之心,不必處處深思熟慮,雖是“不求甚解”,卻意在“每有會意”,一旦會意,自會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然後言“正合我意”。

淺嘗,實際是在留出富裕,給更寬更廣的世界,求更深更幽的極致啊。

學會淺嘗!

身邊有位移居去山裡的朋友,常常在朋友圈分享她的餐食。總是很簡單。夫妻二人,一蔬一飯,偶爾有從村民那裡買的臘肉,或是小魚,已經算豐盛。她說,以前大快朵頤的生活過久了,再怎樣饗盛,似乎都不能滿足。反而是自己開始打理園子,與土地相處之後,才發現自然的滋味已經足夠了,實在不需要更多,吃六七分飽,睡八九分滿,身體愈發清簡,對食物也好,對時光也好,也愈發愛惜起來。

人活在世上,誘惑何其多,學“淺嘗”,實際也是在修養一份愛惜之心。

淺嘗,是不圖多,不圖滿,只把手上的福氣細細品用了,是儘可能地珍視、愛惜。

弘一法師說,“人的福氣是很微薄的,若不愛惜,將這很薄的福享盡了,就要受莫大的痛苦,古人所說‘樂極生悲’,就是這意思啊。”

去年入秋時,朋友寄給我山裡的橘子,我掀開紙箱,先看到一張古意盎然的舊紙,印的王羲之的《橘帖》,“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三言兩語,思之神馳。朋友在背面用小字寫:“山裡的橘子,略帶些酸,長相一般,你當嚐嚐鮮,別笑我附庸風雅”,我卻覺得這風雅實在借的極妙。王羲之也只是心裡惦記朋友,

這感情不必多麼濃墨重彩地講述,只稍來霜降前的橘子,不必多,但你就懂了,我是記掛著你的

。朋友也是這個意思。中國人講求“乾杯者不能知酒味,泥醉者不能知微醺之味”,

淺嘗,留大片空白,有餘味滋長的空間,才雅。

讀《紅樓夢》,反覆感嘆過賈家老太太的美學修養。儘管是不識字的老人家,卻從來不喜大紅大紫,大操大辦,很懂得“淺嘗”的雅意。過年時,賈府設家宴,請了外面的戲班子來助興,席間賈母對這陳腐老戲碼進行了一番批判,然後叫來自家的小戲班給大家唱兩出,老太太說:“咱們清淡些……叫芳官唱一出‘尋夢’,只用簫和笙笛,餘者一概不用。”只用簫和笙笛的曲兒,驚個眾人鴉雀無聲。薛姨媽笑:“實在戲也看過幾百班,從沒見過只用蕭管的!”可這《牡丹亭》裡的“尋夢”一折,是崑曲,只用簫和笙笛,讓樂器音“淺”了,才可聽出“發脫口齒”和“喉嚨”,這是懂戲之人才會品的人聲和唱功。

學會淺嘗!

中秋節,闔家賞月,賈母因見月至中天,比先越發精彩可愛,因說:“如此好月,不可不聞笛。”於是下面便喚來十幾位女子來奏樂。賈母道:“音樂多了,反失雅緻,只用吹笛的遠遠的吹起來就夠了。”笛,古時亦作“滌”,有滌盪清心之意,與笛聲的清脆悠遠相契。若是隻乾巴巴地看月亮,實在無趣了些,而太多樂器合奏,又毀了月夜的靜謐,

賈母要單單一把笛子,還要遠遠地吹,讓聲音飄過來,縹緲雅緻,此舉實在高遠。

淡極始知花更豔。淺嘗雖淺,卻不是無趣無味無聊,相反,淺嘗清淡,餘味更長久。

過度求滿,容易過猶不及,該當如周作人所述那般,過一種清淺而真實的生活,凡是狂熱與虛華的,皆為我所不喜歡,最好是蜻蜓點水,便可盪開一塘夏意的意蘊,最好是嫻靜地招呼那細微的晨光,不必忙亂地奔向前去。淺嘗二字,不好學,卻值得慢慢學啊。

學會淺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