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純文字D之121 終南山上的月

  • 由 交叉火力70 發表于 籃球
  • 2022-01-11
簡介當時司馬承楨是名道士,想去浙東天台山隱居,盧生勸阻,司馬承楨說:你就是看中終南山入長安做官的便捷吧

笸怎麼讀啊

小時書接觸的少,因為有個“終”字,認為終南山必象西王母住的崑崙山、共工撞的不周山一樣漂渺遙遠,或者是出現在《山海經》《禹貢》《淮南子》中並不存在的山,到了初中讀了白居易的《賣炭翁》才知它確實存在。

而且還不遠,在西安以南二十五公里,處秦嶺中東段北麓,“壽比南山不老松”也出自這。

唐時的長安比房地產大潮前的西安大得多,終南山就是長安的後花園,好多達官貴人在此有別業、別館,皇帝老兒則有離宮,王維也在終南山下藍田輞川有別業。

王維在《終南山》詩云:“太乙近天都,連山接海隅……欲投人處宿,隔水問樵夫。”在《終南別業》也有云: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不愧是“詩佛”,王維的最後兩句詩都富有禪意。李白也寫過終南山訪友借宿的詩,覺得無論寫景抒情均不及王維。

純文字D之121 終南山上的月

王維是個多面手,詩、畫、音律、釋佛道俱絕,詩中有畫 ,畫中有詩,有功名(狀元?),官做得比李白大多了,詩的題材也廣泛,“一身轉戰三千里 ,一劍曾當百萬師”,邊塞詩也說來就來。

因為離長安近,房價米價卻不貴,肚子有點貨白居也易,當年來長安求發展的“長漂”應該多居於此,“終南捷徑”就發源於此,話說有盧生兄弟倆在長安求職不成,就住進不遠的終南山,不斷炒作遂為城裡聞,延至長安從此聞達。

當時司馬承楨是名道士,想去浙東天台山隱居,盧生勸阻,司馬承楨說:你就是看中終南山入長安做官的便捷吧?盧生汗顏。

也許“終南捷徑”又指的是地理上的便捷吧,山下有子午道,是長安通住漢中、巴蜀的通道,較直也寬,比走陳倉的棧道入川方便多了。“一騎紅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吃的荔枝出自涪陵,經此應三日會到,不要錯怪貴妃吃的是嶺南荔枝,快遞費並不巨貴,破箱率不高。

終南山又稱太乙山,為道教全真教的發源地,餘見識陋,老、莊、列都分不清,又認為道教是本土貨,教義也不精準統一,所謂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都是自己說說的。但這並不妨礙有很多人在終南山做隱士。

終南山上不僅僅可以遙見西安城的燈光,甚至可以看見整個城市,所謂避世,所謂隱居,是一種噱頭,又只是一種姿態,玩得是民宿吧?名曰打座、釆納、吸氣,更多的是從眾、新奇、呼嘯山林。有形無魄,又有何意?

純文字D之121 終南山上的月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夢想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純真率性的生活,人有了社會屬性,就象悟空戴上了金笸箍,想積極,想無為,想超然獨立,都由不得你,苦苦追尋著實沒必要。

“小隱隱於野 ,大隱隱於市”,“窮則獨善其身, 達則兼濟天下”,其實也說明一有機會,就想奔向燈紅酒綠、功名利祿,這沒大錯,連周星星同學對寄人籬下的師兄師弟們都說:做人沒有理想,和一條威魚有什麼分別?

行走俗世,也是修行,真靜得下心來,閉門即深山,開卷亦淨土,心有千千結,隱居也枉然。真的隱士,那要有潛質,或者有強迫症、精神病的特質,咱們玩玩就行,開心就好。

王維出身於正統的官僚世家,到長安後很少走遠,李白來自商人家庭,放蕩不羈,嚮往詩和遠方,出川后再沒有回到江油老家,一個信佛,一個迷道,心在眼前,心在天下,都在唐詩的絢麗夜空中留下了輝煌的一抹。

兒子去了西安,學校在終南山腳下,不知他在多風塵的西安能經常望見終南山上的南五臺、翠微山?不知他真的習慣氣候、飲食、學習和天南地北的同學了嗎?因為愛,所以愛,愛你的周遭一切。

純文字D之121 終南山上的月

日子真快,已是深秋了,等月半了,我就去西安,就去看你,去終南山,看月耀群峰,聽月下林泉。

我沒有到過終南山,我喜歡作夢遊天姥的勾當,喜歡想象留得再久一些再豐富一些,也渴望現實來得早一些。生活中多有這樣的體會,真到去看了,現實往往擊碎了過往美好的想象,使想象變得蕩然無存,而現實不久也變成了回憶,這回憶又開始變得雋永悠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