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籃球

「論語易讀」11·16 過猶不及

  • 由 天馬山房 發表于 籃球
  • 2021-10-21
簡介”【譯文】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兩個人,誰更強一些呢

過猶不及的拼音怎麼讀

【原文】

11。16 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

【譯文】

子貢問孔子:“子張和子夏兩個人,誰更強一些呢?”孔子說:“子張啊,常是做過了,而子夏呢,又常做得不夠。”子貢說:“那麼,子張要好一些吧?”孔子說:“過激和不足同樣不好。”

【註釋】

(1)《集解》引孔安國曰:“言俱不得中。”

(2)《朱注》:“子張才高意廣,而好為苟難,故常過中。子夏篤信謹守,而規模狹隘,故常不及。愈,猶勝也。道以中庸為至,賢智之過雖若勝於愚不肖之不及,然其失中則一也。”

【解讀】

“師”即顓孫師,字子張;“商”即卜商,字子夏。這兩個人都是孔門的著名弟子,子夏更名列“四科十哲”之文學科,在孔子之後傳經,影響甚大。而子貢於孔子五十五歲時(即魯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便師事孔子,陪同孔子由魯適衛、周遊列國,是在顏回死後最受孔子器重的弟子。據《子張篇》,子夏的門人曾“問交於子張”,可見兩人在孔子晚年已分別收徒,且彼此互不服氣、時有攻訐。或許當時子貢對此有所耳聞,故向孔子請教子張與子夏究竟哪位較為賢能。但孔子並未直接回答子貢的問題,而是指出:“師也過,商也不及。”子貢可能一下子沒有搞懂老師的意思,就進一步追問是否子張的“過”要比子夏的“不及”好些?孔子這才隨之說出“過猶不及”這句名言來。按照大部分注家的意見,這和孔子主張中道,強調無過、無不及的境界有關,故其對子張、子夏均不表滿意,認為兩人半斤八兩,誰也不比對方高多少。後來荀子在《非十二子》中曾將子張、子夏之儒斥為“賤儒”,這當然是偏激之辭,但兩人的學問未臻至善,倒是可以肯定的。程頤有一段話曾說:“大抵儒者潛心正道,不容有差,其始甚微,其終則不可救。如‘師也過,商也不及’,於聖人中道,師只是過於厚些,商只是不及些。然而厚則漸至於‘兼愛’,不及則便至於‘為我’,其過、不及同出於儒者,其末遂至於楊、墨。”(《二程遺書》)過和不及的危害,程子所言,可謂至矣!關於何為“中道”,請參見《雍也篇》“中庸之為德也”章的解讀(6。29),茲不贅。#閱讀海淀#

《論語易解》作者,孫福萬教授,1964年生於山東省臨清市,現為國家開放大學教授,中國成人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1986年山東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哲學、教育學及遠端教育研究及教學工作,曾在英國、比利時、馬來西亞等國的多所大學或機構訪問或學習,並在本校負責哲學引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管理學、教育學等課程教學。著有《遠端教育哲學導論》、《敝帚集》,《遠端教育百詞辨析》、《遠端教育概論》和學術論文多篇。

「論語易讀」11·16 過猶不及

孫·教授的《論語易解》是他潛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讀《#論語#》,是一部比較全面而系統的以《易》解《語》,以《語》證《易》的學術性著作。書中提出了諸多新見解和新認識,對於弘揚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書的重點在於對《論語》的解讀部分,書中大量彙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於研究者來說是一部很好的學術性參考資料。同時,對《周易》和《論語》的愛好者來說,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讀物。好,我就說到這,隆重向您推薦孫福萬教授的《論語易解》。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