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 由 珍珍聊三農 發表于 綜合
  • 2021-12-17
簡介溫度管理:以長裙竹蓀為例,子實體生育溫度23 ~ 32℃,春播的在適宜條件下,從現蕾到子實體成熟僅30天左右,自然出蓀期在6-9月份,如果氣溫高於35℃,空氣溼度低,破口則困難,或菌裙黏結不易下垂,這就應加厚棚頂覆蓋物,並於早晚揭開弓棚薄膜

塑膠弓棚為什麼要通風

竹蓀,別名竹笙、竹參、竹菌、竹雞蛋、網紗菇、仙人傘、面紗菌、仙人笠、僧笠蕈、竹姑娘等。由於竹蓀的形態是食用真菌中最美麗的一種,故有“真菌之花、真菌皇后、面紗女郎、林中之王、仙人傘”等美稱。它在真菌分類學上隸屬於擔子菌亞門,腹菌綱,鬼筆目,鬼筆科,竹蓀屬。竹蓀是世界上最珍貴的食用菌之一,它形態絢麗、清香襲人、脆嫩爽口、香氣濃郁、風味獨特、營養豐富。歷史上曾列為宮廷御膳,現為國宴佳餚菜譜。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美國前總統尼克松、日本首相田中角榮來華時,先後品嚐了我國的竹蓀佳餚後都讚不絕口,從此而馳名世界。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1。季節安排和場地準備

栽培季節安排:利用自然氣候栽培竹蓀,一般可安排在春、秋兩季,室外大田栽培,我縣以3~5月最適宜,當年夏、秋季可採收;秋播在立秋之後,以9~ 11月最適宜,翌年初開始採收。室內栽培,採取人為調節溫度,也可以冬季播種,在11~-12月進行播種,加溫發菌3~4個月後,到翌年春季氣溫適於子實體生長;春播可安排在3~4月,此時氣溫適宜菌絲生長,如果是早春3月份播種的,5月後可現蕾長成子實體。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栽培場地的選擇:竹蓀室外畦床栽培,栽培場地應選擇山坡腳下或半山斜坡,坡向朝東,半陰半陽的竹林或闊葉樹林地,腐殖層厚,土壤肥沃,呈弱酸性沙質輕壤土。也可利用近水源又便於排水、無白螞蟻窩的場地。搭蓋遮陽棚防止陽光直曬,旱地要引進水源。如果其他條件適宜,土質不肥,可另取暴曬過的腐殖土或菜園土、塘泥等作為鋪底土和覆蓋土壤,人為創造適宜的環境條件。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2。整地作畦和搭建蔭棚

整地作畦:播種前7~ 10天進行整理畦床。若是山地蓀場,要先揀去石頭,剷除雜草,再整地作畦。若用冬閒田栽培,先挖去稻根,然後開溝作畦。畦寬1米左右,長度一般在10~ 15m(視場地而定),畦高25 ~ 30em(多雨地區可做高畦)。畦與畦之間留40 ~ 50em寬的人行道。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作畦時,先把畦內表土挖深4 ~ 6em向兩邊堆積,過篩留做覆土用,再挖深10em,暴曬至白色,打碎整平,畦面整成龜背形,畦溝人行道要兩頭傾斜以利排水。最後在畦床內外噴灑0。5%敵敵畏等農藥,在四周撒石灰粉消毒殺蟲。

搭建蔭棚:室外蓀場必須在畦床上方搭建高遮陽棚,形如栽培香菇的大棚。可以就地取材,用竹、木做骨架,棚頂蓋太陽網等,棚架-般高2 ~ 2。2m,四周圍也用太陽網。蔭棚-+般要“三分陽七分陰,花花陽光照得進”,棚四周要開挖排水溝。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3。培養料配方和處理

培養料配方:首先要準備好粗料和細料。粗料是指闊葉樹的樹椏、木棒、竹頭、竹尾等,用人工和機械切片、打碎成5em以下的木片、木塊和竹片、竹塊;細料是指作物秸稈、竹枝、竹葉、玉米芯等,曬乾後切成5em以下的小段。常用配方如下:

(1)雜木片58。5%,竹碎片20%,黃豆秸21%,過磷酸鈣0。3%,尿素0。2%。(2)雜木片36%,玉米芯33。5%,黃豆秸30%,過磷酸鈣0。3%,尿素0。2%。

(3)甘蔗渣50%,竹碎片25%,雜木片14%,黃豆秸10%,過磷酸鈣19%。

(4)棉籽殼30%,雜木片30%,高粱稈20%,玉米芯19%,石膏粉1%。

(5)黃豆秸65%,棉杆15%,竹葉9%,棉籽殼10%,石膏粉1%。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培養料處理:竹蓀栽培一般是採用生料,因此在鋪料播種前對培養料要進行如下處理:

(1)石灰水浸泡:將粗料和細料裝入編織袋,置0。3%石灰水池裡,上壓重物浸泡3~4天,至池內產生大量氣泡,pH值降至8~9,提著袋口在溪水中進行漂洗至pH值7以下,然後提出瀝水備用。

(2)藥物處理:按配方將粗、細料幹拌均勻,置0。1%多菌靈(50%標號)或0。5%甲基託布津溶液中浸泡3 ~ 4天,至料內沒有白心為止,撈出瀝水後加入過磷酸鈣、尿素等,混拌均勻後堆積覆膜悶1天備用。

(3)清水浸泡:將粗、細主料幹拌均勻,置清水浸泡3-4天,撈出瀝水後加尿素等輔料,拌勻後參照栽培蘑菇前發酵法進行堆積覆膜發酵2 ~ 3天備用。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4。菌種的選擇

竹蓀菌種:要求菌絲雄壯,長勢整齊,無中斷,無雜菌汙染斑塊。氣生菌絲生長濃密,呈掃把狀,培養料與瓶壁緊連,無收縮脫節,瓶壁無水珠出現,瓶肩有少量水珠。長裙竹蓀會出現菌絲淡紅色或紫紅色,這是種性固有的特徵。對於菌絲柔弱無力、顏色發黃、自溶,屬於菌齡過長、衰老、抗逆力差、不適宜選用。

品種選擇:目前全國大面積推廣的有:(1)長裙竹蓀,子實體高12-20em;(2)短裙竹蓀,子實體高12-18em;(3)紅託竹蓀,子實體高20-23em;(4)棘託竹蓀,子實體高10~ 15em。代號如古優1號、古優2號等。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5。鋪料播種和覆土罩膜

鋪料播種:培養料含水量以65%~70%為宜。通常竹木料從水中撈起稍瀝水即可使用。畦整好後,先在畦面及四周撒石生灰粉消毒殺蟲,然後在畦面上鋪第1層5cm厚料、播1層菌種,再鋪第2層料10em厚、播第2層菌種,第3層料5cm厚,共鋪3層料播2層種。第2層用種量比第1層要多1倍,每平方米用料25kg。菌種5瓶,料種比為5:1。要做到邊鋪料邊播種,防止因鋪料時間過長,培養料被太陽曬乾或風乾而影響菌種塊的萌發。如果第1層播種後未及時鋪第2層料,致使料與種脫節,這樣勢必造成菌種乾燥,菌種塊萌發菌絲定植困難。如果鋪料來不及播種,可用薄膜把料罩緊避免水分蒸發。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覆土罩膜:鋪料播種後,在畦床面上和床邊,覆2 ~ 3em厚經處理過的林地腐殖土或菜園淨土,土粒有養菌作用,並能刺激原基分化。土層上再撒些竹葉或切碎的幹茅草,用量為500g/m,可防止水分散失和避免噴水時導致土壤板結,最後在畦床上每隔1米拱竹片,加罩薄膜保溫保溼。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6。發菌管理和出蓀管理

(1)發菌期管理:

發菌期的管理,主要做好通風換氣、保溼、控溫和檢查發菌情況。通風換氣:播種後,在一-般情況下,每天上午揭膜通風半小時。春播的,到夏季氣溫轉高時,每天上、下午要各揭膜通風一次;秋播的,因氣溫逐漸下降,可縮短通風時間;越冬期,可在晴天中午揭膜通風,要減少通風量。

保持溼度:播種後前期——般不必噴水,膜內空氣溼度可保持在80%以上,見膜內呈霧狀並掛滿水珠為適宜。若氣候乾燥或氣溫偏高,料面覆蓋物乾燥或覆土層發白,應適當噴水保溼,以免培養料乾燥而影響菌種塊萌發和菌絲生長。總的原則是:前期噴水宜少不宜多。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控溫發菌:控溫發菌因品種不同而異。例如栽培的是高溫型長裙竹蓀品種,在秋末播種的,因氣溫低,可採取罩緊棚膜和縮短通風時間,並拉稀蔭棚頂上的覆蓋物引光增溫;在初夏播種的,因氣溫高,可在早晚揭膜通風,並加厚蔭棚頂上的覆蓋物來降低溫度。檢查補種:播種後10天左右要檢查發菌情況。發菌正常的,菌種塊上的白色絨毛狀菌絲有0。6~ lem長;如果菌種塊上的白色菌絲不明顯,或菌種塊變黑、發臭,說明已感染黴菌,應及時處理,進行補種重新接種。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2)出蓀期管理

經發菌管理,菌絲不斷增殖形成索狀,並爬上料面,說明已由營養生長轉人生殖生長。此時菌索尖端出現呈米粒狀的原基,很快會發育成菌蕾。這期間的管理,要抓好以下四個方面:水分管理:①菌蕾形成期:每天向空間噴——次霧水,噴水後罩緊薄膜,保持空氣溼度在85%以上,見膜內呈霧狀並掛滿水珠為宜。夏季氣溫達35℃時要加厚蔭棚覆蓋物,減少水分蒸發量。②菌蕾發育期:早晚各噴水一次,空氣溼度提高到90%以上(見膜內霧狀水珠往膜兩邊流下)。如果基質含水分不足,要適當增加噴水次數。③破蕾撒裙期:每天早晚各噴水一次,空氣溼度提高到95%。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溫度管理:以長裙竹蓀為例,子實體生育溫度23 ~ 32℃,春播的在適宜條件下,從現蕾到子實體成熟僅30天左右,自然出蓀期在6-9月份,如果氣溫高於35℃,空氣溼度低,破口則困難,或菌裙黏結不易下垂,這就應加厚棚頂覆蓋物,並於早晚揭開弓棚薄膜通風,中午開啟罩膜兩頭透氣,早晚向棚頂噴水及在唯溝灌淺水降溫。

通風管理:子實體生長髮育階段要有充足的氧氣,因此出蓀期每天上午要通風30分鐘,氣溫高時早晚各通風1次,中午氣溫高時開啟弓棚兩頭薄膜透氣,午夜揭開四周薄膜通風,並開啟蔭棚南北向蓋物的通風口對流。

光照管理:幼蕾期或春季氣溫低時,應拉稀棚頂覆蓋物,引光增溫;菌蕾伸長期或氣溫略高時,日照短的山區,蔭棚應調為“三陽七陰”,日照長的平原,以“二陽八陰”為好。子實體形成期,陰多陽少適於撤裙,也可減少水分蒸發,避免基料乾涸。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四、採收與加工

竹蓀採收是否適期,方法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商品幹蓀的質量等級,左右著竹蓀價格的高低。

1.採收適期

竹蓀從現蕾到採收需30天左右,但從菌蕾破殼到子實體成熟僅3-8小時。因此,竹蓀採收-一定要適時,最佳的採收期是:菌。裙完全張開,孢體尚未自溶時。竹蓀破蕾是有規律的,每天早晨6~9點,中午過後菌裙即萎縮。所以在出蓀期間每天早晨要檢視栽培場地,一旦菌裙張開,搶在孢體自溶前立即採收,這樣不僅可保證竹蓀的質量,而且還可避免子實體腐爛後的黏液汙染床面,影響下潮竹蓀菌蕾的形成。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2.採收方法

先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菌蓋,輕輕一扭再往上一提即可摘下菌蓋;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菌托,也輕輕一扭再往上一提,整株竹蓀就被採下,最後用食指插入菌柄與菌托之間,輕輕一挖即可剝下 菌托。也可用鋒利的小刀,從菌托底部切斷菌索,採下子實體,隨即用手指剝除菌蓋和菌托,將完好的子實體小心地放在籃裡。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在採收過程中,如果碰到有菌裙不張開的,可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未張開的部位,輕輕一捻,菌裙則可撒開。如果採下的子實體有汙染孢體或泥土,可取柔軟的毛刷用清水洗淨。在採收和清洗過程中,要保護好菌裙和菌柄的完整,不可弄斷撕破。菌蓋和菌托分別放在籃裡,菌蓋要洗去殘留的孢體,菌托要洗去表面泥土。採下的竹蓀要及時送廠進行乾製,最好在3小時內開始加工,切勿久置過夜,以免降低品質(每推遲2小時乾製就要降低半個到一個等級)。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3.烘乾注意事項

竹蓀吸收煙霧能力強,採用木炭或煤直接火烘乾時,應除去煙霧,烘房烘要通風排溼,上面要設排溼口,下面要用通風口或鼓風機。烘篩要洗淨曬乾,塗一層薄薄的豬油,防止竹蓀烘乾後粘在篩上,不易取下。竹蓀幹品易碎,應於烘乾篩一起取出,經20~ 30分鐘回軟後再包裝,防止破碎。無論是曬乾、脫水、烘乾的竹蓀幹品,將竹蓀按大小、色澤、完整程度分級,於當天立即包裝塑膠小袋內,即成商品竹蓀。

竹蓀人工栽種,菌種下地才半個月,菌絲長勢槓槓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內容,種植戶可以多參考參考,或者大家想了解哪方面三農知識及技術,都可以留言評論,筆者會根據實際情況來為大家解惑。創作不易,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筆者以及積極留言評論轉發,謝謝大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