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古代“封禪”活動的興起與廢除,背後反映出什麼政治意義?

  • 由 柳婉月 發表于 綜合
  • 2021-10-21
簡介(二)武則天嵩山“封禪”,打破歷史武則天統治時期,國家的經濟政治仍在不斷髮展,作為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她的“封禪”也與以往不同,打破了歷朝歷代只有男性主持國家祭祀典禮的傳統,也打破了泰山作為“封禪”唯一地點的地位,決定“封禪”的地點在嵩山

古代封禪是什麼意思

古代“封禪”活動的興起與廢除,背後反映出什麼政治意義?

引言:

“封禪”,是古代皇帝與天、地通話的儀式。作為國家最高的一項祭祀活動,融合了國家政治,神仙思想、陰陽五行、經濟文化等多方面的思想內涵。從古至今,歷代帝王的“封禪”因經濟、政治、文化和地理因素等原因,幾乎都在泰山舉行。

但又因為各種原因,由秦始皇興起的“封禪”,到唐朝後逐漸衰弱,宋代後逐漸消失,明清徹底廢除。今天,我們透過這篇文章來討論“封禪”興起與廢除背後的政治意義變化。

秦始皇時期,“封禪”興起

(一)表示國家的大一統

據可考證的史料記載,“封禪”最早由秦始皇在泰山舉行,而秦始皇作為我國古代第一位大一統國家的帝王,統一了六國。有這一先例,以致後來並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有資格舉行“封禪”,一定要一統天下的帝王才有資格。

古代“封禪”活動的興起與廢除,背後反映出什麼政治意義?

(二)證明自己統治的正統地位

秦始皇統一天下是透過武力征服六國,各國只是在實力上屈服,其實內心並沒有承認。秦始皇似乎也擔心這一點,

為了鞏固統治,所以秦始皇就效仿上古帝王的“四方巡狩”制度,想要透過一場隆重的儀式來彰顯自己的開闢歷史的功勞,同時也向征服的國家的子民表明,自己一統六國,靠的是上天的意志,自己的統治地位才是正統的。

(三)“封禪”作為國家興旺,天下太平的標誌

“封禪”還源於人們對自然的的崇拜和敬畏,後來由於統治者的宣傳,自然現象便於國家治理聯絡在了一起,以至於人們相信,國家的興亡更替與虛無縹緲的天意聯絡在一起。

古代“封禪”活動的興起與廢除,背後反映出什麼政治意義?

國家治理的好,就會天下太平,才能成功“封禪”。秦始皇完成國家大一統時候舉行“封禪”,漢武帝要結束漢朝以來70年邊境問題之際舉行“封禪”,唐高宗有“永徽之治”、唐玄宗有“開元之治”……。他們的“封禪”來的“實至名歸”,於是“封禪”就成了統治者宣揚自己的功績,表示天下太平,穩定民心,鞏固統治的政治手段之一。

唐朝時,“封禪”原有的意義逐漸衰弱

(一)最有資格的唐太宗,五次“封禪”失敗,文治武功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間,文治武功,可他五次提出“封禪”都未能成功舉行,表明當時的政治十分混亂。

第一次,是在貞觀初年,這時是他剛剛接手這個國家的時候,各項事情都未完成,民生凋敝,百廢待興,而“封禪”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暫時被擱置;

古代“封禪”活動的興起與廢除,背後反映出什麼政治意義?

第二、三次,是因為唐朝是在經歷幾個朝代的戰亂後建立起來的,“封禪”的相關禮儀制度都幾乎消失,為了完善相關禮儀制度,耗時太長而被擱置;第四次,遇到天災,碰上“彗星之變”,被取消;第五次,遇上人禍,邊境戰亂再生,內地災禍不斷。

唐太宗時期,由於天災、人禍不斷降臨,導致“封禪”多次被議,又多次擱置,可在這個時期的政治仍取得了不菲的成就,說明“封禪”,已不再成為必須,而變成了錦上添花的物品。

(二)武則天嵩山“封禪”,打破歷史

武則天統治時期,國家的經濟政治仍在不斷髮展,作為歷史上的第一個女皇,她的“封禪”也與以往不同,打破了歷朝歷代只有男性主持國家祭祀典禮的傳統,也打破了泰山作為“封禪”唯一地點的地位,決定“封禪”的地點在嵩山。其實這與當時的政治變化密不可分。

古代“封禪”活動的興起與廢除,背後反映出什麼政治意義?

一方面,唐朝中葉時期,各個世家大族,都舉家移居京城,長安、洛陽等地,使得這些地方成了前所未有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打破了以往政治、文化中心不在一處的局面。文化中心的不斷遷移,使當時的人們對“封禪”的地點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而因為嵩山“六合之中”的特殊地理位置,更是得到不少人的推崇。

另一方面則是來自於武則天的個人喜好。她認為自己與周天子有著淵源,周武王曾在嵩山祭天,所以她才會決定在嵩山“封禪”。

武則天時期,因為歷史原因和自身當政的影響,“封禪”徹底打破了以往歷史,這次的“封禪”,不僅地點改變,而且見證了一個唯一一個女性當權的朝代的誕生。

古代“封禪”活動的興起與廢除,背後反映出什麼政治意義?

(三)唐玄宗“封禪”泰山,成為李氏天下回歸的象徵

唐玄宗李隆基封禪泰山,頗有撥亂反正之意。因為在唐玄宗眼中,武則天是一個篡位者,所以她“封禪”的嵩山肯定不能再用,為了彰顯自己穩坐江山的正統地位,所以決定在泰山“封禪”。

宋代“封禪”意義的消失

這個主要發生在宋代,因為宋代的重文輕武,導致軍事力量衰弱,沒有能力統治全國,於是這時出現兩個朝代並行的局面——大宋、大遼,被後世稱為南北朝。

當時的宋朝皇帝為了向世人說明自己的正統地位,於是組織大臣,根據古代“封禪”禮儀,總結出“正統論”——自己身在“封禪”之地,繼承漢族,當為正統。至此,“封禪”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到後來,這項祭天儀式就逐漸不為皇帝重視了。

明清時期,“封禪”被廢除

宋代“正統論”的確立對中國古代政治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此,“封禪”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義,一個王朝的興亡更替就不再與虛無縹緲的天意有聯絡,統治者的實際統治才能開始逐漸被關注,傳統儒家的“君權神授”觀念開始逐漸被消解。明清以後的歷代帝王,也都不再舉行“封禪”。

古代“封禪”活動的興起與廢除,背後反映出什麼政治意義?

總結:

封禪的興起與廢除,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封建王朝的政治文化變遷,“封禪”由秦始皇興起,到唐朝後逐漸衰弱,宋代後逐漸消失,明清徹底廢除,其實反映的是皇權在長達千年的不斷演變中逐漸擴大。

對皇帝來說,證明自己“受命應天”的正統地位也就變得沒有那麼重要了。而且,隨著歷朝歷代的制度變化,這項儀式也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所以,“封禪”也逐漸從帝王們趨之若鶩的祭祀大典,成為一個錦上添花的物品,淪為儒“不著於經”的瀆天淫祀,明清時期被歷代帝王所廢除,逐漸消逝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參考文獻:

1.《泰山文化淺析之帝王“封禪”》

2.《“封禪”的起因》

3.《泰山“封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