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自然地理中容易混淆的概念,你都能分得清麼?

  •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綜合
  • 2021-07-24
簡介25、沙漠化與荒漠化沙漠化:是指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由於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是原來非沙漠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環境的變化過程

陡峻是詞嗎

自然地理中容易混淆的概念,你都能分得清麼?

1、地方時、區時、時區、北京時間、國際標準時間

地方時:因經度不同的時刻。地球上有無數個地方時。

時區:1884年國際上採取了全世界按統一標準劃分時區,實行分割槽計時的辦法,將全球分成24個時區,其中東西12區各半個時區。

區時:國際上規定每一時區都採用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標準時間,這種時間稱為區時。

北京時間:我國統一採用的標準時間,等同於東8區的區時,或東經120度的地方時。

國際標準時間:中時區的區時,即格林尼治時間。

2、日照、太陽輻射強度、熱量、氣溫

日照: 指有太陽光照射的時間,取決於白晝時間和雲量狀況。

太陽輻射強度:是指1平方釐米的面積上1分鐘內所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其影響因素主要是:太陽高度角和大氣透明度。

熱量:指的是由於溫差的存在而導致的能量轉化過程中所轉移的能量。而該轉化過程稱為熱交換或熱傳遞。熱量的公制為焦耳。

氣溫:指大氣的冷熱狀況,是地面氣象觀測規定高度(即1。25~2。00米,氣溫預報國內為1。5米)上的空氣溫度。與太陽高度、大氣溫室效應有關。

3、太陽高度與正午太陽高度

太陽高度:是太陽高度角的簡稱,是表達晝夜狀況的指標,大於0為白晝,小於0時為黑夜,等於0時在晨昏線上。正午太陽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陽高度,是太陽在上中天的高度或地方時為12點時的太陽高度。

太陽高度的分佈特點是從某一點向四周遞減,如北京時間6月22日12點時,全球太陽高度的分佈規律是:由北緯23度26分,東經120度向四周遞減;而正午太陽高度的分佈規律是由某一條緯度向南北兩側遞減,如12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的分佈規律是:由南迴歸線向南北兩側遞減。

4、今天、昨天與白天和黑夜

今天、昨天:是地球表面以日界線(0時刻經線與180經線)為界的日期在空間上的劃分。

白天和黑夜:是以晨昏線為界限的地表的空間劃分。

自然地理中容易混淆的概念,你都能分得清麼?

5、冬至日與近日點、夏至日與遠日點

地球繞太陽執行的軌道(黃道)為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太陽位於橢圓的兩焦點之一。

每年1月初,地球離太陽最近,這個位置叫近日點;7月初,地球距離太陽最遠,這個位置叫遠日點。

由於黃赤交角的大小和地軸的宇宙空間指向,在一定時期內可以看做是不變的,因此,一年當中太陽直射點相應地在南、北迴歸線間往返移動。

每年12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南迴歸線上,這一天稱為冬至日;每年6月22日前後,太陽光直射在北迴歸線上,這一天稱為夏至日。

冬至日時,地球並非在近日點,而是逐漸接近近日點,夏至日時,地球並非在遠日點,而是逐漸接近遠日點。

6、熱力原因與動力原因

三圈環流中氣壓帶的形成原因。極地高氣壓與赤道低氣壓是由於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稱為熱力原因;副熱帶高氣壓帶與副極地低氣壓是由於空氣聚集下沉或輻合抬升而形成的稱為動力原因。

7、大陸性氣候與海洋性氣候

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而形成的氣候差異,其在降水總量、降水的季節分配和年際變化、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最冷最熱月出現的月份方面存在明顯差異。

8、亞熱帶季風氣候與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均由海陸熱力性質差異而形成,季風性溼潤氣候沒有季風氣候典型,也就是夏季氣溫可能沒有季風氣候高,降水也沒有季風氣候集中,冬季氣溫稍高,降水也稍多。

9、海陸風、山谷風、季風與季風氣侯

海陸風:是由海陸之間的氣壓日變化而引起的,僅出現在濱海地區,是一日之內風向轉變的現象。

季風:是由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所導致的海陸之間氣壓中心的季節變化(或氣壓帶和風帶位置的季節移動),而引起的一種大範圍盛行風向隨季節有顯著變化的風系。

但有季風的地區不一定就形成季風氣候,只有在海陸對比顯著、風向變化明顯的熱帶、副熱帶和溫帶大陸東岸的季風區分佈的才是季風氣候。

山谷風:由山頂與同一高度的自由大氣熱力性質差異而形成的區域性地區的風。白天由山谷吹向山坡,夜晚由山坡吹向山谷。

10、焚風與乾熱風

焚風:沿著背風山坡向下吹的熱幹風叫焚風。當氣流越過山脈時,在迎風坡上升冷卻,起初按幹絕熱直減率(即1℃/100米)降溫,當空氣達到飽和狀態時水汽凝結,氣溫就按溼絕熱直減率(即0。5-0。6℃/100米)下降,大部分水分在山前降落。

過山頂後,空氣沿山坡下降,並基本上按幹絕熱直減率(即1℃/100米)上升,導致山地背風坡氣溫高於迎風坡,因而形成焚風。

乾熱風:是一種高溫乾燥並伴有一定風力的農業氣象災害。

11、暴雨與風暴潮

暴雨:24小時降水量在50毫米以上的降雨稱為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風暴潮:由於風暴或颱風等引起的海水迅速上升的現象。

12、氣候的要素與氣候形成因子

氣候的要素:指氣溫、降水、氣壓和風,其中主要是氣溫和降水;

氣候的形成因子:指影響氣候的要素,有太陽輻射、大氣環流、下墊面狀況和人類活動等。

13、寒潮與寒流

寒潮:氣象災害的一種。

寒流:洋流的一種,與暖流相對。

14、風化作用與侵蝕作用

風化和侵蝕都是對岩石的破壞作用。但風化作用相對侵蝕作用來說是在靜態下比較緩慢地進行的,短時間內不易被人們覺察,如溫度的變化引起岩石的崩解,而侵蝕是在較為明顯的動力作用下進行的,易於察覺,如流水的侵蝕作用。

15、地質作用、地質構造與構造地貌

地質作用:由於自然界的原因引起地殼及其表面形態不斷髮生變化的作用。可以分為內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地質構造:地殼運動引起的地殼變形變位,有褶皺和斷層。

構造地貌:由地球內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質體與地質構造控制的地貌。

從宏觀上看,所有大地貌單元,如大陸和海洋、山地和平原、高原和盆地,均為地殼變動直接造成。

但完全不受外力作用影響的地貌,如現代火山錐和新斷層崖是罕見的,絕大多數構造地貌都經受了外力作用的雕琢。

16、水資源、水利資源與水力資源

廣義的水資源:是指水圈內的水量總體。狹義的水資源則是指能為人類直接利用的淡水。

水利資源:指能被人類控制或基本控制的應用於灌溉、給水、發電、航運、養殖等方面的用水。近年來常以“水資源”一詞替代、包容“水利資源”。

水力資源:屬於水利資源的範疇,通常指天然河流或湖泊、波浪、洋流所蘊藏的動能資源。

自然地理中容易混淆的概念,你都能分得清麼?

17、土壤、土地與土地資源

土壤:是陸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夠生長植物的疏鬆表層。

土地:比土壤內涵豐富,除土壤外,土地還包括尚未形成土壤的岩石和岩石風化物。因此。土地是一個廣泛的概念。

土地資源:是對人類利用而言的,指人類在目前和預見到的將來能開發利用的各種型別的土地。它既具有土地的自然屬性,又具有土地的社會屬性。

17、厄爾尼諾與拉尼娜

厄爾尼諾: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偏高的現象。

拉尼娜:赤道東太平洋海水溫度異常偏低的現象。

18、流水侵蝕作用與水的溶蝕作用

流水侵蝕:是流動的水對坡面、河槽等產生的沖刷作用。

溶蝕:指溶解二氧化碳的水對石灰岩等產生的溶解侵蝕作用。

19、草原、草地與草場

草原:指生長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旱生、半旱生的多年生 草本植物佔優勢的植被。

草地:指被覆草原、草甸等植被的土地。草場:指用以畜牧的草原、草甸等的統稱。草地屬於土地資源,而草原、草場屬於生物資源。

20、滑坡與泥石流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體或者巖體,受河流沖刷、地下水活動、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響,在重力作用下,沿著一定的軟弱面或者軟弱帶,整體地或者分散地順坡向下滑動的自然現象。俗稱“走山”、“垮山”、“地滑”、“土溜”等。

泥石流:是山區溝谷中,由暴雨、水雪融水等水源激發的,含有大量的泥砂、石塊的特殊洪流。

其特徵往往突然暴發,渾濁的流體沿著陡峻的山溝前推後擁,奔騰咆哮而下,地面為之震動、山谷猶如雷鳴。

在很短時間內將大量泥砂、石塊衝出溝外,在寬闊的堆積區橫衝直撞、漫流堆積,常常給人類生命財產造成重大危害。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重力、風力等外營力作用下,水土資源和土地生產力的破壞和損失,包括土地表層侵蝕和水土損失,亦稱水土損失。”

21、氣流、風、風向

氣流:空氣的運動現象,包括上升、下沉和水平運動。

風:大氣的水平運動。

風向:風的來向。

22、陽坡與迎風坡

陽坡:朝向陽光的坡面。

迎風坡:朝向來風的坡面。(多指迎暖溼氣流的坡面)

23、地形,地勢、地貌、地形區(地形單元)

地形:指地表的起伏狀況,一般分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丘陵。

地勢:指地表海拔的高低變化趨勢,可透過等高線的值或河流流向確定。

地貌:指地形和地形成因的總稱,廣義分為內營力 地貌與外營力地貌,具體可分流水地貌(沖積扇地貌、喀斯特地貌、黃土地貌丹霞地貌等)風力地貌(雅丹地貌、沙丘地貌等)

內力地貌:褶皺地貌,斷層地貌,岱崮地貌等。

地形區(地形單元):指某地的具體名稱

24、灌溉農業與農業灌溉

灌溉農業:是在乾旱半乾旱地區,因為降水較少,主要依靠地下水、河流水等水源發展的農業。

在我國主要分佈在西北地區的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和河西走廊,主要農作物為春小麥。

河套平原和寧夏平原引黃河水,有“塞外江南”之稱。河西走廊依靠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農業灌溉:泛指以水澆田的農業。主要透過各種農用水利灌溉設施,滿足農作物對水分的需要,調節土地溫度、溼度和土壤空氣、養分,提高土地生產能力。

是一故遍佈世界各地,特別是在大江大河兩岸,如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南美洲的亞馬孫河、亞洲的長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都發展了灌溉農業。

中國的農業灌溉,自古以來就很發達。早在戰國初期,即興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的大片農田得到灌溉,至今仍在發揮效益。

25、沙漠化與荒漠化

沙漠化:是指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由於自然因素和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生態系統的破壞,是原來非沙漠地區出現了類似沙漠環境的變化過程。

荒漠化:是由於大風吹蝕,流水侵蝕,土壤鹽漬化等造成的土壤生產力下降或喪失,有狹義和廣義之分,起源於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非洲西部撒哈拉地區連年嚴重乾旱,造成空前災難,“荒漠化”名詞於是開始流傳開來。荒漠化最終結果大多是沙漠化,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嚴重的國家之一。溼潤和半溼潤區的石漠化也屬於荒漠化範疇。

理解誤區

荒漠化:過去我們常理解為“沙漠不斷擴大,把沙漠裡的沙子擴散到越來越廣的肥沃土地上去”,這是不準確的。

版權宣告: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