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綜合

經濟與資源環境穩定健康發展,是資源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 由 末時財經 發表于 綜合
  • 2022-12-10
簡介國內外對於資源型區域發展水平的評價研究成果甚多,但大多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研究,包括經濟、生態、社會等方面

什麼是區域可持續發展

資源型區域生態經濟協調發展評價。

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有序、穩定健康的發展,是資源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其重要內容,其發展水平不僅是資源型區域發展過程中所存在問題的量化指標,同時也是衡量和評價資源型區域發展層次的測度方法。

經濟與資源環境穩定健康發展,是資源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國內外對於資源型區域發展水平的評價研究成果甚多,但大多是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進行研究,包括經濟、生態、社會等方面。針對研究內容,重點選取生態和經濟角度,從評價指標體系和研究方法兩方面進行綜述。

(1)資源型區域發展水平指標體系。

1992年《21世紀議程》的透過,標誌著可持續發展成為人類在現實中對於生態環境和經濟發展做出選擇和行動的指導方案,與此同時也催生了世界各國和組織建立並運作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其中,國際上以生態、經濟關係為側重的指標主要有:

①經濟角度,用於衡量經濟活動所造成的、貨幣化之後的自然資源消耗和環境損失,以真實儲蓄率和綠色GDP核算體系為代表;②生態角度,用於描述自然界可以為人類活動所提供的資源量,有全球淨初始生產力、生態足跡和生態服務指標等;

③系統角度,側重於突出自然、經濟和環境三者之間的統一協調和共同發展,維持各部分的動態平衡關係,如驅動-狀態-響應模型、驅動-壓力-影響-狀態-影響-響應以及我國提出的可持續能力指標體系等。

經濟與資源環境穩定健康發展,是資源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國內學者也紛紛對資源型區域發展水平進行了定量分析,但大多是針對可持續發展水平的評價。喬家君等從系統功能的角度出發,構建了包含區域發展度、開放度、發展協排程、發展均衡度、發展調控度、發展效率、發展潛力等共71個指標的指標體系,對河南省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評價。

更多研究成果則是基於社會、經濟、環境和資源四個方面來構建指標體系,或在此基礎上增加其他評價內容,區別之處在於所含具體指標的數量和指標內容不盡相同。如胥衛平等、李長華等在研究中考慮了人口增長,對資源枯竭型城市人口、經濟、社會、資源和生態環境5大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作出評價

項涇渭結合可持續發展理論和技術創新理論,認為智力也是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構建了人口、經濟、社會、資源和智力5方面的指標,並透過層層加權的指標合成來綜合評價礦業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萬會應用熱力學熵理論,增加了科教和自然條件兩方面,構建了共6方面包含76個評價指標的指標體系;

朱明峰則構建了基於社會、經濟、環境、資源、科教、管理和綜合支援這7個支援系統共187個指標的評價體系;楊振超認為生態的迴圈與重建也應該是影響資源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要素,因此將生態納入評價範圍,構建了考核淮南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狀況和發展趨勢的指標體系;

經濟與資源環境穩定健康發展,是資源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李志賢認為制約資源型城市的因素是產業層和企業層以及人口、環境問題,因此針對西部油氣資源型城市構建了描述產業、油氣產業、人口、環境和企業5個方面發展水平的指標體系。

(2)資源型區域可持續發展水平評價方法。

國內學者評價資源型區域發展水平時常採用熵值法、模糊綜合評價法、層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生態足跡法、物質流分析等方法。臧淑英、張志斌等、陳晨將生態足跡模型引入評價系統分析了資源型城市的生態足跡和生態承載力,並以此來判斷其可持續水平。

奚青梅以AHP綜合評價法為基礎對平頂山的發展水平進行了評價,認為隨著經濟總量和增長速度的逐年上升,平頂山的資源和環境支援能力逐年下降。

張永凱、萬會、郝傳波、劉學、汪克亮等用熵值理論分別對煤炭資源型城市和乾旱區資源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進行了實證研究和綜合評價,認為我國大部分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狀況並不樂觀,並結合實際情況檢驗了評價結果,證實了此評價方法的有效性;

經濟與資源環境穩定健康發展,是資源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烏蘭從區域系統協調統一的思路出發,結合系統協調狀況和系統發展水平兩方面資訊構建了礦區系統協調發展度模型,運用模糊綜合評價方法,對煤炭礦區經濟發展與資源管理、經濟發展與環境容量水平進行了定量分析;

齊義軍等綜合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比較了內蒙古、山西和黑龍江的可持續發展水平,並提出可持續發展水平達到0。5以上即可被認為實現了資源詛咒的破解。

除以上方法外,還有學者應用其他方法同樣對資源型區域的發展水平做出了評價。李春民等提出了基於神經網路的綜合評判方法,將BP神經網路方法與層次分析方法相結合建立了三層B-P神經網路評價模型來評價礦業城市可持續發展。

董鋒則以改進的綠色GDP和真實儲蓄率分析方法為基礎,結合灰色關聯法,將生產中固定資產的折舊、資源消耗和汙染帶來的損失也納入計算,對黑龍江大慶的發展水平進行評價,並得出經濟指標貢獻高於資源環境貢獻的結論。

經濟與資源環境穩定健康發展,是資源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曾麗君等構建了資源型城市與科技產業協同發展的系統動力學模型,透過對該模型執行政策模擬,得出“政產學研資介”一體化運作有助於實現產學研的協同創新,同時也是實現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政策實施的最佳模式。

以上相關研究成果無疑為資源型區域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經驗,但是透過綜述發現研究中仍然存在著幾點不足之處值得進一步探討與完善:

(1)目前我國資源型區域經濟發展方式已經取得相當的進展,但經濟快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以資源消耗和環境汙染為代價。尋求經濟發展、資源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三者之間的平衡點是實現資源型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研究的重點內容,因此應該以更全面的視角對資源、環境、社會、經濟、技術等多方面加以綜合考慮。

國內外以資源型區域為物件的研究成果雖多,而現有研究大多缺乏系統思想,尤其是缺乏對經濟、資源、環境三者之間關聯性的分析,往往將其割裂開來側重於對經濟系統的研究。以生態經濟學的視角、從系統論的觀點出發,真正將資源型區域視為一個有機整體來研究發展中生態與經濟問題的成果並不多見,在研究視角方面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經濟與資源環境穩定健康發展,是資源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2)對於資源型區域經濟發展方式問題,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和迴圈經濟都是為解決資源、環境危機而出現的經濟形態,也是實現資源環境約束下資源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指導理念和有效途徑。但生態經濟又與以上三種理念不同。

生態經濟學認為生態系統對資源供給的有限性與經濟系統對資源需求的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是貫穿經濟發展整個過程的矛盾,而解決這個矛盾的有效辦法就是生態經濟發展模式。因此生態經濟更強調生態與經濟的協調與可持續發展,更強調宏觀層次的、整體的經濟發展模式轉變。

(3)資源型區域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自然資源與生態環境對經濟增長的約束難題,但是對於難題的邏輯關係並沒有進行梳理。事實上經濟增長與資源與環境之間的作用關係和物質能量流向並不相同:

自然資源為經濟增長提供原材料,物質能量從生態系統進行經濟系統,造成資源損耗;生態環境接受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廢棄物,物質能量從經濟系統進入生態系統,對環境造成汙染。

經濟與資源環境穩定健康發展,是資源型區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

以往的研究成果大多數是從一對一的角度,即經濟與自然資源、經濟與生態環境之間的關係進行分析,並沒有將兩者進行綜合研究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對資源型區域經濟發展中與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雙向互動關係進行深入全面地分析,進而提出破解難題的思路和對策。

(4)資源短缺和環境壓力是制約資源型區域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就是為了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減少物質消耗並減輕環境負荷,實現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

生態經濟效率作為生態經濟學的核心指標之一,能夠對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加以綜合考慮,是一種綜合測度指標。然而在對資源型區域生態經濟協調發展進行評價時很少有人從這一角度建立評價指標體系。

結語

另外,資源型區域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面臨的是多層次、多因素的問題,而現有文獻中評價方法與指標體系大多比較單一,或從某一維度,或整合兩種維度對資源型區域的發展水平進行評估,評價的角度不夠全面,構建了三維整合評價方法,並設立了相應的評價指標體系,用以彌補當前研究中的缺陷與不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