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據說這篇講話獲得10萬+閱讀,它為何如此受歡迎?有何高明之處?

  • 由 文知園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10
簡介湘江,宛如一條游龍,在長沙城蜿蜒曲折,一路逶迤,款款北去,流淌著三千年薪火相傳的湖湘文脈

體用兼賅表裡如一是什麼意思

第一任職是一個專職從事公文寫作的頭條號,專注於介紹常用公文的寫作技巧與方法。寫作專欄《100堂應用寫作課》受到3000+老師的肯定和訂閱,普遍反映乾貨多、很實用、有幫助。歡迎老師們點選訂閱,與我們一起學習公文寫作。現在訂閱專欄有意想不到的巨大福利贈送,活動時間有限,請速速加入我們並聯系我們(透過頭條私信)!!!訂閱專欄請點選下方卡片,訂閱前請一定先關注我們,迷路時才能順利找到我們哦!!!

在長沙的秋韻裡幸福相約

(2019年9月28日)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時光的年輪,再一次輾過秋的曠野,那秋聲裡的收穫與喜悅,秋色裡的明媚與燦爛,秋韻裡的倜儻與斐然,全都沉靜於相約長沙的恬淡與悠然。今日的長沙,秋日靜好,徜徉在這座全國唯一歷經三千年而城名城址不變的歷史文化名城,賞麓山紅楓,領略“霜葉紅於二月花”的傲然氣節;乘一葉扁舟,感受“千古湘江一寸心”的文脈傳承;立橘子洲頭,激揚“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奔放意氣;登天心古閣,心惟“萬家燈火總關心”的憂樂情懷,“山水洲城”的獨特氣質便在不知不覺中溢盪開來……

一座城,有名山自顯風骨。

南北朝時《南嶽記》言:“南嶽周圍八百里,回雁為首,嶽麓為足”,嶽麓山由此得名。嶽麓山聳峙於長沙湘江西岸,為南嶽72峰之一,經過歲月的淬鍊,早已成為融儒、佛、道為一體的文化名山。“藏之大麓面江開,背倚名山納楚材”,是莘莘學子負籍名山的千載書香;“一亭幽絕費平章,峽口清風贈晚涼”,是愛晚亭四時風光優美宜人的生動寫照;“巖間古剎依山轉,谷口晴雲滿樹來”,是麓山古寺悠悠鐘聲啾啾鳥鳴的婉轉和唱;“對雲絕頂猶為麓,求道安心即是宮”,是雲麓宮盡享道家曠達安然的自我修煉;“岣嶁山尖神禹碑,字青石赤形模奇”,是禹王碑刻真實記載大禹治水的豐功偉業……更讓人心懷崇敬的是,青山有幸埋忠骨,黃興、蔡鍔、陳天華、蔣翊武、禹之謨……這些從湖湘大地走出的英傑,生前為民族復興鞠躬盡瘁,身後於巍巍麓山魂系故里,護佑著這一方他們的深愛故土,鑄就了這一脈不朽的麓山之魂。

一座城,有江水盡現厚重。

湘江,宛如一條游龍,在長沙城蜿蜒曲折,一路逶迤,款款北去,流淌著三千年薪火相傳的湖湘文脈。“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餘波。”立於嶽麓書院文廟的這一名聯,道盡了湘江水脈與湖湘文脈的血脈聯絡。“浩浩沅湘,分流汩兮。修路幽蔽,道遠忽兮。”2300多年前,屈原於江邊拄杖徘徊,寫下了《天問》《離騷》《九章》等不朽名篇,並在自蹈汨羅江前留下《懷沙》這一懷念長沙的生命絕唱。“造託湘流兮,敬吊先生。”100多年後,賈誼在江畔獨自棲居,寫下了漢賦名篇《吊屈原賦》,投諸湘水,憑弔屈子。“不見定王城舊處,長懷賈傅井依然。”詩聖杜甫於江閣黯然神傷,思接先賢,在湘水之上走完了他悲世憫人的一生……如果說,宋代之前,湘水更多承接的是憂國憂民的楚人情懷;那麼自宋代以來,沿湘水流轉的就是湖湘學派重實踐的務實學風。“衡山何巍巍,湘流亦湯湯。”朱熹慕張栻得胡宏“體用兼賅”之學,自福建沿長江、湘水千里而來,與張栻會講兩月之久,奠定湖湘文化“知行並重”的特質。“西探指嶽麓,凌晨渡湘流。”王陽明“緬思兩夫子,此地得徘徊”,講學嶽麓書院,納“知行並重”湖湘特質,開“知行合一”心學宗門。“湘近波千纈,湖餘勢一青。”王夫之結廬湘水西岸,自號“湘西草堂”,潛心著書,接“知行合一”心學思想,開“經世致用”學說先河……“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楚文化、湖湘文化的傳承就在湘江的千年吟唱中一程程行深流遠。

據說這篇講話獲得10萬+閱讀,它為何如此受歡迎?有何高明之處?

一座城,有芳洲更添秀美。

湘江在長沙穿城而過,一路拋灑下15座宛如翠螺的洲島,以它們風情萬種的容姿裝點著長沙的四季,用它們豐饒多變的表情記錄著城市的變遷。橘子洲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星城何處最堪留?橘子洲頭風物遒”。這片全球最長的城市內河綠洲,以麓山為屏,與湘水為伴,令人心醉神往。1925年的深秋,風華正茂的青年*,獨立於斯,望著滔滔北去的湘江,寫就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長沙》,抒發了心憂天下、濟世救民的壯志豪情。洲以人傳,詩壯名城。介名山城市間,凌嫋嫋碧波上,橘子洲也因此被譽為“中國第一洲”。而今,青年*的藝術雕塑佇立在橘子洲頭,栩栩如生,守望著這座“萬類霜天競自由”的城市,笑望著“遍地英雄下夕煙”的遊人,見證著“芙蓉國裡盡朝暉”的盛景。

一座城,有歷史倍增風采。

沿著時間軸線回望,櫛風沐雨、涅槃重生的長沙讓人崇敬之情油然而生。長沙的歷史滿是璀璨輝煌。在距今15—2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長沙地區即有原始人類活動。上古時期,相傳炎帝教耕,“崩葬於長沙”;舜帝南巡,“葬在長沙零陵界中”。殷商之世,長沙屬揚越之地,出土於寧鄉炭河裡的四羊方尊,是“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至春秋戰國,長沙地屬楚國;秦初置天下三十六郡,長沙郡即為其一。到了漢代,設長沙國,此時的長沙城,文化璀璨、科技繁榮。上世紀70年代,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一件素紗襌衣,重僅49克,薄如蟬翼、輕若卵幕,用現代工藝都難以仿製。及至之後的走馬樓吳簡、銅官窯彩瓷……都是長沙厚重文化的鮮活註腳。長沙的歷史又可謂命運多舛。身處百戰之地,戰爭與毀滅成為長沙歷史不可迴避的熱詞。“關公戰長沙”的故事流傳久遠,是較早關於長沙的戰爭記錄。南宋建炎四年,金兵滅北宋後進攻長沙,“屠其城而去”。元代至元十二年,元軍圍攻長沙三月之久,最終城破。元末明初,朱元璋和陳友諒在長沙歷經四年鏖戰。近代史上著名的四次長沙會戰,書寫了“一寸河山一寸血”的英勇篇章。“文夕大火”,更是讓這座城市化為灰燼。但一代又一代永不言敗的長沙人,一次次創傷而不氣餒、一場場陣痛而不屈服,“歷經滄桑終不改,洗盡鉛華呈素姿”,長沙留給世人的,永遠是三千年正青春的絢麗芳華。

一座城,有精神方成名邦。

在穿越三千年的歷史滄桑中,長沙早就造就了“心憂天下,敢為人先”的精神品格,生生不息、歷久彌堅。光緒年間,晚清重臣左宗棠來到長沙城南書院讀書,之後在西園北里長住,“心憂天下”就出自左宗棠的對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無論是“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還是“還身天地已千秋,回首中原感百憂”的黃興,古往今來的長沙仁人志士無不胸懷天下,心憂蒼生。“敢為人先”則出自長沙另一段史話。東漢末年,董卓篡漢,關東諸侯遊疑不前,長沙太守孫堅率長沙子弟每戰爭先、抵力死戰,兩度僅以身免,帶領長沙子弟率先攻入洛陽。正是有感於這段英雄史話,唐代詩人呂溫賦詩云:“忠軀義感即風雷,誰道南方乏武才。天下起兵誅董卓,長沙子弟最先來”。如果說“心憂天下”,體現的是長沙人以天下為己任的憂患意識;那麼“敢為人先”,則體現了長沙人敢於嘗試、勇於創新的積極進取精神。“惟楚有材,三湘弟子遍天下;於世無偶,百代絃歌貫古今”。正是秉持著“心憂天下”的憂患意識、“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時務學堂、第一師範、新民學會、《湘江評論》,相繼開中國近代風氣之先;曾國藩、郭嵩燾、楊昌濟、唐才常、*……無不飽飲長沙水、親炙長沙魂,從長沙走向波瀾壯闊的歷史舞臺;長沙縣人田漢寫下的《義勇軍進行曲》,更是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民族解放和復興前赴後繼、英勇奮鬥,成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圖騰。“一部近代史,半部湖南書”,長沙作為湖南的中心,在風雲激盪的百年近代史上寫下了光輝篇章。

湘水流入海,楚雲千里心。

回望來時路,三千年的歷史繪出“萬家煙雨畫圖中”的秋日盛景,呼應亙古而至的歷史文脈,讓我們在長沙的秋韻裡幸福相約,一起感受穿越歷史風煙的詩畫千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