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為什麼練太極拳要特別強調“煉意”?

  • 由 太極那些事 發表于 武術
  • 2022-06-03
簡介從這些論述中,足見煉意是太極拳修煉的首要內容,只有煉好意,才能發揮“心為帥”的作用,統帥形、氣、勁的修煉,使太極功夫逐步提高

練太極為什麼特別強調要放鬆

什麼是意?一般講意即心意、意念、意識、思維。從哲學觀點看,意是頭腦裡的意識,看不見,摸不到,無形無象。從修煉太極拳的角度來說,除了大腦主觀意念外,還有一個區別於大腦意念的“身意”。

為什麼練太極拳要特別強調“煉意”?

“身意”是太極拳修煉到一定程度後開發出來的身體自發應變能力

為什麼要煉意?所謂煉意,就是修煉和運用意念。意念是動作的先導,只有意念正確,動作才能到位。

意念能支配身體運動,這是盡人皆知的常識,但是不同的人意念支配身體運動的靈敏程度是不一樣的,經過修煉的人可以提高意念對身體支配的靈敏度,所以練太極拳特別強調煉意。

透過煉意,一是排除錯誤的意念,讓正確的意念引導練拳,以便少走彎路;二是讓意在太極拳修煉的各個層面上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三是開發人體潛能,把身體練出身意,以提高推手、技擊中的靈活迅速的應變能力。

太極拳不僅是肢體運動,更是心理運動。有太極拳名家論述,“先在心,後在身”,“始而意動,繼而勁動”,“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勢勢存心揆用意”,“意氣君來骨肉臣”,“用意不用力”,“氣未到而意已吞”,“走架、打手招招留心”……從這些論述中,足見煉意是太極拳修煉的首要內容,只有煉好意,才能發揮“心為帥”的作用,統帥形、氣、勁的修煉,使太極功夫逐步提高。

怎樣煉意?拳經講“用意不用力”,但怎樣用意?在哪些方面用意?我認為應從以下五個方面進行修煉和用意,以便充分發揮意的統帥作用。

一、明理是修意用意的前提

太極拳是祖國武術寶庫中的一項優秀遺產,是中華優秀文化的結晶,其理精法密,內涵博大精深,閃爍著中國古典哲學,即陰陽五行學說的光輝,凝結了中醫整體觀和經絡學說、道家養生、傳統武術、古典軍事思想的精華,包含了機械力學、人體力學的原理,借鑑了舞蹈姿勢優美的長處,既有做人之道、養生之法,也有防身技擊之術,是多少代先賢經驗的總結、心血的結晶。所以,要修意,首先應學好拳理拳法。明理,練拳有方向。知法,練拳路子正。“只有心知,才能身知”,只有思想上明白了太極拳的各種規矩,才有正確的行拳意念,才能統帥形體做出合乎規矩的正確動作。否則,沒有規矩的想象、異想天開的動意,或者不合太極拳要求的意念,是根本無法練好太極拳的。這就是所謂的“明理”。

二、悟拳是修意用意的“熔爐”

太極拳是文化拳,內涵豐富,奧妙無窮;不是光憑力氣、不怕勞累,一天苦練幾十遍拳就能成功的;必須開動腦筋,用心思索,從練拳中找感覺,找體會,分辨正誤。拳經中所說只有“默識揣摩”才能“漸至從心所欲”,行話稱之為“悟拳”。所謂悟拳,就是善於琢磨,深悟細練,還要善於總結,揚長避短,這就是修意用意的過程,是提煉真意的“熔爐”。太極功夫由“松”到“通”再到“空”,每一個階段都需要花大量的心意認真體悟,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純、修煉出真功,使太極功夫爐火純青。

三、以意統帥練拳的全過程是用意的主體

要用意調整人與自然的關係。行拳的預備式即無極樁,要用意念調整,達到天、地、人三才合一。氣為陽,透過百會與天相接;體為陰,透過湧泉與地相連,周身毛孔與外界空氣相通。人在氣中,氣在人中,意想天地人混元一體、和諧統一,為行拳創造渾厚的無極狀態,從思想上和身體上做好充分準備。

要用意念控制入靜。意念控制的方法是“以一念代萬念”,只保留一心行拳的意念,排除其他所有雜念。雜念一生,就要立即用意念排除掉,久之思想會慢慢入靜。入靜的好處,一是有利於身體健康,靜能養神,雜念勞神、傷神,內經中“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即指此而言。二是有利於提高練拳效果,培養“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的敏銳聽力。歌日:心靜專一拳藝成,蠅蟲之力分辨清,意注觸處不丟頂,我順人背憑心靜。

要用意指導放鬆。放鬆是太極拳的入門功夫,放鬆是手段,只有放鬆才能內氣暢通,才能練出內勁,有利於整勁的發放。放鬆,一是周身肌肉放鬆,二是骨骼節節放鬆。但初練拳時,往往用的是拙力、僵力,動作生硬。

放鬆的方法是用意不用力,首先是思想放鬆,再用意念指導全身肌肉不用力、骨節鬆開,一旦有力則用意導松。久之,由松入柔,氣勁順達,就可逐步練出太極功夫。訣雲:松而不懈在有“軸”,“軸”在意修;緊而不僵在能彈,彈在體柔。

我們尊重原創,文章與圖片版權屬於原作者。部分文章與圖片推送時因種種原因未能與原作者聯絡上,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聯絡我們,立即刪除處理。感恩原作者的辛勤創作與分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