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為什麼古代漠北在歸統沙俄以後,再也沒有動亂了呢?

  • 由 鮮花暢談歷史 發表于 武術
  • 2022-03-13
簡介就因為沙俄率先掌握了火槍,並在大規模推廣運用下不斷髮展,然後武器發生了代差,徹底破了騎射,讓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們一下就廢了武功

軍旗的軍旗要放哪裡

為什麼古代漠北在歸統沙俄以後,再也沒有動亂了呢?

原因只有一個。就因為沙俄率先掌握了火槍,並在大規模推廣運用下不斷髮展,然後武器發生了代差,徹底破了騎射,讓蒙古高原上的遊牧民族們一下就廢了武功!

火槍火炮齊射下,騎射武藝變得一無是處,再沒有了威力。

一個從未練過武藝,只訓練了三個月的火繩槍手,依託堅壘,在七十步內從容瞄準,手指一扣扳機,就能一發擊殺了一個自幼弓馬嫻熟、身披二重鎧的百戰驍將。

如此一看,遊牧民族豈不就是武功盡廢?曾經驍勇無雙的草原騎兵勇士,理所當然就成了火槍時代的渣。

為什麼古代漠北在歸統沙俄以後,再也沒有動亂了呢?

而明朝時,中國幾與世界同步掌握了火槍火炮,槍炮也大規模進入了明軍裝備序列中,在戚繼光麾下的明軍部隊中,火器與冷兵器編制比例曾高達五比五。

但可惜的是,因為文貴武賤的文化缺陷,加上極度腐敗,大明不但沒有制度化的推廣發展火器,還讓領先於時代的火器,極其窩囊的敗給了騎射。

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一下:

為什麼古代漠北在歸統沙俄以後,再也沒有動亂了呢?

如果明朝萬曆、天啟時代,能改革軍制,根據《練兵實紀》中的操典,把戚繼光對火槍火炮的運用之法當成明軍標準訓練大綱,然後推廣全軍,那就必定引發推動新技術革命。然後,明軍就會與同時代歐洲火槍化軍隊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那樣的話,騎射與鐵甲重騎在明軍面前也會變成渣,世上再不會有滿蒙八旗出現。當然也不會有清朝了。

中國歷史,幾乎就是一部漠南漠北與中原歷代王朝的戰爭史。

為什麼古代漠北在歸統沙俄以後,再也沒有動亂了呢?

數千年來,蒙古高原的大漠南北、東西,剽悍的草原騎士一代又一代興亡更替,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蒙古、女真等等,稱呼一變再變,唯獨騎兵縱橫馳突、來去迅捷如風的特性一如既往。

在中國歷史上,這些部落青壯人人皆為合格騎兵、人人自幼便以弓馬為伍的民族,猶如高懸在中原王朝頭頂的一把利劍。

從先秦至五代的二千年間,中原王朝的尚武之風濃烈,軍功列為國家功勳之首,良家子可憑軍功入仕。

這時候,中國的中原王朝大多數時間,是震得住塞外及漠北的。

論打仗,如果結陣野戰,中原軍隊憑著堅甲利兵,與嚴整的陣形與士卒軍功激勵之下的敢戰、求戰欲驅動下,是從來不怕與漠北騎兵正面對決的!

但是,中原馬不及漠北馬

騎兵天生不足,機動性始終不及。

一旦深入大漠,後勤線拉得過長,就會吃敗仗。

所以,就算強盛如漢唐的大擴張時期,也只能屯田駐軍去掌控西域、漠南,卻始終難於徹底平定漠北。

為什麼古代漠北在歸統沙俄以後,再也沒有動亂了呢?

歷代王朝無法長駐漠北,基本就是以下兩個原因。

(1)漠北,顧名思義為大漠之北,隔著大漠。

漢唐有大舉遠征漠北的能力,卻很難長駐漠北。就因為中原軍隊士卒難適應漠北寒帶氣候,還有後勤補給線漫長。

大軍駐紮沒有辦法去有效維護好橫越大漠的、漫長的補給線。

(2)

漢唐雖兵甲佔優,但仍然是冷兵器對冷兵器,武器沒有代差。形不成摧毀性、碾壓性的優勢。

而駐兵少了,就難以震懾漠北。

所以,中原強盛,漠北稱臣;中原虛弱,大漠南北則趁虛作亂或趁勢入寇,就成了規律。

而沙俄進入了火藥武器時代,在武力上形成了震撼性的碾壓。

為什麼古代漠北在歸統沙俄以後,再也沒有動亂了呢?

曾經為蒙元欽察汗國治下的沙俄,不缺騎兵,也有優良馬種,一路東來,與蒙古高原間沒有大漠隔絕,後勤便利性勝於中原。

沙俄更能適應寒冷氣候,這是很關鍵的。

挾火槍火炮之利東進的沙俄,幾百人兵民兼有的小隊伍,只要彈丸火藥充足,就能步步為營的逐漸推進,像釘子一樣釘在一處,建立一個又一個屯堡。最後便形成了統治。

而驍勇善戰的漠北騎士在火繩槍列隊齊射面前,基本就是一邊倒的捱打局面。

為什麼古代漠北在歸統沙俄以後,再也沒有動亂了呢?

武器的作用。

總而言之,武器雖不是萬能的。

但是,武器一旦形成了代差,再將先進武器運用得法之後,形成的震撼性威懾,可以摧垮千百萬人的扺抗意志,再剩下的,那就只有臣服了。

信與不信,就是這個道理。

例如鴉片戰爭之後,西洋憑數千之眾憑槍炮之利,能在中國橫行萬里,打得八旗精兵膽戰心驚,咸豐帝棄京出逃等等。從此洋人在騎射立國的大清,活成了洋大爺。

曾經橫掃天下的大清都這樣了,如此看漠北諸部,除任人宰割,又還能怎麼辦?

為什麼古代漠北在歸統沙俄以後,再也沒有動亂了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