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這樣的收穫有意思

  • 由 xyhng12869 發表于 武術
  • 2022-01-01
簡介這樣的收穫有意思最近淘到一本《錢玄同傳》,讀了《序》之後,讀到這麼一些內容:錢玄同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就大聲疾呼現代漢語規範化、推廣普通話、簡化漢字、字母注音、文章加標點符號、版式橫排、數目用阿拉伯、採用公曆紀年等具有遠見卓識的建議,成為

16000萬元怎麼讀

這樣的收穫有意思

最近淘到一本《錢玄同傳》,讀了《序》之後,讀到這麼一些內容:錢玄同早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就大聲疾呼現代漢語規範化、推廣普通話、簡化漢字、字母注音、文章加標點符號、版式橫排、數目用阿拉伯、採用公曆紀年等具有遠見卓識的建議,成為中國語言文字改革的先驅。

這說明,五四之前,現代漢語是不夠規範的,普通話沒有推廣,漢字沒有簡化,也沒有現在所說的注音,文章還沒有符號,書籍版式不是橫排,文章當中出現數字也不採用阿拉伯數字,紀元不用公曆。

裡面的一些內容我略懂點兒,比如當時沒有推廣普通話,當時的書籍版式是豎排,當時書籍採用繁體字印刷,當時紀元用農曆。但對於其它幾點,實在一竅不通,帶著好奇與急於找到答案,我沒有繼續讀書,而是登上了網路,開始查詢起來。

對於“現代漢語規範化”,我查到的資料是:語言是不斷髮展變化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新質,淘汰舊質。為了使語言更健康的發展,更好地發揮交際工具的作用,就必須重視規範化工作。現代漢語規範化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使規範明確;二是使規範普及。規範的標準就是普通話定義中規定的: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話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總的規範確定以後,還有許多具體的規範問題需要逐步明確並推廣。對規範化要有正確的認識:1)規範本身也是在發展的,需要適時調整。2)不規範的不等於是錯誤的,典範的作家作品中也有特殊用例存在。 3)對於新的說法要觀察一段時間後決定取捨。

我上師範的時候,幾乎每扇門上都印有“請說普通話”幾個字。等我師範畢業了,普通話的測試開始了。看來,我所走過這段時間所做的事情,恰好是錢玄同先生所提到的“現代漢語規範化”。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全國上下基本上完成了錢玄同先生的一個願望。

至於“字母注音”,主要是為了識字方便。之前,如何認識漢字,採用的一種方法是反切法。關於反切法,可以從一個例子來說明:如“紅,胡籠切”,即取“胡”字的聲母“h”,取“籠”字的韻母和聲調“óng”,拼成“紅”字的音“hóng”。

看來,這種方法的前提是想認讀“紅”,必須先能認讀“胡”和“籠”兩個字。那麼最早時候,人們又是如何認識這些漢字的呢?我聽人說過,就是一個人直接告訴另一個人,這個字讀什麼。畢竟,反切當流行於東漢末年,盛行於唐宋各代。也就是說,在這種背景下,錢玄同先生提出了“字母注音”。現在,我們認識生字,需要查定典,將聲母韻母一拼,再加上聲調,一個生字就解決了,十分方便。

至於寫文章加標點符號,我從小學起就是這樣做的啊,也從未見過沒有標點符號的書籍,自然感覺這個提法挺奇怪的。後來查到了這樣的資料是中國的古籍,沒有類似今天使用的標點。這讓我想起《三字經》裡的“明句讀(dòu)”,就是說“要學會正確劃分句子”。由此可見,讀古籍挺困難的,如果現在讓我們去讀沒有標點符號的文章,那是該怎麼去讀呢?現在錢玄同先生的願望也實現啦!

那麼,錢玄同先生提出“(文章中的)數目用阿拉伯”又是什麼意思呢?之前的文章如果遇到了數字,又是用怎麼書寫呢?查了半天,沒查出相關資料,實在有些遺憾。望看到此稿的讀者不吝賜教,我在此先行感謝。

不管怎麼說,錢玄同先生在這些方面的認識是超前的,因為咱們現在都這樣做了,確實挺方便的。至於對錢玄同先生更為全面的認識,還得等到將全書讀完才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