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太極拳背絲扣的四種練習方法

  • 由 鄉村教師生活 發表于 武術
  • 2021-05-25
簡介大家看,現在我們把注意力既不放在尾閭也不放在大轉子上,也不要想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腳後跟上,我的重心要從右移到左,將右腳後跟使勁往外一旋,腳上腿上的纏絲勁就有了,既簡單又科學

順纏絲功反纏絲功怎樣練

群星 - 正月梅花

群星 - 正月梅花

04:51

來自鄉村教師生活

太極拳背絲扣的四種練習方法

老話講,不懂背絲扣沒入太極門。背絲扣,就是用兩胯內旋來轉換虛實,古人將這種練習方法叫背絲扣。當然,古人對這種練習方法的稱謂並不是統一的,比如有的人叫襠走後弧,大家從後邊看臀部左右畫弧,所以有的人就叫襠走後弧。如果從前面看兩個大轉子左右轉動,重心移動時兩頭高、中間低,所以有的人稱之為襠走下弧、襠走鍋底。這僅僅是不同的稱謂、不同的叫法,它的本質就是用兩胯內旋來轉換虛實。下面跟大家分享太極拳背絲扣的四種練習方法。

第一種就是大轉子的擰轉。大家看我重心在右,我這一擰,蹬地移重心就到了左,左邊移到右邊是同樣的道理。大轉子一擰,身上這個勁馬上就擰到了前腳掌,腿上這個纏絲勁是由外向裡纏的,腳後跟向外碾,蹬地時大拇指後邊那個大肉球能夠吃上勁,這是第一種練法。這種練法有它的好處,也有它的弊病。好處就是練的時間長了能夠把骨盆拉開,腰臀胯就活了。它的弊病是,對我們成年人來說,把腰臀胯練活談何容易!

太極拳背絲扣的四種練習方法

第二種就是尾閭找腳後跟。練習時把意念放到尾閭上,用尾閭去找腳後跟,推動大轉子的旋轉,大轉子一旋,腿上腳上這個纏絲勁就有了。我自己練習的感覺,尾閭找腳後跟就是第一種方法的升級版。古人稱尾閭象鍾錘,動起來象鐘擺,其實說的就是這種練習方法。

第三種就是“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大家還記不記得有一篇文章很短,但是非常的出名,講的是太極拳的起承轉合,一開頭有一句話:“重心向左轉松左胯、重心向右轉松右胯”,如果沒有練過背絲扣是很難理解的,“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和“重心向左移松左胯、重心向右移松右胯”是一回事,說法不同而已。重心往左移,左胯一鬆一沉,就會使骨盆發生傾斜、側稜,促使大轉子轉動。這種方法我練了一段時間,感覺難度很大,主要是沉胯這個度不好把握,沉小了大轉子不動,沉多了大轉子容易上挑,而且其它地方都不能用力。

太極拳背絲扣的四種練習方法

以上三種練習方法都存在一個身法問題,對身法要求比較高,即丹田必須下翻,尾閭必須微微上翹上翻,不然的話臀部不活,找不到尾閭存在的感覺,大轉子動不起來。這種過去練功的身法,讓今天健身的人接受起來很難,更甭說做到位了。

第四種就是“力起腳跟”。大家如果經常看過去的老文章,就會發現有個說法叫“力起腳跟”。這句話和“旋踝轉膝”迷惑了我好幾年,力怎麼能從腳後跟起呢?練了背絲扣我才明白:就是腳後跟向外旋!大家看,現在我們把注意力既不放在尾閭也不放在大轉子上,也不要想沉左臀翻右臀、沉右臀翻左臀,我們把注意力放在腳後跟上,我的重心要從右移到左,將右腳後跟使勁往外一旋,腳上腿上的纏絲勁就有了,既簡單又科學!

太極拳背絲扣的四種練習方法

這個方法非常適合健身人群,練什麼門派的套路都能用,對身法要求不高,重心移動時實腿的腳後跟使勁向外一旋就行了!這種“旋踝轉膝”,即腳後跟外旋帶動的膝蓋內扣,絕對不會傷膝,而且可以根治練拳傷膝的通病,對廣大太極拳愛好者而言,絕對是個福音!但是,要想使兩腳會主動用力,腳上的纏絲勁越來越大,也要下一番功夫。

太極拳背絲扣的四種練習方法

以上這四種方法雖說練法不同,但是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腿腳蹬地能夠使上勁,換一種說法就是借地力,能夠借到大地的反彈力和腳掌作用於地面的反作用力。如果在虛實轉換時腿腳蹬地使不上勁,說什麼都是空的,談什麼都沒有意義!大家如果想把太極拳練好,而且又不傷膝,就在兩胯的內旋上多下功夫!

太極拳背絲扣的四種練習方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鄉村教師生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