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牛頓第三定律揭示:相互作用生死與共

  • 由 創意物理學大師 發表于 武術
  • 2021-12-19
簡介明白這一點,我們知道一對作用力始終都是等值反向的,都是針鋒相對的,生死相懟,初心與終心都是針對,顯性或隱性都會吸引、排斥或者摩擦,這樣我們在言行時,會注意照顧對方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善惡有報”,這些都可以看做牛頓第三定律對情感的

相互作用力什麼時候學的

牛頓運動定律是哲學的思想源泉,牛頓第一定律不生不滅的思想昭示世界萬物的永恆形態,牛頓第二定律變化有道的思想提醒我們注意主體變化的影響因素,牛頓第三定律相互作用的思想讓整個世界處於對立統一的矛盾中。世界是矛盾的世界,也是統一的世界,更是聯絡的世界。

牛頓第三定律的物理學表達:相互作用的兩個物體,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大小變化同時發生、作用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力的性質相同。用中國的一句古話說,那就是“冤有頭債有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相互“死磕”的一對力,總是針鋒相對。

對於“作用”一詞,由於很多人從小到大理解的都是效果、成就,很容易產生誤解。物理學中的“作用”就是發生了力學上的聯絡,木塊的相互作用、磁場的相互作用、電場對電子的作用力、地球對月亮的作用、人對地面的作用等等,都是力學上聯絡的產物。我們也可以換種說法去理解,牛頓第三定律可以表達為:產生力學聯絡的相對力,正力和反力,總是同生同滅、同大同小、性質相同並且等值反向。

正力與反力的這一性質,如同人與人的交往,施善則善施與己身,為惡則惡附於本體,也正如佛教裡的因果迴圈,種因得果,種善因得善果,種惡因得惡果。有所不同的是,相互作用的正力反力總是成對出現的,也是同時消長的,總是針鋒相對的,無論對錯善惡,產生力學聯絡的這一對力自成系統,自建圈子,自我設限,自成閉環,所有的恩怨都在系統的對立統一中解決,不傷及無辜,不殃及池魚,實打實地單挑。

牛頓第三定律揭示:相互作用生死與共

人與地球相互作用,人受力比較明顯

正力與反力的關係可能是相互排斥的

相互排斥的一對力,構成了相互遠離的趨勢,物質含量小、資源缺乏、根基不穩的物體在同等時間內預期退卻更遠。車行萬里,離不開地面的路,車輪與地面的作用使地面給車輪一個向前運動的“推力”,同時,車輪也給了地球一個大小相等的反向的“推力”,汽車跑了很遠的路,而地面未見移動,以其體量龐大之故。飛機是“御風使者”,或許有人只看到飛機的高速前進,沒有看到空氣的退卻,其實每次飛機與空氣作用時,空氣退卻更多,作用的次數多了,奈何空氣數量多,每次推一點,累積起來,我們就看到了高速前進的飛機。輪船航行在茫茫大海,輪船給水一個正力,水就給輪船一個反力,少量多次,單就每次來說,水退得更遠,奈何水無窮無盡,船舶只能在水的作用下反向前行。社會的發展也是如此,王朝的更替有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人和的因素和牛頓第三定律很相似,朝廷待百姓如何,百姓就對朝廷如何,秦末漢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除了陰謀家設計外,人和因素確實都是影響凝聚力、創造力和向心力的決定因素。

正力和反力的關係可能是相互吸引的

中國人崇尚“禮尚往來”,也就是禮的往來向來都是相對的,你對我有禮,我對你有禮,相互之間都有禮。你對我的禮多一些,我對你的禮也多一些,我們這裡所說的往來,雖然物件正確、方向正確、大小正確,在時間上,非同時而是異時,我們把時間軸平移,可以得出與牛頓第三定律相似的結論。兩塊異極磁鐵相互吸引,這是由於這對磁鐵構成了一個完美的磁場閉環,地球吸引萬物,是由於地球的重力,也由於萬物的吸引力,地球同時也被地球周邊的萬物所吸引,這就是萬有引力,宇宙星辰的運轉皆有萬有引力支援。人與人交往,一個點頭示禮回之以點頭示禮,或者回之以微笑示禮、擁抱示禮、揮手示禮、抿嘴示禮、眨眼示禮等等回禮的方式,從人的情感互動來說,牛頓第三定律在此得到了充分利用。

產生一對引力的兩個物體有靠近的趨勢,體量較小質量較小的物體靠近的趨勢更明顯,體量較大質量較大的物體靠近的趨勢更含蓄。人從高處下跳,人靠近地球,而地球未見移動,以其體量質量龐大之故,這裡要說明一點,地球與人之間的相互吸引力時時刻刻都在發生,只是人常得地面支撐,吸引作用沒有表現出來,下跳時才得以動態顯示。“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親情的互動也是如此,慈母朝思暮想的團聚、心心念唸的牽掛都時時刻刻在發生,只是電話鈴聲響起來時才變得明顯。戀愛中的男女,相互吸引對方,產生了一對吸引力,至於誰會愛誰多一點,從牛頓第三定律看來,都是一樣多,只是一方對愛的期望值更大,體量更大,所以感受並不明顯。

正力和反力的關係可能是相互摩擦的

摩擦意味著遲滯、阻滯、阻礙、發熱、消耗等等。相互摩擦的一對力,自然也是遵循牛頓第三定律,物理學中關於摩擦力的定義是:阻礙相對運動或者阻礙相對運動趨勢的力,我們稱之為摩擦力,基於摩擦而產生的一對力,必須要物體間有接觸有壓力,這就意味著這兩個物體必須是近距離接觸,兩個物體都能感受到對方的壓力,兩個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或者相對運動,說簡單一點,你想往東走,我想往西走,你往東走時,我偏要往西走,或者我不動,或者我走得很慢,歸結為一點就是:偏不與你同步。兩個戀人之間會產生摩擦,你要買包我要買螺絲刀,你要逛服裝店我要逛電子城,不同步,所以產生摩擦,從這裡可以看出,摩擦力也可以這樣定義:相互擠壓的兩個物體由於不具備同步運動的條件或者同步運動趨勢的條件而產生的力,稱為摩擦力。

相互摩擦的一對力如果都不動,只是有趨勢有苗頭,不至於導致熱量產生。正如人與人的交往,互相不滿但不行動,不導致不良後果,也就沒有違反法律。相互摩擦的兩個企業,不造謠不誹謗不造成對方法律意義上的利益受損,這兩家企業也會相安無事。相互衝突的兩個國家,可以對峙可以表達,只要不發生戰爭行為,明顯的人身和財產等國家利益不受損,國家間也會平等相處,雖然相互之間的作用力都還存在,因為不曾發生戰爭“做功”的緣故,雙方不至於“發熱”而致使衝突升級。所以說,萬事萬物的摩擦只要是控制在靜摩擦的範圍內,國民的顯性人身利益和財產利益可以得到保障,隱性的利益受到損害則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最好的方式莫過於降低摩擦或者沒有摩擦,這樣就連損害利益的趨勢都避免了。

正力和反力的關係可能是顯性隱性的

這裡的顯性隱性針對觀察者的觀察力,並不代表兩個力的性質發生了改變。比如,地球周圍的物體受重力作用運動,物體受力為顯性,地球受力為隱性。雞蛋碰到石頭,雞蛋受力破裂為顯性,石頭受力完好為隱性,把雞蛋換成鋼鐵,則顯性隱性的位置互換了。明白這一點,我們知道一對作用力始終都是等值反向的,都是針鋒相對的,生死相懟,初心與終心都是針對,顯性或隱性都會吸引、排斥或者摩擦,這樣我們在言行時,會注意照顧對方的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善惡有報”,這些都可以看做牛頓第三定律對情感的描述,還是那句話,時間軸平移後才能完全切合。完全應用牛頓第三定律時,以善報善、以惡報惡、以恩報恩、以怨報怨都是即時的,也就是即時報。人立於地,人對地的力和地對人的力,一正一反,都是即時的。只是善惡之報,也有顯性和隱性之分,惡語傷人,可能被傷者寬懷大度,隱性表達,或者根本看不出來,並不代表被傷者未曾反饋出惡意對待,只是這種惡意對待被寬容大度消解無蹤了。人行善時,善亦有報,只是此報可能是隱性的,不易觀察。蘇東坡與佛印是好哥們,有一次開玩笑,蘇東坡說看佛印像一坨粑粑,蘇小妹解釋說,心中有粑粑,看別人才像粑粑。牛頓第三定律就像照鏡子,你高像也高,你退像也退,你進像也進,當你老了,像也老了,當你厭煩了照鏡子,像也不見了。兩個物體相互作用,也如兩個個人團體公司國家間相互作用,無論吸引排斥還是摩擦,也無論顯性還是隱性,無論眾生組合的場作用還是單挑實戰的個體作用,兩個物體或者個人團體公司國家間都是恩怨情仇糾結一生,共榮辱同進退同生共死,自始至終針鋒相對,化解對立是解決問題的做好出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