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2021年了,隨便談一下中國拳學。

  • 由 儒商禪心123 發表于 武術
  • 2021-09-30
簡介大成拳的宗旨,是在“六合”間架中恢復技擊靈性,是技擊結構與本能的完美結合

打拳需要抖肩嗎

中國拳術者,如果沒有傳統,那就是無根之樹;如果沒有創新,那就是不流之水。你一旦不再模仿別人,你的精神就獨立了,因為他們不是你,有了自己的精神,你就恢復了自己的本能。

大成拳的宗旨,是在“六合”間架中恢復技擊靈性,是技擊結構與本能的完美結合。大成拳,不是單獨的筋骨力量,也不是單獨的精神力量,更不是單獨的技術程度高超,它是這些功能的高度統一和圓融。

然而,初級基礎必須打好,下面介紹一下最基本功法:

意感,整體如“門窗合頁”,脊柱腿是“合頁軸”(中軸),用一側“合頁”如“門”般關開化打敵方,而另一側虛虛“盼顧”而配重,是謂“六合”的整勁。

體會中軸與右側時(左右可互換練習,在此以右側為例),要意感右手、右肩、右胯、骶骨,這三處形成一個上部立體“三角形”:右腳、右胯、脊柱腳,這三處形成一個下部立體“三角形”,這兩個立體三角只要一旋轉,就會成為兩個椎體狀的螺旋動能。以這兩個椎體螺旋動能“相互撬拔”擊敵,即謂“三角螺旋力”。然,這兩個上下三角,又在“頭、手、實腳、脊柱腳”這個“大三角”之內,亦謂“側體陰陽三角螺旋力”,簡稱“立體單重螺旋之象”。

控制敵方的屈伸,不在他“四肢”,而是在他的“軀體與後腿”。敵方的“軀體與後腿”,要意感其“上下垂直”分成“前後兩部分”,中間有“波皺”之彈性間隙。我方要控制其前部,他的每一微弱之動,都是後部向前部的相合,使其前部把其後部“蹭起”反彈而出,所謂“堵前撞後拔根飛”者是。

間架的“結構”要合理,間架謂“靜”,氣勢謂“動”,以“氣勢”引導敵方並同時發放敵方;間架只作為輔助氣勢、穩定“氣勢重心”的作用,以及與氣勢相互進行整體“移位”。故此,敵我結構以及氣勢,這兩種的“分佈”是不同拳種的“密碼”。

雙方技擊勝負,不限於某家某派,是有另外條件的。有力無膽者不勝;有力有膽,而眼不明,手不快者不勝;膽與力,明與快,兼而有之者,不知虛實變幻者不勝,知虛實變幻者,技巧不足以應付者不勝。技巧足以應付,不知勞逸之數,動靜之機者不勝。如果恃其能而輕敵者,有力而不能持久者等等,失敗都是因為自身的缺點所致。這些都是習武者自身的體質、技巧、戰術、心理等方面的因素,在實際應用中還有一些外在的因素,諸如,光線的向背,地勢的高下等等都是構成勝負的影響因素。

所謂“心”,其中有多層“功能”的。同樣是“心”,那就要看在那“層”起作用。

技擊十八法,是對沒有基本“攻防意識或間架運用”的啟迪,不是所謂的“死套路”。老三拳,單雙換掌也是要有形的,也是要練習的,它們也不是什麼“死套路”。這些都是教學的“方便法門”,是“過河之舟”,但離開這些“過河之舟”也是不能成“拳”的。

鞭力是由抖肩而來的,抖肩是由沉肩墜肘而練就的,也是由肩部萬向轉性而造就的。

整,就是飽滿。不要前後推拉,要在飽滿狀態中,左右閃翻。熟練到不加思索,就是本能。

整個“骨盆”在脊柱上掛著,不是連在一起的,肩甲與鎖骨皆然。

古拳譜中的“六合”者:“外三合”即身形側斜,腿部“彎套彎”;“內三合”即自身是一團含砂的“渾浪”,空氣也如“渾浪”,天地、敵我“大浪濤濤”,相互起舞。自身姿勢變浪,與天地巨浪融在一起,相互翻滾,即“六合”之象者是。

腹松,是能與全身一動全波動的相互配合。黃鐘大呂是發聲有陰陽相互波浪,是宏大莊重的波濤海浪的相互波折。

斜撥對方四肢別撬其脊背,一順從其力,他自己就拔根彈跳。本身定形擰裹翻,用時只靠空氣扇。我肋與空氣同時扇動,使我整體移位發力。

河北 邢臺 李虎 逸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