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才高不過鄭小谷

  • 由 子民百姓 發表于 武術
  • 2021-09-13
簡介其中一人有意嘲諷鄭小谷,說剛才我們興致來時擬出一副上聯,尚未有下聯,不知先生能對否

袱怎麼組詞

才高不過鄭小谷

◎子民百姓

鄭小谷(1801-1872),原名存紵,字獻甫,號小谷,又自號識字耕田夫、草衣山人,民間習慣稱之小谷、鄭小谷,廣西象州縣寺村鎮大井村委白石村人。清代著名教育家、經學家、詩人、學者,廣西曆史上最有影響的壯族歷史文化名人,被譽為“嶺南才子”和“兩粵宗師”,當地民間有“山高不過聖堂山,才高不過鄭小谷”之稱。

才高不過鄭小谷

鄭小谷相(資料圖)

鄭小谷出身書香世家,其遠祖為東漢經學家鄭玄,祖父鄭名佐為清代進士,父親鄭珊為清代貢生;其外叔祖張夢驥為清代進士。鄭小谷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從小養成勤奮好學的習慣,且工詩善對,聰穎過人。15歲中秀才,25歲中舉人,35歲中進士。中進士當年即1835年留京任刑部江蘇、雲南司主事。因不滿官場黑暗,為官只14個月就以雙親“年老乞養”為由,辭歸故里。此後不復出仕,以讀書著書教學終其一生,曾在廣州、宜州、桂林、柳州、象州等地12家書院任主講,著有經學、文學、詩歌等著作數百萬字。有關他的傳聞、軼事在象州縣及來賓市和廣東廣州一帶廣為流傳,至今不衰,他為後世、為家鄉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讀萬卷書

鄭小谷自幼酷愛讀書,一生嗜書如命,終日手不釋卷,須臾不離。他說“書之養我,猶水之養魚;魚不能須臾離水,吾不能一刻離書。”無論居家還是外出,只要拿起書,就忘了飢渴,不知早晚,且“更歷寒暑不膩也”。有一次,鄭小谷母親帶他回武宣三里靈湖村外婆家,他隨身帶了《說文解字》和《漢書·司馬相如傳》等書籍。晚上一家人圍在一起說話,鄭小谷悄悄離去。要睡覺時,母親呼兒,不應;堂裡堂外,也不見人,孃家人頓時亂了手腳,大的小的一齊喚到堂前,要分頭出門找去。母親突然鎮定地問:“村裡是不是什麼地方生有火?”孃家人莫名其妙:“生火?”母親道:“我估摸他一定跑到有光亮的地方看書去了。”孃家人可不知哪裡有光亮,找來找去,找到了廟堂裡,廟堂供有香火。真是知子莫如娘。鄭小谷果然在那裡看《說文解字》。開始他只把書湊在香案前看,後來覺得太費眼力,乾脆扯下一把香火攥在手上,不時用嘴把它吹得亮晃晃的,結果書和他的臉蛋都被映亮了。孃家人問他怎麼曉得來廟堂,他說是循著一股香味找到這裡的。大家不敢相信,又不得不信。

有一年清明時節,年僅9歲的鄭小谷跟隨父親,到位於象州縣城柳江河下游一個叫古巖的地方去祭掃祖幕墓。掃墓剛畢,天就下起雨來,父子倆只好到附近的一座廟裡避雨。誰知那雨越下越大,而且一直下個不停,真是“人不留客天留客”。父親不得不向廟裡的老和尚求借一宿。老和尚滿腹文章,性情豪爽,問過姓名後便滿口答應了。

晚上,雨過天晴,明月高照。老和尚和鄭小谷的父親坐在禪房裡品茶閒聊,鄭小谷也隨坐一旁,他見靠牆壁的書架上擺著很多書籍,便起身往前到書架旁拿起書本翻看。

老和尚見他小小年紀竟然如此喜歡看書,笑著問道:“小施主,今年幾歲了?”鄭小谷朗聲回答:“九歲啦。”老和尚又問道:“小小年紀,這些書你看得懂嗎?”鄭小谷望望老和尚,不出聲。老和尚把視線轉到鄭小谷父親臉上,父親見狀,忙道:“小兒別的無甚能耐,就喜歡看書,見書就像見到寶貝一樣,拿起來就捨不得放下,有時看書看著看著入了迷,竟連飯也顧不上吃呢!” 老和尚聽後道:“哦,廢寢忘食!貴公子如此愛書,必定很聰明。”視線又回到鄭小谷身上,鄭重其事地道:“小施主,想看我的書,得有個條件,我出個上聯,你若能對得出下聯,就可隨便看書。如何?”鄭小谷回答:“不知對不對得上。”老和尚笑著說:“對不上我就不給你看書,聽好了,‘巖空留月宿’,你對吧。”鄭小谷聽罷,不假思索,當即對道:“水闊放雲行”。老和尚聽了,連聲稱讚:“對得好,真神童也!將來或可為詩人!你就隨便看吧。”

鄭小谷主張利用一切空閒時間學習,如今在他的故居廳堂還掛有一幅他自題的楹聯:

上聯:讀書自課三餘子

下聯:涉世披帶百忍圖

上聯說的就是讀書治學要利用一切空閒時間,孜孜以求,方能學有所成。他曾說“若不破萬卷,安能凌八荒。”強調要博覽群書,豐富知識,開闊眼界,這正符合培養人才的要求。鄭小谷提倡博學強記,他說“書讀一遍味同嚼蠟,讀十遍苦中有甘,讀百遍苦盡甘來。”這正符合“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他強調學無止境,他認為:“凡物闕斯補,補斯完,完斯止,學無所謂完也;凡物少斯補,補斯足,足斯止,學無所謂足也。故事皆可補,惟學無可補。”鄭小谷一生堪稱活到老學到老的典範,而且家中藏書頗豐,僅補學軒裡的藏書就多達9911冊。

才高不過鄭小谷

鄭小谷之歌(資料圖)

行萬里路

鄭小谷注重遊歷。他在晚年寫的《識字耕田夫別傳》中稱自己“不好作官人,也不好講學,而好讀書、好遊山……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鄭小谷生於1801年,逝於1872年,在其72歲生涯中,超過一半的時間——約40年是在外鄉渡過的。足跡涉及桂、粵、湘、鄂、豫、冀、魯、蘇、浙、贛等省,範圍集中在華東、華中和華南。在交通和旅遊業開發遠不如今天的清代,能有如此大範圍遊歷活動的人,不說是絕無僅有,也是十分罕見的。進京會試,一朝大比,本來是十分緊張十分激烈的拼搏,但他在四次趕考往返途中都根據名勝古蹟之所在,選取不同的路線,儘可能多地遊歷祖國大好河山。

道光五年(1825年)冬,25歲的鄭小谷赴京師(北京)準備參考會試,途中登臨岳陽樓、黃鶴樓,渡黃河至衛輝(今河南新鄉北部),經邯鄲至京師。次年春闈首試不中,返鄉時登泰山,遊楊州、潤州(鎮江)、蘇州、杭州。夏末,到江西婺源馮氏學館教館一年多。道光七年(1827年)下半年才辭別婺源,乘船渡鄱陽湖至南昌,登騰王閣。繼而溯贛江,經吉安、萬安、贛州,越大庚嶺至雄州,座船南下廣州遊覽。之後再行經容州,於除夕抵家。前後歷時三年,遊學、考試、教館三不誤。

道光九年(1829年)三月,29歲的鄭小谷第二次在京應試。返鄉時經邯鄲、安陽、南陽、樊城、漢陽南下,溯湘江至廣西,出任洛江書院主講。

道光十三年(1833年),33歲的鄭小谷第三次上京應試,“束裝北行”“出門日大雪”“興安大雪”“正月初八日雪”“茅店叫荒雞,行裝促駕驪”。出鄂入豫後還在“羅山(信陽東部)阻雪”。後經上蔡、西華、汴都(開封)、衛州(新鄉東北)、相州(安陽)、保定至京師。南返時,經尉氏、許州(許昌)、襄城、葉縣、南陽、新野,沿漢江至沙市、江陵,繼而南下常德、長沙、衡山,經祈陽至廣西。

道光十四年(1834年),34歲的鄭小谷第四次上京應試,因與同學李光鼎同行,取道桂林、長沙、河南駐馬店等地進京,以走官道為主,途中觀景較少。途經長沙時遊覽了“千年學府”——嶽麓書院,寫下《元日遊嶽麓書院》一詩:

一足踏衡嶽,雙眸豁粉垣。

古碑尋北海,中座拜南軒。

梓杞高於屋,瀟湘遠到門。

登臺值元日,先荷祝融恩。

該詩不僅介紹了嶽麓書院的地理位置、環境,還介紹了書院的文物古籍、藏書內容以及相關的人物、傳說等。並從遊歷的時間想到祝融的傳說,慶幸自己成為了新的一年中最先蒙受祝融恩惠的人,巧妙地將自己愉快的心情暗含其中。

途經河南駐馬店時還留下了一個流傳至今的傳說。據說,一日中午,鄭小谷一行行至河南駐馬店,肚子已餓得咕咕直叫,便走進路邊一家餐館用餐。不料,餐館裡正擺著一桌豐盛的酒席,兩個侍者在把壺斟酒,四位公子哥正猜拳行令,舉杯暢飲。四位公子哥見鄭小谷衣衫襤褸,一身寒酸相,以為是想來貪便宜的。其中一人有意嘲諷鄭小谷,說剛才我們興致來時擬出一副上聯,尚未有下聯,不知先生能對否?上聯為:

菱角花開一片青藤喝白水

鄭小谷一聽,覺得此聯用意隱晦,實是瞧不起人,心想我也要給他來個針尖對麥芒,殺一殺他們的傲氣,略思片刻對道:

梧桐葉落四條光棍打秋風

對句十分工巧,針鋒相對,不卑不亢,四位公子哥不得不敬服,趕忙以禮相待。

此外,鄭小谷還在廣西的宜州、雒容、桂林、柳州、象州和廣東的廣州、順德等地講學30多年,每到一處,傳道授業解惑之餘,他總是抽身到附近的名勝古蹟遊覽,儘可能滿足自己探古、觀景、遊樂之願望,更多地領略中華文明的風采。如他在廣東順德書院執教的三年期間,就曾多次往返於韶州、仁化、廣州、東莞等地,遊其名山勝水,豐富詩文創作和教學。在宜州執教七年期間,培養了大批的人才,遊遍了宜州的山水名勝,寫下了《宜州懷古》《登會仙山》《遊古城峒》和《題講院詩二首》等膾炙人口的詩篇,留下了“諸峰如諸孫,羅拜不敢前”“憑高一視下,倍覺物態研”和“人言德勝酒,色奪洞庭綠”等名句,令當地人引為自豪,流傳廣遠。遊覽州屬的忻城時,還為“壯鄉故宮”——忻城莫氏土司衙署寫下了一幅楹聯:

上聯:守斯土蒞斯民十六堡群黎誰非赤子

下聯:開其疆利其賦三百里區域盡隸王封

將土司的權力不容置疑地描述得淋漓盡致。

大量的遊歷活動為鄭小谷提供了詩文創作的靈感和內容,使其詩文常常是“言皆有觸發”。鄭小谷現存的詩作有3400多首,其中一大板塊是紀遊之作;而且在其的著作中,紀遊詩文與其他各類詩文相比較,思想侷限性較少,藝術性較高,生命力也較強,這除了得益於他“讀萬卷書”之外,還應該得益於他“行萬里路”。

工詩善對

瑤光樓是象州古八景之一,與濮水名泉、聖堂仙境等景點齊名,既是旅客到象州必遊之景,也是當地學子們郊遊的一個好去處。

鄭小谷在象臺書院讀書期間。一天,書院主講馮先生帶學子們出遊瑤光樓。走下河邊,遠遠望去,但見瑤光樓依山傍水,亭臺樓閣,風光旖旎,同學們歡呼雀躍,爭先恐後地拾級而上。登上樓頂,馮先生駐足眺望,眼前柳江水順流而下,像一條玉帶飄然與象州城擦肩而過,幾條舊漁船泊在水灣處,有人正在釣魚,岸邊桃花燦燦,好一幅綠城玉帶春光圖。馮先生禁不住詩興大發道:“同學們!大家聽好了,仔細觀察江中江岸,我出個上聯,看看誰能對得出下聯:城小一邊全浸水。”同學們有的在引頸四顧,有的在抓耳騷腮,大家都還在苦思冥想之時,鄭小谷下聯已出:“樓高三面共看山。”“嗯,好,不錯。再來:春水才添數尺餘,春光先有釣人居”。“楊花渡口桃花岸,細雨斜風賣鱖魚。”鄭小谷脫口而出。“好,好,我再出三句上聯,你對下聯,如何?”“先生請。”鄭小谷成竹在胸。馮先生道:“那你聽好了:風急鳥聲緊;細雨不糝地;碧水沾天綠。請對。”鄭小谷想了一下說:“有了,我對:月斜花影長;輕雲不沾天;春花照水紅。”“妙對!妙對!”馮先生連連稱道,同學們禁不住鼓起掌來。馮先生趁機引導學子們:“同學們呀,大家要好好向小谷同學學習,發奮讀書,爭取將來都考中舉人考中進士,光宗耀祖,做個有出息的人。”自此,鄭小谷便以才思敏捷工詩善對聞名象州。

道光五年(1825年),鄭小谷鄉試中舉人,仲冬赴北京準備參加會試。鄭小谷家境貧寒,從小養成了儉樸的生活習慣,到了北京,不投豪華旅店,只找一家簡陋的客棧住下。當時離會試之日還有一段時間,鄭小谷便一邊溫習功課,一邊聯絡各地的舉子,交流心得,談詩論對,考題論證,備戰會試。哪知客棧旁邊,竟是一家妓院。一到晚上,那些妓女們人人濃妝豔抹,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她們或倚窗弄姿,或院前遛達,變著花樣千方百計招引嫖客,一陣陣打情罵俏的穢言浪語傳過來,叫人聽得皮肉發麻,想入非非,難以靜下心來溫習功課。一廣東舉子來訪,見此情景,便嘲笑鄭小穀道:“原來老兄躲在這裡,讀書嫖娼兩不誤,好不瀟灑,真是令人羨慕呀!”鄭小谷淡淡一笑,也不作辯解。誰知那舉子離去之後,竟悄悄向其他舉子宣揚:廣西來的舉子真會享受,住到妓院邊上去了。這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大多數舉子都知道了。結果,一連幾天,都有舉子登門拜訪,假裝交流心得,考題論證,實欲看看稀奇,藉機奚落一番。書僮韋崇泰看在眼裡,急在心頭,勸鄭小谷趕快想辦法避一避嫌,以免壞你名聲,影響讀書。鄭小谷不以為然地說道:“隨他去罷,我人正不怕影子歪。讀自己的書,別管他人胡言亂語。”入夜,鄭小谷輾轉反側,暗自尋思:話雖如此,但舉子們時常過來閒聊嘲弄,無疑會影響自己的功課,於是便找來筆墨紙張,寫了一副對聯,吩咐書僮韋崇泰端端正正貼於門上。

上聯:詩書有味能忘俗

下聯:天地為廬可作鄰

第二天,又有幾名舉子前來造訪,人未至,嘻笑聲先聞,及到門前,看了對聯,個個肅然起敬!從此,那些流言蜚語自然止息,鄭小谷又可以靜下心來專心致志溫習功課了。

道光十二年(1832年),鄭小谷先生第三次赴京應試,還是名落孫山,回到象州,他決心下科取勝,便不再外出授館,只在家中專心讀書,並題詩一首,懸於書房,掛在床頭,以作自勉,表達其“文不驚人誓不休”的志向:

鹿鳴無份速歸舟,勞碌江湖冷淡遊。

魁解讓人知此日,詩書困我到何秋?

名難成已羞難掩,文不驚人誓不休。

料想嫦娥終有約,三更燈火再添油。

鄭小谷天資聰穎,但在求學的過程中,他也同我們很多人一樣歷盡坎坷。失意使他無耐而又苦悶,但並沒有使他喪失信心,而是以這首詩時刻勉勵自己,表達“文不驚人誓不休”志向。終於在35歲的時候登上金榜,排列第20名。他從25歲開始,時歷十年,四上三下,歷盡艱辛,“嫦娥”終於同他“有約”。天資聰穎的鄭小谷尚且要如此用功,我們普通的人就更不必說了。今天我們敬仰鄭小谷,不要光歎服他那輝煌的業績,更要學習他那種積極進取的刻苦精神。有了這種精神,“嫦娥”最終不僅與鄭小谷“有約”,也會與我們每個有志攀登書山的人“有約”的。

才高不過鄭小谷

鄭小谷故居大門(廖才興/攝)

才高不過鄭小谷

西笑亭(廖才興/攝)

相傳,白石村鄰村有個陳老爹,是鄭小谷兒時的好友。老來常被兒媳虐待:不給共桌吃飯,一日三餐都是待兒子、兒媳和孫兒吃飽後,兒媳才端點殘湯剩菜、鍋巴剩飯給老人充飢。鄭小谷聞知後,寫下一首詩:

當年艱辛養我兒,

我兒長大養孫兒;

兒你餓我任憑餓,

莫讓孫兒餓我兒。

鄭小谷將這首詩交給陳老爹的兒子,兒子一看如五雷轟頂,頓時醒悟,從此善待老人,讓老人過上了幸福的晚年。過上幸福生活的陳老爹逢人便說:“小谷一首詩救了我!”。

咸豐八年(1858),鄭小谷應邀出任廣東順德鳳山書院主講。該書院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凡授聘者,不管資歷如何,才學怎樣,名望高低,一律得接受當地人士的一番考核,以試其才,然後方可登臺教授。開學那天,鄭小谷揣著課本提著教鞭走向學堂,遠遠看見學堂門口右側貼有一張紅紙,走近一看,原來是一幅上聯:誰人挑水江邊賣?鄭小谷馬上意識到這是當地人士在考核自己的才學,駐足仔細品味,覺得這上聯文字雖簡潔,意義卻深邃,而且一語雙關:我們這裡人傑地靈,人才像滔滔江河裡的水一樣的多,用得著你來這裡教授我們的子弟?鄭小谷暗自尋思:你們這裡雖然人才濟濟,但是有我來相助,不正是錦上添花嗎?想到這裡,鄭小谷立刻返回住所,取出筆墨紙張,略加思索,便揮毫寫道:是我移花錦上添!寫罷,鄭小谷親自貼到學堂門口的左側。這樣,就成了一副完整的對聯,引來很多學子圍觀議論……

誰知,到了第二天早上,學堂門口右側排著舊聯旁邊,又貼出了一幅上聯:竹筍如槍,誰人敢來槍上立?鄭小谷看後,覺得對聯雖好,但火藥味太濃,既有失恭敬,也小覷了別人,便也不客氣,返回住所,針鋒相對寫道:草茅似劍,黃蜂偏向劍中窠!對聯一貼上,學堂門口便出現了“雙對”奇觀,聞迅前來觀者絡繹不絕,很多人圍在門口議論紛紛,不禁拍手叫絕。

四大貢獻

鄭小谷一生主要有四大歷史貢獻。

一是設館教書,培養人才。鄭小谷做官僅14個月,辭官歸裡後,潛心教學,先後在廣西德勝書院、慶江書院,桂林榕湖書院、秀峰書院,廣東順德鳳山書院、廣州粵華書院,象州象臺書院,柳州柳江書院以及桂林孝廉書院等處任主講,門生遍嶺南,被譽為“兩粵宗師”。

教學中,鄭小谷治學嚴謹,執教認真。相傳,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鄭小谷在雒容洛江書院任主講時,一天晚上,鄭小谷批改學生作文,發現一學生用“飛紅”組詞,當即不假思索便用紅筆劃掉“飛”字,改正為“緋”字。次日在課堂之上,鄭小谷拿起作文字,指著那打差的“飛紅”二字,命那學生起立,訓道:“請你動腦筋想一想,“緋紅”是用‘流言飛語’的‘飛’字還是‘緋聞’的‘緋’字?”那學生一頭霧水道:“先生意思是說應該用紐絲‘緋’嗎?”鄭小穀道:“你知道了為什麼還寫錯?”“這,這……”那學生懾於師道尊嚴,欲言又止。事後,鄭小谷心裡感到不踏實,於是去查字典,不查則已,一查大吃一驚,原來字典上說:“飛紅”表示一剎那的表情變幻,如“她一時回答不上,急得滿臉飛紅”;而“緋紅”則表示一種凝固了的面部色彩,如“她兩頰緋紅”;在描寫人物神態時既可用“飛紅”,也可用“緋紅”。當時,鄭小谷正架鍋煮飯,發現自己才疏學淺誤人子弟,便什麼也不顧了,立即趕到那學生家中,向學生本人當面認錯,向學生家長當面道歉。待他從學生家返回到書院時,那鍋白米飯早已燒成了“黑米飯”。為一字之誤登門向學生本人及學生家長道歉,足見其治學之嚴謹,執教之認真。

鄭小谷在數十年的教育生涯中,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法,他認為讀書的目的乃為求取功名,常說“教人為學而曰不必求名吾不信也。”他講究因才施教,認為“田園之事當傳子,文學之事當傳賢,餘常持此論矣!”他主張博覽群書,以資借鑑,認為《十三經》即使不能全熟必須全讀,否則有並其篇簡而不能舉矣;《十七史》即使不能盡記必須盡覽,否則有並其朝代而不能辯矣;其他書籍皆需涉獵以資學識,以廣見聞,以鑑其法。他認為高雅的詩文不是空手能寫出來的,只有多讀書,才會下筆如有神,寫出好的詩歌和文章來,他說:“清空與淹貫,俱非徒手將,若不破萬卷,安能凌八荒”。他認為學問是無止境的,作為學生,不應該有滿足的時候,所謂“學無所謂完”“學無所謂足”,只有不懈地追求,才能成為有學問的人。他主張學生要多實踐,多接觸社會,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求“得江山之助”,不斷充實自己。他認為一個人要作文寫詩,不但要有情感,還要有學問,並且要有經歷,他說:“夫詩不特當有才情,尚當有學問,並當有閱歷。”至於教學順序,他提倡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認為初學先授以《三字經》《弟子規》或急就章,次授以《爾雅》《毛經》取其互明而句短又易於上口;又次授以《孝經》《禮記》取其相近而事切又易於講解,計聰俊者不過三年,遲鈍者不過五年可以畢其文。然後進以《四書》,進以《群經》,授讀有序,講解有方,自然次第可貫。他的學生,不少後來考中了進士,有的官至按察使。

二是著書立說,流芳後世。鄭小谷先生著作宏富,據《象州縣誌》(1994年知識出版社出版)記載,鄭小谷“經學及文集有《四書翼注論文》12卷,《愚一錄》12卷,《補學軒文集》散體4卷、駢體2卷,《續刻補學軒文集》散體4卷、駢體2卷,《補學軒文集外編》4卷;詩集主要有《鴉吟集》《鶴唳集》《雞尾集》《鷗閒集》及《幽女集》。纂修《象州志》。”堪稱著作等身,文與人齊。他的詩作“數量和藝術質量,在嶺南壯族古典詩人中,他是卓然獨立的大家;即使置於19世紀中期的整個中國詩壇,也是一顆光華灼灼的大星。”

鄭小谷在他的著述中,“對當朝的最高統治者皇帝和各級官吏及朝政的黑暗腐敗,都有諷刺和揭露。咸豐五年(1855年)所寫《醉鍾馗圖》,諷刺皇帝是喝酒不管事的‘九重醉帝‘,各級官吏‘酒香半是溺人血’,吮吸民脂民膏”,他最後疾呼:“此輩欲除何日了”。咸豐七年(1857年)鄭小谷從桂林赴廣州講學,正遇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他寫《丁已十月十四日夷人入城,十六日攜家出城紀事一首》,憤怒斥責兩廣總督葉名琛昏庸誤事:

霹靂雄雷轟不止,袱被老翁驚數起。

曉角初停曉日紅,紅毛鬼子登城矣!

旗民踏戶呼將軍,將軍無語惟云云。

城人聯名叩相國,相國有謀殊默默。

城主不拒島夷船,島夷遂奪城主權。

又寫《嶺南感事》,認為外國侵略者是可以打敗的,只是清軍兵備松馳,“海疆無地築強臺”,不設防務,才一蹶不振。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入侵北京,火焚圓明園,鄭小谷作《題宣和畫石玉玲瓏殘卷》一首,對帝國主義侵略軍的野蠻行徑表示憤慨。又寫《讀史有感》,抒發憂國之思:

都中縱有車牛賣,塞上非無介馬來。

閒向粵王城畔望,冷猿孤雁數聲哀。

三是查勘土地,核定田畝。同治七八年間(公元1868-1869年),鄭小谷年屆七十,歸裡賦閒,不斷聽到鄰人鄉親反映多年戰亂之後,田畝易主頻繁,田額與派糧不符,官府徵糧多無憑據,常憑印象徵收,結果讓奸滑之人鑽了空子,造成舞弊和勒索,使奸滑者得利,老實人吃虧,導致糾紛和訴訟頻發,且“歷年為害多矣”。值此之際,鄭小谷不顧年事已高,敦促時任象州知縣李世椿進行全州範圍的田賦清理。並提議:由州里訂個章程,再令各里民將自己田畝、糧額報送州署,然後以糧系田,以田系村系裡,一直到符合舊額為止;待全部的田地核實完畢後,即創制印照,載明戶主田畝糧額,以後凡田有買賣,糧有移挪,悉執照於官。這就是當時發生在象州的被稱為“一條鞭法”的田賦清理運動。當時,年屆七十的鄭小谷身體力行,協助知縣清理田賦,他走村訪屯,向鄉人舉例反省,言陳利害,勸諭鄉人據實而為。鄉人服鄭小谷忠信,不敢隱瞞,紛紛據實相報。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象州全境便完成“以糧系田,以田系村、系裡”的田賦清理工作。於是,州署向各戶發予印照,載明田畝糧額。從此,農民無失契之田,官府無空頭資料;農民定限以完糧,官府無差催之苦;收“飛灑之弊盡除,偽混之訟亦休”之效。鄭小谷為象州百姓辦了一件大事,為象州社會穩定經濟發展出了大力。為紀念這一具有歷史意義的創舉,知縣李世椿命於州城東門立一石碑,名為“同治九年清查糧冊碑記”詳述了此事。

四是編纂縣誌,經世致用。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為編纂一部好的志書和今後更好地治理象州,時任象州知縣李世椿以“現存州志殘缺不全,想在任期之內修出一部完善的州志,以饗後人”為由,懇請時任象州書院主講的當代名士鄭小谷主纂一部新的州志。熱愛家鄉的鄭小谷不顧年事已高欣然應允,他查閱大量史料,深入民間採訪,堅持實事求是,著力創新實用,歷時兩年終於為象州修成一部堪稱佳作的志書。這部志書的主要特點是:宜文則文,宜表則表,宜圖則圖,宜志則志,宜記則記,宜考則考,宜錄則錄,圖文並茂,諸體互補,條理清楚,經世致用,可讀性強。知縣李世椿在所作的《象州志序》中稱“志象州後於治象州,志象州實難於治象州。”“後有治象州者,觀其志象州者,或於此中的因革損益不無小補。”高度評價這部膾炙人口的志書。

同治《象州志》問世後,引起很大反響,為廣西不少地方誌書所仿效並獲得史志界的好評。清光緒十七年(1891年)由廣西巡撫馬飛瑤督修、廣西布政使張聯桂等監修、遷江縣知縣顏嗣徽纂修的《遷江縣誌》,即“仿鄭小谷比部《象州志》立意而更加以詳贍。”顏嗣徽在《遷江縣誌·跋》中也坦陳“近時粵西州縣誌書皆莫於鄭小谷比部象州志最為簡淨,其學問尤長於考據,圖經、水道諸篇考證明晰,餘所藉以為藍本者也”。此外,光緒年間夏敬頤、諸興周纂修的《潯州府志》、光緒年間梁吉祥編纂的《貴縣誌》,清末民初黃君鉅、黃誠沅纂修的《武緣縣圖經》,民國初年程大璋纂修的《桂平縣誌》均“仿鄭獻甫象州志例而略變通之”。民國《邕寧縣誌·陳壽明序》譽其“言簡意賅,尤足為後來編志者之榜樣”。蒙起鵬《廣西近代經籍志》評論它“簡賅有法,直追朝邑、武功,蓋小谷先生精心之作。”《中國地方誌提要》認為該志“體例明備,簡賅有法”,“是一部頗具特色的廣西名志”。在各種評論中,尤以《續修四庫全書提要》的評價最為權威,說該志“文詞雅潔,條理秩然,通人之筆,可稱佳作”。

還有一些專家、學者也認為,知縣李世椿知人善任,將儲存一方文獻的責任託付適人。以鄭小谷深厚的文學功底,對史、志著述的真知灼見,對方誌理論的精深理解,對鄉土的熱愛,對州情的熟悉和深入瞭解,成就了一部清代名志,一部廣西志林中的經典之作。

同治六年(1867年),廣東巡撫郭嵩燾以“學深養邃,通達治體”奏請朝庭飭鄭小谷“赴廣東差遣委用”。鄭小谷無意復出,請廣西巡撫張凱嵩代奏,以年老為由力辭得免。張凱嵩復以“學識兼優,澹懷榮利,孝友廉潔,楷模仕林”奏請朝庭“給予恩榮,以資矜式”。後不久,朝庭以“孝友廉潔,守正不阿”賜鄭小谷五品卿銜。

同治十一年(1872年)仲春,年逾古稀的鄭小谷應桂林巡撫劉蔭渠之邀,赴桂林主講孝廉書院。當年底病逝於孝廉書院,其子鄭潠及當地官紳文人學子100餘人扶柩,從桂林至象州,一站接著一站,百里扶歸,葬於大井村委水站村背,立碑紀念。後來,朝庭誥封鄭小谷為“中憲大夫”;象州百姓將鄭小谷先生的牌位供祀於象州孔廟“鄉賢祠”裡,以激勵後人發奮讀書,大展宏圖。

才高不過鄭小谷

鄭氏祠堂(廖才興/攝)

才高不過鄭小谷

白石村敬老節活動現場(廖才興/攝)

近年來,象州縣委、縣人民政府採納縣政協的建議,由縣委主要領導牽頭負責聯絡鄭小谷故居——白石村,群策群力將該村打造成為廣西特色旅遊名村,藉以提升象州文化旅遊的吸引力,推動象州經濟發展。如今,以“勸學”“勤學”“著書”“善教”等文化元素為原型設計建成了詩廊、文化長廊、小谷書院、知識林、狀元鼓、楹聯村,以及詩意盎然的科技樓、荷花池、文化休閒廣場、白石老井、聰明泉等文化景觀,供旅客參觀學習。

才高不過鄭小谷

白石村新貌(區海平╱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