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在蘇州平江路評彈茶館唱火《聲聲慢》,是不是一種離經叛道

  • 由 上觀新聞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27
簡介記者見到吳亮瑩的時候,是在她的評彈茶館

兩個陸游離得太近會有影響嗎

在蘇州平江路評彈茶館唱火《聲聲慢》,是不是一種離經叛道

記者見到吳亮瑩的時候,是在她的評彈茶館。

遊人如織的蘇州平江路,“琵琶語”評彈茶館在一條極為狹窄的巷弄裡,如果不是循著導航找過來,幾乎很難發現。可就是這樣一家評彈茶館,每到週末和節假日總是滿客。由於只能線下取票,有時候佇列常常排出巷口。

年輕遊客數量最多,她們有的從“抖音”來,有的從“小紅書”來,就想要聽吳亮瑩唱一首《聲聲慢》。

“青磚伴瓦漆,白馬踏新泥,山花蕉葉暮色叢染紅巾……”婉轉的女聲唱著吳儂軟語。蘇州評彈真好聽啊。即便聽不懂吳語的遊客也這樣感慨。

“其實這歌不是評彈。”吳亮瑩糾正道,語氣並不像她唱的那樣溫柔。

在蘇州平江路評彈茶館唱火《聲聲慢》,是不是一種離經叛道

演員

《聲聲慢》確實不是評彈,而是一首流行歌,在短影片平臺出現了各種版本。吳亮瑩唱的吳語版本,是用評彈的技巧和唱法加以演繹,軟、糯、嗲,一下子火了。這並不是吳亮瑩第一次“火”。

吳亮瑩小時候就很喜歡唱歌,聲音亮得很。在老家的弄堂裡,即便隔得老遠,喊一聲也能聽得清清楚楚。後來她考上了蘇州評彈學校,畢業以後順理成章地進入評彈團,開始了職業評彈演員的生涯。2017年,吳亮瑩離開院團,在平江路租了場地開了這家評彈茶館。如今五年過去,這條不算尋常的路走得大抵還順遂。

吳亮瑩的評彈茶館最初揚名,也並非依靠傳統的評彈曲目。“琵琶語”點唱本上的第一首,就是她原唱的《秦淮景》。

2011年,張藝謀的電影《金陵十三釵》即將上映,有個唱段是《秦淮景》,由作曲家陳其鋼根據小調《無錫景》改編而成。正在劇組做評彈指導的老同學徐慧芬打電話問吳亮瑩,“要不我們一起錄一版吧,現在的導演都不滿意”。吳亮瑩坐飛機去北京,在陳其鋼的錄音棚裡和幾位老同學一同錄了半個小時,“我有一段情呀,唱撥了諸公聽。諸公各位,靜呀靜靜心呀,讓我來,唱一支秦淮景呀……”

電影火了,《秦淮景》也跟著火了。吳亮瑩把“《秦淮景》原唱吳亮瑩”幾個字特意標註在評彈茶館的招牌上面,藉著“明星效應”吸引了最初一撥客人。那時候吳亮瑩一天唱十幾場,嗓子啞了四次。2017年平江路只有三家評彈茶館,到如今已經十五六家,論人氣,至今無出“琵琶語”之右。後來吳亮瑩又唱了《花好月圓》,也是首吳語歌。《聲聲慢》之後,她閒暇時還尋摸著把周深、李玉剛的歌也改一改,作吳語唱。

茶館火了,吳語歌引流的方式有效了,爭議也隨之而來。有評彈老聽客覺得吳語流行歌誤導聽眾,讓大家覺得這就是評彈,不行,要正本清源。吳亮瑩卻覺得無論是傳統評彈曲目還是吳語歌,並無高下之別。“雖然《聲聲慢》不是評彈,但因為這首歌被吸引來的聽客,坐進我的茶館裡,就一定能聽到真評彈。”吳亮瑩迴應,倘若年輕人和非吳語區的聽眾很難直接對傳統的評彈曲目感興趣,那不如就趁此來點“跨界”,先把聽眾留住。

面對爭議,吳亮瑩似乎並不懼怕,她甚至主動提起,哪怕是她的評彈唱法也和傳統不大相同,業內“褒貶不一”。一位從上海來的遊客告訴記者,前面其他評彈女演員演出的時候,就感嘆聲音已經很好聽了,等吳老師出來,發現居然更甜美、更好聽,“像小鳥兒一樣的”。吳亮瑩直言,她更注重聲音的美化、處理,覺得吳儂軟語還是應該含蓄些好。

吳亮瑩也並非沒有過動搖。她師承著名彈詞藝術家邢晏芝,偶爾得空,她去拜訪恩師,也會小心翼翼地問出自己的困惑:老師,我這麼唱行嗎?“只要有觀眾喜歡你的唱法,就是對的。”她記得老師這樣迴應。“如果太過在意旁人的評價,那就什麼都別做了。”吳亮瑩想通了。

在蘇州平江路評彈茶館唱火《聲聲慢》,是不是一種離經叛道

聽客

下午2點半,評彈茶館的第一場演出開始。吳亮瑩的搭檔劉國華上樓喊她,說有觀眾點了《聲聲慢》,讓她換身旗袍,化點妝,準備上臺。

“琵琶語”評彈茶館所在的地方是座蘇州老宅。原來客人沒那麼多的時候,只坐室內就足夠,如今要在花園裡也擺上桌子、椅子,樓上樓下能容納大約150個人。

記者坐在花園裡,身邊是兩個遊客模樣的年輕女孩子,面前擺著一碟瓜子,兩杯茶。評彈演員一開始演唱,其中一個輕聲說了一句,呀,感覺都不好意思嗑瓜子了,聲音怪大的。

事實上,茶館裡基本上有一大半都是年輕的臉龐,認真聽曲的有,刷手機的也有,前排雅座錄影的人最多。劉國華並不排斥聽眾錄影,甚至還會調侃兩句加以引導,只是讓大家不要站起來和來回走動。

“95後”山東遊客李佳欣特地和朋友來蘇州聽評彈,覺得這是蘇州旅遊行程中的一部分。她們買了前排雅座,在一場表演快結束的時候點了吳亮瑩的《秦淮景》。李佳欣聽不懂吳語,好在臺上有電子屏,實時播放字幕,點唱本上也有詞。那晚聽完以後,她立馬變成了吳亮瑩的粉絲,回到酒店把錄下來的片段播放了一遍又一遍。“吳老師本人說話的聲音也那麼好聽嗎?”聽說記者在採訪吳亮瑩,她有些激動地問。一場演出結束,除了唱曲兒,她只聽到吳亮瑩說了聲“謝謝”。

雖然聽不懂評彈,但李佳欣也明顯感覺到,《聲聲慢》和其他評彈曲目很不一樣,“旋律性”很強,傳統曲目更像是“戲”。記者跟她科普了吳語歌和評彈的區別。“實話說,我覺得《聲聲慢》真好聽,但讓我開啟音樂軟體去聽傳統評彈曲目,估計還是很難。”她想了想說,“不過,如果我喜歡的一首歌裡穿插了蘇州評彈,那我會單曲迴圈。”

“95後”男生汪天暘是一個青年評彈社群的主理人。社群中有近600人,其中一大半都是愛好評彈的年輕人,主要來自吳語區。社群每天很活躍,幾千條訊息大都是年輕聽客們在討論評彈。

汪天暘告訴記者,吳亮瑩帶來的流量和對評彈文化的宣傳,的確是有效的,這點他是肯定的。“但文化和旅遊它本質上是兩個東西,一個是藝術,一個是產業,能夠將藝術變成產業是好事情,但是藝術本身可能會受到太過商業化的影響,然後產生問題,這是百分之百的。”在他看來,去平江路茶座的聽眾大多是遊客,是“一次性”觀眾。以後還會不會再聽?能真的喜歡上評彈?作為社群主理人,這些年來據汪天暘觀察,從評彈茶館轉化到書場、劇場、有黏性的聽眾,少之又少。“我們群裡頂多有一兩個人。”他估計。

“而且評彈茶館裡唱的,其實並不是真正的、完整的評彈。”汪天暘解釋,在評彈中,說、表和彈、唱同樣重要,但由於演出的時間限制以及迎合聽眾喜好,評彈茶館裡更加著重於彈、唱,而忽視了說、表的部分。因此他認為,遊客們所接觸的所謂評彈,也只是皮毛和零碎的片段而已,甚至很多遊客也把《聲聲慢》這樣的吳語歌當成評彈來聽。

劉國華並不認同這樣的觀點。“一開始大家可能是被《聲聲慢》吸引過來的,但一場下來聽得最多的還是傳統評彈,比如《三國演義》單刀赴會、陸游的‘紅酥手、黃縢酒’、鶯鶯操琴、黛玉葬花。”點唱本上並沒有《聲聲慢》,基本都是傳統評彈曲目。“門檻放低一點,先讓觀眾進來,不是曲高和寡,這也是一種傳承。”劉國華記得,有個蘇州大學外聘的法國教授,來這裡好幾次,第一次連點唱本都看不懂,後來幾次自己主動要點曲。

在蘇州平江路評彈茶館唱火《聲聲慢》,是不是一種離經叛道

茶座

3點半,下午的第一場演出準時散場。評彈茶館裡的阿姨們忙不迭地收走茶杯、零食,準備迎接下一場演出的客人到來。間隔只有15分鐘。

“為什麼不多留點時間,少安排幾場?”記者問吳亮瑩。她回答:“現在一天這麼多場還總有客人和我說買不到票,遊客都從遠的地方來,能不讓人家聽上?”

節假日的時候,買票的隊伍排到其他店鋪門口,吳亮瑩被附近的店家們投訴了不知道多少次,說影響人家生意。

在管理評彈茶座這件事上,吳亮瑩總說自己是個“外行”。至今,她的茶館還維持著最原始的現場排隊買票。38元、58元、78元三檔票價,位置區域不同,茶也不同,分別用紅白藍三種顏色的票子指代。門口檢票的阿姨們一看就知道該領客人到哪裡去。“老宅子網路不好,抖音、美團上面換票核驗時間也太長,根本來不及。所以週末和節假日,我們不換網路票,想聽評彈,就得現場排隊。”吳亮瑩解釋道。

網上也有聽客吐槽有些阿姨服務態度差,拉長著一張臉。吳亮瑩幫阿姨們解釋,都是僱來的退休工人,有的還是閒暇時偶爾來幫忙的,不專業,請大家多擔待點。一杯茶,慢慢續上水,一個小時的場次保證能聽上6首,這是吳亮瑩的承諾。哪怕沒有客人額外花錢點曲,送的曲也能幾乎把時間填得滿當。

比起管理上的問題,她更擔心的是演員。近些年,她開始招生,培養自己的學生,學好了就上臺唱。在茶館裡演出壓力不小,畢竟是自負盈虧,工資是底薪加點唱的分成,憑本事才能賺到錢。倘若唱得不好,聽眾自然也不會點你的曲,甚至“不讓你上臺”。

但吳亮瑩也知道,蘇州評彈學校裡出來的最好的苗子,還是會選擇進有編制、有保障的專業院團,不肯全職來茶座演出。好的不來,差的她又不要,這是如今的尷尬局面。不過,倒是有不少院團的專業演員下了班來茶座唱,做兼職。

汪天暘告訴記者,在上海,評彈團有嚴格的規定,不允許旗下演員去評彈茶館或者飯店演出,蘇州不太一樣。“我們常講,院團的演員去茶館裡唱,很有可能就唱‘油’掉了,唱好唱壞觀眾也聽不出來。對於專業演員來說,這對他們的藝術水平是有損傷的,隨便唱養成的藝術習慣是會影響到在舞臺上的藝術呈現的,最後在專業的舞臺上也呈現不出有藝術感、有水準的表演了。”汪天暘認為,茶館、飯店坐著的大多不是長期聽評彈的觀眾,無法判斷演員唱的水平,這就導致形成不了一個長期的藝術評價機制。

而在吳亮瑩看來,她和評彈院團做的事情是並行不悖的兩條線。但既然開茶館,就必須要考慮經濟效益,要適應市場,也需要新生力量。

“我這個是商業行為,但在商業行為的基礎上,至少要做一點實事,把我們吳語文化傳承下去。”從把聽眾引入進來這個角度,吳亮瑩覺得自己的模式有利無害,人的的確確是來了,蘇州旅遊也多了一個產品可供遊客選擇。“不用去評論,你看結果,如果能夠發展下去,說明這個東西有效,對吧?”吳亮瑩提出一個設問,但其實心中早有答案。

隨著散場的人群,記者走出小巷。彎彎曲曲的小巷裡大多是普通民居,門口晾曬著衣服。一間敞開門的院子裡,一位老人家正放著評彈廣播。咿咿呀呀,好似永遠沒有終點。

欄目主編:孔令君

文字編輯:陳抒怡

本文作者:劉暢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