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編劇如何把握劇本“有戲”還是“沒戲”?

  • 由 TA說 發表于 武術
  • 2023-01-14
簡介我們經常聽製片人說:你這個劇本寫得不好,因為你的主要人物沒有動作

劇本里怎樣算一場

百科TA說特邀作者:烹小鮮聯盟

我們平時沒有少看電視劇、電影,也常常讀一些電影電視劇的劇本,發現有一些共同的問題需要探討:為什麼有些電視劇或者電影,看起來不吸引人,感覺很平淡?而另一些則引人入勝,讓人手不釋卷,沒有“尿點”?這兩者差別到底在哪裡?這裡面隱藏著一個重要的“秘密”,就是:有戲,還是沒戲?

編劇如何把握劇本“有戲”還是“沒戲”?

什麼是戲?

先把這個問題提出來,你理解的“戲”,或者你曾經聽說過,看過書,關於這個“戲”,都是怎樣解釋和理解的?

不是說怎樣編故事,而是怎樣“寫戲”!寫戲,就得“有戲”。這個戲究竟是什麼呢?戲,這裡是指的是“戲劇性”!“有戲”,是指一個故事、一個電視劇,或者一部電影具備了戲劇性。那戲劇性又是什麼呢?怎麼才有戲劇性呢?

戲劇性的要素

1、引爆點

編劇如何把握劇本“有戲”還是“沒戲”?

我通常把個要素通俗地稱為“出事了”! 編劇先在故事的開端營造一種看似平淡或常態的生活,然後引爆一個事件!

那會出現什麼效果呢?一下子把平淡擊碎!把常態匯入非常態。因為我們知道,常態都是不好看的,至少,常態不能引人注目。引爆點,我們常常也叫炸點,在偉大的編劇導師羅伯特·麥基的經典著作《故事》裡,把這個叫 “激勵事件”。

其效果就是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了,並且,把人們內心的好奇、期待勾起來,形成懸念。就是讓觀眾去想:後面將會發生什麼?比如,在電視劇《男人幫》裡,主人公顧小白陪著一個美女逛超市,忽然聽到有個女人大喊一聲:“顧小白!”回頭一看,是另外一個美女。他隨即企圖逃跑——這又是一個引爆點。

引爆點打破寧靜,就像在一片池塘裡扔了一塊石頭,激起了浪花,帶出了漣漪。 觀眾看到這裡,會在心中暗示自己:嗯,有戲!但是僅僅有引爆點是不夠的,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遇到許多突發事件,比如接到某個電話,碰到某個熟人,目擊一場車禍,如果事情到此為止,事態也沒有延續和擴大,這還算不上真正的“有戲”。那麼,還需要什麼呢?

2、連鎖反應

引起連鎖反應——這是第二點。如果剛才說的,我開車在路上遇到了一場慘烈的車禍,我沒有停下車,只從現場繞過去,雖然感覺很慘,最多也不過到辦公室和同事當做一個事故說說而已。

很快,我的日常工作洶湧而至,將這件事淹沒了。假如不是這樣,而是——當我走進辦公室,泡了一杯咖啡,正想和鄰座的美女聊起這件事故時,卻接到了一個電話。電話裡的人聲音急迫地告訴我,趕快去某醫院,我哥哥發生車禍身受重傷,正在醫院搶救……接下來,就真正進入了“戲”。

換句話說,剛才在路上那場車禍, 並不是一個偶然事件,不是一個生活片段,而是一系列有邏輯關聯的事情的開始,這就構成了極大的戲劇性。 所以第二個元素,叫“連鎖反應”。

3。形成期待

編劇如何把握劇本“有戲”還是“沒戲”?

這是說的對觀眾造成的影響,就是要引起觀眾的熱切關注, 並形成一個期望值,造成一個對未來的一個猜想、推理或期待。 這個期待,我們也叫做懸念。

要形成期待,必須具備幾個條件 :激勵事件的嚴重性、道德價值的確定、情感的體驗與注入、未來預測的不確定性。

如果發生的引爆事件並不那麼厲害(出事了:我們家孩子和鄰居家孩子鬧彆扭了),沒有什麼道德上的原則性分歧(出事了:老大、老二和老三分家時喝醉打起來了),或者過於簡單(出事了:我和閨蜜為下午吵了架,晚上又和好了),這樣的寫法也是沒戲的。

4。製造延宕

剛才說了,引起了觀眾的注意,製造了系列的連鎖反應,形成了強烈的期待,就不要那麼輕易地去解決和解除。勾起了觀眾的興趣,你就要把玩這種興趣。你要讓觀眾欲罷不能,讓主人公想要的東西不那麼輕易得到,讓結果不要那麼快地出現。要故意拖延時間,加大難度,形成障礙,製造迷霧,總之,皇帝不急,讓太監們去急吧!

5。設定難關

要玩觀眾,也不能沒有乾貨。光靠拖延是不行的,也不能指望巧遇、誤會等,這些低階廉價的東西大發觀眾。你得給主人公達到目標設定真正的障礙和難關!事情的發展太順利,它也不成戲,一定要有一個難關,一個真的困境,一個嚴重的危機。

這個危機的難度定到多難?當然不能太難,太難連編劇自己都解決不了,那怎麼寫?當然也不能太容易。太容易,人物輕輕一夠,就夠著了,有什麼看頭?難度就定在觀眾和人物都認為很難,要努力一把才能實現的那個度上。

或者,還有一種方法,你讓觀眾和人物誤入歧途,讓他們被某些假相和屏障阻隔,讓他們看不到真相,讓他們成為睜眼瞎(所謂當事者迷,生活中也是常見的),而你當然是知道事情的另外面的人,你是你作品的上帝!

編劇如何把握劇本“有戲”還是“沒戲”?

6。拐點反轉

故事的魅力,就在於不確定性。實現這個不確定性,就是轉折或反轉。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個故事的好壞,有時就是看這個故事裡到底有幾個“想不到”。如果這個故事的想不到很多,就是好故事;反之,就是爛故事。

我們在生活中也常常說一句話:這件事太有戲劇性了!請注意,戲劇性的時刻來到了!這件事最最具有戲劇性的事情還不在這裡,而是……。其實,這樣講的東西,一定是某個大逆轉,大反轉。一切盡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7。令人信服的結果

編劇如何把握劇本“有戲”還是“沒戲”?

有一個結論,有一個結局,這個是戲的終點,也是核心。因為,一段戲的戲劇任務,一定是靠這個結果或結局來實現和完成的。這也是開頭我們營造的那個期望值的答案。是問題的解決。

講了這七個元素,可能有很多同學會說,真的需要這些嗎?真的這麼複雜嗎?我不要遵循這個東西,我想天馬行空,行不行?我的劇本我做主,寫到哪裡算哪裡。事實上,所有規矩都是拿來打破的,更何況你這個總結,未必在理。

可以啊,沒問題啊,以上這些僅僅是一種歸納與總結。我常說,講故事可以有100種方法,甚至1000種方法,怎麼能說只能這樣講,不能那樣講呢?所以,你怎樣講你的故事,是不是考慮到“有戲”,你自己做主。

但是,有一點我想提醒你,如果你想要寫一個大眾化的電影或電視劇,要大多數觀眾都喜歡看,你可能真的要遵循這個規律。為什麼?因為包括你我在當觀眾去觀看一部電影電視劇的時候,就是懷著這樣一種心理邏輯,或者心理過程。我們都在潛意識裡試探,到底有戲,還是沒戲。有戲則看,沒戲就走。

你想違背這個規律,不是不可以。比如小說流派裡,就有一種叫生活流,就是按照生活的常態來寫的。還有一種叫意識流,甚至放棄邏輯,而追求非邏輯。

如果把這種創作搬到電影裡,拍出來的我們叫它藝術片,文藝片。你當然可以寫文藝片,你也可以寫生活流。但那些都很小眾,屬於“小眾藝術”。小眾藝術,我們也把它叫做知識分子藝術,沙龍藝術,是用來找朋友,尋知音的。

畢竟,廣大普通觀眾難以理解和共鳴。 小眾藝術有幾個問題:

一是很難找到投資,二是很難獲得好的票房或收視,三是你得耐得住寂寞和清貧。假如你不想那麼孤獨和貧窮,你還想用寫劇本來掙錢,養家餬口、發家致富、買房買車、娶妻生子、光宗耀祖,那你就得做大眾的,你才能火,才能紅,才能吸引更多的觀眾和粉絲。那麼,你還得遵循這個規律。這是逃不掉的。

常態與非常態

編劇如何把握劇本“有戲”還是“沒戲”?

關於戲劇性,我們還有另外的表述方式,是什麼呢?

我曾經說過,觀眾在看戲的時候,其實看的是從生活的常態突然變成非常態,然後經過一個過程以後又返回到常態,這是第二種表述方式。

生活當中的常態,因為很規律,很平常,讓我們熟視無睹,沒有驚奇,所以常常是平淡的,是乏味的。 但這並不是說常態化的生活本身沒有審美價值,如果把常態寫好,一樣能有吸引力。

比如一幅很美畫,或者一幅攝影作品,它只是一個瞬間,一個生活的斷面,所以不一定有故事,甚至畫面上反映的很可能就是常態的生活,沒有非常態,沒有突變。但 當我們打破常規,變換角度,改變色調,用一個很具有衝擊力的構圖,它照樣可能成為優秀的藝術作品。

當然,繪畫是一個瞬間,而電視劇和電影,則是一個線性的東西,是發生在時間軸上的事物,所以我們會更加強調非常態。一上來是常態,生活就是常態,突然有一個元素進來,使它砸碎了,打破了,變成一個非常態。 那非常態執行執行,最後又歸於一個常態,這個過程的完成,就是“有戲”。

三位一體

第三種表述,是我在微博上學習到的。中央戲劇學院的教授,羅錦鱗老師有一條微博,說的就是這個:戲劇性,就是事件、動作與衝突的三位一體。

好的,我們先說說事件是什麼?事件,在戲劇學院的課程當中,包括“中戲”、“上戲”的課程中,經常會不斷提及。不管是導演系、文學系,還是表演系,都讓同學們做大量的練習,就是讓你去區分什麼是“事件”?什麼是“事實”?或者說“舞臺事件”和“舞臺事實”。

有各種各樣的排練和練習就是訓練這個東西。事件和事實之間的區別就是一根頭髮絲兒這麼大,你要是從事物的一個側面,或者一個切面去看,事件和事實是沒有區別的。 它們的區別在於: 事件是一個有邏輯關係的過程,而事實是一些沒有邏輯關聯的生活碎片,是非邏輯的、相互孤立的。

舉一個例子,你去買一張報紙,看了;你朝前走,去上班;你舉手打個車,上了車和司機國家大事;你下車後在辦公樓前碰到一個熟人,打完招呼說再約吃飯;你進入電梯間踩了別人的腳說了聲對不起;你出電梯,來到辦公桌前衝咖啡喝……,這些就叫事實。

因為它每一個分段的事情,它是沒有邏輯聯絡的,沒有因果的,隨意性排列與組合。那麼,什麼是事件呢?比方說,你買一張報紙,你看了一個訊息。這個訊息提醒你了,你桌上有一個檔案,你必須要儘快的處理,如果不處理,就會損失二十萬!於是你想打一輛計程車,卻總打不到。好不容易上了車,又遇到堵車。

你匆匆下車朝辦公樓狂奔,跑到半路,突然有個熟人拉住你聊天,聊起來就沒完,你急得要死,但是你還得應付因為他有可能是你下一個客戶。最後你坐電梯,電梯又滿,沒辦法,直接爬到二十層。終於跑到辦公室,趕在最後時刻把那個郵件發了出去。哎,這就叫做事件!它有因果,有關聯,這就叫事件。

動作,也需要解釋一下。很多同學,特別是新同學,沒有經過系統學習,不知道什麼叫做“動作”。這裡所說的“動作”,也叫做“戲劇動作”。它不同於肢體動作、表情動作或語言動作,不是舉手投足、做操、打太極拳,不是說臺詞,不是一顰一笑、眉飛色舞、擠眉弄眼,不是生活中我們常用的那個“動作”,而是戲劇上所說的“動作”。

“戲劇動作”,是指人物有動機和目的的行為和行動,是有可能使事物之間產生邏輯聯絡、引起連鎖反應的行為。這個行為,也可以表現為一句臺詞、一個眼神、一聲嘆息,但這些動作必須有人物內在的動機和動力。

編劇如何把握劇本“有戲”還是“沒戲”?

我們經常聽製片人說:你這個劇本寫得不好,因為你的主要人物沒有動作。我們看不到他的動作。為什麼?因為人物所做的所有的事都是無意識的,都是沒有目的的,都是不會引起連鎖反應的。動作分為兩種:一種叫做“主動性動作”,一種叫“被動性動作”。

什麼叫“主動性動作”呢? 比方說,一個人物宣告:我明年一定要考上研究生!接下來他所做的一切,包括他蒐集資料,網上查資訊,請教別人,背單詞……這些全都叫做主動性動作。因為他有一個目標。

什麼叫“被動性動作”? 生活中大多數情況我們做的都是例行的事,沒有明確的目標或目的,但我們隨時可能去完成一些臨時的工作或應對某種變故。就是說,剛開始人物可能做的都是一些沒有意義的事,甚至無所事事。突然某一個外來因素介入,打亂了人物的生活,使得他不得不行動起來,使得他不得不動。

比方說:你準備上班,剛一走出門洞,“咣”!樓上砸下來一個花盆,把你的頭給砸破了。怎麼辦?得上醫院!流血了!打個計程車,到醫院發現沒帶錢包,只好趕緊打電話。電話打通誰也來不了,血還在流……,這個就叫做被動性動作。如果你戲裡的人物成天盲目地做瑣碎的事,你就要注意了,就要反省了,這個劇本肯定沒有戲了。

第三個概念叫衝突,我們也叫做“戲劇衝突” ——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衝突。有的編劇新人在寫戲的時候,沒有真正理解戲劇衝突,以為兩個人打架,就是衝突。或者兩個人吵架、爭執,就叫衝突。其實不然,至少不準確。

真正的戲劇衝突,那一定是邏輯的必然結果,也同時是另外一個邏輯的開始。 戲劇衝突一定能夠造成不斷的連鎖反應,改變人物的命運和人物之間的關係,推進劇情的程序。我們看電視劇覺得很納悶,一堆人在吵架,很激動,大聲喊叫,肢體動作,拉拉扯扯,但是你仔細一想,沒什麼事情,沒有內在根源,沒有為什麼,就是為吵而吵,為鬧而鬧。這樣的戲看起來很難受,很虛,很空,很沒勁!會給人一種“一堆破事”的感覺。

事件、動作、衝突的三位一體就是戲!怎麼講呢?當你寫一個段落的時候,把這三個東西揉在一起,就是戲。而且互為因果,密不可分。在一片常態當中,你突然扔進去一個石頭,引起了一個戲劇事件。這個戲劇事件擺在人物面前,不同的人物性格,就會不同的反應。尤其對於主角,他一定會尋找對應,從而形成一個動作。事件激發了人物動作,不同的人物動作就產生差異和碰撞,產生了衝突。這就是“三位一體”。

出事了與要出事

還有一種表述,有戲或沒戲,要看“出事了”和“要出事” 。當你寫劇本的時候,想讓人感覺到有戲,有吸引力,有兩個很簡單的方法:一個是“出事了”,一個是“要出事!”

出事了!這種寫法很常見,比如主人公接到一個電話:“你好!……什麼?”這就叫出事了!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引爆點。走著走著,“哐!”一個車禍發生在你身邊;一個人跑來,氣喘吁吁:“陳老師!陳老師!出事了!”接下去,觀眾就被抓住了,然後到底是什麼事啊?嚴重到什麼程度啊?誰死了?誰病了?誰怎麼了?怎麼辦呢?

觀眾就跟著這個人物,跟著這個動作,跟著這個戲就往下走了。最後有個結果,就是這個事的了結。一個因,導致了一個果;果呢,可能又形成了第二件事情的一個因,引出另一個事件,又出了一件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叫做出事了!

還有一種叫“要出事”!戲一開始以後,就製造緊張氛圍,製造懸念與不安,讓觀眾看到各種各樣的變化,不管是視的,聽的,充滿詭異,神秘莫測。透過人物的面部表情,觀眾預感到要出事。比如,一堆男人中間,突然出現一個美女,你都會覺得要出事。或者,一堆壞男人,一群罪犯,突然一個很純潔,沒有社會經驗,還攜帶鉅額資金的人走進來,這種對比,這樣的氛圍,一定充滿危機感——可能要出事。

編劇如何把握劇本“有戲”還是“沒戲”?

有戲或沒戲是一種素養

有戲還是沒戲,既然關係到我們寫劇本的成敗,我們就得加以重視。不僅要懂得,還有在平時訓練自己—— 要形成一種觀念,一種習慣,一種血液裡包含的下意識,遇到任何一種情況,生活中的,還是劇本中的,到底是有戲,還是沒有戲,要立馬進行判斷和修正。

你寫劇本的時候,一個段落,一場戲,一個單元,到底是有戲還是沒戲,你要敏感,要迅速發現。這種訓練,有點類似我們剛開始學開車。剛開始,師傅在我身邊老提醒我,現在要加油了,要換擋了,注意前方,開始左轉,然後右轉,慢點,快點,紅燈……怎麼怎麼。離開師傅,還是老在想,現在加油,啟動,手在什麼位置?腳放在什麼位置?離合器怎麼放?

這時,是大腦在指揮。隨著訓練,重複訓練,甚至長期開車的實踐,然後慢慢你就會覺得,技術已經變成身上的一種素養,一種感覺,一種反應和反射。那時候你可以一邊開車,一邊打電話,甚至你開了一路,到了終點,你都想不起是怎麼開過來的。如果我們對有戲和沒戲也變成一種習慣,一種反射,那時,你寫出來一部好作品就太必然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