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武術

【體育人文】太極拳懂勁是如何煉成的,這篇文章告訴你如何練出來!

  • 由 太極療 發表于 武術
  • 2021-06-14
簡介根據王宗嶽拳論所說,至少要懂四點:一是懂陰陽二氣在體內變化的法則,並依法進行修煉,使二氣中和為一,成為混然為一的混元內氣,從而煉出混元內勁

太極拳懂勁是如何煉成的

懂勁之道在哪裡?王宗嶽指出:“雖變化多端,而理唯一貫。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由懂勁而階及神明。”

接著又說:“須知陰陽;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

這是王宗嶽提出的懂勁之道,可以分以下幾點來理解。

太極拳的懂勁之道

懂一點易理

王氏所說:”雖變化萬端,而理唯一貫”的“理”,是指《易經》之理。因為該拳理首句所說“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就是易理太極學說的核心,而且拳論本身就是一篇精彩的易學著作,整個太極拳體系都是以易理為靈魂的,所以“理唯一貫”的理,當然是易理了。

所以欲要懂勁,必須學習易理,懂一點易道。易理的中心是“一陰一陽之為道”,是唯變是適,趨吉避凶,也可歸結為一個“變”字,從變中求吉,從變中得一。這啟示我們,太極內勁是在變中求得的,也是在一陰陽的變動中應用的,太極拳就是變易之道。

從著熟中漸悟

著熟,包括拳術一招一式的“著”,以及推手之“著”,兩者不可偏廢,都要熟透,才能漸悟懂勁。拳諺說:“拳打千遍,其理自現。”又說:“功到自然成。”這是鼓勵人們要晨昏無間、寒暑不易地長期修煉,自然能豁然貫通,說得很對。

但是用功練拳要有正確的前提,就是要懂一點易理,以及每一招的理法心法,才能“其理自現“,內功有成。如果不明所以、不知就理地埋頭悶練,至少事倍功半,不知何年才能“功到自然成”,甚者原地踏步,更甚者謬誤滋生,事與願違。

這“漸悟”二字很有意思。因為最好的理法,如果不去身體力行,便將淪為一紙空文,所以漸悟很重要。在日積月累的“漸悟”中,漸悟漸通,漸通漸懂,點滴積累,聚沙成塔,豁然貫通而懂勁矣。

太極拳的懂勁之道

須知陰陽

陰陽是個大題目、大概念,整部《易經》都是講的“一陰一陽之謂道”。所以懂勁就是懂陰陽變化之道。根據王宗嶽拳論所說,至少要懂四點:

一是懂陰陽二氣在體內變化的法則,並依法進行修煉,使二氣中和為一,成為混然為一的混元內氣,從而煉出混元內勁。

二是懂得粘走更是陰陽。王宗嶽所謂“粘即是走,走即是粘”,是作為“須知陰陽”的內容提出的。因為粘者,陰靜也;走者,陽動也。所以粘與走,便是陰與陽。粘,通常與沾字並提,稱作沾粘勁。而走,則與化勁有相通之處,常言道走化是也。因此懂得粘走之道,修煉粘走之勁,是懂勁的重要內容。沾粘與走化,在太極拳內勁中,尤其在推手的用勁中,有著突出的重要作用,擬單列一節專論之。此處只是點明它是懂勁的一大要義,以防疏忽。

三是弄懂陰陽原理在拳術中的各種對應關係,即動靜、虛實、剛柔、走粘、內外、上下、開合、快慢、提放、蓄髮等等的對應關係,還要懂得這些對應關係及各種勁路在推手中相應變化的辯證規律,才算懂勁。

四是陰陽相濟為一體。“陰即是陽,陽即是陰,陰陽相濟,方為懂勁。”王宗嶽這一懂勁的著名論斷十分深刻,又非常明確。它不是一般的所謂陰中有陽、陽中有陰,而是說陰就是陽,陽就是陰,陰陽中和為一體了,進入了陰陽相濟的境界,方能稱為懂勁。

一羽不能加

王宗嶽拳論指出:“一羽不能加,蠅蟲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獨知人。英雄所向無敵,蓋皆由此而及也。”

一羽不能加,既是一種比喻,又是一項要求,也是一種標誌。比喻練拳者的觸覺聽勁高度靈敏,連一根羽毛加身也能感應洞悉;要求練拳者懂得這一理法,並努力達到這種接近神明的境界,並把它作為衡量是否真正懂勁的一項標誌。

這種超乎尋常的感應,必須在至松至靜的虛靈狀態下才能獲得。懂得了“一羽不能加”的奧妙,就會在行功走架時放鬆入靜,及至進入虛靈佳境。

太極拳的懂勁之道

懂勁的層次

懂勁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從低到高、由淺人深、由已及彼發展提高的。大致可分下列幾個層次:

一、未懂之前

起初,對太極內勁懵然不知。稍後,知其名但尚未知其實。繼續習練,僅知一星半點皮毛,常犯“頂、匾、丟、抗”之病,不能謂之懂勁。

二、初懂之時

繼續進修,自以為懂勁,卻常犯“斷、接、俯、仰”之病。其實尚未真懂,處於似懂非懂之際、兩可之間,尚未掌握懂勁之準繩。

三、已懂之後

經明師指點,勤奮修煉,揣摩體悟,以及同道研修,才能登堂入室,真正懂勁。真懂又有何準繩?老拳譜指出:“胡為真懂?因視聽無由未得其確也。知瞻吵顧盼之視覺,起落緩急之所知,閃還擦了之運覺,轉換進退之動知,則為真懂勁!”

四、與人懂勁

自己懂勁,只是一方,還有另一方,即由已及彼,與同道切磋,包括推手及研討哲理心法等,此謂與人懂勁。老譜說:“於人懂勁,視聽之際,遇而變化,自得曲誠之妙形,著名於不勞,運動知覺也。功至此,可為攸往咸宜,無須有心之運用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