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日語羅馬字表記的歷史演變考論

  • 由 俊佑愛娛樂 發表于 足球
  • 2022-08-23
簡介該會以“採用音韻文字,調查假名和羅馬字等表記方式的優缺點”[4]108為審議內容,廢除漢字成為日本國語政策的審議方向

羅馬字1一10是怎麼寫

日語羅馬字表記的歷史演變考論

洪仁善1,姜言勝2

(1。青島大學 外國語學院,山東 青島 266071;

2。東北師範大學 外國語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4)

[摘要] 近代以降,日本國內掀起了否定漢字、漢文化的風潮,羅馬字論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提出來的。羅馬字論出爐之後,就因表記方式產生了分歧,表記方式的派系主要有兩個。兩派間的爭論從明治時期一直持續到戰後,現今兩種表記方式依然共存。

[關鍵詞] 羅馬字;文字改革;基督教;傳教士

日語羅馬字表記的歷史演變考論

近代以來,中日兩國都掀起了文字改革運動,這無疑是“西學東漸”下的歷史產物。日本的羅馬字歷史應追溯到室町末期。1549年7月22日,西班牙的傳教士弗朗西斯·澤維爾攜基督教登上了鹿兒島。日本的羅馬字正是起源於基督教的傳入,後來由於江戶幕府採取了鎖國政策,羅馬字並沒有給日語表記帶來顯著的影響,但是隨著與荷蘭的交易頻繁,荷蘭式羅馬字被創制,學者間也曾使用。

中國也是由傳教士帶入了羅馬字。利瑪竇於1605年出版了《西字奇蹟》,其中用羅馬字對漢字進行了注音,但這並非是利用羅馬字表記漢語。羅馬字國字論在中日兩國的登場都是19世紀之後的事情了。

在日本最早提出羅馬字論的是為羅馬字事業獻出一生的南部義籌,他於1869年5月在大學頭山內容堂提出了《修國語論》。他認為,若想把日本的國語從中國化和西化中拯救出來,就應使國語獨立,愛護國語的方法就是制定教授國語的策略,借用羅馬字學習國語[1]15。南部義籌的羅馬字論是受了江戶時代後期的蘭學家大庭雪齋的書籍《譯和蘭文語》的啟發。但是不難看出,南部義籌的採用羅馬字論與防止西化的主張是自相矛盾的。

比羅馬字論更激進的主張還有森有禮的“英語國字論”。他後來成為日本的文部大臣,因此其言論備受關注。1872年他作為日本駐美公使時,提出了“英語國語論”,對此耶魯大學的語言學教授郝伊特尼建議,改變語言不如採用羅馬字表記日語。首先,森有禮的建議代表著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下部分日本文人倍感迷茫的意識形態。其次,他的建議代表著當時留學歐美,能熟練使用英語的部分人的心聲。顯然郝伊特尼的建議比他更理性和可行,森有禮和郝伊特尼的關於日本國語國字問題的爭論,影響了日本國內的羅馬字運動。後來,羅馬字論由西周、外山正一、矢田部良吉等學者相繼提出。這些學者都曾留學美國、荷蘭等地,明治以來的“西學東漸”的社會背景對他們的文字觀產生了重要影響。這一時期的羅馬字論者的代表人物的另一個顯著特點就是他們大多數人並不是語言學家。

1884年,社會學家外山正一在《東洋學藝雜誌》上,相繼發表了《寫給羅馬字論者》、《組建羅馬字會的趣旨》等文章,在這些文章的影響下,1885年1月成立了“羅馬字會”,當時此會約有7 000人左右的會員,其中上流社會人士佔據主導地位,他們積極參與了普及運動。該組織以廢除現行文字、改用羅馬字表記為宗旨,並推出了機關刊物《羅馬字雜誌》。

為制定羅馬字的表記方式,羅馬字會選出了40名委員,外山正一當選為會長。該會在40名委員中又選定了起草委員,組建了起草委員會。此會在國字的立場上,依據一直以來日本文字的表記方式,又參照了外人的意見,並在1885年2月舉行的總會上推出了黑本式表記方式。當時板倉銀之助等部分人士對這一表記方式持反對意見。羅馬字標記問題上的分歧,在這一時期就已經開始出現了。黑本式是指根據日語的實際發音,用英語式表記方式表記子音,用義大利語式表記方式表記母音的表記方式。此會的成立對黑本式表記方式的普及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羅馬字在日本有多種表記方式,起初有葡萄牙語式、荷蘭語式,幕末時還出現了德語式和法語式等表記方式,但是廣泛使用的是根據英語的音標,用羅馬字置換假名的黑本式。

同年8月,物理學家田中館愛桔發表了《用羅馬字發行本會雜誌的主張及其關於羅馬字用法的意見》,在這篇論文中,田中館愛桔提倡推行日本式羅馬字,這成為了普及“羅馬字表記論”新的里程碑。田中館愛桔也是“羅馬字會”的會員。1886年1月,他在“羅馬字會”的大會上提出了日本式羅馬字表記方案,但是他的意見因一票之差被否決[2]81-85。後來田中館愛桔脫離了“羅馬字會”,並在同年5月成立了“羅馬字新誌社”。從此日本式表記論者和黑本式表記論者開始背道而馳。

日本式表記論者認為,黑本式適合歐美人的語言習慣,並不適合於日本,因此他們主張使用以日本人為本位的表記方式。日本式是指根據50音圖,把母音和子音機械地組合在一起的表記方式。日本式表記論者標榜,這一表記方式符合日語的音韻。日本不管採用哪種表記方式,在脫離漢字問題上的意見是一致的。但是不管是哪一派,當時的羅馬字論者的羅馬字文,文體上使用的還是漢文訓讀體。其實,兩者之間也沒有非常大的差異,就50音圖來說,只是“sa”行和“ta”行、“ha”行的部分假名的表記方式不同而已,若兩派能夠相互妥協,羅馬國字論的命運也許會是另一種局面。

但是後來,因受到日本保守派的反對,羅馬字論者的境遇並不順利,以至於到了1890年羅馬字論者的一切活動都處於休止狀態,這與假名論者的境遇是相同的。持反對意見的日本保守派主要認為,更改天皇使用的文字是大逆不道的,這一點也正是羅馬字論者非常畏懼的。對於當時的羅馬字論者的境況,語言學家上田萬年[3]158在演講時說到,羅馬字會雖然一時輝煌,但是如今不再發行刊物,不再召開集會,一句話概括就是羅馬字會解散了。1892年,當時擁有2萬人左右會員的羅馬字會捲入反動思想的漩渦,在儲存國粹和排斥西洋的激浪中一時銷聲匿跡。

羅馬字論者的窘境,隨著1894年的甲午戰爭的爆發有了轉機,打了勝仗的日本國內的部分人士認為,戰勝國不應該使用戰敗國的文字,國字問題又成為學界議論的焦點。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文部省對羅馬字問題表現出積極的態度,1900年設定了羅馬字撰寫調查委員會,這個調查會決定的“羅馬字表記方法的調查報告”發表於同年11月5日的《官報》。因為這一表記方法與黑本式相近,因此受到不少批評,最終這一方案未能實施而半途夭折了。

1902年3月24日,文部省重新公佈了國語調查委員會的管制。該會以“採用音韻文字,調查假名和羅馬字等表記方式的優缺點”[4]108為審議內容,廢除漢字成為日本國語政策的審議方向。此後,這一機構便開始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廢除漢字是明治以來日本的部分知識分子提出的主張,他們認為漢字降低了日本國民的識字率,同時阻礙了日本文明的程序。新國字論在這一理論下有了生存空間。

1905年的日俄戰爭,使日本信心倍增,羅馬字運動再次掀起。1905年“推廣羅馬字會”取代了“羅馬字會”,此會的目的是團結所有羅馬字論者。這一時期的“推廣羅馬字會”的會員不僅來自上流社會,一般民眾也積極地參與到羅馬字運動當中。該會在1908年把黑本式表記方式定為標準,並對其進行了修訂,稱之為“標準式”。所以後來主張日本式表記方式的人遂從該會中分離出來,此會的初衷也未能實現,力量也逐漸衰退,漸漸地不再舉行團體行動了。與此相反,日本式羅馬字論者脫離“推廣羅馬字會”後,在1921年成立了“日本羅馬字會”,並迅速擴張了自己的勢力。

當時日本國內的情況是,陸地測量部、水路部、中央氣象臺等部門使用日本式;鐵道省、商工省地質調查所使用標準式;銀行、公司、商店裡不僅兩種表記方式並存,還存在其他表記方式。

在兩種表記的對峙愈演愈烈之時,國際社會也要求日本政府統一羅馬字表記方式。1927年10月,國際地理學會議的中央局常致地名委員會建議,日本地名的兩種表記方式非常不便,希望統一政府刊物的羅馬字表記。此外,1928年7月在倫敦召開的國際地理學會也提出了同樣的建議。除此之外,1928年土耳其的國字羅馬字化的事情,引起了國際上對羅馬字問題的關注。

鑑於這樣的社會背景,1930年1月29日,文部大臣田中隆三,就統一羅馬字表記設定羅馬字調查會一事,與上田萬年、田中館愛桔、保科孝一等人交換了意見,並在同年11月26日設定了臨時羅馬字調查會。不難看出日本政府對國語問題的重視程度。

國字問題也引起了昭和天皇的注意。1931年6月,昭和天皇邀請保科孝一做了一個關於國字問題的演講,其間他問保科孝一詔書難不難,對此保科孝一回答道:“如果詔書再簡單一點,國民將會更加感激。”[5]235這一訊息登載在當時的《朝日新聞》。後來,羅馬字論者以此作為擋箭牌,用以反駁反對羅馬字論者的人士所主張的使用羅馬字表記是對天皇用字不敬的觀點。

6年之後的1937年9月21日,臨時調查會把審議結果以內閣訓令的方式公佈於眾。因以訓令形式公佈,所以稱之為“訓令式”。日本政府雖然對羅馬字標記進行了審議,但是並沒有把日本國字改為羅馬字的意向。訓令式表記方式接近於日本式,因此對於這一表記方式有不少爭議。傾向於日本式表記方式的作法,不乏政府的一種政治導向。

在軍國主義和國粹主義至上的時代背景下,日本式羅馬字論逐漸佔了上風。1933年4月,海軍少佐福永恭助出版了《擊退黑本式羅馬字論》,這是根據福永恭助的談話印成的小冊子。福永恭助認為,以英語為基礎表記日語,意味著想把日本淪落為英美的殖民地[6]43。日本式羅馬字論者的“言文一致”的口號,也贏得了日本共產主義者的支援。南部義籌認為,如果採用日本式表記方式,舊羅馬字會不會解散。但是在軍國主義思想蔓延的時局下,就連用簡體字表記天皇所使用的漢字都被視為不敬,因此推行羅馬字的最終命運是可想而知的。

1945年戰敗後不久,應占領軍司令部之邀來日的第一批美國教育使節團在報告書中表明,比起假名文字,羅馬字的優點多,並且羅馬字將對日本人獲得民主社會公民的資格以及國際上的理解非常有益。為了普及羅馬字,美國曾向讀賣報知報社提出羅馬字表記佔據該報紙20?版面的請求,但遭到報紙方面的拒絕。

1950年8月,第二批美國教育使節團訪日,並在同年9月22日提出了報告書。報告書的一條就是要求日本政府在小學的正規教育課程中加入羅馬字教育。日本政府當時把羅馬字教育的權利交於小學校長。據當時的“讀寫能力調查委員會”的野元菊雄委員證言,CIE的大部分美國將校為了實現羅馬字化緊逼日本政府,但是其中也有反對羅馬字化的知日派。事實上,日本方面在有關羅馬字問題的決策上也受益於少數知日派。2006年4月7日,時任使節團事務局長的保爾茲接受採訪時說到:“我當時反對日本文字的羅馬字化,在小學階段學習羅馬字固然重要,但是我反對全部用羅馬字表記,日本人是否使用羅馬字,應讓日本人自己去決定,這是關於日本的文化、文明、歷史的問題。”[7]從中可知,美國教育使節團中也不乏維護戰敗國文化的知識分子。即便有部分反對羅馬字化的人士,羅馬字問題上起到決定性作用的還是日本人的讀寫能力調查。

美國佔領軍為了找到在日本推行羅馬字的依據,也協助參與了這次調查。美國想得到的結論就是日本國民的讀寫能力低下,其原因在於漢字。但是調查結果顯示,日本的完全文盲為1。7?不完全文盲為0。4?總計佔國民總數的2。1?這個數字表明,明治以來漢字導致日本識字率過低的說法,便很難站住腳了。這個結果對試圖勸告日本政府採用羅馬字的美國而言,猶如當頭一棒。參加此次調查的羅馬字論者柴田武證言,當時住在新橋第一賓館的佩澤爾曾把他叫到房間讓他修改調查結果[8]22。從中不難看出這個調查結果,對提議進行這一調查的佩澤爾和美國來說無疑是一個沉重打擊。

1950年10月,讀寫能力調查委員會發布了《日本人的讀寫能力》報告書。麥克阿瑟看到這個報告書後認為,實現日本文字的羅馬字化的目標過於宏大,僅適作今後的方針,並約定不強制推行日本文字的羅馬字化。美國人對羅馬字的推進由此告一段落。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生效,GHQ終結了對日本的佔領。日本政府雖然拒絕了美國的遊說,但是日本國內的羅馬字論者卻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主張。由於羅馬字論者在國語審議會的勢力可觀,其後逐步推進了日本文字的羅馬字化程序。

曾任國語審議會第1期至第5期會長的土岐善麿,就是一個羅馬字論者。1947年,為指導羅馬字的正確寫法而出版了《羅馬字的書寫方法》一書。內中,與美國佔領軍的建議遙相呼應,大力倡導日本文字的羅馬字化。這一派的勢力中,在國語審議會內部除了土岐善麿以外,還有有光次郎、倉石武四郎等狂熱的羅馬字論者。

因此,羅馬字問題一直是國語審議會的審議議題之一。為了推廣羅馬字,該會甚至提議過報紙應附加羅馬字配文,但是遭到了報紙方面的冷遇。對報紙而言,附加羅馬字,至少是一種紙張上的浪費。

從1947年開始,羅馬字教育在義務教育中加以實施,其中規定,在訓令式、日本式、標準式這3種表記方式中自由選擇。日本政府再次面臨了統一羅馬字表記的問題。由於羅馬字沒有統一的標準,羅馬字教育中出現混亂是不可避免的。為了完善羅馬字問題,1948年10月,文部省設定了羅馬字調查會。1949年6月,國語審議會重組之後,繼承了羅馬字調查會的審議內容,並設立了羅馬字調查分科審議會。

透過長時間的審議,在1954年12月9日,日本政府以內閣告示第1號·同訓令第1號公佈了《羅馬字表記方法》。其中把“訓令式”列為第一表,第二表中列舉了“黑本式”。其中規定,原則上使用第1表,但是在國際關係複雜、慣例難以立時加以改變的情況下,允許使用第2表。訓令式繼1937年後再次成為羅馬字表記方式的標準。對於訓令式屢屢獲勝的結果,佐野利器[9]156-165分科審議會會長強調,這純屬偶然,沒有任何操作嫌疑。對此,“羅馬字推廣會”的常任理事奧中孝三證言道,當初的羅馬字調查分科審議中支援訓令式的人員佔據多數。當時對這種事態不滿的東京外國語大學的千葉勉和東大的服部四郎二人退出了審議會。從這些資料中不難判斷,當初的羅馬字分科審議會把訓令式定為標準的表記方式為既定方向。事與願違,後來的日本社會的實際情況與這個內閣告示不符,黑本式廣泛地被人們所使用,內閣告示未能起到統一羅馬字表記方式的作用。

即便羅馬字論者做了不少工作,但是羅馬字的普及並不理想。對於日本在義務教育階段實施羅馬字的結果,於1957年11月15日召開的第36次國語審議會的總會上表明,實行羅馬字教育的學校在全國小學中佔據90?右[10]34-39,羅馬字雖然對國語教育的實施和提高社會生活的效率有幫助,但是又不得不承認用羅馬字書寫日語的習慣未能普及到國民當中[11]5。羅馬字表記的不統一和羅馬字文不完善註定了羅馬字教育的失敗。

羅馬字論者面臨的困難除了羅馬字表記的不統一這一問題之外,還有用羅馬字表記日語時,如何新增空格的問題。因為日本人長期以來都使用漢字假名混用文,漢字使文章的句子成分非常清晰,沒有必要加空格,但是羅馬字文與此不同。在什麼詞性後面、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加空格成了羅馬字審議會的審議物件。1937年公佈訓令式表記時,日本政府沒有審議這些在具體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這是因為當時的日本政府並沒有打算把訓令式作為日本的國字。此外,1947年公佈的規則又過於簡單,因此第5期審議會在詳加討論之後提出了一套較為詳盡的方案。這些審議內容都表明了當時的國語審議會在國字問題上的傾向性。

日本羅馬字論者在推進本國的羅馬字的同時,也非常關注中國的羅馬字發展。1958年中國公佈了《漢語拼音方案》,羅馬字成為漢語的拼音字母。對此倉石武四郎說到:“中國已經開啟了羅馬字程序。弄不好使用漢字的國家就剩下日本了。”[12]7-34他把拼音文字理解為中國文字的羅馬字化,因此主張日本國字也應早一日實現羅馬字化。

就在羅馬字論者在國語審議會努力推進羅馬字之時,發生了一個扭轉歷史的事件。

1961年3月17日召開的國語審議會會議上,對於審議會內部的表音化傾向不滿的五位委員退出了會場,這一事件對國語審議重組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日本國語政策的方向也開始變得透明化,國語審議會內部的羅馬字論者也從此銷聲匿跡了。1961年廢除了從1948年到1960年間使用的羅馬字教育的專用教科書,羅馬字內容納入到了國語教科書中。這一事件發生後不久,日本政府明確了國語政策的走向。1966年文部大臣明確了國語審議會是以“漢字假名混合文體”為前提進行審議。這為近代以來羅馬字論者的喋喋不休的爭論畫上了一個句號。

從羅馬字表記的歷史與現狀中,我們不難看出近代以來日本學術界的彷徨和糾結。這一期間出現了不少極端的主張,例如森有禮的“英語國語論”和志賀直哉的“法語國語論”。近代以來,日本為了擺脫漢字做了不少努力,但是漢字和漢文化對日本的根深蒂固的影響超出了他們的想象。羅馬字表記論在“西學東漸”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又在GHQ佔領下獲得了新生,但是兩種表記方式的不統一問題,直接影響了羅馬字論的命運。

雖然日本政府把訓令式定為第一表,但是1970年的護照法規則中卻又決定用黑本式表記人名。隨著英語的普及,黑本式在日本的使用率也不斷提高,其越來越被人們所接受,據立正大學的高橋太郎抽樣調查,90年代後半期的羅馬字站名全部為標準式[13]184-187。

2002年4月1日開始,日本政府對義務教育中的羅馬字表記的要求發生了變化,要求在小學的第四學年,能夠掌握日常使用的簡單的單詞的羅馬字表記就可以了。《指導要領》中沒有規定使用黑本式或訓令式表記方式。在學校教育中指導羅馬字的時間為4個小時,黑本式和訓令式各自安排了2個小時。從這個規定中,可以發現學校教育中的羅馬字教育的要求降低了許多,但是關於表記方式的不統一問題一直未能得到解決。

進入網路社會之後,隨著電腦的普及,羅馬字的使用率提高,雖然羅馬字未能作為日本的國字登場,但是在國際社會中,羅馬字的作用不可小覷。2002年11月1日起,日本允許在登記公司的商號時使用羅馬字,羅馬字的用途越來越廣泛。但是政府機構間的表記上的不統一,對日本國民乃至外國的學習日語者都非常不便。自羅馬字的傳入至羅馬字國字論的推出,再至現今的羅馬字表記方式的不統一,又從另一側面呈現了日本人探索本國文字的歷史程序。

[參 考 文 獻]

[1] 井口有一,等。國字問題論集[C]。東京:冨山房,1950。

[2] 櫻井豪人。為什麼日本有兩種羅馬字表記[J]。國文學解釋與教材研究,2006(5)。

[3] 上田萬年。新國字論[A]。國字問題論集[C]。東京:富士房出版社,1950。

[4] 保科孝一。關於國語調查委員會決議事項[J]。語言學雜誌,1902(7)。

[5] 鬼頭禮藏。國定羅馬字文章讀本[M]。東京:羅馬字社,1936。

[6] 福永恭助。擊退黑本式羅馬字論[M]。東京:羅馬字社,1933。

[7] 保阪正康。追溯昭和史[N]『サンデー毎日』,2011-12-11(2)。

[8] 柴田武,等。語言解放時代的精神史[M]。東京:築摩書房,1985。

[9] 武市一成。從羅馬字表記的爭論中看到的“國際性”和“國家意識”問題[A]。日本國際文化學會論文集[C]。佐賀:佐賀大學出版社,2011。

[10] 青山正治。成為必修科的羅馬字教育[J]。言語生活,1959(1)。

[11] 國語審議會。第36次總會會議記錄[C]。文部省,1957(11)。

[12] 倉石武四郎。關於語言政策的座談會[J]。言語生活,1958(11)。

[13] 高橋太郎。站名的羅馬字表記與0段長音表記的國際化[J]。國文學,1997(1)。

[責任編輯:張樹武]

The Evolution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arking System of Japanese Roman Alphabets

HONG Ren-shan1,JIANG Yan-sheng2

(1。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71,China;2。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4,China)

Abstract: A campaign designed to negate Chinese characters and Chinese culture was launched after Japan entered into the modern era。 It is in this background that the proposal on the use of Roman alphabets was set forth。 Along with this proposal,came the battle between the two divergent views over the marking system of Roman alphabets。 This debate lasted from the Meiji Period to the Postwar Period。 Even today,both of the two marking systems are still in use。 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causes for the coexistence of the two marking systems,make an account of their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elaborate on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Key words: Japanese Roman Alphabets;Character Reform;Christianity;Missionary

[中圖分類號] H0

[文獻標誌碼]A

[文章編號] 1001-6201(2016)02-0050-05

[作者簡介] 洪仁善(1978-),女,吉林蛟河人,青島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姜言勝(1977- ),男,吉林松原人,東北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

[基金專案] 國家社科基金專案(12BYY069);山東省高等學校人文社科專案(JI3WD11)。

[收稿日期] 2015-12-1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