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歷史上,張達發有哪些故事?

  • 由 鐵面人解讀歷史人物 發表于 足球
  • 2022-08-20
簡介他叫張達發,一輩子也沒什麼大紅大紫,雖然自己挑過大梁唱過壓軸,唱的還是大花臉,可臨了,自己和“小”字沾了點邊,自己這一輩子也算是個平常人,雖然在舞臺上演過不少的人物,並不像那些明星們那樣的輝煌,最多也就是取得了一點小成績,今天要是讓自己實話

馬寶剛是哪裡人

張達發先生,上海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京劇有名花臉、上京花臉名家、有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京劇演員。

他叫張達發,一輩子也沒什麼大紅大紫,雖然自己挑過大梁唱過壓軸,唱的還是大花臉,可臨了,自己和“小”字沾了點邊,自己這一輩子也算是個平常人,雖然在舞臺上演過不少的人物,並不像那些明星們那樣的輝煌,最多也就是取得了一點小成績,今天要是讓自己實話實說,那自己就得打自己小時候說起,他和當時現在活躍在上海戲劇舞臺上的中年演員一樣,都是五十年代上海戲曲學校出來的。那個時候他們學校可了不得了,校長是大名鼎鼎的俞振飛,還有一大批老師,都是北京富連成科班出來的,就拿張達發他來說,他的老師就是陳富瑞,馬寶剛,趙德鈺三位老師,他們教了他不少好戲,比如《姚期》、《鍘美案》、《鎖五龍》,還有《大。探。二》。

不管是唱戲或是聽戲,都有這麼一個說法,叫“字正腔圓”,就像武俠小說寫的,哪一門哪一派都得清清楚楚,可是自己這個人哪,喜歡東張張西望望、這兒學兩下、那兒學幾招,在學校他就養成了這個習慣,那時他們學校有京、昆、越、滬丶淮五個班,也就是五個劇種,張達發他呀,哪個劇種都學它兩下,別人看了還說真像,他有個訣竅,就是要掌握它這個劇種的特點,要不然自己給您學一段怎麼樣。

對於“雜”,不少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術業應有專功(攻),而自己卻認為對“雜”,要有雜而精的意識,在博採眾長的基礎上對自己從事的藝術領域進行發展、開拓,不同的藝術、不同的藝術風格之間往往有值得借鑑的地方,可是自己的這個“雜”為自己以後藝術的道路拓展取得了空間,所以“雜”有時候也是好事。

別看他這個人平時嘻嘻哈哈、有說有笑的,可是他骨子裡是個“犟種兒”,戲校畢業沒有趕上好時候,只能在樣板戲裡邊兒跑龍套,從《海港》到《龍江頌》,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為了恢復傳統戲,他自個兒拜師學戲,每天早上四點半起床就練功房喊嗓子、跑圓場,硬生生地把一些老戲撿了回來。

俗話說,歲月無情,他們這輩中年演員的特殊歷史背景使他們成了承前啟後的中間一塊兒。這個時候他們團正好在復排《智取威虎山》,他這個時候啊,犟勁又上來了,瞄上了一個本不屬於他的角色,那就是“天王蓋地虎”的座山雕,演員名單還沒定下來的時候,就有人說了,“這個座山雕張達發來不了”,說實話,一開始還真碰到不少困難,沒少挨導演的罵,要再過去啊,說不定自己早打退堂鼓了,後來啊他就想、一個人一輩子連自己都左右不了,你說,這個人有什麼出息啊。

從“座山雕“這個角色起,他開始了一個演出風格的轉型,懂行的人都知道“銅錘”是大花臉,一般演的都是大人物,而架子花臉則比較多的是演反面角色,不少人看了他的演出啊,都說他的架子花臉裡有個特點,就是“噱”,也就是他的戲裡邊總有一兩處噱頭讓大家一樂。不過自己要宣告一下,這個“噱”不是隨便得來的,否則就成了上海人說的“搗漿糊”了,吸引觀眾和討好觀眾是兩碼事情。

雖然自己演的都是些小角色,可是他還感到挺欣慰的,因為自己還能在舞臺上為奮鬥一生的京劇事業盡一份綿薄之力,他們為京劇事業奮鬥了一輩子,舞臺上有他們的魂,這是趕也趕不走的。當時的去年哪,因為在巜狸貓換太子》這個戲裡邊他演了一個小角色郭槐,有幸得了白玉蘭配角獎,他想這個獎不盡然是給自己的,它是給他們這一代人的,而他們還是那句老話,認認真真地演戲、清清白白地做人。

還是那句老話,“想想我們這一輩子雖然自己挑過大梁唱過壓軸,一輩子也沒有大紅大紫,可是舞臺上有我們的魂。喲,哪邊鑼鼓點兒又響了,下一出又要開始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