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 由 無風起念 發表于 足球
  • 2022-06-05
簡介成吉思汗首先發下一道旨意,明確規定了怯薛軍的人數:以前只有八十人做宿衛,七十人做護衛和散班

成吉思汗什麼族

成吉思汗的中軍護衛在蒙古語叫番直宿衛漢語音譯為怯薛,因此中軍護衛又稱怯薛軍。由於怯薛軍分四班輪番入值,習慣上稱為四怯薛。其中的護衛人員稱怯薛歹,複數作怯薛丹。正在執行任務的護衛人員叫怯薛者,從事宮廷服役的怯薛歹稱為怯薛執事。

成吉思汗首先發下一道旨意,明確規定了怯薛軍的人數:以前只有八十人做宿衛,七十人做護衛和散班。

現在蒙古各部的百姓都屬我管,我的護衛,於各萬戶、千戶、百戶內,選一萬人做我的中軍護衛、散班、侍衛。怯薛軍分為三部分,一部分負責夜間宿衛,一部分為帶弓箭的散班,又稱弓箭手,一部分負責白天侍衛,三部分合為一萬人。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隨後成吉思汗又宣佈了選擇怯薛歹的辦法和標準:從萬戶官、千戶官、百戶官、十戶官及自由民的兒子中挑選。

成吉思汗十分注意怯薛歹的出身成分,規定主要從各級那顏貴族及有較高社會地位的自由民中選擇,目的是保證這支隊伍的政治可靠性。選擇的標準則是有技藝、身強體壯、身材端好,適合到大汗跟前工作的人,目的是挑選能征善戰的精銳,藉以增強這支軍隊的戰鬥力。成吉思汗還規定,這些怯薛歹不僅本人被編入怯薛軍,還規定要根據出身的不同,分別帶弟弟一人,伴當若干人。

這些怯薛歹的弟弟與其兄長一起入衛,大概帶有見習的性質,作為一支後備力量;而怯薛歹的伴當則只能充當隨從和後勤人員。這樣一來,中央怯薛軍的人數實際上已不是一萬人,而是共達數萬人之多。

成吉思汗雷厲風行,令行禁止,各千百戶根據成吉思汗的旨意,先從各百戶、十戶官的兒子中挑選出一批人做宿衛。加上原有的八十名宿衛,共達八百人。成吉思汗命令增為一千人,並再次強調:“入宿衛者其勿阻之。”於是任命蒙力克老人的兒子也客捏兀鄰為宿衛長,這就是中軍護衛中的第一個千戶。

同時,又挑選出四百名弓箭手為散班,成吉思汗也讓增為一千名,任命者勒蔑的兒子也孫帖格為千戶長,第十千戶禿格之子不吉歹為副。弓箭手與侍衛負責白天的侍衛工作,分四班入值。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對於侍衛軍的組織及其首領的任命,成吉思汗也做出了詳細的規定,首先把原來的七十名侍衛增加為一千人,仍由博爾術家族的斡格列扯兒必率領,稱為第一侍衛。同時又新組編了六個侍衛,各達千名,任命木華黎、朮赤臺等家族的人為侍衛長,屢立功勳的阿兒孩合撒兒仍舊統率原來的一千名勇士軍,為第八侍衛。

從此,成吉思汗組成了一支擁有萬名怯薛歹的護衛軍,其中有一千宿衛、一千散班(弓箭手)、八千侍衛。成吉思汗說:“這些做我護衛的人,以後教做大中軍者。”這支大中軍的萬戶長就是納牙阿。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成吉思汗規定,怯薛軍的主要職責有三個

:一是護衛大汗的金帳;二是“戰時在前為勇士”,充當大汗親自統率的作戰部隊;三是分管汗廷的各種事務

。因此可以說,成吉思汗建立的大中軍,既是由大汗直接控制的常備武裝,又是一個分管中央日常事務的行政組織,它已發展成為蒙古國家中樞的龐大的統治機構。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成吉思汗規定了嚴格的護衛制度,包括輪班、交接班制度。他說:“護衛的分做四班。一班教不合管者,一班教阿勒赤歹管者,一班教朵歹扯兒必管者,一班教朵豁勒忽管者。”這就是《蒙古秘史》所說的四怯薛長。成吉思汗要求,凡值勤之日,各怯薛應點齊其所屬之怯薛歹,入為護衛,“宿三夜一次交替”。而弓箭手、侍衛及廚子人等“白日裡各管自的職事”,即負責白天的護衛和後勤工作。

日將落時,交班給宿衛,“帶弓箭的將弓箭,廚子將器皿,各分付與宿衛的人”。他們則到外面住宿,宿衛則於大汗住處住宿。到第二天早晨大汗進湯時,在外住宿的弓箭手、侍衛們、司廚者,要坐於聚馬處等候,並告訴宿衛者。等大汗進湯後,負責白天工作的人們則要“都入來依舊各管自的職責”。“各怯薛者,各遵此制,依此例而行之”。每個怯薛者,都必須認真遵守此項制度,不允許有絲毫差錯。

甚至對於行軍、下營時的護衛工作,成吉思汗也做了詳細的分工和和佈置:有的在汗帳的右廂行之,有的在汗帳的左廂行之,負責保衛大汗的左右兩廂;阿兒孩的一千名勇士在汗帳的前方行之;宿衛人員負責宮室車輛,在汗帳的左右廂行之,“眾護衛散班並內裡家人等”,由朵歹扯兒必管理,“常於宮後,食餘草焚幹糞行之”,負責後衛工作。

宿衛除負責夜間護衛外,還應做好下列各項工作:一是負責管理宮嬪、怯憐口,司駝、司牛,掌管宮中房車。“怯憐口”即“家中兒郎”,指工匠、獵戶、鷹人等私屬人口。二是掌管作儀仗用的纛、鼓、儀槍等。三是負責保管碗、盞、器皿。四是負責管理伙食。大汗的飲食由宿衛提調,乳飲、肉食都由宿衛提調煮熟。假如飲食缺乏,則向負責提調的宿衛去要。給散飲食時,要先從宿衛開始。

大酒局(宴會)也由宿衛中抽出二人掌管。五是負責出入宮室之事,在門上宿衛的人員應靠近房屋站立。宿衛還應派出管營者負責宮室的安置。六是大汗放鷹出獵時宿衛要與大汗一起放鷹行獵,酌情留下一部分人負責看守房車。七是派人與大斷事官一起聽其斷事,參與掌管刑罰。八是負責發放箭筒、衣甲、弓矢,並與宮嬪發放緞匹。總之,這些宿衛人員不僅要負責保衛大汗,跟隨大汗一起出徵狩獵,還要負責汗廷的衣、食、住、行,負責處理各種日常事務和行政事務,甚至還要參與掌管刑罰。怯薛長則要協助大汗處理國家機務。

因此怯薛軍不僅是一支大汗的親軍,而且相當於國家的中樞行政機構。它反映了成吉思汗時中央機構還很不健全,還未設立分掌兵、刑、錢、谷、內政、外交的相應機關,因此怯薛軍竟成為一個總攬中央日常的無所不包的最高機關,它在蒙古國的政治生活中起著極其重大的作用。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怯薛軍中的宿衛人員可以說是成吉思汗的心腹,是成吉思汗的左膀右臂,因此成吉思汗十分重視宿衛人員,並特別發下一道詔旨說:

我若不親征,宿衛不能離開我出征。尚有人違旨,嫉妒宿衛令其出征,則要向管軍的扯兒必問罪。

有人問,為什麼不讓宿衛出征呢?因為宿衛是保衛我的金命的人。他們放鷹行獵時共受辛勞,又讓他們管理宮室;移徙時,住時,又掌管車輛。夜間在我身邊宿衛,這本身就是很重的任務;執掌房車大營的移徙、安置,這件事也不容易。正因為他們有如此種種繁重的任務,所以才不讓他們離開我出征。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紀律嚴明,信賞必罰,是成吉思汗取得成功的一個重要原因,對於自己的親軍——怯薛軍,成吉思汗也規定了嚴格的紀律:

“若有合入班的人,不入者,笞三下。第二次又不入者,笞七下。第三次無事故又不入者,笞三十七下,流遠方去者”。這是對無故曠職者的一種體罰。據說蒙古族敬奉天、地、君,故用杖刑時,為天、地、君各減一杖,因此往往是“笞七下”“笞三十七下”“笞九十七下”等。

成吉思汗強調,對這些規定要做到人人皆知,“掌護衛的官人,凡換班時,將這些言語省會一遍。若不省會,則掌管的有罪。既省會了,有違了號令的,依前例要罪者”。

由於怯薛軍是大汗的貼身親信,是由大汗直接掌握的親軍,因此對怯薛歹的處罰權也掌握在大汗手裡:“掌管護衛的官人,不得我言語,休將所管的人擅自罰者。凡有罪的必奏聞了,將該斬的斬,該打的打。若不依我言語,將所管的人用條子打的,依舊教條子打他;用拳打的,依舊用拳打他。”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成吉思汗還規定:日落之後,不準有人在宮前後行走。若有人在宮前後行走,則予以逮捕,宿衛監守其過夜,第二天早晨審問;宿衛者前來接班時,要檢查其符牌證件再放他進入,宿衛離開時,也要進行檢查;宿衛夜間睡在宮室周圍;把門的宿衛,如遇有人夜間進來,可以擊破其首,砍落其肩;假如有人夜間來告急,必須先告訴宿衛,與宿衛一起到房後說明;不論何人,不準到宿衛中間閒坐;無宿衛之言,不準入內;不論何人,不準到宿衛處行走,不準穿行;宿衛的人數,不許詢問;行走於宿衛之處、穿行於宿衛之間的人,宿衛要將其逮捕拿問;打聽宿衛人數的人,則要將其當天所騎的鞍馬轡頭及所穿的衣服,由宿衛沒收。

由於怯薛歹擔負著保衛可汗、為可汗服務、代表可汗處理軍政事務等重要任務,因此成吉思汗為他們規定了優越的地位。成吉思汗降旨說:“我的護衛散班,在在外千戶的上。護衛散班的家人,在在外百戶、牌子的上。若在外千戶,與護衛散班做同等相爭鬥呵,將在外的千戶要罪過者。”意思是說,怯薛者的地位高於在外的千戶官;怯薛者的從者,地位在百戶官、十戶官之上。在外的千戶官,如果與正在執行護衛任務的怯薛者鬥毆,這一千戶官則應受到刑罰。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對於曾經跟隨他南北轉戰的八十名宿衛、七十名侍衛以及阿兒孩率領的一千名勇士、也孫帖格率領的弓箭手們,成吉思汗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他說:無論是在陰雲密佈的夜晚,還是在月朗星稀的時刻,我的吉慶的老宿衛都整夜圍臥在我的宮室之旁,不驚於衾,使我靜眠,使我至此高位。無論是在飄飄的風雪中,還是在瑟顫的冷風裡,大雨傾瀉時,我的至誠的宿衛,圍守在我的帳房邊,從來不敢稍歇,使我至此享樂之位。

尤其是在那紛擾廝殺的敵群中,只要我稍微一動樺皮箭筒,我的宿衛就一擁而上;只要我稍微一動柳皮箭筒,我的宿衛就疾行而前。他們是我吉慶的宿衛,應該稱為老宿衛;斡格列扯兒必率領的七十侍衛,應號為大侍衛;阿兒孩的勇士們,應號為老勇士;也孫帖格、不吉歹等弓箭手,應號為大弓箭手。

成吉思汗有一支近衛軍,名叫“怯薛軍”,元朝政要幾乎都出自於它

成吉思汗為了引起自己的子孫對這支中軍護衛的重視,格外發下一道詔旨,說:“九十五千戶內選揀的人,做我帖(貼)身的萬護衛。久後我子孫將這些護衛的想著,如我遺念一般,好生抬舉,休教懷怨,福神般看著。”意思是說,我這一萬名怯薛歹是從九十五個千戶內選來的,是我隨身的私屬。今後居我之位的兒子,以至子孫的子孫,對於這些怯薛歹,要看做是我的遺念,要好生抬舉他們,不要教他們懷怨,要像福神般看待。

《元史·兵志》認為,成吉思汗建立怯薛軍關鍵在於“制輕重之勢”。大汗直接掌握著這樣一支最強悍的親信軍隊,就可以大大加強大汗的權力,保衛大汗的安全,藉以制約任何一個在外的諸王和那顏貴族。同時,這又是一種“質子”制度,各級那顏的子弟被徵入護衛軍,等於是充當“質子”,它有助於成吉思汗更牢固地控制各級那顏,使他們效忠於自己;使他們將自己子弟的安危與大汗的安危聯絡在一起考慮,更樂於為保衛中央效力。

同時,怯薛軍又是成吉思汗培養各級首領的一個大學校,對各級貴族子弟也有很大吸引力。在經歷了長時期的氏族貴族相互爭戰之後,建立這樣一支強大的武裝力量以維護最高的汗權,對鞏固新生的統一國家,防止氏族貴族的復活和重新發生內戰,是十分必要的。當然,它也是成吉思汗對外進行征服戰爭的有力工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