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胡適,一個愛打牌的“普通人”

  • 由 掌閱科技 發表于 足球
  • 2022-02-20
簡介胡適欣賞並感恩母親的這種大度,在耳濡目染中自己也成了一個非常懂得寬容的人

胡適打牌是什麼時候

掌閱精選

“對許多今天的年輕人來說,胡適,是他們高中語文考試的一個選項題,狂人日記的作者,A魯迅,B胡適,選擇胡適,就沒了這2分。”

中國大陸第一部關於胡適先生的紀錄電影《重回適之路》的開場白引起了許多人的共鳴。的確,對於大部分的年輕人來說,最熟悉的胡適恐怕還是來自中學課本上的考點,知道他是白話文運動的提倡者、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但對先生的其他方面,知之甚少。

考點之外的“普通人”胡適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

胡適,一個愛打牌的“普通人”

愛好篇——愛打牌,更愛讀書

你可能沒有看過胡適的日記,但一定聽說過胡適先生熱愛“打牌”的傳說,網傳很火的一段胡適日記是這樣的:

胡適,一個愛打牌的“普通人”

看完這段日記,我們不禁會心一笑,這樣的大師,似乎讓我們看到了沉迷於遊戲的自己。《胡適留學日記》中,先生確實記錄了許多自己打牌的日子,據統計,“打牌”兩字共出現了37次,最後一次是在1917年5月8日,自此先生決定戒掉打牌,這二字便再也沒出現過了。

但其實真實的胡適日記,並不如上所寫。它其實是這樣的:

胡適,一個愛打牌的“普通人”

胡適,一個愛打牌的“普通人”

胡適雖熱愛打牌,但幾乎每次打牌都是在上課亦或看書之後,光是出現在《胡適留學日記》裡的書名就有百餘本,他幾乎每天都在看書,從經典國學到流行小說,從國內名著到海外原著,先生均有涉獵。

就像胡適在談及讀書方法時,說道:

“讀書有兩個要素:第一要精,第二要博。”

如何做到“精”?除了“眼到、口到、心到”,還要“手到”。胡適認為:

“發表是吸收智識和思想的絕妙方法。吸收進來的知識思想,無論是看書來的,或是聽講來的,都只是模糊零碎,都算不得我們自己的東西。自己必須做一番手腳,或做提要,或做說明,或做討論自己重新組織過,申敘過,用自己的語言記述過,那種智識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

——《胡適談讀書》

所以想要真正汲取一本書的精華,還是要靠勤快的雙手吶。

至於博,他說:

“博”有兩個意思:

第一,為預備參考資料計,不可不博。

第二,為做一個有用的人計,不可不博。

第一層的意思就是多看一些書,才能更懂某一本書。

“譬如讀《詩經》,你若先讀了北大出版的《歌謠週刊》,便覺得《詩經》好懂的多了;你若先讀過社會學,人類學,你懂得更多了;你若先讀過文字學,古音韻學,你懂得更多了;你若讀過考古學,比較宗教學等,你懂得的更多了。”

第二層的意思就比較好理解了,博覽群書之人總是在社會上更能立足。不然就像胡適比喻的那樣,只懂其一的人就像是一根旗杆,是一根孤拐,孤單可憐。廣泛博覽而無專長的人就像一張薄紙,禁不起風吹雨打。

胡適愛打牌,但更愛讀書。打牌是可以戒掉的癮,但讀書卻是相伴一生的事。那愛玩遊戲的你,更愛什麼呢?

性格篇——一個讓他人極度舒適的人

胡適的性格是極好的,說他是一個溫暾的謙謙君子一點也不為過。

季羨林在談及胡適時說:“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待人親切和藹,見什麼人都是笑容滿面,對教授是這樣,對學生是這樣,對工友也是這樣。從來沒見過他擺當時頗為流行的名人架子、教授架子。”

即便是對待罵他的人,他都可以平靜地說:

“我受了十餘年的罵,從來不怨恨罵我的人,有時他們罵得不中肯,我反替他們著急。有時他們罵得太過火了,反損罵者自己的人格,我更替他們不安。”

因為在胡適看來,容忍比自由更重要!他曾就“容忍與自由”這個話題,專門發表了一篇文章,他說:

“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我們若想別人容忍諒解我們的見解,我們必須先養成能夠容忍諒解別人的見解的度量。”

——《容忍與自由》

胡適,一個愛打牌的“普通人”

胡適的好性格,還得益於其父母從小的言傳身教。胡適的父親雖然在他不滿四歲時,就已去世,但對胡適思想的啟蒙卻起著關鍵性作用。胡適讀到的第一本書便是他父親手抄的四言韻文《學為人詩》,詩的開頭四句寫著:

為人之道,在率其性。

子臣弟友,循理之正。

謹乎庸言,勉科庸行。

以學為人,以期作聖。

胡適從父親的教導中明白,學會做人,努力成為“聖人”是人生的最高追求。學識是否淵博在其次,養成良好的品性才是首要問題。

他的母親馮順弟更是親自演繹了“溫和不爭”的處世之道。母親從不與家人爭執,有委屈全都忍著,實在忍不住便躲在房裡哭, 使“鬧氣”的嫂子們自覺有愧,反過來勸慰母親,家裡又恢復“太平清靜”。

胡適在母親身上看到一種柔弱而堅不可摧的力量,那便是“容忍”與“不爭”。母親因為從來“不爭”,所以能獨自一人化解人事的紛爭,保全自己,也保全了家人。胡適欣賞並感恩母親的這種大度,在耳濡目染中自己也成了一個非常懂得寬容的人。他曾在在《四十自述》中提道:

我在我母親的教訓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極大極深的影響……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的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正因為胡適這樣的好性格,朋友在他面前總會感受到舒心、輕鬆。就像溫源寧說:“在大多數人眼中,他 (胡適) 是老大哥。大家都認為他和藹可親,招人喜歡,甚至他的死敵也這樣看。”

情感篇——舊式婚姻罕有的幸福

胡適的一生只有一樁婚姻,還是母親包辦的。當時在民國有一個笑談,提倡綱常倫理的康有為,卻把女兒一嫁再嫁,一輩子倡導新文化運動的胡適,最後卻接受了包辦婚姻,娶了一位小腳太太!並且還相伴走過了45年!

胡適,一個愛打牌的“普通人”

胡適和江冬秀,一個是博聞多識的大學者,一個是不識字的小腳女人。就是這樣外人看來“不搭配”的一對,相守走過了45年的婚姻。

在胡適去世時,江冬秀悲痛欲絕,醫生給她打了兩針大劑量的鎮定劑,也未能抑制她悲痛的情緒。要說他們之間沒有真愛,又怎能相信?

胡適,一個愛打牌的“普通人”

或許在這段感情中,是江冬秀更愛胡適一點。江冬秀雖不識字,卻在維護婚姻方面有自己的獨家之道。

她能屈能伸,能等候也會爆發。她在自己家中,是大小姐的待遇,從來不需要做家務,但是來到胡家後她每天早早就掃地,幫忙做家務,還做得一手拿手的徽州菜,讓胡適每次接待朋友的時候都覺得倍兒有面子。她能在國內乖乖守候胡適十四年後完婚,也能在發現胡適出軌後,強勢捍衛自己的婚姻,上演了一場震撼現代文學史的“菜刀門”事件。

胡適在與江冬秀的相處中,對她的感情越來越深,甚至成了當時出了名兒的怕老婆。有一回,一個朋友送了蛋糕給胡適,同在的朋友要分享。胡適居然不肯,說要整盒送給江冬秀,因為怕她不高興。

這樣子的胡適,卻透漏出幾分的可愛和愛意。就像人們說的那樣,男人怕老婆的家庭是幸福的,因為這“怕”多是因為敬和愛。

胡適,一個愛打牌的“普通人”

胡適中年以後,跟江冬秀的感情越來越好,老夫老妻互相珍重,到了西洋的情人節還互送禮物。胡適還說,朋友們都說我在婚姻上作了大犧牲,所以敬重佩服我。其實我是賺到了。我哪裡有犧牲那麼多呢?

45年的夫妻,彼此從娃娃親,到感情破裂,到相濡以沫,胡適也從花花公子,到溫暖大叔,近半個世紀的感情,談不上轟轟烈烈,卻也是張愛玲眼中罕有的舊式婚姻中的幸福。

不知這樣子的胡適,你認識幾分呢?希望再提及胡適之時,我們可以給別人講出更多關於他的故事,讀書也好、八卦也罷,而不只是高中課本上那個冷冰冰的考點了。

畢竟,胡適也曾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實力加偶像派,像現在大多數的年輕人一樣,也有著少年人的自喜、野心和夢想。他真實的人生和故事,遠比課本上要有趣、精彩得多,值得研究和學習得多。

想了解更多關於胡適的故事,登入掌閱書城搜尋“掌閱公版”,優質公版好書免費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