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跟著蛤蟆去看心理醫生

  • 由 二釗頻道 發表于 足球
  • 2021-10-28
簡介一直不被父親認可、反覆被挑剔的蛤蟆最初的人生座標是“我不好,你好”,所以他敏感自卑,經常上演“我很不幸”的心理遊戲顧影自憐,而最初人生座標“我好你不好”的人,則常常會佔據“哈看我逮到你了”的道德制高點

怎樣讓自己脾氣變好

挺久沒有寫薦書文章了,總因為完美主義遲遲沒有下筆。

在看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

之前,在許多平臺上曾看到過一些博主的推薦,但當時只覺得標題有趣,沒有特別想要買書的衝動。

正巧前幾周去書店,這本書就擺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翻了幾頁後我決定把它帶回家。

這是一本很好讀的書,相信即使平時不愛看書的小夥伴也能輕易看進去。因為它看起來就像一個童話故事,書中採用大量的對話來推進故事情節,讓人很容易代入進角色。

每一個人都能或多或少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那個外表張揚,實際敏感自卑的蛤蟆,像極了口口聲聲說著自己是“社交牛逼症”實際上卻總對自己抱持懷疑態度的一些大學生。

而蛤蟆不被父親認可的童年,也讓他形成了最初的人生座標——我不好,你好。

從這個人生座標中,蛤蟆下意識開啟了各種“人生心理遊戲”,比如“猜猜我在想什麼”以及“我真不幸”。

01 你感覺怎麼樣?

在蛤蟆與蒼鷺的第一次諮詢中,蒼鷺持續地發問:你感覺怎麼樣?

這個問題把蛤蟆問倒了,也把我問倒了。

也許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我們對人和事給出評價,做出判斷,但很少問自己,感覺怎麼樣了?

看到這一段時,想了想,即使不願意承認,但仍在心裡輕輕回答,我感覺很不好。

無力、悲傷,按照蒼鷺給的感受溫度計,大概也就只到3吧。

要是在以前,我大概會開始給自己鼓勵打雞血,從而去掩蓋和忽略這個感受。可這一次,我想聽聽自己的聲音。

於是我走進蛤蟆的回憶裡,跟著蛤蟆與蒼鷺的對話思考,我自己的狀態是什麼,我的人生座標是什麼。而一貫以來自己的做法到底是在呼喚什麼內心的需求。

02 狀態與基本情感

透過蒼鷺一步步地發問,終於引出了第一個重要的概念,自我狀態的三位一體——兒童狀態、成人狀態與父母狀態。

那個抑鬱而悲傷的蛤蟆就是處於自我兒童狀態中,然而我們在兒童狀態中,能感知快樂、悲傷與恐懼,但卻往往忽略了我們原始的一股生命力——憤怒與攻擊。

在之前武志紅老師的文章中,也看到過相似的概念。弗洛伊德認為,性與攻擊是人類的兩大基本慾望。

那些不會憤怒的人們,常常像蛤蟆一般認為自己不會生氣,從不憤怒。在孩提時期,面對比自己強大許多倍的成年人,他並不敢直接地表達憤怒,並且為了能在他們的世界裡生存,他學會了順從、取悅與討好。

憤怒是會被懲罰的,吞下憤怒的後果是把這些化成了內疚。

可憤怒是本能,當明著發怒是不被允許時,就會以其他的方式找到出口,比如冷戰、慪氣、刻意拖延。

突然想起武志紅老師曾經說過的一句話,那些會合理表達憤怒的人,遠比從不憤怒的人更適合與別人建立關係。原因大概就在此吧。

讀這一章節的時候,我想到的是那個小小的孩子,是我,也是身邊的孩子們。

想到我的娃、想到那些孩子小小的身子,曾經面對高大的成人失控的情緒,心裡一陣陣發疼,眼淚幾乎要掉下來。

他們脆弱得沒有自主生存的能力,只能依賴大人們給予生存的空間、食物,他們多麼需要大人的愛和照顧,來確認自己是否安全,確認自己的價值。

我們是他們的世界,可我們又能給他們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

03 人生座標與心理遊戲

生命的最初,成年人展現的世界,會成為我們看待世界最初的人生座標。

一直不被父親認可、反覆被挑剔的蛤蟆最初的人生座標是“我不好,你好”,所以他敏感自卑,經常上演“我很不幸”的心理遊戲顧影自憐,而最初人生座標“我好你不好”的人,則常常會佔據“哈看我逮到你了”的道德制高點。

看到這兒時,腦海裡浮現出許多記憶。

比如那個總說自己就是不夠好命也不好的女孩,還有那個總是對別人挑三撿四居高臨下的男孩。

女孩後來把婚姻當作了救命稻草,草草結了婚生了孩子,可婚姻也沒有如她的意,她說自己命不好,認了。

男孩則愛說教他人,每次都顯得自己要比其他人高明,可是他始終不明白的是,明明是為了對方好,為什麼最後反而讓關係走向了另一個方向。

我們會透過這些遊戲,不斷地鞏固自己的“人生座標”,另一個心理學說法與此類似,即自證預言。

書中蒼鷺對蛤蟆說的一句話特別觸動我——

你還要為自己的不快樂責怪他人多久。

相比蛤蟆,我是幸運的,回想起自己的人生座標,更接近於“我好,你也好”。

我們已經長大了,不再是那個弱小無助的孩子,我們可以有力量去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需要再聽從原來那個“父母”的聲音。

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是走出兒童狀態最重要的一步。

相信每個人都有能力變得更好

有人說這本書不值得看,並不治癒,也過於初級。

但我想說,正是因為初級,才適合更多人看。不是每一個人都能看得下去有著晦澀心理術語的內容,也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輕易理解這些看似反常的概念。

而治不治癒,不是該書能決定的,能決定自己是否被治癒的是我們自己。

是否投入到故事中去,是否開啟心扉去思考蒼鷺的一個個提問,是否跟著蛤蟆回到我們自己的童年和生活中去,是否願意誠實面對自己內心的聲音……

書籍從來只是幫助我們開啟一扇門罷了,至於走不走出去,全然是我們自己的事情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