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為何太平天國14年沒有推翻清廷,辛亥革命用了4個月就成功了?

  • 由 煮酒論文史 發表于 足球
  • 2021-06-23
簡介在起義之初取得一定勝利後,洪秀全也沒有領導乘勝追擊而是開始一味的享樂主義,天國的意識形態發生了變化,成為了更甚於清廷的專權統治者,而下面的官員也開始爭權奪利,內訌不止,最終使太平天國的局面成為一堆散沙

保路運動成功了嗎

鴉片戰爭後,清朝國內階級矛盾愈發激化。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波及到中國的18個省,全盛時期幾乎佔有中國的半壁江山,太平軍兵力超過了一百萬。但是,兵禍14年,數千萬人為此喪生,大清朝卻沒有亡。

相比之下,1911年10月10日,因炸彈不慎爆炸而倉促起事的武昌起義,卻出乎意料地形成燎原之勢,武昌起義勝利後短短兩個月內,湖南、廣東等十五個省紛紛宣佈脫離清政府宣佈獨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釋出退位詔書,此時距武昌起義不過4個月。

為什麼太平天國14年都沒有推翻的清廷,辛亥革命用了4個月就成功推翻了呢?

為何太平天國14年沒有推翻清廷,辛亥革命用了4個月就成功了?

01

領導階級與指導思想的差別

太平天國是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但起義領袖大多文化水平較低。雖然維持了14年,但仍然

沒有突破農民階級的侷限性。

太平天國的領導者過分地強調和推行宗教迷信,使得內部指導思想混亂

。這樣也就使其在軍事、政治、經濟上的策略不能從當時的實際情況出發,導致了一系列戰事及治理上的失敗。另外,拜上帝教對於儒家的鞭撻也使得它不能夠招攬到精英人才。

在起義之初取得一定勝利後,洪秀全也沒有領導乘勝追擊而是開始一味的享樂主義,天國的意識形態發生了變化,成為了更甚於清廷的專權統治者,而下面的官員也開始爭權奪利,內訌不止,最終使太平天國的局面成為一堆散沙。

領導階層的權力鬥爭和對享樂的追求推動著太平天國運動逐漸走向了衰亡。

為何太平天國14年沒有推翻清廷,辛亥革命用了4個月就成功了?

辛亥革命是不同的,在當時的大環境下,

辛亥革命是真正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所領導的起義。

辛亥革命並不是農民在無法生存的狀態下發動的反抗官府的戰爭,這一點與古代所有的農民革命也不同。也就是說,辛亥革命主要不是諸如人民吃不起飯等經濟因素引起的,而是一些新軍官兵為反對滿族統治、追求共和理想發動的,與官逼民反的農民戰爭是兩碼事。

辛亥革命時期是民族主義高昂的時代。

革命黨人的民族主義不但帶有傳統的“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旗號,而且強調在列強瓜分危險中追求國家體制現代化的自立。

辛亥革命是一場純粹的“制度革命”,它追求的就是民主共和的政治理想,所以辛亥革命它能深入人心,能得到許多階層的熱烈擁護。

為何太平天國14年沒有推翻清廷,辛亥革命用了4個月就成功了?

02

清廷統治能力的大幅下降以及漢臣的思想變化

太平天國沒能滅掉大清,一方面是因為洪秀全政權的能力不足,比如內訌、偏師北伐等,另一方面還是因為

咸豐時期清廷的統治能力沒有崩潰

,後來慈禧和奕又鎮住了局面,並使居功至偉的曾國藩也沒敢輕舉妄動,太平天國平定後,曾國藩不得已解散了湘軍。

太平天國爆發時,清朝的主力部隊八旗軍已經腐朽的不堪一擊。

隨著對太平天國運動的鎮壓,以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為代表的漢人地主階級強勢崛起。這些漢人地主階級由於第一次走上清朝最高的歷史舞臺,使得他們極力地維護清政府的統治。

可到了辛亥革命前夕,清朝的執政者是年幼的溥儀,他的父親載灃為攝政王。但載灃也不是一個開明的有作為的人物,載灃掌權並沒有加快君主立憲的步伐,反而以種種理由一再拖延君主立憲的時間。

這時清廷的統治能力已經陷入絕境。

為何太平天國14年沒有推翻清廷,辛亥革命用了4個月就成功了?

載灃執政後昏招迭出,主要有兩個:一是“皇族內閣”事件,二是將鐵路收歸國有,把官僚階級、企業家、普通百姓都得罪了個遍。

1911年5月,載灃面對各省諮議局的壓力,不得不裁掉軍機處,組建內閣。可是這個內閣從內閣總理到各部大臣,基本上都是由滿清皇族擔任,13名閣員中,滿族佔了9人,分別執掌著總理、財政、軍隊、人事等重要的職位,漢人僅有4人,而且只掌握些不重要的職位。

皇族內閣的成立,舉國譁然,使立憲派對滿清政府徹底絕望,理想破滅。

這些掌握著地方軍政大權的漢族政治人物以及工商界等各方面的名人,其政治取向開始發生根本的轉變,從反對革命轉向支援革命或同情革命。

這個皇族內閣一出場,就在5月9日頒發“上諭”,以商辦鐵路“延誤已久”為藉口,宣佈“鐵路國有”政策,將已歸商辦的川漢、粵漢鐵路收歸國有。四川修築鐵路的股東,不僅來自紳士、商人、地主,還有農民,而且農民購買的股份佔很大比例。宣佈實行鐵路幹線國有政策,收回民間承辦鐵路的權力。

為何太平天國14年沒有推翻清廷,辛亥革命用了4個月就成功了?

這一違反法律的政策的出臺,直接引發了各省的反對風潮,許多紳商也因鐵路國有損害了他們的利益,非常不滿。一時間全國保路運動風起雲湧,其中尤其以四川的保路運動最為激烈。

保路運動發生後,載灃不但不及時調整政策,反而命令川漢、粵漢鐵路督辦端方,帶領湖北新軍前往鎮壓。結果,端方在四川資州被暴動的群眾擊斃,清軍失敗。由於端方將湖北幾萬裝備精良的新軍調出,武漢空虛,為武昌起義創造了條件。

03

“武昌起義”——軍閥割據的遮羞布

辛亥革命,剛開始不過是武昌一個小地方的暴動。武昌起義發生時,革命的力量很弱小。滿清政府完全可以用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北洋軍加以消滅。

可是新上任的滿族陸軍大臣蔭昌發現自己根本指揮不動北洋軍

,清廷不得已只好請袁世凱出山。但這時被排擠過的袁世凱對清廷的忠心已經大不如前,已不可能成為另一個挽救大清江山的曾國藩了。

為何太平天國14年沒有推翻清廷,辛亥革命用了4個月就成功了?

但是這個小地方的暴動就像導火線,一下就點燃了整個國家的軍閥陣營動亂。本意在於抵禦外侮的新軍,沒有來得及發揮作用即在國內的變亂中倒戈叛變,這些軍閥們紛紛擁兵自立,宣佈脫離清王朝的統治。而“武昌起義”的革命旗號,不過是後面這些骯髒的軍閥割據一個好看一點的遮羞布而已。

正如孫中山在總結革命的經驗教訓時曾非常痛心地反省說:“排滿成功以後,各省同志——由革命所發生的新軍人,或者滿清投降革命黨的舊軍人,都是各據一方,成了一個軍閥,做了一個地方的小皇帝,想用那處地盤做根本,再行擴充。”

早在曹錕發動北京兵變時,有人感嘆:“五代驕兵之禍,將見於共和世界矣。”近代中國政治在袁世凱之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軍閥混戰之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