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足球

致敬“樂聖”,大提琴少女李拉演繹“貝式音樂美學”

  • 由 文匯網 發表于 足球
  • 2023-01-13
簡介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青年大提琴家李拉攜手旅美青年鋼琴家黃秋寧奏響致親愛的貝多芬——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音樂會

為什麼大提琴那麼難學

致敬“樂聖”,大提琴少女李拉演繹“貝式音樂美學”

12月16日,即將迎來被世人尊稱為“樂聖”的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2週年。在上海東方藝術中心,青年大提琴家李拉攜手旅美青年鋼琴家黃秋寧奏響致親愛的貝多芬——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音樂會。本次音樂會曲目在時間維度上跨越近20年,這些作品包含了貝多芬不同時期創作風格的演變,均展現了作曲家在每個階段獨特的“貝式音樂美學”。

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一生中創作多如天上繁星,最為大眾所熟知的便是鋼琴作品與交響作品。事實上,作為跨古典與浪漫兩個時代的音樂巨人,貝多芬與“交響之父”海頓一樣,為絃樂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相比起小提琴奏鳴曲,貝多芬僅創作了為數不多的五首《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它們的藝術價值可以與鋼琴曲《月光》,小提琴奏鳴曲《春天》等佳作相媲美。這五首作品創作時間於1796至1815年,它們見證了貝多芬從稚嫩地追隨海頓與莫扎特前輩的道路上,逐漸成熟地形成個人化音樂風格的成長。

本次音樂會選取了其中三首,分別為《G小調第二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A大調第三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C大調第四鋼琴與大提琴奏鳴曲》。這三首作品恰到好處地體現了貝多芬身上同時交織著“古典與浪漫”兩種音樂語言。貝多芬將古典美與浪漫美有機地融合,既有對稱、平衡、剋制的理性古典美,也不失浪漫美中不對稱、戲劇性、自由奔放而不懼表達的情感宣洩。

致敬“樂聖”,大提琴少女李拉演繹“貝式音樂美學”

在創作中,貝多芬遇見了挑戰:如何平衡十八世紀維也納鋼琴音色偏弱且難以表現延遲音與大提琴天生渾厚又富有歌唱性的中音區。最終,貝多芬透過音樂自身要素的調配,合理地讓大提琴與鋼琴的關係從附屬關係轉變成了互相成就的拍檔關係,給予了大提琴更多的發揮空間,又巧妙地避免了大提琴掩蓋鋼琴的聲音。

在上述第一首作品的創作中,貝多芬已經開始做出扭轉大提琴一直淪為伴奏身份的嘗試;創作第二首作品時,貝多芬正處於失聰較為嚴重的狀況,但他依舊憑藉著自己堅強的意志力進行音樂創作,將人生中的煩惱與對大自然的愛都詩化於音樂中;第三首作品在不斷被惡化的病情與不幸的家事攪擾下誕生,此時貝多芬從起初要與命運做頑強抗爭的心態轉變為重新審視生命偉大的超脫狀態。

此外,本場音樂會還會演奏貝多芬根據莫扎特歌劇《魔笛》第一幕中,帕米娜和帕帕基諾二重唱《知道愛情的男人》主題而創作的七首大提琴與鋼琴變奏曲。貝多芬將歌劇中富有張力的花腔式戲劇唱段與詠歎調式的情感傾訴,有增無減地透過器樂的形式呈現出來。

致敬“樂聖”,大提琴少女李拉演繹“貝式音樂美學”

此次,將由青年大提琴家李拉與旅美青年鋼琴家黃秋寧,兩人共同攜手為觀眾呈現貝多芬鋼琴與大提琴經典之作。黃秋寧作為一名專業的鋼琴家與室內樂演奏家,自留美歸學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國內室內樂教學科研與演奏事業。在這場鋼琴與大提琴音樂會中,兩位青年音樂家將碰撞出不一樣的音樂火花。

作為新生代青年大提琴家,很多人對李拉也十分熟悉。李拉自7歲起開始學習大提琴,9歲進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小跟隨曹敏教授學習,陸陸續續在國內以及國際多個賽事中收穫不俗的成績。2012年獲得第十三屆日本大阪國際音樂比賽的絃樂e1組第一名(第二名空缺)、最佳絃樂演奏獎和神戶市長獎。同年,獲得第九屆克羅埃西亞楊尼格洛青少年國際大提琴比賽第一名。次年,在第二十四屆法國巴黎富勒姆國際音樂比賽上獲得了所有評委打出的滿分從而贏得冠軍。2014年參加第八屆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比賽並獲得大提琴組冠軍,並創下歷屆大賽冠軍獲得者最小年齡紀錄。

目前,李拉已經在包括韋爾比耶音樂節、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廳等多個重要的國際舞臺上有過演出。另外,還與國內外包括克斯利托夫·艾申巴赫、塔貝亞·齊默爾曼、湯沐海、張國勇等名家大師都有過合作。作為00後新生代青年大提琴家,李拉依舊在大提琴演奏的道路上不斷地突破自我,探索更多的可能性。

作者:姜方

編輯:衛中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