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8歲男孩挑錯課文值得點贊,但就此對語文課本全盤否定卻也不妥

  • 由 平湖一柱 發表于 垂釣
  • 2022-10-16
簡介《羿射九日》作為課文,很多人包括教師在讀和教的時候,並沒有發現這個“蹚”字有什麼不妥,這就證明,一般人對“蹚過九十九條在河”所表達的意思是理解的

忒怎麼讀音是什麼讀

有這樣一個段子:有個人說,“我家一隻小豬重二十斤,這豬真是忒肥了,殺後整整出了二十斤肉,還煉了滿滿一鍋油!”

旁邊人聽了不禁有些疑惑:“你這豬難道沒骨頭嗎?”

“當然有啊?”那個人說。

“那二十斤的豬怎麼會出二十斤肉呢?”旁邊人更不不解了。

“肥啊!肥啊!忒肥了”那個人大嘆道。

“再肥了也不能二十斤豬出二十斤肉啊,況且,還能煉了滿滿一鍋油?這怎麼可能呢?”

“你這人真是,我不說了嗎,這小豬忒肥了,肥得是不能再肥了啊!”那人不耐煩道。

…… ……

過去我們這裡管講故事叫“啦呱”,聽故事叫“聽呱。小時候聽老人講故事,聽著聽著就好提問,上面那個段子小時候就聽過,更像段子中的聽者一樣,對“二十斤豬出二十斤肉還有滿滿一鍋油”充滿了疑惑,也提過類似問題。講故事的人說,“啦呱不帶駁文的,小孩子只管聽就是了!”這裡說的“駁文”就是不能或少對對故事中的不合理地方提出質疑,因為故事就是故事,講清一個事,說明一個理就行了,裡面很可能會許多不合理地方,不可能都像機器齒輪那樣“嚴絲合縫”!很多故事本就是虛構的,有不合理的地方聽者自當原諒!

8歲男孩挑錯課文值得點贊,但就此對語文課本全盤否定卻也不妥

近日,福州一個8歲小男孩刷爆了螢幕,因為年紀小小的他竟挑出了小學語文課文的“大毛病”。

這位8歲男孩在學習二年級下冊課本上的《羿射九日》這篇課文時提出了一個質疑:前一段剛提到“江河裡的水被蒸乾了”,下一段又提到“他蹚過九十九條大河,來到東海邊”,那麼問題來了,水都幹了,羿是怎麼蹚的?這前後矛盾啊。

小男孩在課堂上學習時,就提出了這個問題,當時老師說“問得好”,但卻並沒給出具體的解釋。小男孩回家後,又問了媽媽,媽媽也答不上來,便將問題發到朋友圈求助。沒想到朋友圈一下子炸開了鍋。

據《新華字典》解釋,“蹚”的意思是表示從淺水裡走過去,如“蹚水過河”;二是用犁、鋤等把土翻開,除去雜草並給苗培土,如“蹚地”。在篇課文裡,這裡,“蹚”顯然是第一層意思。

單從字典解釋來看,“蹚”的確“需要在有水的時候”。但在實際生活中,人們的生活用語並非那麼機械,很多詞語,除了字典解釋,還有一些引伸義。最其碼在我們家鄉,有河的地方,只要人不是從橋上或坐船,只要是人步行從河裡走過,無論河裡水深水淺,還是有水無水,都是可以用“蹚河”這個說法的。

當然,作為語文課本,具有一定的示範意義,語言應該講求嚴謹,但究其語言的實質而言,是一種傳遞資訊的一種工具,其本身承載的含義本就是人們在交流資訊的過程中“約定俗成”的,只要大家在聽到、看到這個詞、這句話的時候,都明白它的意思就行了。

如“海是動的,山是靜的。海是活潑的,山是呆板的”一句的“呆板”,過去讀 ái bǎn,但是後來為了尊重大眾的習慣,所以從1987年開始,這個詞的讀音更改為 dāi bǎn。在這裡,無論讀“ái”還是讀“ dāi”,其表達的意義沒有變。而與此相反,有一些詞,卻是是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表達方式的改變,其意義也在不斷變化。如“飛”原來只是指鳥、蜜蜂等鼓動翅膀離開地面前進,而現在的飛機、飛船等都可以用飛了,其意義也就擴大為,飛機、飛船等機械藉助動力離開地面甚至地球而飛行。

8歲男孩挑錯課文值得點贊,但就此對語文課本全盤否定卻也不妥

《羿射九日》作為課文,很多人包括教師在讀和教的時候,並沒有發現這個“蹚”字有什麼不妥,這就證明,一般人對“蹚過九十九條在河”所表達的意思是理解的。反過來,從語言的“約定俗成的標準”來說,只要大多數人都能理解其中所表達的意思,就說明這種說法是沒有錯誤的。

當然,作為小學生,能善於觀察,積極思考,利用所學知識進行質疑求證,應該給予積極的肯定,為其大大的點贊。

但是,我們大人特別是專家,卻不必對此大驚小怪,更沒有必要過分炒作。

首先,我們如果按小男孩所說的“他蹚過九十九條大河?”與此前“江河裡的水被蒸乾了”前後矛盾,這個“蹚”字就用錯了的話,那麼,按照這個邏輯推理,整篇故事就不用再講了。

試想啊,河裡的水都幹了,花草樹木當然也就枯死了,小動物甚至包括人也就渴死了。即使后羿是“超人”,他勉強能活下去,但他要翻過了九十九座高山,蹚過了九十九條大河,一天、兩天也走不到啊,那中間他不喝水嗎?不吃飯嗎?可是,沒有水了啊,沒有水他喝什麼呢?他渴不死嗎?小孩子甚至會問,超人真的可以不吃不喝嗎?那是為什麼呢?……諸如此類問題,不要說這篇故事,幾乎拿過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電視劇都可以這樣一一給否了!

對於小孩子來說,提這樣的問題是很正常的。想一想,我們每個人小時候不都也常常是“打破沙鍋問到底”將大人問的啞口無言,最後都是一句“別問了,等你長大就明白了”給打發了嗎?現在成了大人,有了孩子,不是常常也被小孩子追問的絞盡腦汁、無言以對麼?

所以我想起小時候聽大人啦呱的時候,不準“不準駁文”還是很有一定道理的。

說了這麼多,我想表達的是:第一福州這個8歲小男孩子善於質疑、敢於質疑的精神實在可敬,希望他以後繼續光大發揚。第二,對於“趟”字用法是否準確,大人特別是專家不要被“繞進“”小孩子思維“中去。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語言本身就是不嚴謹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第三,對於一些網友,我想說的是,不要因為一個小孩子都能發現語文課文的“瑕疵”就高興的手舞足蹈,就以此否定課本編撰者。在這裡我不得不實事求是忠告大家,課本編撰者真得都是語言文字專家,而我們不是,我們的語言文字水平與他們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真得是天壤之別,我們沒有資格“幸災樂禍”!

當然,每一名學生、教師、每一個人,若發現課文中存有語法、修辭、邏輯等“語文專業”上的錯誤,那理應當仁不讓地指出問題,提出批評;但並不能因為發現了個別問題,甚至像“沒有水河能不能蹚”這樣似是而非的問題,就對課本編撰者大肆攻擊,這未免有些苛責過度。因為,它畢竟是隻是語文課文,只是一種語言表達,不可能“適應”所有人的思維,讓所有人都能“明白”。當然,這些“瑕疵”也正好為我們引領學生不唯書、不唯上,破除盲從,質疑一切提供了絕好的“例子”,我們當充分靈活地利用其喚醒學生的質疑意識,培養學生的質證能力。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語文課文中的“瑕疵”甚至“錯誤”是我們教育教學中不可多得一種教學資源,我們應當以寬容的心態,辯證的眼光看待之,並加以開發利用,變“疵”為珍,變“錯”為寶。

8歲男孩挑錯課文值得點贊,但就此對語文課本全盤否定卻也不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