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樊川教育瑣憶:晚清時期樊汊的義學和書社

  • 由 江都記憶 發表于 垂釣
  • 2022-09-22
簡介州志卷二,第九十頁記載,“光緒二十八年,樊興釐捐局委江都即補縣朱寶森(州志卷三有稱朱寶林為樊興釐捐局委員之說)設育才書社於樊汊鎮,招諸生,月課兩次,朔贈膏火,望贈書籍,凡二載

贅讀音是什麼意思

黃炎慶

樊川教育瑣憶:晚清時期樊汊的義學和書社

1996版《江都縣誌》780頁有兩段扼要的記載:“樊川設同仁堂、文惠堂義學。”“育才書舍,舍址在樊川鎮,創於1902年(光緒二十八),樊川釐捐局興建。”有關記載僅此而已。欲知詳情,特地查閱了《民國三續高郵州志》,《民國三續高郵州志》也是這樣,分兩段表述。

第一是“義學”,“樊汊鎮郵界義學初年同仁堂,在長在庵巷內。同治十年,鎮董經正,購屋設立,並與泰界人合置堂子巷口市房一所,分租為義學經費。後因生徒日眾,遷義學於三元巷,更名為文會堂,後因房隘,再遷入連慶餘堂。此堂本郵、泰公共施材局所,清末科舉停止,鎮人沈慶松、樊榜等人稟請改為兩邑公共小學堂。以上民立(原文如此,無標點,摘自《三續高郵州志》卷二、八十九頁“義學”)”

樊川教育瑣憶:晚清時期樊汊的義學和書社

由於年深日久,州志中所提的義學和書社的地址,以及有關的人和事有必要加以說明,以饗讀者。

據我所知,“長生庵巷”在清末已不復存在。昔日“長生庵”在今萬年橋(俗稱大橋)西堍,綢緞、棉布、南北貨商店莫泩記的後身。解放後被樊川供銷社中心商店和幾戶居民佔用。州志中所提“同治十年”即1871年,辛末,距今152年。“鎮董經正”,“鎮董”相當於樊汊鎮鎮長。“遷義學於三元巷”,三元本指解元、會元、狀元,“連中三元”是指連在鄉試、會試、殿試中獲第一名,喻指連續擊中三元,樊汊三元巷裡有學宮,故名。1940年以前是泰縣國民小學所在地,樊川失陷之前,筆者曾看到有一通碑,依稀記得是記載某位官員晉級的事例,只可惜後來不知去向!1971年樊川衛生院在“小梁山”即今勝利街后街興建門診大樓,有路通三元巷,不知哪位老爺在三元巷進口處,換上“健康路”牌,毫無道理。

樊川教育瑣憶:晚清時期樊汊的義學和書社

同仁堂義學遷到三元巷,更名為“文會堂”,而1996版《江都縣誌》卻寫成“文惠堂”,竊以為,為尊重歷史,應以《三續高郵州志》中的“文會堂”為準。州志提及“鎮人沈慶松、樊榜等人稟請改為兩邑公共小學堂以及民立”,由此可見沈慶松、樊榜等都是關心地方教育事業的熱心人。

沈慶松本人是清代廩生,國學生,曾得益於義學,他為回報社會,義無反顧。他生子沈仲璜,生孫沈道坦(1922-2002),世居樊川老“三洋河邊”(古地名,今三洋街)。

樊榜是武秀才出身,他深感文化知識的重要,踴躍參與興辦義學。樊榜生子樊光濤,1941年任招賢小學首席校長,英文造詣較深,招賢小學內設初中班,他又兼任級任導師。日偽猖狂,樊光濤離開樊川,樊榜後裔遷往他地謀生。樊川義學有關情況說明就到這裡。

第二是書社。州志卷二,第九十頁記載,“光緒二十八年,樊興

捐局委江都即補縣朱寶森(州志卷三有稱朱寶林為樊興

捐局委員之說)設育才書社於樊汊鎮,招諸生,月課兩次,朔贈膏火,望贈書籍,凡二載。去時捐資購二十四史一部、九通一部,並新出西學書十數種,贈本鎮諸生傳觀。嘉惠寒畯,不遺餘力,鎮人至今稱道不衰”。這段記載,講的是公元1902年,壬寅,增設育才書社,捐贈部門是

捐局(相當於今日之稅務所)。

樊川教育瑣憶:晚清時期樊汊的義學和書社

關於“書社”的表述,比之“義學”則有所不同,前者僅需作出一些說明,而“書社”這段文字比較晦澀,難讀難懂,就要進行一番研討。

例如說其中的“育才書社”的“社”和“朔贈膏火,望贈書籍”的“朔”、“望”、“膏火”,還有嘉惠“寒畯”的“畯”。以下筆者初步研究,一孔之見,尚希方家指正。

第一點,關於“育才書社”的“社”,《三續高郵州志》中的原文是書社,而1996版《江都縣誌》為“育才書舍”,綜合辭書,一般人可以把書店稱為書舍。樊川育才書社並不賣書,而是將社員之名籍於社簿,所以書社又稱“里社”,它實際上是歷來實行的一種基層行政管理體制。它的定義是將在社員之名籍書於社簿。此外,印書的機構的名稱,可以叫齊魯書社、嶽麓書社等等。同屬管理體制,所以,樊川育才“書社”不可稱之為育才“書舍”。

第二點,粗略閱讀《三續高郵州志》,容易忽略“朔贈膏火,望贈書籍”字面的含意,“朔”乃農曆每月的初一,“望”乃農曆每月的十五。讀過《前赤壁賦》的都會記得“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月出於東山之上,徘徊於牛鬥之間”這裡的“望”就是農曆十五,朔為初一,就不會搞錯。此段文字中的“膏火”是什麼意思?不可片面或狹義的認為是開支或費用。高郵州志中的“膏火”是比喻夜間工作的費用,一般多指求學的費用。它的釋義有三:①照明用的油火②特指夜間讀書用的燈火,因亦借指勤學苦讀。③指學習用的津貼。“膏火”的出處《莊子·人間世》:膏火自煎也。舉例說:①照明用的油火。宋·蘇軾《上元夜》詩“今年江海上,雲房寄山僧,亦復舉膏火,松間見層層。”

樊川教育瑣憶:晚清時期樊汊的義學和書社

釋義之二,特指夜間讀書用的燈火,因亦指勤學苦讀。清·蒲松齡《聊齋志異·念秧》“三年膏火,冀博一第,不圖竟落孫山。”

釋義之三,指供學習用的津貼。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回:“凡族中為官者,皆有幫助銀兩,以為學中膏火之費。”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他在局裡,卻還是當一個學生的名目,一個月才四吊錢的膏火,你叫他怎麼夠用啊。”

梁啟超《辛亥革命的意義》:“前清末年辦學堂,學費膳費書籍費,學堂一攬幹包,還倒貼學生膏火。”

上述多個例句解讀了“膏火”廣義。從中我們得到全面的理解,而不是盲人摸象。

最後,關於“嘉惠寒畯”,必須認真研讀,深刻領會。

樊川教育瑣憶:晚清時期樊汊的義學和書社

“畯”,拼音是“jùn ”, 指中國西周時管理奴隸耕種的官。它的釋義:指中國西周時管理奴隸耕種的官。它的基本定義從名詞角度來看:

(1)指中國西周時管理奴隸耕種的官。《說文》:“畯,農夫也。”按,農官也。

《詩·豳風》“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讀風偶識》“太平日久,上下恬熙,始不復以進賢為事,是以世胄常躡高位而寒畯苦無進身之階。”

(2)又如:田畯(田嗇夫)

(3)農神 。如:田畯(農神)

從形容詞來看,(1)通 “俊”。才智出眾。如:畯民(賢明的人);畯臣(賢臣)

唐韓愈《進學解》:“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

2。通“峻”。崇高。如:畯德(有崇高才德的人);畯望(指德高望重的人)。

關於“畯”字讀音,據《康熙字典》《唐韻》子俊切《集韻》《韻會》《正韻》祖峻切,音俊。《說文》農夫也。一曰典田官。《詩·幽風》田畯至喜。《傳》田畯,田大夫也。《康熙字典》中有關“寒酸”詞條,從略,這裡不贅。

《箋》司嗇,今之嗇夫。《詩詁》周禮無田畯之職,蓋六遂中,鄰里鄙酇縣遂之長。高者為大夫,者為士,通稱為田畯。

又《正字通》野人曰寒畯。唐鄭光祿勳舉引寒畯士類多之。俗讀寒酸。

但是“俗讀寒酸”,並不是等於把“寒畯”讀作“寒酸”,看來是個枝節問題,卻不可小覷。容易誤把“寒酸”醜化貧苦學生,把穿戴差一些的說成酸相,緊縮開支的說成酸氣。殊不知白字先生謬種流傳,貽笑大方。然而,今日重溫《三續高郵州志》就是要弘揚義學精神,以先賢為楷模,為榜樣,關心地方教育事業,努力辦好中小學校,造福子孫後代。

2022年5月24日

作品原創:黃炎慶 編輯:紀樹青 歡迎關注與分享!

文中插圖來源於網路,侵權聯絡刪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