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歷史書《山海經》當中《南山經》第一篇南山經,現代文解讀

  • 由 東亞環球平臺 發表于 垂釣
  • 2022-09-17
簡介一說指今湖南西部某山

魚和坴是什麼字

歷史書《山海經》當中《南山經》第一篇南山經,現代文解讀

南山經第一

鵲山 招搖山

南山經①之首,曰鵲山②。其首曰招搖之山③,臨於西海④之上,多桂⑤,多金玉。有草焉,其狀如韭而青華⑥,其名曰祝餘⑦,食之不飢。有木焉,其狀如榖⑧而黑理⑨,其華四照,其名曰迷榖⑩,佩之不迷。有獸焉,其狀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麗之水出焉,而西流注於海,其中多育沛,佩之無瘕疾。

【註釋】

①經:經典或某些專門性的著作。一說指經歷;一說為衍文。

②鵲山:山系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即南嶺山脈;一說可能是今廣西灕江上游的貓兒山。

③招搖之山:即招搖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即今廣東連縣北湘粵界上的方山;一說可能是今廣西的十萬大山。

④西海:水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今廣西桂林附近古時的水澤;一說指北部灣。

⑤桂:桂花樹,又叫木犀,花有特殊香氣。

⑥華:同“花”。

⑦祝餘:植物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山韭菜,一說指天門冬。

⑧榖(ɡòu):樹名,即構樹,落葉喬木,葉子卵形,開淡綠色花。

⑨理:紋理。

⑩迷榖:傳說中的一種植物。一說即榖樹;一說特指雌性榖樹。

禺:獸名,猴屬,似獼猴而較大,赤目,長尾。

狌狌(xīnɡ xīnɡ):即猩猩,哺乳動物,比猴子大,兩臂長,全身有赤褐色長毛。

麗(jǐ)之水:即麗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今廣東的連江;一說指灕江;一說指位於今廣西的欽江。

海:一說指西海;一說指南海,位於中國南部的某一海域。

育沛:所指待考。一說指琥珀或琥珀類的東西;一說指玳瑁(dài mào),一種外形像龜的爬行動物,生活在海洋中。

瘕(jiǎ):病名,指由寄生蟲引起的腹內結塊。

歷史書《山海經》當中《南山經》第一篇南山經,現代文解讀

【譯文】

南山經中的首列山系叫做鵲山。鵲山的首座山叫做招搖山,它瀕臨西海上端。山上生長的樹種多為桂樹,並且蘊涵有大量的金礦和玉石。山中生長有一種草,形狀很像韭菜,開著一種青色的小花。這種草名叫祝餘,人吃了這種草就沒有飢餓感了。山上生長著一種樹木,形狀很像構樹一樣,木紋是黑色的,它開出的花葉光芒四照。這種樹林名叫迷榖。人將這種花葉佩帶在身上就不會迷路。山上還有一種野獸,長相很像獼猴,但長著一雙白色的耳朵。它時而爬行,時而像人一樣站立行走,這種野獸名叫狌狌,人若吃了這種野獸就會變得非常健走。山下的一條麗水向西流入大海。麗水盛產一種名叫育沛的東西,若將這種貝殼佩帶在身上可以防止由寄生蟲引起的疾病。

堂庭山

又東三百里,曰堂庭之山①,多棪②木,多白猿,多水玉③,多黃金。

【註釋】

①堂庭之山:即堂庭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湖南境內;一說可能指今廣西的六萬大山。

②棪(yǎn):果木名,果實似蘋果,紅色。一說指野海棠。

③水玉:水晶。

【譯文】

沿著鵲山、招搖山往東走三百里有座山,名叫堂庭山。這裡有很多棪木,很多白猿,很多水玉,也有很多黃金。

猿翼山

又東三百八十里,曰猿翼之山①,其中多怪獸,水多怪魚,多白玉,多蝮蟲②,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註釋】

①猿翼之山:即猿翼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是位於今廣東的雲開大山;一說應在今湖南境內。

②蝮蟲:即蝮蛇,一種毒蛇。

歷史書《山海經》當中《南山經》第一篇南山經,現代文解讀

【譯文】

堂庭山再往東行三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猿翼山。據說山上有很多怪獸出沒,水潭裡有很多奇怪的魚,還有很多白色玉石、蝮蛇、怪狀的蛇和怪狀的樹木。人無法攀登上去。

杻陽山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杻陽之山①,其陽多赤金,其陰多白金。有獸焉,其狀如馬而白首,其文②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謠③,其名曰鹿蜀④,佩之⑤宜子孫。怪水⑥出焉,而東流注於憲翼之水⑦。其中多玄⑧龜,其狀如龜而鳥首虺⑨尾,其名曰旋龜⑩,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聾,可以為底。

【註釋】

①杻(niǔ)陽之山:即杻陽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今廣東連縣北的方山;一說可能指今廣東的鼎湖山。

②文:通“紋”,指花紋。

③謠:歌謠,歌曲。這裡指像唱歌一樣。

④鹿蜀:動物名,一說指斑馬;一說是鹿的一種。

⑤佩之:這裡指佩帶鹿蜀的皮毛。

⑥怪水:一說指形狀較為怪異的河流;一說指位於今廣東的北江及其支流連江;一說可能指位於今廣東的西江。

⑦憲翼之水:即憲翼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⑧玄:黑色。

⑨虺(huǐ):一種毒蛇。

⑩旋龜:龜名,一說指大頭龜,頭較大,呈三角形,頜部如鷹嘴。

判木:劈開木頭。

為:治療。

底:同“胝”,指手腳上的老繭。

【譯文】

從猿翼山再往東走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杻陽山。山的南坡蘊藏赤金,山的北坡有許多白金。山中有一種獸,外形像馬,腦袋白色,身上有像老虎一樣的斑紋,紅色的尾巴,發出的聲音像人唱歌一樣,它的名字叫鹿蜀,佩帶它的皮毛能使子孫發達。有一條怪水發源於杻陽山,向東流入憲翼水。水中有很多黑色的龜,形狀與烏龜相似,卻長著鳥一樣的頭,蛇一樣的尾巴,它的名字叫旋龜,發出的聲音像劈開木頭一樣,把它佩帶在身上就不會耳聾,還可以用來治療手腳上的老繭。

柢山

又東三百里,曰柢山①,多水,無草木。有魚焉,其狀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②在魚去③下,其音如留牛④,其名曰魚坴⑤,冬死⑥而夏生,食之無腫⑦疾。

【註釋】

①柢(dǐ)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指今廣東境內的大羅山。

②羽:鳥蟲的翅膀。

③魚去(qū):魚脅。

④留牛:所指待考。一說指瘤牛,頸項上有突起,鳴聲較大;一說即犁牛。

⑤魚坴(lù):魚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即穿山甲。

⑥冬死:指冬眠。

⑦腫:毒瘡。

【譯文】

杻陽山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叫柢山。山上有很多水流、水窪,長年不生草木。水窪中生長有一種魚,身形像牛,生活在深山谷的水中,長有蛇一樣的尾巴,還長有一對翅膀,羽毛生在兩脅的下邊,它鳴叫的聲音像犁牛哞哞叫一樣。這種魚名叫魚坴。它喜歡在冬季蟄伏,而在夏季到來時才出來活動。人如果吃了這種魚就可以防治癰疽疾痛。

亶爰山

又東四百里,曰亶爰之山①,多水,無草木,不可以上。有獸焉,其狀如狸②而有髦③,其名曰類④,自為牝牡⑤,食者不妒。

【註釋】

①亶爰(dǎn yuán)之山:即亶爰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廣東南雄市境內;一說可能是今廣東新豐縣的九連山。

②狸:哺乳動物,又叫山貓,毛棕黃色,有黑色斑紋。

③髦:頭髮。

④類:動物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即大靈貓,身上有香囊。

⑤牝牡:雌性和雄性。

歷史書《山海經》當中《南山經》第一篇南山經,現代文解讀

【譯文】

再往東四百里有座山,名叫亶爰山。山上水很多,但卻不生長草木。這座山十分險峻,是無法登上去的。山上有一種野獸,身形像野貓,但頭上長有頭髮。這種野獸名叫類,一身同具雌雄兩性。人要是吃了它的肉,就不會妒忌人。

基山

又東三百里,曰基山①,其陽多玉,其陰多怪木。有獸焉,其狀如羊,九尾四耳,其目在背,其名曰猼訁也②,佩之③不畏。有鳥焉,其狀如雞而三首、六目、六足、三翼,其名曰,食之無臥④。

【註釋】

①基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廣東境內。

②猼訁也(bó tuó):傳說中的一種獸。

③佩之:這裡指佩帶猼訁也的皮毛。

④無臥:不思睡眠。

【譯文】

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叫基山。山的南坡有許多玉石,山的北坡生長有很多奇形怪狀的樹木。山上有一種野獸,身形像羊,但長著九條尾巴和四隻耳朵,而眼睛卻長在後背上。這種野獸名叫猼訁也。如果披著它的皮就可以不怕任何東西。山上還有一種鳥,形狀像雞,但卻長著三個頭、六隻眼、六隻腳和三隻翅膀。這種鳥名叫尚鳥付鳥。誰要吃了這種鳥的肉,就不思睡眠。

青丘山

又東三百里,曰青丘之山①,其陽多玉,其陰多青雘②。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③,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④。有鳥焉,其狀如鳩⑤,其音若呵⑥,名曰灌灌⑦,佩之⑧不惑。英水⑨出焉,南流注於即翼之澤⑩。其中多赤魚需,其狀如魚而人面,其音如鴛鴦,食之不疥。

【註釋】

①青丘之山:即青丘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②青雘(huò):青色的可作顏料的礦物。

③狀如狐而九尾:像有九條尾巴的狐狸。

④蠱:毒熱惡氣。

⑤鳩:鳥名,外形與鴿子相似,常見的有斑鳩。

⑥呵:大聲斥責。

⑦灌灌:鳥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鸛。

⑧佩之:指佩帶灌灌的羽毛。

⑨英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⑩即翼之澤:指即翼澤,也就是即翼山中的湖澤。

魚需(rú):傳說中的一種魚。一說即儒艮,生活在海中或河口,體長15~28米,前肢呈鰭狀,後肢退化。人們又稱它為人魚。

疥:疥瘡。

【譯文】

再往東三百里有座山,名叫青丘山。山的南坡也有豐富的玉石,山的北坡有許多青色可作顏料的礦物。山上生長著一種野獸,身形似狐但卻長著九隻尾巴,叫聲似嬰兒啼哭一般,能吃人,但若人吃了它的肉便可以避邪防妖。山上還生長著一種鳥,形狀像鳩,但鳴叫聲就像人吵架似的,名叫灌灌。人若帶著它,也可以避邪防妖。這座山中有一條名叫英水的水流流出,向南流入即翼澤。英水中有很多赤魚需。這是一種形體似魚、而臉似人的人魚。它叫出的聲音像鴛鴦啼叫一般。人若吃了這種人魚,便可以不生疥癬。

箕尾山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箕尾之山①,其尾踆②於東海,多沙石。汸水③出焉,而南流注於淯④,其中多白玉。

【註釋】

①箕(jī)尾之山:即箕尾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在今福建東部。

②踆(cūn):通“蹲”。

③汸(fānɡ)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④淯(yù):水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指閩江。

【譯文】

青丘山再往東三百五十里就是箕尾山,山向東綿延至東海海濱。山上多沙、多石。一條名叫汸的水流從山間流出,向南一直流入淯水,汸水中有很多的白色玉石。

南山一經總括

凡鵲山之首,自招搖之山以至箕尾之山,二千九百五十里。其神①狀皆鳥身而龍首。其祠②之禮:毛③用一璋④玉瘞⑤,糈⑥用稌⑦米,一璧,稻米,白菅⑧為席。

【註釋】

①神:指山神。

②祠:祭祀。

③毛:用於祭祀的帶毛的動物,如豬、牛、羊等。

④璋:舉行典禮時所用的一種玉器,形狀像圭的一半。

⑤瘞(yì):埋葬。

⑥糈(xǔ):祭神用的精米。

⑦稌(tú):粳稻;也指糯稻。

⑧菅(jiān):菅茅,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細長而尖,開綠色花。

【譯文】

縱觀南山第一大山脈鵲山,它西出招搖山,東至箕尾山,蜿蜒二千九百五十里。這十座山的山神,都長著鳥的身形和龍的腦袋。人們祭祀山神時,將祭祀的牲畜與一塊璋、一塊玉共葬於地下,祭祀用的精米是糯米,供山神用的坐席是用茅草編織的草蓆。

櫃山

南次二經①之首,曰櫃山②,西臨流黃③,北望諸④,東望長右。英水出焉,西南流注於赤水⑤,其中多白玉,多丹粟⑥。有獸焉,其狀如豚⑦,有距⑧,其音如狗吠,其名曰狸力⑨,見⑩則其縣多土功。有鳥焉,其狀如鴟而人手,其音如痺,其名曰朱鳥,其鳴自號也,見則其縣多放士。

【註釋】

①南次二經:南山經中的第二經。一說此處的“經”應作“山”字。

②櫃(jǔ)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今浙江仙霞嶺;一說指今湖南西部某山;一說可能指湖南武陵山脈的張家界山。

③流黃:古國名,即流黃酆氏、流黃辛氏。

④諸(pí):山名,亦為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⑤赤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⑥丹粟:即丹砂,又叫硃砂或辰砂,紅色或棕紅色,是鍊汞的主要礦物,也用作顏料或入藥。

⑦豚(tún):小豬;也泛指豬。

⑧距:雄雞爪後面突出像腳趾的部分。

⑨狸力:傳說中的一種獸。一說即豬獾,別名沙獾,吻端與豬鼻相似,四肢粗短有力,穴居,有冬眠習性。

⑩見(xiàn):同“現”,指出現。

土功:土木工程。

鴟(chī):鳥名,指鷂鷹。種類較多,我國常見的有白尾鷂,是猛禽,生活在水邊或沼澤地帶。

痺(bēi):鳥名,具體所指待考。

朱鳥(zhū):傳說中的一種鳥。

放士:一說指放達之人;一說指被放逐之人。

【譯文】

南山第二山脈的山頭,叫櫃山。櫃山西臨流黃國,北邊是諸滷比山,東邊是長右山。英水發源於此山,它向西南流入赤水。英水中有許多白色的玉石,還有許多的細丹砂。櫃山山中有一種野獸,身形像小豬,長著分開的腳爪,叫聲像狗吠。這種野獸名叫狸力。哪裡出現這種野獸,哪裡的人就遭受繁重的勞役。櫃山山上還有一種鳥,形狀像鷂鷹,但卻長著一雙像人手的腳,它發出的聲音像痺一樣。這種鳥名叫朱鳥。它有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天天發出“朱”的叫聲。哪裡出現這種鳥,哪裡就有很多人被釋放。

長右山

長右東南四百五十里,曰長右之山①,無草木,多水。有獸焉,其狀如禺而四耳,其名長右②,其音如吟③,見則郡縣大水。

【註釋】

①長右之山:即長右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湖南雪峰山中段。

②長右:獸名,因其生活在長右山,故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獼猴。

③吟:呻吟。

【譯文】

櫃山再往東南方向四百五十里有座山,名叫長右山。山上不生長草木,有很多水。山上有種野獸,它的樣子像獼猴而長著四隻耳朵,名叫長右。長右發出的叫聲像人暗暗的嘆息沉吟。哪裡出現這種野獸,哪裡就會有洪災。

堯光山

又東三百四十里,曰堯光之山①,其陽多玉,其陰多金。有獸焉,其狀如人而彘②鬣③,穴居而冬蟄,其名曰猾褢④,其音如斲⑤木,見則縣有大繇⑥。

【註釋】

①堯光之山:即堯光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指湘贛邊界的景陽山;一說可能指湘鄂邊界的武功山。

②彘(zhì):豬。

③鬣(liè):獸類頸上的長毛。

④猾褢(huái):獸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即貉(hé),一種野獸,毛棕灰色,耳小,嘴尖,晝伏夜出。

⑤斲(zhuó):砍,削。

⑥繇(yáo):通“徭”,指勞役。

【譯文】

長右山再往東三百四十里有座堯光山。這座山的南坡蘊藏有豐富的玉石礦產,山的北坡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山上有一種野獸,身形像人,但卻長著豬鬃,住在洞穴裡,冬天要冬眠。這種野獸名叫猾,它發出的叫聲就好像砍削木頭的聲音。哪裡出現這種野獸,哪裡就會出現繁重的徭役。

羽山

又東三百五十里,曰羽山①,其下多水,其上多雨,無草木,多蝮蟲。

【註釋】

①羽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浙江境內;一說應在今江西境內。

【譯文】

堯光山再往東三百五十里有座羽山。山下多水流、水窪,山上經常下雨,卻不生長草木。山上有許多蝮蛇。

瞿父山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瞿父之山①,無草木,多金玉。

【註釋】

①瞿父之山:即瞿父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當指今浙江衢州的三衢山。

【譯文】

從羽山再往東三百七十里有座山,名叫瞿父山。山上寸草不生,山中有黃金和玉石。

句餘山

又東四百里,曰句餘之山①,無草木,多金玉。

【註釋】

①句餘之山:即句餘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內,一說即四明山。

【譯文】

瞿父山再往東四百里有座山,名叫句餘山。山上寸草不生,山中有黃金和玉石。

浮玉山

又東五百里,曰浮玉之山①,北望具區②,東望諸。有獸焉,其狀如虎而牛尾,其音如犬吠,其名曰彘③,是食人。苕水④出於其陰,北流注於具區,其中多魚⑤。

【註釋】

①浮玉之山:即浮玉山,山名,即今浙江境內的天目山。

②具區:水名,即今浙江和江蘇兩省間的太湖。

③彘(zhì):獸名,一說指野豬;一說疑為華南虎之類。

④苕(tiáo)水:即苕溪,在今浙江境內。

⑤(zì)魚:魚名,即刀魚,體長約10餘釐米,側扁,銀白色。

【譯文】

從句餘山再往東走五百里有座山,叫做浮玉山。這座山北邊可以眺望到太湖,東邊可以眺望到諸滷比水。山上有一種野獸,身形像虎,但長著一根牛尾。它的叫聲像狗吠。它的名字叫彘,是一種吃人的野獸。這座山的北坡有一條小溪流出,這條小溪名叫苕溪,向北流去,最終流進太湖。苕溪中生長有很多的魚。

成山

又東五百里,曰成山①,四方而三壇②,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③。水出焉,而南流注於虖勺④,其中多黃金。

【註釋】

①成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②三壇:指像三個重疊的壇。

③青雘(huò):青色的可作顏料的礦物。

④虖(hū)勺:水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指今浙江境內的富春江。

【譯文】

浮玉山再往東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成山。這座山有四面山坡,且像三層土臺重疊堆砌上去的。山頂蘊藏有豐富的黃金和玉石礦產。山腳有很多可作顏料用的青石風化物。山間有條水流出,向南流入虛勺河,據說水底有許多黃金。

會稽山

又東五百里,曰會稽之山①,四方,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砆石②。勺水③出焉,而南流注於湨④。

【註釋】

①會(kuài)稽之山:即會稽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內。

②砆(fū)石:一種像玉的石頭。

③勺水:水名,在會稽山中。

④湨(jú):水名,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由勺水等注入後形成的湖沼。

【譯文】

成山再往東五百里有座山,它就是會稽山。這座山四四方方,山頂上有很多黃金和玉石礦產,山腳下多為砆石(像玉的一種)。山間的勺水,向南流入湨水。

夷山

又東五百里,曰夷山①,無草木,多沙石,湨水出焉,而南流注於列塗②。

【註釋】

①夷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今浙江境內的括蒼山;一說應在今福建境內。

②列塗: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從會稽山再往東五百里有座夷山。夷山上不生草木,因為都是沙石。有條湨水就從這山間裡流出,它向南流入列塗水。

虖勺山

又東四百里,曰虖勺之山①,其上多梓②楠③,其下多荊④杞⑤。滂水⑥出焉,而東流注於海。

【註釋】

①虖勺之山:即虖勺山,山名,應在今浙江境內,具體所指待考。

②梓:梓樹,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卵形,開淡黃色花。

③楠:楠木,常綠喬木,是一種貴重的建築材料。

④荊:落葉灌木,枝條可用來編筐、籃等。

⑤杞:指枸(ɡǒu)杞,一種落葉灌木,果實紅色,可入藥。

⑥滂水:水名,即甌(ōu)江,是今浙江的第二大河。

【譯文】

再往東四百里是虖勺山。山上有許多梓樹、楠樹,山下長滿荊束、枸杞。滂水從這山裡往東流最後流入大海。

區吳山

又東五百里,曰區吳之山①,無草木,多沙石。鹿水②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

【註釋】

①區(ōu)吳之山:即區吳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內,具體所指待考。

②鹿水:水名,一說應作“麗水”,麗水是甌(ōu)江的支流。

【譯文】

再往東五百里有座區吳山。山上因為盡是沙石,所以長年不生長草木。鹿水從這裡向南流入滂水。

鹿吳山

又東五百里,曰鹿吳之山①,上無草木,多金石。澤更之水②出焉,而南流注於滂水。水有獸焉,名曰蠱雕③,其狀如雕而有角,其音如嬰兒之音,是食人。

【註釋】

①鹿吳之山:即鹿吳山,山名,在今浙江境內,具體所指待考。

②澤更之水:即澤更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③蠱雕:獸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貂熊,大小似狗獾,善奔跑,能游泳。【譯文】

再往東走五百里就是鹿吳山。山上雖然不生草木,但蘊藏著許多豐富的黃金和玉石。有條叫澤更水的小溪流出,向南流入滂水。山上有種野獸,名叫蠱雕。這種野獸身形像雕,頭上長角,叫聲像嬰兒在哭。這種野獸吃人。

漆吳山

東五百里,曰漆吳之山①,無草木,多博石②,無玉。處於東海③,望丘山,其光載④出載入,是惟日次⑤。

【註釋】

①漆吳之山:即漆吳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今浙江東部海外諸島,如舟山群島等。

②博石:用於博戲(古代的一種棋戲)的石頭。

③東海:一作“海東”。

④載:又,且。

⑤次:太陽、星辰所在之處。

【譯文】

向東五百里有座山,名叫漆吳山。山上不生長草木,有很多敲擊起來就很響亮的石頭,沒有玉石。漆吳山西臨東海,向海上望去上空似乎有連綿起伏的丘陵,丘陵上有閃爍不定的光芒,這裡當是日月出沒的地方。

南山二經總括

凡南次二經之首,自櫃山至於漆吳之山,七千二百里。其神①狀皆龍身而鳥首。其祠②:毛用一璧瘞③,糈用稌。

【註釋】

①神:指山神。

②祠:祭祀。

③瘞(yì):埋葬。

【譯文】

大凡南山第二列山系,從櫃山開始,直到漆吳山,綿延七千二百里。這裡的山神的形狀像龍的身形,腦袋像鳥。人們供奉山神時,將祭祀的牲畜與一塊璧共葬於地下,祭祀用的精米是糯米。

天虞山

南次三經之首,曰天虞之山①,其下多水,不可以上。

【註釋】

①天虞之山:即天虞山,山名,應在今廣東境內,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南山第三大山脈,叫天虞山。山下到處是水,不好上去。

禱過山

東五百里,曰禱過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②,多象。有鳥焉,其狀如交鳥③而白首、三足、人面,其名曰瞿如④,其鳴自號也。泿水⑤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虎蛟⑥,其狀魚身而蛇尾,其音如鴛鴦,食者不腫⑦,可以已⑧痔⑨。

【註釋】

①禱過之山:即禱過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廣東境內;一說在今廣西境內。

②兕(sì):犀牛一類的獸。一說指雌性犀牛。犀牛是哺乳動物,外形略像牛,頸短,四肢粗大,鼻子上有一個或兩個角。皮粗而厚,微黑色,無毛。

③交鳥(jiāo):鳥名,一說是鸕鷀的一種,也叫魚交鳥,頭細身長,頸有白毛,能入水捕魚。

④瞿如:傳說中的一種鳥。

⑤泿(yín)水:水名,上游即今廣西東北部的洛清河,是融江的支流。

⑥虎蛟:動物名,一說指魚叚(xiā)虎魚,體側扁,長20釐米,牙細尖或分叉,生活在海水或淡水中;一說指馬來鱷,體長1米以上,生活在江河湖泊及沼澤地帶。

⑦腫:毒瘡。

⑧已:治癒。

⑨痔:痔瘡。

【譯文】

往東行五百里就是禱過山。山上有許多黃金和玉石。山下有很多兇猛的犀牛,還有很多象。山上生長有一種鳥,身形像魚鷹,但頭是白色的,腳長著三隻,臉像人。這種鳥名叫瞿如。之所以取這個名,是因為它的嗚叫聲是“瞿——如——”。山間有條溪流流出,名叫泿水,向南流去,最終流入南海。泿水中有種名叫虎蛟的動物,身形像魚,但長著似蛇的尾巴,鳴叫聲像鴛鴦叫。人如果吃了它的肉,就可以少生癰疽病,而且還可以醫治痔瘡。

丹穴山

又東五百里,曰丹穴之山①,其上多金玉。丹水②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③。有鳥焉,其狀如雞,五采而文④,名曰鳳皇⑤,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⑥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

【註釋】

①丹穴之山:即丹穴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②丹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指今廣東的流溪河。

③渤海:此處當指南海,非今日所指之渤海。

④文:通“紋”,指花紋。

⑤鳳皇:即鳳凰,傳說中的百鳥之王,羽毛美麗,雄的叫鳳,雌的叫凰。

⑥膺:胸。

【譯文】

再往東走五百里,有座山叫丹穴山。山上有很多金和玉。有條丹水向南流入渤海。山上有一種鳥,形狀像雞,身上花紋五色斑斕。這種鳥名叫鳳凰。頭部的花紋像“德”字,翅膀的花紋像“義”字,背部的花紋像“禮”字,胸部的花紋像“仁”字,腹部的花紋像“信”字。這種鳥啊,飲食自然界的精華,自歌自舞,無憂無慮。若有這種鳥出現,那天下就和平安寧了。

發爽山

又東五百里,曰發爽之山①,無草木,多水,多白猿。汎水②出焉,而南流注於渤海。

【註釋】

①發爽之山:即發爽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在今廣西境內的大瑤山中段。

②汎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再往東行五百里,有座發爽山。山上寸草不生,這裡多水,多白猿。有條汎水從山裡流出,向南流入渤海。

旄山

又東四百里,至於旄山①之尾,其南有谷,曰育遺②,多怪鳥,凱風③自是出。

【註釋】

①旄(máo)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是今廣東的羅浮山。

②育遺:山谷名。

③凱風:和暖的風。也指南風。

【譯文】

再往東行四百里,就到了旄山的盡頭。旄山的南面有個山谷,人稱育遺。山谷裡有許多奇怪的鳥,柔和的南風從這山谷裡吹了出來。

非山

又東四百里,至於非山①之首,其上多金玉,無水,其下多蝮蟲。

【註釋】

①非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譯文】

再往東四百里,就是非山的首段。山上有很多金玉,就是沒有水。山下有好多蝮蛇。

雞山

又東五百里,曰雞山①,其上多金,其下多丹雘②。黑水③出焉,而南流注於海。其中有魚④,其狀如鮒⑤而彘⑥毛,其音如豚⑦,見則天下大旱。

【註釋】

①雞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即今廣東韶關的桂山;一說應在今廣西境內;一說可能在今江西境內。

②丹雘(huò):紅色的可作顏料的礦物。

③黑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即位於今廣東、廣西邊界的賀江。

④(tuán)魚:傳說中的一種怪魚。

⑤鮒(fù):鯽魚。

⑥彘(zhì):豬。

⑦豚(tún):小豬;也泛指豬。

【譯文】

再往東行五百里有座雞山。山上有不少黃金,山下的石頭多為可製作成顏料的赤石風化物。有條黑水流出,向南流入南海。黑水中有種魚,名叫魚專魚。這種魚的形狀像鯽魚,但長著一條像豬尾巴一樣的東西。它有時還能鳴叫,聲音像小豬的叫聲。如果出現了這種魚,那天下就要出現嚴重的旱災。

侖者山

又東三百七十里,曰侖者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雘。有木焉,其狀如榖而赤理,其汗②如漆,其味如飴③,食者不飢,可以釋勞④,其名曰白,可以血⑤玉。

【註釋】

①侖者之山:即侖者山(一作“侖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

②汗:應作“汁”。

③飴(yí):糖漿;糖稀。

④釋勞:解除疲勞。一說指解除憂愁(勞:憂愁)。

⑤血:染上色彩。

【譯文】

再往東走三百七十里有座侖者山。這座山上蘊藏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山的下半部分主要是可作顏料的赤石風化物。山上有一種樹木,形狀很像構木,但紋理是紅色的。這種樹能流出一種液體,有點像漆,味道卻是甜的,像軟糖。吃了這種液體,可以不再感到飢餓,而且還可以解除疲勞。這種樹名叫白(ɡāo)。它流出的液體,可以用來染玉,使玉變紅。

禺稿山

又東五百八十里,曰禺稿之山①,多怪獸,多大蛇。

【註釋】

①禺稿之山:即禺稿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可能是今廣州的白雲山;一說當在今廣東、廣西交界處的雲開大山中。

【譯文】

再往東五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禺稿山。山上有許多怪獸和大蛇。

南禺山

又東五百八十里,曰南禺之山①,其上多金玉,其下多水。有穴焉,水出②輒③入,夏乃出,冬則閉。佐水④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海,有鳳皇、宛鳥雛⑤。

【註釋】

①南禺之山:即南禺山,山名,具體所指待考。一說即今廣東的番禺山。

②出:一作“春”,似應作“春”。

③輒:就。

④佐水:水名,具體所指待考。

⑤宛鳥(yuān)雛:傳說中鸞鳳一類的鳥。

【譯文】

再往東五百八十里有座山,名叫南禺山。這座山的山頂有豐富的金礦和玉石。山下多水,有個洞穴,水剛從穴中流出,又重新流進洞穴中,但這種情況只出現在夏天,到了冬天則自動停止。佐水發源於這座山,向東南流入南海。這座山上有鳳凰和宛鳥芻隹。

南山三經總括

凡南次三經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①皆龍身而人面。其祠②皆一白狗祈,糈用稌。

【註釋】

①神:指山神。

②祠:祭祀。

【譯文】

大凡南山第三列山脈,從天虞山開始,直到南禺山,共有十四座山,連綿六千五百三十里,這些山的山神,身形像龍,臉似人。人們供奉山神時,將一隻白色的狗,作為祭品;供奉山神的精米,用糯米。

南山經總括

右①南經之山志②,萬六千三百八十里。

【註釋】

①右:古籍通常採用豎排格式,且從右至左排列,故這裡的右相當於我們現在所說的“以上”、“上述”等。

②志:記載的文字。一說此字系後人所加。

【譯文】

上面所記載的南山三大山志,全長一萬六千三百八十里。

歷史書《山海經》當中《南山經》第一篇南山經,現代文解讀

【評析】

南山經敘述了位於中國南方的一系列山,以及發源於這些山的河流,在這些山上生長的植物、動物及其形狀、特點,出產的礦物,掌管這些山的山神的形狀,祭祀這些山神的方法等。南山經共敘述了三十九座山,其中大多數山的位置都難以確考,但它們大致位於今浙江舟山群島以西、湖南西部以東、廣東南海以北的地域中。

“南山經”中的“經”,人們通常會很自然地把它理解為“經典”,正如我們理解《易經》、《孝經》、《道德經》等中的“經”一樣。然而,迄今為止,學者們多認為它們不應被理解為“經典”,因為著《山海經》的人不可能稱自己的作品為“經典”,因此,他們或釋此“經”為“經歷”、“經過”,或釋此“經”為“經紀”,即條理、秩序,或認為此“經”除指“經過”外,還包括“勘劃”、“治理”、“籌劃”諸義,莫衷一是。我認為,關於此“經”字的確切含義,我們固然可以作多方面的考察,但是,相對說來,理解為“經典”,似更為恰當。理由是:

(1)稱自己的作品為“經”,歷史上亦有先例,如《墨子》一書中即有《經上》、《經下》等篇。

(2)《山海經》的成書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最後的編定者在編寫時稱之為“經典”,亦是很自然之事,與中國歷史上一些著作如《易經》、《詩經》等被稱為“經”的情形相似。

(3)更有利於理解原著,如“山海經”即“山和海的經典”,“南山經”即“中國南方山系的經典”,等等,若把“經”理解為“經過”,則意思沒有這麼順遂。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