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健康有道丨如何預防痔瘡

  • 由 永州廣播 發表于 垂釣
  • 2022-08-03
簡介微瀾:剛剛張醫生給我們科普了 什麼是痔瘡、什麼引發了痔瘡、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導致痔瘡

慎重能組什麼詞

未知音訊

未知音訊

10:53

未知來源

微瀾:健康有道 大有門道,大家好,我是微瀾。本期節目 由永州市三醫院 特約播出。今天我們節目邀請到了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中醫肛腸科 住院醫師張亞楠,歡迎張醫生。

張醫生:大家好!我是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中醫肛腸科住院醫師張亞楠。

微瀾:接下來,我們透過音訊短片 一起認識張醫生。

人物簡介:張亞楠,碩士研究生,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中醫肛腸科住院醫師,擅長髮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對肛周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

微:再次歡迎張醫生做客直播間。有一種說法“十人九痔”。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熟悉。聽上去是幾乎人人都會得痔瘡,真的是這樣的嗎?

張醫生:一聽“十人九痔” 就知道痔瘡確實是我們生活中發病率很高的一種常見病,它是一種良性的疾病。成人的發病率 在我國可達到50%。也就是說 每兩個人就有一個人是有痔瘡的。因為這個疾病的發病部位隱晦,很多人不好意思去看醫生,錯過了扼制它的最佳時期,症狀越來越重,最後不得不進行手術治療。

微瀾:那這個隱晦而又高發的疾病——痔瘡,它到底是什麼呢?

張醫生:痔是人體直腸末端粘膜下和肛管面板下靜脈叢發生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軟靜脈團,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逐漸增高。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

微瀾 :內痔、外痔、混合痔,它們有什麼區別?

張醫生:內痔是直腸末端痔靜脈叢曲張形成的靜脈團和肛墊的病理性增生、肥大。主要症狀是便血以及肛門內反覆脫出於肛門口外的內痔痔核。外痔是肛管或肛緣皮下的靜脈叢破裂或曲張或肛緣皮膚髮炎、結締組織增生等形成的柔軟靜脈團和皮贅。混合痔就是內痔外痔都有。症狀就是肛門腫塊脫出、出血、腫脹、肛門瘙癢等。

微瀾:那引起痔瘡的原因是什麼?剛剛您說在咱們國家,痔瘡是發病率非常高的肛腸病。會不會和我們的飲食習慣等等有關呢?

張醫生:這個問題提得很好。群體性高發的疾病,確實應該把飲食起居生活習慣等都納入發病誘因來分析。引起痔的原因是很複雜的。從人本身的特點來說,我們人啊,是直立行走的動物。人直立的時候,直腸靜脈內的壓力 比其他體位時 高出2-3倍,又由於痔靜脈內 沒有瓣膜,所以血液迴流相對困難,這是痔發生的生物學基礎。在這個基礎上,任何能使腹壓或直腸靜脈壓力增加的情況 都能導致痔的發生 或加重原有的痔。

微瀾:您剛剛講到腹壓增加 會導致痔瘡的發生,能舉例子嗎?

張醫生:可以,最常見的比如便秘。 長期便秘, 靜脈會增生形成痔。另外,體力勞動的時候、排大便久久蹲坑的時候,腹壓都顯著增加,都容易患痔。

微瀾:那些喜歡 上廁所刷手機 刷到忘記時間的朋友 要注意了啊。那飲食上呢?還有哪些不良習慣 容易導致發生痔瘡?

張醫生:不良的的飲食和生活習慣也是導致痔瘡的誘因。有些人啊 三餐不按時吃 或者是經常吃一些刺激性的食物,就容易導致體內上火,上火的話就容易引發痔瘡等一些炎症性的病症。還有,比如作息不規律,經常熬夜,以及經常抽菸喝酒等也會加大患有痔瘡的機率。所以建議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作息習慣。

微瀾:我注意到您剛剛說的一個關鍵詞“上火 ”,這是不是導致痔瘡發生的一個直接原因?

張醫生:痔瘡和上火有關,這是中醫關於痔瘡發病的一種觀點。中醫稱痔瘡為“痔”,中醫治病講究辨證論治,從而老祖宗就把痔分為了風傷腸絡、溼熱下注、脾虛氣餡三種,兩千年來,中醫在痔病研究方面 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光上火與痔瘡有關,中醫還提出了“諸痔皆由傷風”等多種病因學說,飲食、情志等失調都容易導致鬱火內生,火熱下衝大腸,肛門生瘡生癢,這是最常見的現象,所以人們常說“痔瘡和上火有關”。這也是平素在飲食上 要少吃辛辣食物的依據。

微瀾:明白了,那麼哪些人群容易得痔瘡呢?

張醫生:首先,從年齡來說,雖然隨著年齡增長 發病率會相對高,但是要提醒大家痔瘡是任何年齡都可能會發病的疾病。

微瀾:沒有年齡上限和下限,都有可能會得痔瘡。

張醫生:是的。它也不分男女。從工作生活習慣上來說,經常久坐的人, 容易得痔瘡;然後是平時缺乏運動又喜歡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的人, 容易引發痔瘡;應酬多,經常抽菸喝酒熬夜,各種飯局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人,也容易引發痔瘡。

微瀾:各位朋友,掰著手指數一數你佔了幾樣。對了,很多人都說孕產婦也容易得痔瘡,是嗎?

張醫生: 是的,孕產婦容易得痔瘡,原因有三:一因為增大的子宮 壓迫了下腔靜脈,使下腔靜脈迴流受阻。隨著月份的增大 或者是胎位不正,這種壓迫的症狀 會越來越重,它就會導致 痔靜脈迴流受阻,引起痔瘡。二是因為孕婦活動量相對減少,使腸蠕動也減慢。這樣的話 糞便在腸道記憶體留的時間比較長,它容易引起便秘,這個也是容易引起痔瘡的一個原因。三是因為孕婦的雌激素水平比較高,它可以使孕前期的一些輕度的痔瘡患者 痔靜脈加粗,使痔瘡加重。

微瀾:痔瘡真的是挺讓人頭疼的一個疾病,發病原因 複雜多樣,根據我們現在大部分人的飲食、生活、工作習慣 真的是一不留神就發痔瘡了。

微瀾:健康有道 大有門道,大家好,我是微瀾。本期節目 由永州市三醫院 特約播出。今天我們邀請到的是 永州市第三人民醫院 中醫肛腸科 住院醫師張亞楠,歡迎張醫生。

張醫生:大家好!我是張亞楠。

微瀾:剛剛張醫生給我們科普了 什麼是痔瘡、什麼引發了痔瘡、不良生活習慣容易導致痔瘡。它其實也是很多人 都不大好意思去看、去問、去了解的疾病。那怎麼知道自己是不是得痔瘡了呢?有沒有可能 是類似症狀的 其他疾病呢?

張醫生:這個首先就要了解痔瘡的臨床症狀了。痔瘡主要有三大臨床表現,也就是便血、脫出和疼痛。便血為早期症狀,血色鮮紅、不與糞便相混,這一點很重要,可與癌症相鑑別。另外還有其他一些表現,比如肛門皮贅、肛門潮溼等。如果有不舒服,最好還是到醫院的肛腸科請專業醫師進行檢查來明確診斷。當然如果因為各種原因不能去及時去醫院,自己也可作簡單的判定。大便時帶鮮血,無疼痛感,一般是內痔。隨大便有柔軟的腫物脫出,往往是內痔核。肛門口長有皮垂、肉贅、不痛不癢,一般為外痔。若肛門口原有肉贅不痛、柔軟,忽然腫起疼痛則是外痔發炎。若肛門有腫腫的東西而且脫出,並且痛,往往是內痔嵌頓。除了這些,有其他的不舒服,可能就是其他肛腸病或者是既有痔瘡也有其他的肛腸病。

微瀾:我注意到您剛剛提到便血 是早期症狀,血色鮮紅 可與癌症相鑑別, 這要怎麼理解,畢竟很多人 都是談癌色變。

張醫生:痔瘡會不會癌變? 這是所有痔瘡患者 都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我可以告訴大家一個放心的訊息,目前還沒有確切的研究證明 痔瘡可以癌變。但是在2000年中華中醫藥學會 肛腸分會的年會上,專家們認為得了痔瘡卻不治療,15年以後會有3‰~5‰的痔病患者 會發生癌變。我們在臨床上 也遇到了很多既患有痔瘡 又同時患有肛門或直腸癌的患者。鑑於這種情況,臨床醫師的態度是非常慎重的,認為得了痔瘡之後既不要害怕,也不要掉以輕心,而首先要到正規醫院的肛腸科檢查以明確診斷,如果是痔瘡,符合手術條件的,可以手術治療。不符合手術條件或暫不願意手術的,先進行保守治療,每隔一年去醫院複查一次,其間病情如果有改變隨時檢查,這樣做基本上就可以保證萬無一失了。

微瀾:我剛剛在聽您說的這個過程,整個心就像坐了幾次過山車一樣,一下提到嗓子眼兒 然後放鬆,馬上又緊張起來了,最後終於安全落地。我們聽眾朋友 應該也是一樣的感覺。

張醫生:不要害怕,當然更不能諱疾忌醫。

微瀾:假如得了痔瘡該怎麼辦?都必須要做手術嗎?

張醫生: 當痔瘡出現臨床症狀時,就應該儘早治療。比如痔出血了,一直拖著不治療會導致惡性貧血;痔核經常脫出,就有嵌頓壞死的可能等等。曾有外國專家指出:“不要對沒有肛門體徵的症狀進行治療,也不要治療沒有症狀的肛門體徵”, 這已經成為肛腸界遵守的標準。大白話說就是有症狀就治療,無症狀可以不治。

微瀾:也就是得了痔瘡的朋友 如果沒有不舒適的感覺,暫時是可以不治療的。這裡我不是很明白,得了痔瘡怎麼會舒適呢?哪些情況是可以暫時不治療的?

張醫生:上面提到了手術治療,下面說一下保守治療,內痔可以分為四期,一般前兩期是可以選擇保守治療的,結締組織性外痔相對可以保守治療,有了痔瘡不要忽視,更不能因為難以啟齒 而貽誤了治療。一定要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手段,才可以避免疾病嚴重化。

微瀾:那麼痔瘡能不能提前預防啊?

張醫生:方法是有,但因為導致痔瘡的原因太複雜多樣了,所以還是效果微弱,防不勝防。但還是給大家一個預防痔瘡的建議。通常我們從飲食和生活習慣方面來預防,飲食最重要的就是,不能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能飲酒,這些會刺激痔瘡組織的充血水腫,造成出血和脫出的症狀。平時建議多喝水,多吃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可以保持大便柔軟通暢,不便秘。我們建議的大便時間是八分鐘左右,不能久蹲、不能久坐,不建議在排便的時候玩手機。平常預防注意的生活習慣方面,包括不要熬夜、不要久站、不要久坐,養成規律的良好的排便習慣,同時保持肛門部的清潔乾燥,便後可以清洗一下肛門。你看,能不能做到?

微瀾:額,好像是比較難做到。但是我們可以儘量按這個建議去要求自己,一點一點慢慢的去做到。這樣也養成了良好的生活習慣。而且還會給身體帶來其他的好處。這是一個很好的健康管理的良性迴圈。

張醫生:是的,說得很好。希望大家努力做到。至少第一步在量上做文章,不好的減少,好的增多。

微瀾:好的,謝謝張醫生,良好的生活、飲食、衛生習慣真的太重要了。 “健康有道,大有門道”我們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了,特別感謝永州市三醫院對本欄目的支援,感謝張醫生 來到我們節目,感謝大家的收聽,下期節目我們再見!

張醫生:再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