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牙齒鬆動怪“缺鈣”? 囊腫也會闖禍!

  • 由 光明網 發表于 垂釣
  • 2022-06-29
簡介手術當天,黃志權及其團隊從魏女士的左下後牙頰側牙齦黏膜進行切口,翻開頰側牙齦後即在內鏡觀察到下頜骨膨大部位,用磨頭行骨開窗後看到完整囊壁,開啟囊壁後發現內部有大量豆腐渣樣組織

下頜骨囊腫手術幾天出院

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張陽、黃睿、王嶽鵬)一說起牙齒鬆動,很多人第一時間就會以為“缺鈣?骨質疏鬆?”實際上,有些牙齒鬆動,並不是缺鈣闖的禍。

家住廣州的44歲魏女士1個多月前左下後牙出現鬆動,在天河區社群醫院檢查發現左下頜骨巨大囊性病變。她先後輾轉兩家大醫院就診,一家醫院建議行開窗引流術,另一家醫院則建議行頜骨病灶完整切除後腓骨瓣修復,並推薦魏女士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向“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該院口腔頜面外科副主任黃志權教授求治。

黃志權表示,這是一例較為典型的下頜骨囊性病變,但病變範圍較大,術式的選擇需要新思路。

目前就下頜骨巨大囊性病變的治療,常見的手術方式包括頜骨病灶完整切除後行腓骨瓣修復和開窗引流術。這兩種手術都有短板:前者會在患者頸部頜下區及一側小腿上留下疤痕,且手術創傷較大。後者則需要患者術後長期對囊腔進行沖洗換藥,通常需1年半至2年,且要定期往返醫院複診,耗費患者大量的時間精力,並且大多數這類患者需行二次手術對縮小的囊腔行進一步刮治。除上述兩種手術方式外,傳統的頜骨囊腫刮治術雖創傷小、療程短,但在巨大下頜骨囊性病變的刮治中,往往會因手術視野受限而導致病灶的殘留及刮治過程中下牙槽神經的損傷。黃志權團隊決定創新性地應用內窺鏡進行巨大下頜骨囊腫刮治術。

手術當天,黃志權及其團隊從魏女士的左下後牙頰側牙齦黏膜進行切口,翻開頰側牙齦後即在內鏡觀察到下頜骨膨大部位,用磨頭行骨開窗後看到完整囊壁,開啟囊壁後發現內部有大量豆腐渣樣組織。黃志權在內鏡下把囊腔內容物清除乾淨,再把異體骨粉充填進囊腔,最後用生物膜覆蓋後縫合切口,手術順利完成。魏女士術後康復良好,面部完全沒有疤痕,僅口腔內有一道切口,術後7天順利出院。

黃志權提醒,口腔頜骨的疾病前期沒有特別明顯的症狀,主要靠影像學發現,所以廣大市民應定期進行口腔檢查,儘早發現和阻止頜骨骨質的破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