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 由 牧海科學館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20
簡介8公里長的輸氣管道穿過被洪水淹沒的洞穴,成功為洞室供應氧氣7月8日20:00,前4名受困者被成功救出7月10日20:02,剩餘9名受困者被救出事件發生18天后,13人全部獲救,國際救援隊創造了人類救援史上的奇蹟

潛水的潛有幾個讀音

2018年6月23日,一場緊張的特殊救援牽動著國際社會的心:泰國清萊府的12名少年足球隊員和1名助理教練突然失聯!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事件發生後,泰國警方展開了大規模的搜救活動,最終把目標鎖定在了泰國最大的洞穴之一:魯昂洞。由於營救難度太大,泰方不得不向國際社會尋求幫助,中美英澳等10多個國家的救援隊伍火速馳援,核心專家就有100多人,外圍志願者1000多人。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7月2日21:38,失聯第10天,兩名英國潛水員終於確定了被困人群的位置

7月7日,一條4。8公里長的輸氣管道穿過被洪水淹沒的洞穴,成功為洞室供應氧氣

7月8日20:00,前4名受困者被成功救出

7月10日20:02,剩餘9名受困者被救出

事件發生18天后,13人全部獲救,國際救援隊創造了人類救援史上的奇蹟!

13人被困山洞,救援難在哪裡?

時間回到事發當天,足球隊員原計劃前往魯昂洞做“特訓”,但沒想到山區突然下起了暴雨。泰國的雨季一般是每年的7~11月,而2018年的雨季顯然來得更早,也更猛烈。由於洞口地勢較低,大量的雨洪順勢湧入聚集,很快就切斷了退路,13人因此被逼入絕境。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複雜的地理條件導致救援陷入了困局。魯昂洞位於泰國和緬甸的邊境地區,洞穴總長度超過10公里,規模在泰國排名第四,鐘乳石和石筍密佈洞窟。每當雨季來臨,魯昂洞就會成為山體雨水的匯流處,相當於整座山的漏斗口,洞內1300多米的地窪地帶全部被水淹沒。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18天才救出所有人,這次的救援任務到底難在哪裡?

首先是洞穴規模大,環境複雜。

各個洞室交錯相通,猶如迷宮,受困人群的位置不容易被發現。區域性空間狹小封閉,最窄處不到50公分,只允許單人透過,這不僅降低了救援效率,還對潛水員的安危構成了威脅。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其次,洪水的湧入增加了營救風險。

營救通道大多都被洪水密封,有些地方的積水深度達7m,從底到頂沒有一點空隙,這就要求營救者必須佩戴氧氣瓶等裝置。這些洪水泥沙含量高,能見度幾乎為零,而且水體流速也很快,增加了潛水員的營救風險。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最後一點,容錯率低。

據專家測繪分析,足球隊所在的位置距離洞口大約有4~6公里,營救通道內每隔50m必須設定一個物資補給點,用於放置氧氣瓶。專業的潛水員單程潛水需要4~5個小時,來回一次就需要10個小時,在這當中出現的任何疏忽,比如失去空氣補給、導向繩等,都有可能使潛水員陷入危機。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5種方案被否決:哪一種才“靠譜”?

6月24日~7月1日,營救任務進展緩慢,所有人都焦急萬分——因為時間每往後拖一天,受困者遭遇不測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是急也沒用,畢竟洞內的環境太過複雜,前期救援隊只能慢慢摸索,每天僅能前進300~500米的距離。

直到7月2日晚上,衝在最前面的2名英國潛水專家終於發現了失蹤的足球隊,13人全部倖存!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在找到失蹤者後,營救團隊心中的巨石總算放下,食物和水隨即送達。

然而救援工作還沒有結束。一個更大的難題擺在眾人面前:到底如何才能把孩子們和教練安全救出?專家團隊想出了五種方案,每一種看似都具有可行性,但背後也都隱藏著巨大的風險。

1,直接由潛水員把受困者一個個帶出。

這種方式最為直接,但問題是孩子們的年齡從11~16歲不等,全部都沒有潛水和游泳的經驗,教練也是如此。要把所有人在充滿“泥漿水”的地下隧道中帶出難度很大,被救者可能因恐懼、氧氣不足等原因而發生溺水,風險反而會增加。而在最窄的隧道段,就連潛水員也無法直接揹著氧氣瓶透過,只能先由一人卸下氧氣瓶,人與物資分開通行。這種操作對於沒有潛水經驗的受困者來說難度太高,風險也太大。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2,等到雨季結束後再讓受困者原路返回。

每年雨季,魯昂洞內都會形成一條地下暗河,雨季結束後暗河也隨之消失。第二種方式看似保險,但缺點是時間成本太高:泰國的雨季有5個月之久,在此期間,孩子們的健康和衛生都是大問題,睡眠質量也無法得到保障。更為緊迫的是:洞室內空間有限,時間越長氧氣含量就越低,受困者更容易生病,所以也存在一定的風險。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3,重新找一條外援入口。

魯昂洞是一個巨大的地下巖洞,有多個洞口與外界相連。這些洞口有高有低,相對隱蔽,那麼能不能再找一條通道把受困者給救出來呢?事情恐怕沒那麼簡單。魯昂洞所在的山區植被茂盛,地勢陡峭,山上根本沒有供人通行的道路。即便找到了新的洞口,誰都不能確保該洞口能通向受困者所在的洞室。

4,在受困者上方的山體垂直打洞,開闢出一條人工通道。

這種方法比尋找其他洞口更可靠,但技術難度也更大。專家發現,被困者所在洞室與山體表面的垂直距離約1000米,經過地質勘測,其中約有500米都由質地非常堅硬的岩石構成,開鑿的難度很大。保守估計,要鑿出一條“豎井”至少需要3~4個月!另外,如果從外界給山體施加壓力,洞內可能會出現塌方,反而會進一步惡化救援的環境。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5,藉助高科技手段,用特殊材質的尼龍管搭成一條水下通道。

當救援行動陷入僵局時,有網友向世界著名的科技公司SpaceX求助,埃隆·馬斯克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可採用一根具有延展伸縮性的尼龍管道,直徑設為1米左右,插入隧道後往管內充氣,創造出一條水下救援通道。這種方式理論上也具有可行性,但材料生產、裝置的研發試驗都需要時間,成品的實際效能也有不確定性。

歷時18天,13人全部生還

最後到底是如何解救的呢?經過救援團隊反覆討論、推演,上面五種方案全部被否決,最後採取了一種新的方案:

先對受困人員實施半麻醉處理,等其失去意識後再由潛水員分批帶出。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為何要注射麻醉藥?

主要是防止被救者因心理因素而出現

掙扎、拽拖

行為,鎮靜狀態下更有利於潛水員展開營救。當然,麻醉藥的注射用量也非常講究,既不能引發被注射人的呼吸障礙,還要保證注射個體在水中不出現過大的動作幅度,這就需要考慮到每一個人的身體素質、實際年齡,做到針對性用藥。

為確保營救順利,還方案還運用了大量的繩索,一部分用於運輸物資,另一部分用做水下導向繩,幫助潛水員提高了通行效率。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考慮到潛水員要在水下長時間工作,專家團隊還採用了一種特殊的潛水裝備:

密閉式迴圈呼吸器

。這是一種全封閉的呼吸迴圈迴路系統。在潛水員撥出的氣體中含有78%的氮氣,16%的氧氣以及4%的二氧化碳;撥出的氣體在系統內單向迴圈,其中的二氧化碳被吸附桶(下圖的清淨罐)吸收,氣體在淨化後可以反覆利用,提高了氧氣的利用效率。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藉助以上救援技術,潛水員兩人為一組,先後潛入洞穴,每次帶回一個受困者,一次約耗時10個小時。7月8日,4名被困者被成功救出,剩餘9名也在7月10日相繼獲救。

100多名核心救援專家、上千名救援人員經過18天的艱苦奮戰,終於創造了人類援救史上的奇蹟!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從難度係數上看,這次洞穴救援被稱為“史上最困難的洞穴救援”、“史上難度最大的救援”。我國救援隊也貢獻了力所能及的力量,長沙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全程跟進,和各國專家一同奮戰。據譚章、龔暉回憶,臨走時“洞口聚集的泰國民眾紛紛用不標準的中文道謝”。

洞穴探險如何避險?

對於缺乏專業訓練的普通人而言,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是第一步,不要擅自單獨前往偏僻或人跡罕至的洞穴。

其次,在進行洞穴探險之前一定要先掌握專業的探洞技能,包括攀巖、游泳、潛水、單繩升降、救護等等,地質、測繪以及人體生物學等方面的知識也要廣泛涉獵。只有做足準備,保持敬畏之心,才能防患於未然。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最後,探索洞穴時儘量避開雨季,防止暴雨突然襲擊切斷後路,最好全程與外界保持聯絡,及時報告具體位置。

史上最難洞穴救援:被困18天,100多名專家營救!究竟難在哪裡?

另一方面,我國也應加大對山洞的勘察力度。國內的洞穴保守估計有幾十萬個,其中建有資料庫和地質資料的才3000多個,而且僅供內部使用。相關部門應加大對重要洞穴的調研工作,形成完備的資料庫,摸清地質結構,以便今後及時確定救助預案。對於危險係數較高的洞穴,必要時可以設定警示標牌,或者阻斷入洞通道,把事故風險降到最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