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北京罕見秋種大面積推遲,農技專家進地頭支招兒

  • 由 新京報 發表于 垂釣
  • 2022-05-15
簡介紅薯收穫也受影響,受凍後紅薯存不住除了影響玉米收穫和小麥播種,今年北京的農作物受降雨影響的還有紅薯

麥穗尖發黃乾枯怎麼辦

新京報訊(記者 陳琳)“我工作20多年了,還沒遇到過像今年這樣罕見的秋種大面積推遲的情況。”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推廣研究員周吉紅說。他從事小麥栽培技術推廣,最近幾天,他和同事們每天都在京郊的田間地頭,針對晚播小麥播種及播後提出技術指導意見。

趁著這幾天北京天氣晴好,北京各郊區都忙著搶收玉米。今年9月份以來,北方地區遭遇歷史罕見的連續強降雨。北京雨強雖然不大但雨量不小,持續降雨導致收割機進不了地,玉米收穫困難,冬小麥播種被迫大幅延遲。

據北京市秋播進度統計,全市10月10日及以前播種的小麥佔預播面積的21。1%,近80%的麥田為10月10日以後播種的晚播或過晚播麥。

“見縫插針”搶播冬小麥,部分地塊成了“泥餅”

10月14日,周吉紅正在順義區趙全營鎮去碑營村的田間進行技術指導,這裡一片麥田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麥苗,但旁邊秸稈已發黃乾枯的玉米還在等待收穫。

“這塊地應該是今年北京最早秋播的麥田了,9月29日下午播的。”周吉紅說,正常來說,北京冬小麥適播期是9月底到10月5日之間。今年遭遇連續降雨,玉米收不回來,小麥也播不下去。

10月8日是“寒露”節氣,過了“寒露”種小麥,有“晚種一天,少收一石”的說法。因此過了“寒露”播種的均為晚播小麥。

小麥田不遠處的紅銅營村西,青儲收割機正在轟鳴,成片的玉米連帶秸稈被收割機吞下,細碎的青飼料就落到了並排行駛的大卡車上。田裡土壤還很鬆軟,為了防止大卡車陷進泥裡,大卡車被一臺拖拉機拖拽著前行。

北京罕見秋種大面積推遲,農技專家進地頭支招兒

紅銅營村西,青儲收割機正在收割玉米。新京報記者 陳琳 攝

“今天收割完玉米,我們及時整地,明天下午就能播小麥了。”北京興農天力農機合作社總經理陳國龍說,從國慶節期間他們一直在搶收玉米,半夜三更也沒歇著。今年由於天氣特殊,為了搶種小麥,他們採購了4臺動力驅動耙旋播種機,一臺機器一天可以播種150畝地,這樣4臺機器一天能播種400-700畝。“這個播種機的最大優點,是左右旋轉播種,既能保證播種的深度,還能平整土地,改善播種條件。”而為了搶秋種,他們將收割播種機器都停在地頭,只要地裡條件具備,不分晝夜開始幹活。

機器夜間收割場景。影片由受訪者提供

但前期一些農戶“見縫插針”搶收搶播,種下去的小麥出了問題。周吉紅說,由於土壤含水量太高,小麥播下後,稍微壓一下,田裡地塊便板結成了“泥餅”。

技術專家田間地頭“會診”,針對性開“處方”

秋種推遲會帶來很多問題,降雨也造成土壤情況不太理想,土壤內普遍含水量較高。

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領導帶隊,成立了4個技術服務組,每個組既有玉米專家也有小麥專家,還有農機專家,一個組承包幾個郊區,到田間“會診”。

“必須到地頭去看,因為每塊地的情況可能都不一樣。”北京農業技術推廣站副站長、推廣研究員李紅苓介紹,會根據單個地塊的“會診”意見開出“處方”,遇到共性的問題,透過全市的農技推廣系統向各農業區通報。

近期農技推廣站技術人員下鄉指導過程中,就發現個別搶早播地塊存在土坷垃多、播深淺、出苗差、板結窩苗等問題,專家們再根據不同的問題提出技術指導意見。

比如土坷垃比較多的地塊,玉米收完緊接著旋耕,機器耕完變成小坷垃,照說晚播麥要適當淺播,但像這種地塊土坷垃就佔了好幾釐米,就要適度播得深一些,但播得太深了,小麥使出了吃奶的勁兒拱出地面,消耗太多營養又影響長分櫱。“第一個分櫱長不出來,我們叫作一櫱缺位,直接影響小麥的成穗。麥穗少,來年產量自然就低。”

周吉紅說,今年小麥播期已經受持續降雨大幅推遲,這幾天各郊區都在搶時間,儘量趕在10月15日前播完小麥,爭取小麥冬前帶孽越冬。他們建議農戶,在選種上,儘量精選大粒種子,增加出苗率及苗期養分供應;生產上透過多施磷肥增強根系功能,儘可能培育健康的植株,延緩後期早衰影響灌漿;同時,增加播量,以密補晚,以苗保穗。

紅薯收穫也受影響,受凍後紅薯存不住

除了影響玉米收穫和小麥播種,今年北京的農作物受降雨影響的還有紅薯。

李紅苓介紹,首先持續降雨對紅薯生長極為不利,紅薯漚在地裡會造成根部缺氧出現爛薯現象,且溼氣重容易滋生病害,紅薯的根腐病和莖腐病會加重。尤其在紅薯生長的中後期,因為已經進入紅薯塊莖的膨大期,如果遭遇持續降雨過程,紅薯含水量太高,儲藏就是一大問題,不僅降低了耐儲性,而且由於長時間的漚漬,極易形成硬心爛腐,無法食用。

此外,還有一部分紅薯在地裡沒收回來,近期北京夜間最低溫度都降到了6℃,10月16日溫度將下滑到1℃。“紅薯收割溫度應該在10℃以上,否則就存不住了。”李紅苓說。

新京報記者 陳琳

編輯 馮雅君 校對 劉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