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垂釣

介紹一劑補氣的中成藥

  • 由 溫暖中醫 發表于 垂釣
  • 2022-04-29
簡介大家看,脾胃在五臟六腑裡頭,是處在中間的位置,所以他透過補中益氣四個字來告訴世人:我的這張方子呀是補脾胃之氣的

嘴裡吃東西起泡怎麼辦

介紹一劑補氣的中成藥

文/溫暖中醫

人生有大願力,而後有大建樹。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跟大家聊一種體質,這種體質在當今社會來講非常多見,就是氣虛體質。

我們一般講氣虛,主要是脾氣虛,那麼,脾氣虛了怎麼辦?

這呀,還得從金代名醫李東垣的《脾胃論》裡找答案。

李東垣作為脾胃學派的創始人,非常擅長治療脾胃疾病,在他所著的《脾胃論》一書中就記載了這樣一張方子,叫補中益氣湯。大家看,脾胃在五臟六腑裡頭,是處在中間的位置,所以他透過補中益氣四個字來告訴世人:我的這張方子呀是補脾胃之氣的。

補中益氣湯:黃芪18克,人參6克,白朮9克,升麻6克,柴胡6克,陳皮6克,當歸3克,炙甘草9克,水煎服。

現在也有中成藥補中益氣丸。

黃芪,大家的老朋友了,喜歡養生的朋友都知道,黃芪可以補氣,脾肺氣虛的人最適合用黃芪。

人參也是補氣的,而且有點兒厲害,從古人對它的描述中就可以看出來,古人用了四個字來形容它:大補元氣。大到什麼程度呢?元氣欲脫用它都可以。

白朮一邊補氣一邊燥溼,再加上炙甘草的幫助,補氣健脾的作用更上一層樓。

氣虛的嚴重了還會導致氣陷,現代醫學所說的胃下垂,子宮下垂,在中醫看來都是因為氣虛氣陷。氣陷了怎麼辦?是不是需要一股力量給它提起來,這股力量就來自升麻和柴胡,它們兩個的藥性是往上走的。

當歸補血,氣血不分家嘛。一說補氣,大家就會想到黃芪,一說補血,又會想到當歸,當歸和黃芪各自佔了半臂江山。

如何判斷是不是氣虛體質呢?大家可以在心裡頭問自己這麼幾個問題。

第一,是不是經常有乏力感,不愛動彈,不愛社交?每天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窩在沙發裡,哪怕只是下樓走一圈都會有一種上氣不接下氣的感覺,剛一進電梯,立馬找個角落靠上去。

第二,飯量是不是越來越小?看到好吃的食物沒有胃口,沒有想吃的慾望。

第三,大便有沒有很稀薄,大便不成形?有時候還會出現完谷不化的現象,所謂完谷不化就是說吃下去的食物雖然經過了消化系統,但是又好像沒有消化一樣。

第四,是不是會比較怕冷,衣服總比別人穿得多?稍不注意可能就感冒了,而且是經常性感冒。

第五,講話聲音是不是特別小?會讓人誤以為是膽小怯場,其實不是的。又或者懶言懶語,氣少了自然也就不愛講話了。

第六,有沒有特別愛出汗?當然,有兩種情況要排除在外,一種是天氣特別熱,一種是劇烈活動之後。除此之外,如果說特別愛出汗,一般是虛汗,是因為氣虛。

以上症狀給大家做個參考,不是說所有的症狀都要符合,但符合的越多,說明氣越虛。

最後還有一條金標準,大家可以伸出舌頭來照照鏡子,看看舌頭的顏色是不是偏淡,正常的舌色是淺淺的粉紅色,氣虛了以後舌色還要更淡,好像舌頭褪色了一樣,不僅淡而且胖。再仔細看,兩邊各有一排齒痕,齒痕齒痕,說白了就是牙齒印。中醫叫淡胖舌,齒痕舌,這是氣虛的典型特徵。

補中益氣丸的特點是它補氣的同時還能提氣,在它的功能主治一欄裡是這麼寫的:補中益氣,用於體倦乏力,內臟下垂。體倦乏力是氣虛,內臟下垂是氣陷。只要符合其中的一種情況,這個藥就可以用。

Top